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理学史导论 >

第51部分

心理学史导论-第51部分

小说: 心理学史导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锓⑸巳ぁT谏硇孕枰∩纤男巳な窃菔钡男巳ぁ@纾桓鋈嗽诳诳是榭鱿滦枰希砸喜巳ぃ坏┬枰玫铰悖诓豢柿耍庵中巳ひ簿图跬肆恕N榷ǖ男巳な墙⒃谏缁嵝孕枰∩系模缁嵝孕枰穆愠3;嵋鸶ê竦男巳ぁH缥躺丈矶潦椋潦榈男巳ぴ嚼丛脚ê瘢宦鄞合那锒远潦槭贾铡袄痔仗铡薄P矶嘈睦硌Ъ抑赋隽诵枰托巳さ拿芮泄叵怠@纾鹗啃睦硌Ъ移ぱ墙埽↗。PIAGET)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不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兴趣又和认识、情感密切联系着。如果个体对某些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产生情感,因而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二、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无意注意或有意注意都与兴趣有关,若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对它也就不能集中注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赶不上醉心于它的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比如搞物理试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通过长期努力,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发现了“J粒子”。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凡是符合个体兴趣的活动,就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兴趣对活动有下列几咱作用:(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2)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拉扎勒斯(A。L。LAZARUS)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他将高中学生按照智力和兴趣分成智力组和兴趣组,智力组学生的平均智商120,但对于语言的阅读和写作很有兴趣。在学期结束时,兴趣组的成绩远远超过智力组。

    三、兴趣的分类

    人类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1、物质兴趣。物质兴趣表现在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对个人的物质兴趣必须加以正确指导和适当控制,否则会发展成畸形的、带有贪婪的形式。

    2、精神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数学等的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本身的兴趣。

    2、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职业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

    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数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年龄稍大的儿童才会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也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开始学习外文,对学习本身不一定感兴趣,只是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学习本身也感兴趣了(这就是直接兴趣)。

    四、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与人之间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上差异很大。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文艺,等等。兴趣的倾向性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前者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个体有些兴趣倾向表现得较早,如幼儿时已表现出倾向于某种活动,避开另一些活动。但职业倾向要到高中或高中后才稳定下来。罗(A。ROE)认为,职业兴趣是儿童期与家庭人员的关系所造成的。和谐的家庭使儿童“以人取向”,冷漠的家庭使儿童“以事取向”。兴趣倾向性与人的生活实践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与阶级利益相关联的兴趣倾向,往往具有阶段性。

    (二)兴趣的广泛性: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个体兴趣的范围。在兴趣的范围上,人与人之间差异也很大。有人兴趣范围广泛,对许多事物和活动都兴致勃勃,乐于探求;有人则兴趣范围狭窄,常常对周围一些活动和事物漠然置之。兴趣的广泛程度和个人的知识面的宽窄密切相关。个人兴趣愈广泛,知识愈丰富,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历史上许多卓越人物都有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例如,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北京师范大学高玉祥教授等等对入学前后的大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他指出,大学生的兴趣既广泛又多样,他们对书籍、娱乐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兴趣。

    广泛的兴趣应该在正确的倾向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否则如果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一无所长,难有建树。只有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使兴趣既博又专,才可能取得成就。

    (三)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兴趣持续时间长短,兴趣可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的兴趣。人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将会一事无成。儿童早期兴趣比较不稳定,兴趣一般在15岁以后才趋向稳定。兴趣的持久性是可以培养的,它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密切联系着。

    (四)兴趣的效能: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个体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五、学科兴趣

    (一)小学生学科兴趣

    新疆师范大学祝学明副教授对1208名小学生的学科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最喜欢的学科是体育、语言和算术,喜欢这三门课的学生之和占总人数的76。2%;最不喜欢的学科是美术、音乐和其他,不喜欢这些课的学生之和占总人数的68%。她还研究了学科兴趣与必别的关系,发现小学生的学科兴趣与性别无显著差异,男女生只是在对待音乐课的喜欢与否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其他各科兴趣都与性别关系不大。

    (二)青少年学生的学科兴趣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显的分化,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课讲得好。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稍大于男生。

    六、兴趣的发展水平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一)有趣;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幼儿经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有趣,青少年和成年人常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经常变化的。

    (二)乐趣: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有趣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并对某一客体产生特殊的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初呼一打乒乓球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积极参加打乒乓球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三)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

    人与人之间在兴趣发展的速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有趣经过乐趣,发展为志趣;有些人却长期停留在有趣和乐趣阶段,达不到志趣阶段。

    第五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一、理想

    (一)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如少年儿童希望将来成为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等。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是人积极向往和追求的对象,它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并且是指向于未来的。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理想的内容,可以把理想分为两个大类: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崇高的社会制度的理想。个人理想是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主要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密切地联系着,其中社会理想是理想的核心,居于最高层次,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表现。

    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理想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

    理想是个人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一旦形成,就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为人们提供了奋斗目标,为人生的航船指明方向。

    青少年的理想受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辽宁师范大学韩进之教授指出:“……这些因素在不同年龄阶段起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其影响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的影响和学习兴趣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范有祥同志1960年起对昭盟师专附中(后改附小)的一个班30名学生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各年龄阶段影响学生理想发展的各个因素。研究表明;小学二年级(7~8岁)时家庭影响居首位;小学五年级(11~12岁)时学校影响占首位;上山下乡时(17~18岁)时社会影响居首位;1981年前后(27~28岁)时兴趣影响占首位。

    (二)关于理想的几项研究

    1、青少年学生理想认识发展水平的研究:韩进之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理想发展为概括理想。低年级学生中具体形象理想较多,中年级学生中综合性理想较多,概括性理想则在高年级学生中有较大的发展。

    2、大学生的理想类型的研究:1984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上海、北京、辽宁、西安、重庆等文、理、工、医、农、经及师范院校357名大学生的理想类型进行了联合调查。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大学生理想类型可以分为16种。在这16种理想类型中,含社会理想类型的调查对象占94%,不含社会理想类型的仅占6%。

    二、信念和世界观

    (一)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通过3种方式形成的:(1)直接经验,自信来自成功的经验,如相信糖是甜的来自个人对糖的品味;(2)间接经验,来自书本、报刊、电视等第二手资料的经验;(3)推论,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基础可以作出的种种推论。

    信念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信念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情绪体验。信念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体。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指出:“行为的重要动机是信念,信念与理想有密切的联系。信念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某些原理、见解、意见、知识,人不怀疑它们的趔性,认为它们有无可争辩的确凿性,力图在生活中以它们为指针。信念的情绪方面是同对它们的深刻的感受联系着的。信念不只是容易明白的、可理解的,而且还是深刻地感受到的、体验到的。”

    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确立后就有很大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改变。一个人确立了某咎信念,只有通过反复实践证实并确认是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

    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并且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出于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夏明翰烈士在就义前的那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信念的坚定性,是人类巨大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