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

第1部分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第1部分

小说: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理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说它是艺术吧,但它并不乏科学规律可循,而且今天的管理已经越来越倚重科学;说它是科学吧,你却找不出任何一条管理上的公式或定律能对全人类普遍适用。这使得很多中外管理者相当困惑:不管管理的手段多么高明,多么创新;总有一些场合和环境不相适宜;也总有人会不吃你那一套。什么原因呢?其实,管理的这种特殊性归根到底跟管理对象的独特性有关。    
    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无论是天文地理也好,物理化学也罢,它们的研究对象最多无非是整个自然界而已。自然界万物的繁衍生息,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一条自然科学定律,通常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而,“人”就没那么好应付了,人是最复杂的生物。这种复杂性不仅指组成全球文明环境的人种、民族、区域或文化各有不同;而且每个人的心理、行为等方面也是大相径庭的。更要命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难琢磨的事情。当代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很发达,于是有人认为,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总能找到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吧,因此管理一定有方法。然而要知道,人的思维和行动要受经历、背景、环境乃至遗传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种族的人群,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差异极大,怎么可能存在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规律和原则呢?例如在西方已经很成熟的行为科学和组织理论,拿到中国来就未必管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管理者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未见得有多大成效。看来身为中国人,还是得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道路。    
    针对中国市场上管理者的实际需求;以及系统的中国式管理模式的缺失,长期以来一直服务于国内经理人;并致力于探索开发本土化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宝利嘉顾问团队,在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并融会贯通中西方管理特色的基础上,推出了这套《中国人管理系列》图书。本套图书将从中国人的习俗文化、价值取向、行为偏好、处世风格、沟通特色、思维方式、谋略智慧等诸多方面分析探讨中国人管理的无穷奥妙;自始至终着眼于“管理”二字,以期能为中国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之道。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就是本套书中的一本。中国人形容一个人有本事,往往会说,这个人真有能耐。这里所谓的能耐,就是指人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后天的学习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能力和本事。管理能耐,其实也就是管理方面的本事、本领,而中国人一向是不缺乏管理能耐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法家就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其中的“术”,可以理解为控制局面、驾驭人的技巧,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管理能耐”。    
    人的能耐有大有小,能耐的养成也有先天后天之分;很难说它会有什么固定的原则或模式可以遵循。面对动荡的局势或复杂的环境能够从容应付,遇事能够摆平,即为“能耐”的体现。那么,对于能耐到底该如何界定呢?哪些行为和表现算是一个人的能耐,哪些又不能算作能耐呢?    
    通俗一点讲;能耐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把事情搞定的能力。这是一种狭义的说法。从广义上来讲,能耐,就是泛指人的本领、本事和能力。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有人就能处理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轻轻松松完成;而有人应付起来,却显得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甚至还费力不讨好。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事情的结局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说到底,终究是因为个人的能耐不同使然。    
    中国人的能耐,客观地说也是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壤中形成的,和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心理息息相关。每一个炎黄子孙或多或少都继承了这样的一些本领,并将其贯彻在日常的行为规范或处世原则之中。企业的管理行为亦不例外。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锻炼出了一套典型的中国式的管理能耐。    
    中国人的能耐是怎么来的?首先,得益于先哲的教诲和祖辈的传承;其次,跟中国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也不无关系。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从诸子百家的微言大义入手,通过中国人管理能耐的具体表现,一步步引导读者全面认知中国人的管理能耐。在认知和学习各种能耐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大幅度提升实际的管理水平和素养;不断参透管理本身的玄机。    
    当然,中国人的能耐,也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在我们这本书里,都作了全面的剖析和细致的区分。中国人的管理能耐,包含着经数千年中华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智慧和风格,其中诚然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本书经过深入发掘与合理取舍,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相信一定能帮助中国管理者有效提升管理能耐。    
    宝利嘉管理研发中心《宝利嘉文库》编辑部陈克祥    
    2003年9月于北京大慧寺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1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1)

    人的能耐,并非与生俱来。一个人能耐的大小,首先跟他所经受的历练有关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他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其所具有的能耐理所当然地具有中国式特征。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人往往有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思路。有时候,中国人解决问题的能耐和手段让外国人都觉得匪夷所思。那么,我们的这些能耐究竟从何而来呢,它最初是如何形成,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下来的呢?对这个问题,恐怕我们要到老祖宗那里寻找答案了。     
    中国人能耐的肇端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其时正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时局动荡。在那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年代里,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苟全于乱世,乃至谋求更大的发展,实在需要超群的胆略和卓绝的智慧。于是在当时的中国,涌现了一大批见识出众的时代精英,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学派。精英们在各个诸侯国之间进行游说,希望君王们能采纳他们的学说,用以治国安邦、匡扶社稷。这些学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儒、道、墨、法、名、纵横、阴阳家等等,当时各种思潮竞相登场,堪称是我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这些学派的思想之所以能流行,其目的诚然是为了国君巩固自身的统治、进而成就治国平天下之大业;但在客观上,他们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管理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只要是中国人,无不从各家学说中汲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说,中国人的能耐,跟我们祖先的思想启蒙是分不开的。    
    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名、法、兵诸家。其中;儒家源出于文士;墨家源出于小手工业者;道家源自于隐者;名家源自于辩者;法家多为贵胄之士;兵家多为行伍出身。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竞相开馆授徒;传授他们的专门才能或技艺;形成学派林立;各种思潮喧嚷纷呈的景象。    
    由于诸家的来路不同;各自的价值取向自然也不尽相同。道家多偏重村社自治体利益;崇尚“绝圣弃智”、“清净无为”、“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法家服务于王权利益;主张以武力平天下;以威权弹压民众;以法治国;墨家的主张是“强本节用”、“兼爱”、“非攻”;代表着贩夫走卒、劳苦大众的利益;儒家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秦汉以降;墨家的影响渐趋衰微;此后盛行于中华大地的;便多是儒、道、法三家的主张。中国人的能耐;也多源出于此三家的思想。因此在讨论正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古圣先贤到底教会了中国人哪些管理能耐吧。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可以说,今天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基本上遵循的是儒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国人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说话做事的原则,所参照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教条。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礼义教化、仁和观念、忠恕之道、德治仁政。    
    儒家的“仁和”思想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儒家的规范。其中讨论最多、解释也最多的是“仁”,这个“仁”其实就是对人的态度。除孔子外;孟子的价值观在于“善”(以仁义为本);《孝经》则在于“孝”;《礼记》强调的是“礼”与“诚”。事实上;它们的来源都是孔子的“仁”;只是各自所强调的重点稍有差异。可以说,只有“仁”才是这一切德行的根本。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仁”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仁”,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对人的同情心、友爱心。为了在人类社会普及“仁”的标准,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从管理角度看,就是要把天下治理好,从而要求使国家、家庭与每个人联系起来,将仁德观念布于四海。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需要人人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地发扬“仁”的宗旨。    
    就“仁”的价值取向而言;它是鼓砾人们去建立一种和谐的、谦让的和诚实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要求人去突破旧有藩篱以创造新规范;所以经常在重要关卡把人往老路上拉;对人的心灵造成很多束缚;如“见利必须思义”;“无恻隐之心就不是人”等等;几乎就是个人无法反抗的道德准则。这多少体现出一定的保守性;使得一些对社会有远见的人也往往裹足不前;只得在旧有的规范中因循下去。另外;这种强大的道德约束也使得个人的性格受到世俗上更大的压力;因为忠或不忠;孝或不孝把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区分得非常明显;似乎非此即彼;毫无其他的选择余地。于是;个人只得屈服于既存的社会规范;对常规和俗套表现出更大的谨慎与顺从。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者,他发展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体现在《孟子》这本书中。孟子从他的政治、伦理主张出发,提出要把仁心“推己及人”,要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以达到群体的安定协调。由此看来,先哲们的思想与西方的“团队”意识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2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2)

    礼义为本的伦理观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见中国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治国安邦等方面,都十分重视礼义教化的作用,也常用伦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中国人常说,“礼多人不怪”,所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彬彬有礼,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的往来,总之礼数是要尽到的。在中国,有很多规范的礼仪习俗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它们从孔子时代就开始为国人所遵循,其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跟人打交道不懂得礼貌,往往会被视作没有教养;而遭受大众的贬斥。    
    因此,如果跟中国人打起交道来,就一定要懂得礼数。中国人爱讲礼,因此规矩也多,稍有不慎就容易犯忌讳。而且,中国人很崇尚“礼尚往来”,也就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点让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很难适应。其实在中国呆久了你会发现,很多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问题,却能在私下里通过私人关系解决。中国人谈生意,更多的是在酒局饭桌上,而非谈判桌前。大约他们认为,觥筹交错的气氛才算融洽、友好,而在谈判桌前的唇枪舌剑,多少有些不礼貌吧。    
    有人认为;正因为中国的礼仪制度太规范、太完善,而且它依托的是数千年以来的门第观念和等级制度,所以难免让人觉得有诸多的繁文缛节,几乎成了一些束缚人们行动自由的陈规陋习,很难有可取之处。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毕竟中华礼仪的形式是一直在变的,而且变到如今,早已面目全非了。现在我们在大街上,早就见不到打躬作揖、稽首施礼的场面了吧。但是,中国礼仪的内涵和精神却一直为国人所传承至今,留存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而形成的一个注重人伦、崇尚道义的有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当浓厚的,这一点要远甚于西方;家庭的和睦可以促成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要求父母善待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兄长要爱护弟妹、当弟弟的自然要尊敬兄长;此外,夫妻之间如果能做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正是这样的伦理道德观念,促进了传统中国家庭的和谐与美满,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稳定而有序。    
    当然,有时候过分的人伦纲常与亲疏之别也常常产生副作用,最容易导致裙带之风的盛行,以及为了小团体的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过于浓厚,一个人一旦有了出息(例如做了官),很自然的就要为亲友或是乡亲捞点好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恐怕也是很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    
    此外,中国人的地域认同感也特别强烈,同乡之间往往会彼此照顾、相互提携,尤其是当他们在外地发展的时候。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也是基于国人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对故乡的眷顾与依恋的情怀。在美国,我们就很少听说仅仅因为是老乡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