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理学史导论 >

第48部分

心理学史导论-第48部分

小说: 心理学史导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需要的理论

    (一)勒温的需要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假定个人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引想一种紧张(需要或动机),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力图恢复平衡的移动。勒温认为,人类的行为包括:紧张——移动和缓和的边疆性表现。紧张——移动——)平衡和需要——活动——缓和是相类似的。需要是行为的动力,需要引起活动,以期使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压力可以引起心理系统的紧张,需要满足后,紧张的心理系统就得到解除。反之,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受到阻遏,这种紧张的心理系统就会保持一定的时间,并使人具有努力满足需要或重新实现目标的意图。

    在需要分类方面,勒温把需要分为两种:需要和准需要。需要是指客观的生理需要。准需要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要。例如,毕业时要写论文,写好的信要投入信箱,等等。勒温所阐述的需要一般是指准需要。他认为,需要的强度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

    (二)默里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H。A。MURRAY)把需要看作个性的中心概念,并用来说明个性的动力结构规律。默里把需要定义为:用以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这种力量引起一系列行为的反应,使原有的紧张情绪解除,具有定向目的性。他指出,需要这种力量渗透到活动的各个方面,燕调节控制着其他的心理活动。他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性的源泉,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由于需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性总是在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活动的进行。

    默里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相互作用,人类的全部需要是一个系统。他还把人类的需要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动态的系统之中,人类的主体和环境压力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认为,人类动机是个人的需要(人的特征)和压力(环境特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个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默里对人类的需要提出了多种分类,他指出,最方便的是把需要划分为两类:

    (1)基本需要:又称身体能量需要,它涉及到生理的满足,如对空气、水、食物、性等的需要。

    (2)次级需要。又称心理能量的需要,它涉及到精神或情绪的满足,如对成就、交往等需要。

    默里等人列举出二十种有代表性的需要:贬抑、成就、亲合、攻击、自主、对抗、防御、恭敬、支配、表现、躲避伤害、躲避羞辱、培育、秩序、游戏、抵制、感觉、性、求援和了解。他认为,这些需要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默里认为,各种需要之间有融合、互补和冲突的现象。他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层次,各种需要在重要性上是有区别的。与人类自下而上有关的基本需要最重要。

    默里主伙,明显的需要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行为的经常性、持久性与强烈性直接测量出来;隐蔽的需要必须用间接方法加以测量。他和摩根(C。D。MORGAN)共同设计了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被试的需要,他还设计了问卷来研究人类的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领带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他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第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表现为个人特有潜能的极度发挥,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年长的人,或者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一个人的童年经验,2岁以内的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如果童年失去了安全、爱与尊重是很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仅仅是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人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境界,成为自我实现者。

    后来,马斯洛又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3个大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认为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还有一个超级需要。

    马斯洛认为,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更多地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的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例如,婴儿时期主要是生理需要,后来才产生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青少年时才产生尊重需要,等等。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把人的基本需要看作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这种理论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一些研究也证明,人类的各种需要之间确实存在着层次关系。但是,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不可取的。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都是天生的,这样就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界限,忽视或否定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许多方面尚带有假设性质,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近年来,有些心理学工作者设计了一些实验,用以证实马斯洛的理论,取得了一些进展。

    (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

    阿尔德夫(C。P。ALDERFER)认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不是5种,而是3种。他提出的三种基本需要是:(1)生存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是对一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2)关系需要,即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3)成长需要。即人要求发展的内在愿望。

    阿尔德夫的生存需要大体上相当于马斯中的生理需要和物质方面的安全需要;关系需要大体上相当于马斯洛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安一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成长需要大体上相当于马斯洛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德尔夫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并不是完全生来就有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产生的。这三种需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线,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并不是层次等级。他指出,各种需要获得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越强烈。例如,缺乏食物的人,渴望获得更多的食物。他还认为,低级需要的满足,会增强对高级需要的追求;高级需要的缺乏,会加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例如,个体在生存需要满足后,对关系需要的追求就强烈;个体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更多地追求生存需要。人类的需要不一定按严格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以越级,在遇到挫折时,也可能倒退等等。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修正了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某些不足之处,似乎更切合实际。

    (五)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C。MCCLELLAND)认为,当人在生理需要满足后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这3种基本需要的排列层次和重要性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年资高的经理成就需要强烈,对合群的需要相对降低。他认为,高成就需要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并且组织了训练班,取得一定的效果。

    (六)鲁宾斯坦和彼德罗夫斯基的需要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需要是指人体验到处在他以外的事物的需求。人类不仅有机体需要,而且还是社会需要。他提出了个性积极性的源泉的观点。他指出: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包含两层意思:

    1、需要本身具有动力性: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行动去满足各种需要。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需要不论是否得到满足都是活动的动力。需要永远表现出积极的性质。

    2、需要是活动的基本动力:个性积极性的其它方面(如动机、理想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变形。

    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等人指出,人的需要不仅是行为和活动的决定原因,而且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

    五、学生需要的研究

    (一)中小学生需要的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杨丽珠同志等人于1988年研究了中小学生的需要,她们用三种形式的问卷测试,被试1080人(男女各半,包括小学生、普通中学生和城市重点高中生)。该项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需要结构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包含28种需要,分为7类,每类又有4个层次。该项研究还表明,中小不家务事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并且具有优势需要。如重点高二年级学生强度最大的前5项需要是:(1)追求丰富知识、多方面能力、优秀品质的需要;(2)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的需要;(3)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工作的需要;(4)尊重与自信心的需要;(5)信任与理解的需要。中小学生在需要方面又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大学生需要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等人在1986年至1987年研究了我国大学生的需要。他们用问卷方式对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的几百名本科生进行了3次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把基本需要归纳成18种,6大类。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基本需要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学生的6类需要的相对强度,由强至弱一般是:(1)发展需要;(2)尊重需要;(3)交往需要;(4)贡献需要;(5)安全需要;(6)生理需要。此外,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具有个别差异的特点。

    第三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指人的行为动机。动机作为一个解释性的概念,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动机可以是有的意识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在心理学中大部分是探讨“怎么样”的问题,而动机则涉及更为基本的“为什么”的问题。

    引起动机必须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那么人的各种动机就是这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他们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动机和需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离开需要的动机是不存在的,。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条件称为诱因。它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例如,对饥饿的人来说,食物是正诱因,电出是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精神诱因。

    个体在某一时刻有最强烈的需要,并在有诱因的条件下,能产生最强烈的动机。例如,有考大学需要的人,只有在高校招生的条件下,才能引起升学的动机。可见,需要和诱因是形成动机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动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各自所起的作用上,心理学家所强调的侧面是有所不同的。即所谓“拉”和“推”的理论。“拉”的理论强调动机中的环境的作用,“推”的理论强调动机中个体内部力量。一般主伙,有些动机形成时需要的作用强些,有些动机形成时诱因的作用强些。例如,人在某些时候并不很饿,但看到美味的食物时,也会有进食的动机和行为。

    二、动机的作用

    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提供了清楚而重要的内部环节。人类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向,它既给人活动以动力又对人的活动的方向进行控制。动机被认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人类的动机好象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动力和方向被认为是动机概念的核心。具体地说,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一)引发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二)指引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作用,强化活动以达到目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高尚的动机比低级的动机更有激励作用,动机强化动机弱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一、动机的分类

    人类动机十分复杂,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相对进行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例如,饥饿、干渴、性、睡眠、解除痛苦等动机。人类的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