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文化之源 >

第2部分

文化之源-第2部分

小说: 文化之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田猿人的发现,增加了对古人类地理分布范围的认识,丰富了人类发展物质文化的记录,填补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这里远古流传的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话增添了一段科学补注。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

  蓝田猿人遗址主要出土的文物就是古人类及伴生的动物化,制作粗糙的旧石器等。

  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属于一位老年女性个体,比较完整,其特征是具有多的颏孔,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

  公王岭的猿人头骨由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大部分上颌骨和附在它上面的第二、第三臼齿,以及一些零星碎块组成。经过研究,为30岁左右的女性,头骨壁极厚,额部明显后斜,前额低平,没有额窦,眶上圆孔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横行的眉峭。圆枕两侧向外延展,向后明显缩窄。头骨高度较小,脑容量为778毫升。

  复原后的蓝田猿人头骨倾斜并有明显的颏三角,从整体看比北京人和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都要原始,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主要特征所显示的阶段性相似,故可定为同一类型。

  蓝田人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为旧石器,共发现200多件,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斫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斫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

  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也称三棱尖状器。这种石器用于挖掘和撕裂,在以后的黄河流域旧石器文化晚期遗址中屡有出土,而在这些旧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蓝田猿人的手斧了,因为在蓝田手斧出土以前,考古学家把这种石器视为欧洲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特色,手斧在亚洲东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界感到困惑。它们究竟是远古文化交流的结果呢,还是蓝田猿人的独立发明,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出土的石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用脉石英打制的盘状器,这种盘状器很可能用于割裂和刮削,它中心凸起,周围成刃,直径约10厘米,有明显长期使用的痕迹。这种盘状器在黄河流域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也有发现。

  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则是狩猎工具,不过,我们不清楚它的使用方式。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砍砸器、刮削器等与北京猿人相似的工具,但器形大得多,更显得粗笨。

  蓝田猿人制造石器采用的材料,多为脉石英、石英岩、砾石,石器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制造石器的技术较差,他们只会用锤击方式制造工具,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对较大的石块进行撞击后,再经过第二步加工的较少,制作得相当粗糙,器形尚不规整,石器类型不多,往往一物多用,这些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蓝田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总量多达1200多件,专家经过研究认为,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群有41种,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爪兽、硕弥猴和兔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于是,他们被科研工作者命名为“蓝田公王岭动物群”。根据出土的动物化石与古土壤分析,表明蓝田猿人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地,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

  这些珍贵的史前文物为研究古气候、古动物、人类进化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现状

  蓝田猿人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蓝田猿人文化遗址也就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三大猿人遗址之一。自蓝田猿人文化遗址面世以来,陕西省蓝田县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成了大批国内外考古专家向往的宝地,蓝田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研究古人类文化的重要资料。

  为了保护好蓝田猿人文化遗址,1974…1978年间,蓝田县政府在公王岭建成了第一座蓝田遗址出土文物展厅,作为一个临时的遗址保护单位被确定了下来。

  在蓝田县政府的批准支持下,1979年组建了蓝田猿人遗址文管所,为股组级全民事业单位。建所以来该遗址得到了妥善保护,接待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为考古科学考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地,更成为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碑亭建在蓝田县东灞河边公王岭的山腰间。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头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面镌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为纪念蓝田猿人发现书写的题词。 

  以纪念碑为中心,周围环绕文物陈列室与附属设施。文物陈列室是跨度7间,宽28米,呈歇山顶外貌的仿古建筑,建在青砖砌就的台基上,形成房廊与台室高下随峰峦地势伸延的完整建设群。依山坡而建的猿人展厅有亭、殿、花园等,整个遗址显得落落大方、错落有致。

  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的发现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发现之一、陕西省20世纪十项重大事件之一。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的蓝田猿人遗址是值得自豪的,但贫穷使它一直难以摆脱冷清的命运。从1997年至2002年,遗址平均每年的门票收入不足8000元。遗址的“新生代地层剖面保护厅”的建筑底部已经出现裂缝,表明整个展厅在随地基下陷。但因为维护修缮经费来源相当困难,所以进一步整体加固等工作迟迟未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古人类文化遗址,蓝田县政府加大了资金的支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了对猿人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力求改变猿人遗址捉襟见肘的面貌。为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县政府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加大对蓝田猿人遗址的宣传策划包装力度。蓝田县将按照蓝田旅游总体规划,不断挖掘蓝田猿人的历史内涵,科学包装猿人遗址项目,演绎以山地、森林、草地、狩猎为特色的“猿人情景生活园”,吸引游客,让人们在文物旅游中增长知识。

  蓝田县正在为申请将蓝田猿人遗址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积极准备,争取国际援助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遗址基础设施。

  远在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蓝田这块襟山带河、苍翠葱笼的地区,用简陋粗糙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前进。100万年后,先民们创造出的文化已经深埋地下,但他们利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却仍然吸引着我们,吸引着大批的中外学者前往考察研究,蓝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而考古学家也将通过进一步的发掘研究让蓝田更加辉煌。   


飘扬在汾渭间的文化纽带——山西襄汾丁村遗址

  遗址名称:山西襄汾丁村遗址

  发掘地点:山西省襄汾县城南5公里丁村

  发现及发掘时间:1952年秋发现,1954年9月,由著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带队,对丁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1976年以后,对丁村遗址又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发掘。

  距今历史: 2…12万年

  考古地位:丁村遗址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文化的缺环,为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为早期智人文化阶段,是黄河中下游、汾渭地堑文化体系的传统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山西省襄汾县城南5公里,有一个叫丁村的小村子,它位于同蒲铁路东侧,东依塔山,西傍汾水,与著名的丁村民宅文化遗址同处一地。就是在这里,发现了举世瞩目的丁村人遗址,让10多万年前的丁村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考古发现过程

  丁村位于汾河岸边,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在这里留下了它的足迹。

  1952年,临汾和侯马飞机场准备扩建,可大量的建筑用沙愁坏了施工人员,经过苦苦地寻找,他们看中了丁村的一片沙砾地,这一年的秋天,一个专为机场建筑用沙的取沙场在丁村的断崖沟壑中开辟出来,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丁村。

  在丁村挖沙的过程中,奇怪的现象接二连三地发生,巨大的骨骼碎片、牙齿、腿骨,还有一些黑色的有棱有角有刃的石片子随着工人的铁铲陆续出土,这些都是些什么东西,工人们当然不清楚,但大家的心里都不免生出疑问。尤其是挖到的那些骨骼化石,被人当做“龙骨”去卖,曲里村的一位农民一次就卖过30多块钱,如此下去,后来那3枚惊世的牙齿也可能被挖走,被卖掉。

  所幸,这事让挖沙的总指挥郑怀礼知道了,并引起了他的注意。郑怀礼曾担任过文联主席,文革后还恢复了传统戏曲剧本创作,正是他对文化的热爱,使他能对出土的文物产生特别的敏感,当他听说了挖出“龙骨”的事情,立刻到沙场去现场勘察,并将沙场的化石收集起来,逐级上报到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他的行动使得丁村的骨化石有幸进入北京的研究所。

  不久,山西省文管会派专家下乡调查。专家来到丁村后,马上深入到当地群众当中去了解情况,并到工地现场去勘察,结果惊人的发现在短短数天内就出现了。他们收集到一对长达1。1米的原始牛角化石和两具象的下颌骨化石,并在沙砾中找到了若干破碎的石片和带棱角的石球,石片不像是天然力所破碎的,石球也不像是受到河水冲磨而成的。

  为了认真研究这处遗址的价值,专家带走了收集到的这些化石标本,赶到省城去做仔细的研究,可一年下来,分析结果却不甚明显。于是,这批标本辗转运到了北京,并最终到了贾兰坡、裴文中等国内一流的化石和古生物专家的手里,他们马上召集会议对这些标本进行了“会诊”。经过初步的观察研究,专家们认为:这些石片和石球,人工的痕迹很清楚,石片上虽然没有第二步加工,但是有清楚的台面和打击出来的半锥体,台面和破裂面的交角保持着大角度,石片肥厚,石球的棱角也具有打制的斑痕,可以判定它们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当时,旧石器时代的地点在我国发现的不多,并且这还是解放后我国发现的第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此更显得丁村发现的重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遂决定对丁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1954年9…11月,由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带队,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主,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襄汾县文教局组成了发掘队,队员包括裴文中、周明镇、吴汝康等我国著名的学者专家,在北起史村(今襄汾县城)南至柴庄火车站,南北长11公里、宽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为期52天的调查发掘。

  发掘队9月22日开进丁村,当日即到丁村以南了解情况,并在村南约半公里的沙丘中拣到一些石器和化石碎片。9月25日,正式开始试掘,通过试掘,不仅对地层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又掌握了地层中所含化石的石器分布情况。

  试掘之后,贾兰坡将发掘队分成几个小分队,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发掘。10月15日,从丁村考古发掘现场传来喜讯,一枚古人类的右上内侧门齿出土了,3日后,在距这枚门齿1米远的地方又出现了一枚右下第二臼齿。半个月后,又一枚右上侧门齿出现了,连续发现的三颗牙齿让考古队员雀跃起来,同样也震惊了全世界。

  这三枚牙齿发现后,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纷纷云集丁村,现场参观考察。这3枚牙齿就这样走出了汾河边上的荒滩,伴随考古学家一同来到了北京的实验室。

  紧张的测试研究很快有了结论:这三颗牙齿分别是右上内侧门齿、右上外侧门齿和右下第二臼齿。虽然只有三颗牙齿,但在当时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根据三颗牙齿的大小、形状、颜色、磨蚀程度以及出土时的距离判断,它们同属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儿童个体。

  随后,在一面汾河水侵蚀而成的峭壁上,考古队员在砾石层中找到了许多动物化石。在砾石层上约1米的地方,发现一具犀牛骨架,它背向汾河侧卧着,除一条后腿脱离身躯,离得较远以外,其他部分几乎都完整地相连着。

  11月12日止,发掘工作结束了,这52天里,考古队员的足迹踏遍了汾河东岸的土地,挖掘的石制品2005件,哺乳动物化石27种,鱼类化石5种,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当然就是那3颗人牙化石。

  根据这些化石的特征和地层堆积的情况判断,含化石及石器砂砾地质时代为上更新世下部,距今约有10多万年之久。

  在丁村遗址和丁村人发现之前,我国大陆上,仅在北京周口店、内蒙萨拉乌苏和宁夏水洞沟等少数几处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至于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物尚属空白。同样,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也只有属于直立人阶段的中国猿人和属于晚期智人阶段的河套人和山顶洞人,而早期智人阶段的化石的发现还是一个缺环。而丁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文化的缺环,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58年,在对丁村出土的化石与石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贾兰坡和裴文中先生编著了《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1954年发现的石制品、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丁村一带的地质地貌作了全面总结和系统研究,确立了“丁村文化”,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