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 >

第10部分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第10部分

小说: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解救是不容易的。    
    什么才是正见呢?有人曾经观察过一只野狼狗。那天,一只野狼狗从树林里跑出来,站了一会儿,又跑进了树林里的草丛中翻滚,接着它又跑出来。就这样野狼狗不停地跑进跑出,站也不是,躺也不是,仿佛它一直被什么东西追赶着。这个人一直看着它痛苦的跑来跑去,后来才发现它身上长了疥癣。    
    之后,这个人就对自己的学生说道:“你们可曾注意到那只野狼狗?无论是行走坐卧,无论在树林还是在树洞里,它都觉得难受,都无法安定下来。它总觉得自己呆的不是地方,总觉得换个姿势可能会好一些,但无论怎样,它依然还是觉得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问题并不是它自己的姿势不对,也不是身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它的身上长了疥癣啊!”    
    其实我们很多人的境况都和这只野狼狗很相似,不是抱怨这,就是抱怨那,以为只要换一个环境,或者换一种状态,我们的生活便会一帆风顺似的。因为我们没有训练自己对自己感官的制约,所以一直在抱怨外在的痛苦。无论我们住在中国、美国或法国,都还是觉得有不满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仍然执著于错误的知见。只要这样的情况不改变,我们就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快乐。     
    得了疥癣的狼狗不可能感到轻松,它只有在自己的疥癣好了之后才会不再痛苦。人又如何不是这样?只要心里面还被错误的见识占据,就难以真正地了解自己,更谈不上寻找快乐了。正见才是快乐的处方,拥有正见的人,几乎不会把不快乐的状态转到身外的环境等因素上去。    
    不过,拥有正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一个比较直白的比喻就是,蛆是不会觉得厕所脏的,“脏”对蛆而言是最好的环境。被错误知见左右的人,就好比住在粪堆里,从来不会怀疑自己所在的环境是否是肮脏的,假如有人告诉我们这一点,我们还会不高兴,我们甘愿躲在自己脏兮兮的粪堆里,“享受”只有自己才觉得好的异味和异物。心存妄见有很大的危害,但在还没有见到危害之前,人们是不会察觉的,当然也就不会有去除心头妄见的想法,这不利于我们的修行。    
    正见给人一双明亮的眼睛,使人能够看清事物真实的一面。可以说,正见就是一个清凉的处所,是一个修炼内心的人应该到达的地方。没有正见,或大或小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那么人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帮助我们走出灾难的智慧呢?    
    智慧自在人心。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很普通的人,没有太多的智慧和自性,你可不知道,你的心里积聚着多大的能量啊。    
    自性便是佛性。如果我们能去除自性之上的遮蔽,我们就能够获得正见,从而随处都能获得幸福。所以无论是学佛还是生活,都需要修炼,去除颠倒妄想,让自性显露钻石般的光辉。    
    “戒、定、慧”是学佛的三大原则。所谓“戒”,即生活的准绳、行为的宗旨,心中有戒,便会一心向善;“定”,即心之定力,因为有了戒,行为便不会发生偏颇,心就有了定力。身心相合,智慧应运而生,此谓“慧”。能将世上有情参透之人,便是有智慧的人。聪明不代表有智慧,聪明却包含于智慧之中。“聪明”多用来表示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玩心眼耍花招也是聪明的一种表现。聪明人重得失,有智慧的人则无所谓“舍”和“得”。    
    “舍得”与“得失”,两个词里都有同样的一个“得”字,但两个词却诠释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如果你是个明白人,你就会勇于“舍”,并且会因为“舍”而“得”无限快乐;不“舍”便会“失”,你会因为“不舍”而失去心境的安宁。    
    若遇到困难只知逃避,是不会得到智慧的,只有历经磨难,身心相合,才能修来大智慧。所以,要想修练自己,是需要准备勇气的。还有,乐于付出即是福,善于解忧便是慧,所以,要修练自己,是要准备付出的。当你把智慧握在自己的手里时,你会发现你的烦恼越来越少了。因为,智慧与烦恼的不同就好比是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手心能握万物,但手背却什么也抓不到。    
    一个坏念头,会为自己种下恶因;一个好的行为会让自己得到善果。心若是田地,善便是种子,我们不仅要多洒播善的种子,还要勤加看管,以免因荒废而生出恶的杂草。所以行善要坚持,否则就像烧一壶开水的时候,总是把火关掉,过一会儿又再烧,这样要多长时间才能把一壶水烧开呢?简直不可预测。    
    行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平常心,只有以一颗平常心去行善,才是真的善、纯洁无私的善。


第二章 心平气和的修行把心放回心窝里

    给自己的心增添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烦躁、愁苦、惊动、惧怕——这些都是统统要扔弃的。    
    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学习,就是给自己心增添价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这修身养性,可不是容易的事,最要紧就是必须得耐烦耐苦、耐惊耐怕,这样才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大起大落之中涵养心性,不忧不惧,勇往无前。    
    然而说起来,人最难改变就是自己那颗顽冥不灵、封闭不开的心。一个人,一旦关闭心灵、顽固不化,便无药可救,即使佛陀来当他的老师,他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中,人们的心却仿佛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漠固执,封闭着怕受到伤害。事实上却不但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使得整个社会都失去了清净祥和。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世界环保组织,人类似乎一直都在努力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古有昭君出塞,今有联合国维和部队,自古以来的国家似乎都在尽力寻求和平。但结果呢?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和平依旧遥遥无期,一面是高度的物质文明,一面是物种灭绝、战火不断。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症结在于,我们只是力求去解决事情的表象,对于事情的根源却不管不顾,治标不治本。出于政治或物质的利益去解决问题,成果只会是暂时的,新的问题会随之而来,像病毒一般,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升级,越来越难以消灭。    
    更让人无法预料的是,一种新的解决手段一旦实施,往往会带来令人难以想象的可怕后果。比如核能的发现,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能在节约能源,特别是能源发电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但一旦将它运用在战争中,它的危害比它的贡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仔细一思考,就不难发现,人们的对策大多只是起到了一时的作用。例如,资源匮乏,对此,我们做了什么呢?仅仅是限制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以及一些作用小得可怜的挽救措施,我们并没有放弃现有的生活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停止所有的资源破坏。你也许会说,完全改变我们的现有生活方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确实,我们无法做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因为害怕独自居住而通宵开着灯睡觉,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付了应付的水费,所以就可以毫不节制地用水,家庭主妇们总是怕家里人还没有吃好,拼命买各种各样的食物回家,但是,我们的肚子有那么大吗?吃不完的东西,不也总是扔到垃圾堆里去吗?    
    我们的种种做法,意味着我们已经失去了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的机会。当我们的破坏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挽救行动,但由于人们思维的滞后,跟不上事物的实际发展,从而永远地失去了改变的机会。再来说核能的运用,这样危险的能源,人们还是舍不得彻底放弃,就是因为它积极的一面是那么的吸引人,从地球目前的状况来看,人们还是对危险的核能寄予了很大的良好希望。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倒有些像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物质的态度,很多时候,幸福的背面就是失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核能解决的不是地球永久的资源问题(当人们忽略它的危害性时),人们填补自己的失落也仍然解决不了不幸福的问题。    
    曾有一个人搭乘火车,当火车开动时,他的一只手套不小心掉在了月台上。他没有懊丧,而是飞快地从手上褪下另一只手套,将它也扔到了月台。旁人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答道:“天下最让人遗憾的事,便是只拣到一只手套!”    
    领悟了“同体大悲”,没有了“分别心”,就再也不会患得患失。当你不再患得患失的时候,永恒的幸福就离你更近了。    
    何谓真正的幸福?智者认为物质的富足和感官上的享乐只能带来暂时的快乐和满足。这一切虽然抓得住、摸得着,可以从五官给你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和舒适,让你有了幸福的感觉,但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快乐、满足过后,便是空虚、失落,于是你的五官便有了欲,便怂恿你再去追求和享受,烦恼随之而来。因为欲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有欲便有求,求不来便心生烦恼。    
    如果有人说财富可以带来一切,有了财富便有了幸福,你会赞同吗?一位朋友曾写过:财富能带来幸福吗?看看四周的人们是多么地沮丧,这是多么壮阔的悲剧!大量的金钱四处泛滥,心灵却被吞噬。    
    然后,人们要求更多的财富。所以,欲望像一只猛兽,无情地吞噬着你的心灵,引发你更多的烦恼。真正的幸福出自毫无拘束的心灵,无欲无求是快乐的源泉,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可以发掘的宝藏,那就是诚实、慷慨、信心、道德和智慧,不要让怨恨和嫉妒损害你的人格,只要拥有善良的心灵和悲天悯人的心态,你的生命就会变得荣耀而神圣。贪婪、怨恨和欺骗是引诱我们犯错误的陷阱,我们要学着用爱心、善心及和谐的力量将它们拒于我们的心灵之外。我们的心中总有一个战场,在战场上对垒的是善与恶,在这场没有武器的战争中,我们要用觉醒的思想之匙,打开心中的结,坚持到底,以求最终善的胜利。    
    一切幸福与悲伤来自于心,心境平和,便是幸福。只有个人幸福了,社会才会安定,社会安定了,一个祥和的国度便出现了,那这个世界便是一个幸福的世界。然而,自私之心人生来就有,是一种本能,它代表了人恶的一面,世人的贪婪、嫉妒、吝啬和虚荣皆由“私”起,想把自私从心里连根拔掉并不容易,但如果并不在意,任由私欲迅速膨胀,继而相信天下之物无不为我,那他必将面临自我毁灭。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我们已经不再吃生肉穿兽皮了,我们已经有了很像样的生活了,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动物性提升为人性了。自私源于人的动物性本能,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引发你的贪欲、权力欲、金钱欲、名欲、色欲……在这些欲望的围困下,你将变得贪婪、狡诈、冷漠、残忍,抛弃了人间真情的你继而变得孤独无助。    
    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尽管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但你也失去了很多更加珍贵的东西。没有人喜欢自私的人,失去人间真情的你无人关心,无人帮助,只能守着金钱寂寞老去。所以,放下自私,适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必将得到回报。    
    你应该时常反省自己,不要对追求财富过于执著。钱财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节,不要太多,够用即可。否则私欲膨胀,不仅阻碍了你在正途的发展,更会带来自身的毁灭。    
    “知足常乐”亘古不变,只要“知足”便可摒弃欲念,于是“常乐”你会心平气和。我们要多多行善积德、悲天悯人、慈悲众生。愿世间众生抛弃心底私欲,了悟人生,得到解脱。怎样去做到呢?在这里我要劝告你,为自己的心把一把关吧,你得知道,它们就像刚孵出不久的小鸟,很危险地站在鸟窝的边缘,如果你不把它们拉回来,它们很可能就要掉出去呢。


第二章 心平气和的修行心静好磨刀

    性子急躁的人一般粗心大意,看事情不能全面周到。这样的人往往自鸣得意地欣赏他所谓的果断,气冲斗牛,完全不曾想到自己的果断决定是否建立在充分的考证和合理的推断之上。这样的判断是不理智的,所谓“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就是这个意思。人的行为决定没有了正确的分析作指导,其结果自是谬误百出,难以收拾。    
    有个美容学校即将向社会招生,为加大宣传攻势,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当时来了很多同行与观众,学校里到处熙熙攘攘。就在这忙不开交的时候,校长喊来了负责招待会事务的负责人,拿出一把厚钝的剃头刀,让他去磨刀。    
    负责人此时心里已是火烧火燎的,无奈也只有服从上级命令,赶紧去磨刀。由于想到许多事需要自己去做,并觉得现在已是美发时代,剃刀已经没人使用了,于是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刀磨完了,匆匆交给了校长。校长看了看依旧很钝的剃头刀,对他说:“刀还没磨好。你的心不平,所以磨出来的刀子也不平,拿回去重磨!”    
    负责人只好重新去磨刀,但心里越发着急,一直在挂念着招待会的种种事务,随便将刀磨了一会儿,便又去交差。    
    这次校长对他说:“这刀显然并未认认真真重新磨过,只是应付我罢了。”说话间,董事长又拿出一把剃头刀,又快又亮,说道:“磨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心平,刀亦磨得平;心不平,刀亦磨不平。招待会上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你料理,你若是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怎么会不出错呢?”负责人听后,猛然醒悟。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这里的“磨刀”指的是静心思考,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自己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工作的人们每天都为诸多事情忧虑,经常一件事还没做完,又要处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