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姓-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祖,但高祖多是“追认”,儿子当了皇帝,追认爹为高祖;第二个皇帝一般称太宗,往下都是什么什么宗,这叫庙号。凡皇帝称某祖、某宗的,都是庙号。现在习惯用庙号称呼唐、宋、元的皇帝,如唐太宗、宋仁宗、元世宗。
庙号与谥号一样,都是死后才有的。电视剧《包公》中,赵王说到皇帝时,说:“当今仁宗皇帝……”“当今”皇上还在,怎可能称“仁宗”?这可是有杀头之罪哟。
爱新觉罗载是清朝末年的皇帝,可是很少有人用这个名叫他,而是称他为光绪皇帝,“光绪”是年号。辛亥革命之前,我国不用公元纪年,习惯以年号纪年。年号是纪年用的,也是明清两朝皇帝名的代称。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后人称他为朱洪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后人称他为康熙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称乾隆皇帝。
明朝和清朝基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现在多用年号称呼他们的名。
皇帝的号就是多,臣子们为了取宠,又给他们许多尊号,给后妃许多徽号。
唐玄宗李隆基,受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受尊号“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受尊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纯仁至孝文皇帝”。记不住了吧?这么嗦,谁也记不住。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个徽号——慈禧。
尊号那么多的字其实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是今天加两个字,明天再来三个字,这么加上去。尊号才是皇帝的真正称呼。皇帝活着时,自然不能称名道姓,也没有庙号、谥号,这时称皇帝就是称尊号。
外国的国王,嗦、零碎不及中国,但可有一样,他们的几世几世,挺不好懂。
享年101岁的王太后伊丽莎白也在不久前去世,伊丽莎白二世成为媒体上出现频率颇高的名字。她是英王乔治六世的女儿,其伯父爱德华八世即大名鼎鼎的温莎公爵,因爱美人而放弃江山,未及加冕自行逊位。女儿叫伊丽莎白二世,父亲叫乔治六世,伯父又叫爱德华八世,这英国国王究竟是怎么论辈的?
欧美人习惯称姓不爱称名,因为他们姓多得无数,而名没几个,为的是避免重名。可是对国王却翻个个儿,就只称名不称姓了。路易、查理、威廉、伊丽莎白、尼古拉、伊凡等国王,都是名,不是姓。由于重名者极多,为了区别,头一个伊丽莎白叫伊丽莎白一世,第二个名叫伊丽莎白的当上女王就叫伊丽莎白二世。英语里,伊丽莎白一世即ElizabethⅠ,意思是伊丽莎白一号或第一个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二世即ElizabethⅡ,意思是伊丽莎白二号或第二个伊丽莎白。拿破仑就是名,而不是姓,他叫拿破仑·波拿巴,波拿巴才是姓。
秦始皇是“始皇”,那意思就是“头一个”,他儿子胡亥称“秦二世”,如果能接着下去,那就是“秦三世”、“秦四世”。中国人所说的“世”就是第几代。可用于老外却变了意思,成了第几位,“乔治六世”意思是:第六个叫乔治的国王,并不按辈分来了。
欧洲国王取名,最讲规范,得严格按基督教的教历来,一点不能随便,这么一来,起名的范围就比平民百姓更小了,于是同名的也更多了。在中国,长辈、先人的名字叫名讳,后代子孙起名字要避开父、祖、先人的名字,皇室就更加讲究这些。可欧洲王室来个反的,给儿子起名时专拣父亲或其他前辈的名,借以张扬先辈功勋,将这看成是对王子宝宝的珍爱,对父王、先王的最高尊敬。这么一来,国王同名的就更多了。
法国的“路易”更多,大革命前后一连气是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可把人弄糊涂了。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封建王朝应该叫“波旁王朝”,就是因为这几个“路易”,有的竟叫成了“路易王朝”。
因为外国国王的“世”不是指上下两代的辈分关系,有时一世与二世时间差得很远。伊丽莎白二世是现代人,可伊丽莎白一世可就远了,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出生,1558年即位,1603年去世,离现在400年了。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发生在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的当年。英国从此树立海上霸权,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那个伊丽莎白一世可是个名满全球的人。不明就里的人一定误以为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生)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女儿,殊不知她们的生年相差393年。英王威廉二世死后,足足过了540年,英王威廉三世才出生。
其实指称英王的“世”是当初翻译上的一个失误,后来将错就错了。这个“世”实际是个序数词,但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辈分序数,而是指名字序数。香港一般不用这个“世”,而是“第几”,伊丽莎白二世,写成ElizabethⅡ,译作“伊丽莎白第二”。这么译挺好,准确了,也容易理解了。
国王称名不称姓,应该说是一种特权,后来西方人讲民主、人权,反对专制、王权,对总统、元首就不称名了,一视同仁,也同大家一样称姓了,像华盛顿、林肯、尼克松、布什、克林顿,这都是姓不是名。
日本是东方国家,不信基督教,因此有“皇”,日本天皇的姓名也得说一说。天皇是“神”,不是人,所以至今也没有姓,只是名。公元810年,第54代天皇明仁天皇即位后,对于御名的授予开始实施新的规定:御名必须由两个佳字组成。所谓佳字,就是由文章博士等著名文人和宫廷大臣们精心排选出的吉祥字,如堀河天皇的御名是“善仁”,后来,明治天皇对“仁”字特别热衷,专下圣旨,规定所有皇太子名的后面一字都必须用“仁”字,所有公主名的后一个字则以选“子”字为宜。例如大正天皇的名是嘉仁,昭和天皇的名是裕仁,当今平成天皇的名是明仁,皇太子名德仁。
与中国古代一样,日本天皇也使用年号,第125位天皇,年号“平成”,他之前是“昭和”,再之前有“明治”、“天保”、“文政”等等。
日本人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是神圣的,可是谁也没想到,最近有人考证出,日本皇室的一位先祖是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而明仁天皇本人也这样说了。
第三部分人名“搬家”
人名“搬家”人名搬家?人名也要搬家?那当然了。许许多多的定理啦,主义啦,公司啦,物品啦,其实原本是人的名。可以这样说,大至宇宙间的星座,小至看不见的细菌,有许多的名,都是由人名搬家之后,成为其他事物的名,这样一来,人名的生命没有随肉体而去,许多人由此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当然了,要想让自己的名不跟大烟囱跑了,变成事物名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学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往往用人名命名,以纪念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让大家不忘记这些人的功绩。
现在常用的物理量最多的是科学家的名字。英国物理学家依散克·牛顿,发现了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牛顿在力学、光学、热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为世界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的伟大贡献,人们用“牛顿”作为米/千克/秒制的单位。
“瓦”是人们常接触到的功率单位,瓦的全称是“瓦特”,每秒钟作出一焦耳的功,为一瓦特。詹姆斯·瓦特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人,据说,他小时候,看到水壶烧开后,蒸汽冲开了壶盖,而想到了蒸汽的力量,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其实,在瓦特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蒸汽机,但热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都很差。经过瓦特的不懈努力,对原始的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发明,使蒸汽机成为工业上可用的发动机。瓦特蒸汽机的使用,使英国工业革命前进了一大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詹姆斯·瓦特的发明,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瓦特的名字将永存。
前面提到的物理量焦耳,是另一位英国物理学家的名,他叫詹姆斯·普雷斯各·焦耳。著名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就是他发现的。他还和爱沙尼亚物理学家楞次各自独立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的热效应定律,因为是两个人同时发现的,这条定律只好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其他像伏特、安培这些人们都比较熟悉的,我就不说了。下面说的是几个人们熟悉但不大认为是人名的名。许多人接种过的卡介苗,是由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两个人首先培养成功的,取两个人姓的首音,称为卡介苗。卡介苗对预防当时人们谈虎变色的结核病起了很大的作用。
香烟中的尼古丁,又叫烟碱,是一种有毒物质。尼古丁是一个法国人,他在葡萄牙当大使时,曾把美国佛罗里达的烟草带到法国,后来人们称烟碱为尼古丁。
萨克斯管是比利时乐器制造家阿道尔夫·萨克斯1840年创造出来的。
有些伟大的学者,因为对人类贡献巨大,人们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新的发现,虽然,这些发现并不是他们本人的成果。
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的最高荣誉是用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金使诺贝尔的名得以流传。1957年人工获得了放射性元素锘,将诺贝尔的名用于命名这种元素的名称。
1944年人们用人工法获得了放射性元素锔,之所以使这种元素为锔,是为了纪念发现钋与镭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法国发现了钋,“钋”的原义是“波兰”,居里夫人把自己的发现命名献给了祖国波兰,人们又把“锔”献给了居里夫人。
也有不少科技成果的命名,是出自于我们中国人。
我国化学家、制碱专家侯德榜,在1939年首创出联合制碱法,对纯碱和化肥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制碱界称这种方法为“侯氏制碱法”。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1973年发表论文,把200多年来人们没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国际上把陈景润的研究成果称为“陈氏定理”。
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从鲫鱼卵子细胞质内提取出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生成了新的鱼种,开创了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而人工培育新物种的先例,创造了细胞遗传学的奇迹。国际上把他培育的新鱼种称为“童鱼”。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与王元,1959年开拓了用代数论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王方法”。
一些我们日常遇到的转移了的人名,人们并不了解其真相,给人一些这方面的理解,也是本书的任务之一。
著名的奥斯卡电影金像奖,名称的来源就令人不解。奥斯卡既不是著名的影星,也不是有声望的导演,这个奥斯卡竟是局外人。1922年,在好莱坞的36位头面人物倡议下,成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他们决定设立一种奖项,选定了雕塑家齐治斯坦利做的镀金塑像作为奖品,暂时没有起出名来。一次学院的图书馆管理员看到塑像后,惊讶地说:“看上去真像我舅舅奥斯卡!”就这样,这个塑像被称为“奥斯卡金像”。
天天陪您进入梦乡的“席梦思”也是个人名。1900年,美国商人扎尔蒙·席梦思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用布口袋包起来的弹簧床垫子。后来请了个机械师设计出生产这种垫子的机器。当这种弹簧床垫走进千家万户时,开始叫“睡得美”,后来用了老板的姓“席梦思”。
酒桌上曾听有人说过,金奖白兰地是张裕“创造”的。这位朋友以为“张裕”是个人名。这只说对了一半。“张”是姓,“裕”却不是名。金奖白兰地的创始人叫张振勋,他年青时在雅加达以经营锡矿和橡胶园为业,曾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1891年,他考察了山东烟台的气候和土质,建立了五处葡萄园,创办了葡萄酿酒公司。给酿酒公司取名时,在自己姓后面加上“裕”字,取“昌裕兴隆”之意,叫“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几经周折,几番磨难,终于造出世界闻名的“金奖白兰地”。
像这样的人名还有,克米洛夫种猪、玛克沁机关枪、圣伯纳犬、普氏野马、普氏羚羊。
许多人名搬家是因为传说故事。
女孩子管额前垂下的头发叫刘海。真想不到她头上的“刘海”竟是位先生。刘海又叫刘海山、刘海蟾,五代时人,相传他在终南山修道,成了神仙,民间他的画像披着头发,前额上覆盖着短发。
虞美人是人人喜爱的花,开起来鲜艳夺目,玲珑小巧,真像是一个美人。虞美人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又叫虞姬。当年项羽被刘邦大军重重围住,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楚霸王自认为这是天意,唱出了悲壮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和项羽一起唱,歌罢,自刎。传说,虞姬洒血的地方,长出了一种红浓欲滴的花,这种花就叫虞美人。
我国的中药名,出自人名的特别的多,霍香、蒲公英、何首乌、威灵仙、白头翁、王不留行,这些都是人名。皇帝的名是不可以随便叫的,可是有一种草药就偏叫“刘寄奴”。刘寄奴本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刘寄奴小时家贫,上山砍柴,见一条大蛇,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听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为谁捣药?治什么病?”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