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隐闻怪癖-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三吩咐他,要时时写稿登在《新民丛报》上,以便拜读。马君武奉命唯谨,
日夜拼命写稿。罗孝高之计策大告成功。
如此过了数月,《新民丛报》不愁稿源,而马君武绞尽脑汁,搞得精疲
力竭,亟思补充。因而追问罗孝高说:“你的表妹为何姗姗来迟?”孝高没
法,只好骗他道:“下个月某一天,她就要乘‘东京丸’到横滨了,我们那
天去接她。”君武信以为真,到时果然同孝高到横滨去接船。罗孝高趁机溜
回东京,留下马君武独自在码头傻等。
千等万等,就是不见羽衣女士的倩影。马君武十二分的不情愿回到东京,
深夜去拍罗孝高的门,责怪他将表妹藏起来,不让相见。孝高一声不吭,一
任他大发脾气。后来罗孝高只好将实情和盘托出,对他说:“羽衣女士非他,
鄙人是也。”马君武听后如雷轰顶,大骂混帐王八蛋,掏出怀中早已写好的
欢迎诗,一把撕个粉碎,而后气冲冲地走了。
马君武以打架闻名
马君武性格急躁,好打架,早在留学日本时,便以打架出名。民因初年,
马君武作为国民党议员在国会中供职,经常与人发生争执,一言不合,他即
挥拳相向。当时马君武与另一位打架高手张继曾以拳头威震国会,名扬京城。
1920 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
马君武任秘书长,陈群亦任要职。陈群也是个脾气暴躁、独断专横的人,常
与同僚吵架,别人都忍让之。有一天,为了某项公事,陈群自命为通人,挑
剔稿件中的字句,说这也不通,那也不行。哪知道马君武比他更精,把陈群
说得也不行。一言不合,陈群又动起野蛮来,大打出手,马君武亦不甘示弱,
抡拳殴打,结果马大获全胜,陈大败落逃,陈群嘟哝道:“广西佬惹不得!”
马的名声因此更响了。
马君武与义女小金凤
马君武晚年收了一个义女,乃广西桂剧花旦小金凤(原名尹羲)。义父
对义女的感情非同一般,每天都要赴南华剧场观看义女的精彩演出,场场必
到,他曾为她写诗,诗云:
百看不厌古时装,刚健婀娜两擅长,
为使梦魂能见汝,倚车酣睡过衡阳。
这诗是马君武在火车上作的,情真意切,颇为感人,但他与义女的关系
却也引来了非议。
马君武出任广西省长时,广西省当局在桂林湖滨路建了一幢洋房送给
他,并在房门额上书有“以彰有德”四个大字。马君武自己写了一幅对联,
联曰:
种_________树如培佳子弟,卜局恰对好湖山。
据说有人影射嘲讽他与义女的关系不寻常,便跟他开个玩笑,把对联改
了。
上联:春满梨园,种树如培佳子弟;
下联:云深巫山,卜局恰对好湖山。更幽默的是把横额改为:是乃缺德
1940 年,马君武因胃病逝世于广西,义女小金凤抚棺痛哭, 从此离开舞合
生涯,以报知音,不少人为此女的真情感动。
林庚白自夸自大
林庚白,福建闽侯人,民国初年任议院秘书长,后致力于文学,享誉中
国文坛。
林庚白幼年聪慧,被称为神童,自负诗才横溢,自夸自大,以中国第一
诗人自居。他在其诗集的《自序》中写道:
囊余尝语人,十年前郑孝胥今人第一,余居第二。若近数年,则尚论古今之诗,当
推余第一,杜甫第二,孝胥不足道矣。
浅薄少年,哗以为夸,不知余诗实“尽得古今之体势,兼人人之所独草”。如元稹
之誉杜甫。而余之处境,杜甫所无,时与势皆为余所独擅,杜甫不可得而见也。余之胜
杜甫以此,非必才力凌铄之也。
余五七言古体诗,奄有三百篇魏晋唐宋人之长,五七言绝句,则古今惟余可与荆公
抗手;五七言律诗,则古今惟余可与子美齐肩。盖以方面多,才气与功力,又能并行,
故能涵盖一切,世有知诗者,当信余言之非妄也。
林庚白的夸大狂一至于此。因此,汪东乃戏赠一诗,诗中曰:“杜陵称
小弟,李白是前身。”大家听了林庚白的自吹自擂,无不引以为笑。
生活糊涂的陈三立
陈三立,晚号散原老人,清末“四大公子”之一,陈宝箴的儿子,近代
诗坛大师,诗风自成一派,人品高风亮节,为世所重。但此老的私生活,好
些人提起来,都当作笑谈。
他从小做大少爷作惯了,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懂。洗脸、穿衣,都由老
妈子和丫头代劳,一直到他结婚,还是要人伺候。有天,他伴夫人归宁,新
娘子羞答答怎好意思在人前为他揩面,最后还是劳了丈母娘的驾,为新女婿
揩了面。又一次,他觉得浑身不舒服,不清楚是身体出了毛病,或是衣服穿
多了。一直熬到晚上,对伺候他的人说了,脱下衣服一看,寸知道他的小棉
袄有一只袖子未曾穿上,袖子塞在肩和腋之间,难怪会很不舒服。
他对上海和南京之间的距离与火车票价,也是一窍不通。有一天,他忽
然想去上海一趟,于是向友人说要借几百元作路费,友人告诉他,头等火车
票价也不过十多元,用不了许多钱,至此他才搞清楚。
他和友人同游栖霞山,出游路上,见道旁新秧簇簇,翠绿如玉,他看了
很快活,便对同伴说:“南京真是好地方,连韭菜都长得这么整齐。喏,你
看,它们连成一片一片的!”
有一次他雇了辆人力车乘坐回家,到给车钱时,他先在衣袋里掏出了一
枚铜元,车夫以为他开玩笑,请他再付。于是又掏了一会,再给车夫一枚,
车夫向他连连道谢。他定了神一看,方知后付的是一块大洋,但已出了手,
只好摆摆手道:“好了!算了!”
沈曾植是“天阉”
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一代儒宗,
其高风亮节,为人钦敬。
但他却有一大无可弥补的生理缺憾,即“天阉”,而不能行人道。郑孝
晋曾和他开玩笑,说:“沈老啊,严又陵是天演派的哲学家,而你可称为天
阉派的博学家了。”他也不以为忤,而是宽容地笑笑。
他与吴夫人相交数十年,白头僧老,而吴夫人居然是个70 岁的老处女。
郑孝胥曾说:“七十年中,亏得你怎么过来的!”沈曾植却微笑着说:“佛
教中所说的忉利天的人,不也是相为拥抱,即为究竟吗?”
“无齿之徒”苏曼殊
苏曼殊,广东中山人,近代著名诗人。他爱美、好动、天真烂漫,而且
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嗜糖如命。
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他在马路上发现了东京的著名艺妓,正在前面
搭电车,于是急匆匆地赶上去,可是电车刚好开动了,结果是不但没有来得
及欣赏美人,而且连他的两颗门牙也被撞落了。
事后,留学生们和他开玩笑,说他乃是“无齿之徒”,他却满不在乎地
跟着大笑,似乎撞落两颗门牙也是值得的。
苏曼殊在日本留下了许多浪漫故事。后来,在从日本回国的轮船上,他
与陈独秀等人总是不停地谈他的日本女友。陈独秀故意跟他开玩笑说:“你
这是胡说,根本没有的事。”大家也附和着,表示不相信。苏曼殊急了,立
即跑回他的铺位,打开箱子,取出许多女人的发饰,给他的同伴们参观,藉
以证明自己并没有胡说。他随即将这些纪念品抛到大海中去,并掩面痛哭起
来。后来,陈独秀还写诗记之,诗曰:“身随番舶朝朝远,魂附东舟夕夕还。
收拾闲情沉逝水,恼人新月故弯弯。”
苏曼殊不仅诗写得清丽脱俗,而且画也清逸超然。有位先生很想得到他
的画,且得知他嗜食糖果,于是特邀苏曼殊到家里去玩,摆出一盘上好的糖
果。苏曼殊一见,欣喜若狂,伸手取吃,主人马上阻止,说:“请先下笔绘
画再进食。”在座者都暗为他鸣不平,而苏曼殊却一点不在乎,便立即作画,
但见秋柳数行,映带江月,残月半圆,摇摇欲坠,神味淡远,大有“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意境。主人高兴极了,马上满掬糖果请曼殊品尝,曼殊毫不客
气地饱吃一顿。吃完糖后,苏曼殊忽然拿起笔来,在月轮中略作数描,则顿
成一枚铜钱,廓圆而孔方,孔中且贯小绳一根。在座者哗然,主人更是神情
沮丧,而苏曼殊却悠然搁笔,一笑而去。
苏曼殊不解人事
苏曼殊,字玄瑛,系父亲与一日本妓女所生,他只活了35 岁。却是一位
才华横溢、著译众多的诗人、学者,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高僧。但他却对许
多人事一概不懂,以致闹出笑话来。
有一天,苏曼殊问章太炎:“子女从何而来?”太炎回答说:
“此类问题,取市间男女卫生新论之书读之即得,何必问我?”曼殊却
说:“不然,中西书均言须有男女媾精,而事实上则有例外。吾乡有其夫三
年不归而妻亦能生育者,岂非女人可单独生子,不需要男子之明证?”闻者
无不捧腹大笑。
苏曼殊少年时父亲为他订了一门亲,但他成年后却贫困不堪,订婚的那
位女子也与他断绝了关系。想要再娶,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他于是跑到妓院
里去痛哭,又被娼妓们赶走。不得已去当和尚,又因不能作佛事而还俗。此
后,他便到处飘荡。
对于许多生活常识,苏曼殊也是一概不懂。他分不清稻子与麦子,吃饭
连吃四五碗,赞叹说:“这是何物,如此好吃?”有一年的夏天,他突然尝
到冰水的滋味,觉得好喝,竟然连喝了五六斤。到晚上都不能动弹了,人们
以为死了,幸好还有气,便救活过来。可是,到了第二天,他仍然饮冰水如
故。他读了《茶花女》,便天天吃三包摩尔糖,别人问他为何吃这么多,他
说:“此乃茶花女酷爱之物也。”
苏曼殊好吃糖,因此满口牙都被虫蛀,不得已装上金牙,但他仍嗜糖如
故。有一天,他口袋中一时无钱,但糖瘾却上来了,于是拔下口中的金牙来
换糖吃。章士钊为此还特写了一首诗调笑他,诗曰:“齿豁曾教金作床,只
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现当代?
蔡元培的征婚广告
蔡元培,字子民,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大
学校长、国民党监察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既是清朝的进士,又是美国纽
约大学名誉法学博士、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
他还是一位勇于改革的先驱,当蔡元培任中西学堂监督时,原配夫人王
氏病逝,有许多人为他作媒续弦。蔡元培却公开提出了征婚条件,曰:一、
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男不娶妾;五、夫妇如
不合可以离婚。他的五项征婚标准一宣布,在当时极为轰动。后来,终于找
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乃江西黄尔轩先生的掌上明珠黄小姐。婚后两人
感情很好,可谓相敬如宾。两人结婚时,蔡元培主张不闹新房,只开了一个
演讲会,真是别开生面。
蔡元培是位不苟言笑的学者,不过他在兴到之时,也十分风趣。有一年,
他为小儿子做“汤饼会”,座中有位从海外刚归来的北大校友,笑着问他,
“我出国的时候,曾经叨扰先生的喜酒,今天回来,又逢先生做汤饼会,可
算口福不小。只是不明白,先生年事很高,却时有弄璋之喜,不知是何道理?”
蔡元培满面春风,不慌不忙地答道:“这没有什么,无非是研究得法罢了。”
此言一出,登时哄堂大笑。
段祺瑞的围棋癖
段祺瑞是北洋军阀之一,他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曾组织过责任内阁。
段氏最大的爱好是下围棋,是一个围棋迷。每天一起床,就要人来陪他下棋,
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因此,当时国中有名的棋手如顾冰如、刘棣槐、王凤
岚等,都成了段氏的围棋顾问,经常不离左右。
然而,段祺瑞的棋术并不高明。虽然日本人曾给他授予“名誉七段”的
称号,实际上他的技术最多只能算初段。他年岁高,官又当得大,好胜心更
强,因此,跟他下围棋便只能输,不能赢,但又不能输得太多。输多了,他
又会怀疑,疑心是故意让给他的,这无异于给他一种严重的侮辱。所以,凡
是被段祺瑞邀去对奕的人,便如哑巴吃黄连一般难过,必须预先把全盘计划
好,结果只能输给他一两个子,这样才会使段氏觉得愉快。
段祺瑞与人对奕总是获胜,又荣获国际名誉七段,便自以为国中无故手
了而洋洋得意。偏偏他的儿子不肯服输,每逢父子对奕,总是儿子把老子杀
得一败涂地,气得段祺瑞直骂:“你什么都不会,只会下棋!”他的儿子却
不顾忌地说:“我棋也不会下,不过别人肯让你,我不肯让你罢了!”段祺
瑞气得面红耳赤,举手要打,而且仍不罢休,非要再下不可,直到转败为胜
才肯放手。很显然,老子之所以能最后取胜,是因为儿子想尽快摆脱纠缠,
只得虚幌一枪了事,以便溜之大吉。
段祺瑞临老忆旧情
段祺瑞幼年,在一位许老师的学塾里读书,师生共同进餐,主持伙食的
是许小姐。
有一次,段棋瑞在吃饭时,忽然发现自己碗里多了一块鸭肉。这肉从何
而来?他以为准是给老师吃的,只是师姐弄错了,但又不敢问。后来常常碗
中有块好吃的,他实在忍不住了,便趁着添饭时偷偷地跑到厨房去问,帘子
里却传出话来:“你尽管吃你的好了,问他干吗?傻子!”这时,他才明白,
乃是红粉多情,但限于当时礼法,也不敢多话,便走开了。
以后,段棋瑞投笔从戎,跟着袁世凯走南闯北,后来竟高官厚禄。但这
件事始终记在脑子里,几十年中,婆娑春梦,难以忘怀。临老时忆起旧情,
便托合肥的同乡去问许小姐的安,等找到当年的许小姐时,她已是一位白发
佝偻的老太太了。
段派人把“许小姐”接到上海,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会面了,许叫他“段
大人”,段叫她“许师姐”,两位老人叙叙旧情,均觉岁月已逝,不胜感慨。
不几天,许老太太要回合肥,段祺瑞送给她500 块大洋,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章太炎的怪癖
章太炎,字炳麟,自号圣人,别号疯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革
命家、国学大师。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