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说名道姓 >

第6部分

说名道姓-第6部分

小说: 说名道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面对强秦诸侯列国全无可奈何,而赵国有个名将叫赵奢,却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因胜秦有功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    
    齐姓源自春秋战国的齐国,《姓纂》一书上指出:“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邱为齐国,氏焉”;《通志氏族略》上也说:“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    
    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公子,字石,又称石。石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合谋刺杀了卫桓公。石却帮助别人设计将自己的儿子捉住并处死。石大义灭亲的故事后来被传为美谈。他的后人世代以石为氏。    
    后来有一些少数民族也加入石氏的队伍,有西南的夷人,有西北的羯族人,还有张、冉、娄等氏改姓石。    
    朱一直就是南方的大姓。古时候的吴郡(现在江苏苏州一带),朱姓人家历来都是当地的望族。根据《姓纂》记载,朱姓是颛顼帝的后代。颛顼帝后代曹挟,在周武王时被封在“邾”这个地方。邾亦称“邾娄”,后来改称为邹,大致是在今山东省邹县的东南。邾国后来被楚宣王所灭,曹挟的子孙就去掉了“邾”字右边的“”,单单留下左边的“朱”字,成为朱氏。海外华人陈林多——历史之谜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海外华人陈林多——历史之谜这几年,不少国家都出现了寻根热,缅怀先祖,寻找故乡。流寓海外的炎黄子孙隔着茫茫大海,遥望神州,他们想,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根在哪里?只回答中国、炎黄,是不能让那些海外赤子满意的。他们想知道,自己的故乡是何州何县,自己的先祖到底是谁。历史学家挺身而出,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依靠的正是姓名这把钥匙。    
    “张王李赵遍地流(刘)”,这话的意思是说,汉族人中张、王、李、赵、刘,这几个姓人口最多,排在最前面。但是在海外侨胞和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居民中却不是这样,陈、林、黄这三个姓人口占了多数,据中国台湾省1978年统计,人口最多的10个姓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这真是个谜。通过一番考证,历史学家解开了这个谜,也为海外华人做了满意的回答。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经在广东、福建一带设置了郡县,实施了有效管理,但是,这时候闽广一带人口极少,居民以少数民族越人为主。直到汉代这里仍然是很少开发的处女地。    
    西晋时,王朝内部发生了长达十几年的“八王之乱”,由于战乱,中原人口大批迁徙到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在这个时候,今河南固始县的陈、林、黄、郑、詹、丘、何、胡八姓中的一部分,举家迁入福建中部。当时的福建是少数民族闽越人的居住地,人口很少,生产落后。这八姓人给当地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为开发福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高宗时,朝廷派河南省固始人陈政率军入闽,平定战乱,随后又命陈政的弟弟陈敷、陈敏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增援。朝廷派固始人入闽是考虑到了两地人原来就有的宗亲关系。战争之后,这些军人大部分都留居福建,加入福建的开发者队伍。陈政因劳瘁身亡后,其子陈元光带军队,并上书奏请设置漳州。至今,陈元光还被当地人民尊为“开漳圣王”。后来,漳州的移民在各地为陈元光设立神庙,奉之为守护神,光是台湾省就建立了庙宇50多座。    
    1953年,台湾省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户数在五百以上的一百个姓中,有63个姓的族谱记载着其先祖来自河南固始县,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祖先就是从固始县入闽的。由于晋、唐两朝固始人大规模的入闽,福建省逐渐繁荣起来,因为气候适宜,人少地多,物产丰富,这些姓的人口也繁衍很快,因为这些人,特别是陈、林等姓人,是入闽的领导者,在当地政治、经济地位优越,所以人丁昌盛,即使后来大量内地人移入,也不能取代他们的优势。以后福建人又向广东、台湾移民,再由台湾、广东向东南亚、美洲迁移,形成了海外华人中陈、林、黄几个姓人特别多的局面。    
    上面的事,告诉我们:姓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现在苏州、杭州一带古称吴越,在春秋时,吴、越是两个强大的国家。依史书记载,吴、越与中原各诸侯国同是炎黄子孙,但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吴、越的主要居民是越族,与现在西南、东南各省区的少数民族为同一族属。他们对吴王和越王的名进行了研究。吴王中有个叫寿梦的,他的名又被写成孰姑、祝梦、乘诸。郭沫若认为,这是一个人名的音译的不同写法,由此证明,吴人的语言与中原不是同一系统。语言不同是民族不同的主要标志。越国的国王名是允常、勾践、鹿郢、不寿、朱勾、翳、诸咎、错枝、无余之、无。用汉语解释,这些国王的名都说不出有什么含义,只是中原语言音译,其中“朱”、“无”、“诸”、“鹿”音相近,是加在人名前的虚词,实为一个音的不同译写。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东南地区已经具有了和中原一样发达的文化,但这种文化与中原大不相同。由此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支源的,汉民族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即使有文字也不可能保留古代社会的全貌,但有些人的姓名可以名垂千古,在人们口中世代相传。这些姓名告诉我们一些古代的事情。    
    传说第一个到怒江的傈僳人叫瓜木比,“瓜”是荞麦的意思,“木比”是大胡子的意思,“瓜木比”就是“荞胡子”的意思。可以看出,种植荞麦是傈僳族古代农业的重要部分。现在知道景颇族最古老的人名中有梅何、梅普、梅掌,“梅”景颇语是芋头,这三个人名的意思分别是:栽芋、犁芋、整理芋墒。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景颇人就掌握了种植芋头的方法。    
    我国姓名学家袁义达发现,在浙江绍兴有一个村子大都姓“姒”。“姒”是传说中大禹的姓,但后来渐渐这个姓的少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姓了。在这个村子发现了“姒”姓,给研究人员很大惊喜,后来,人们果然在当地发现了大禹的墓。    
    彝族历史上称爨人。汉魏时期,西南地区出现了汉族大姓的统治,爨是从中原迁到现在川滇边境的汉族大姓。晋代以后,中央鞭长莫及,爨氏成为滇池一带、红河两岸的实际统治者,因此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爨人。由姓氏到族称的演变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关系。    
    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早在15世纪初就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郑和及其随员的足迹由南洋群岛、波斯湾、红海直到非洲东海岸。五百多年过去了,除了书上的文字记载,还有什么能证实郑和的远航呢?时间流逝了,可是郑和的名字却留在了他去过的土地上。在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北部,有个村落依当地人发音是“郑和屯”,那里的居民身材、脸型与周围的黑种人略有不同,更像中国人。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有一些人员留在了途中。“郑和屯”可能就是这些人留下的地名。    
    人名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中外关系史的资料。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日本的历史学家通过人名的研究,竟在日本发现了孟子的后裔。日本江户时代的1702年,有47名武士为藩主剖腹自杀,其中有一位叫武林唯七隆重的,就是中国人,而且是孟子的后代。日本学者研究了武林唯七隆重后人保存的家谱,与武林唯七隆重祖父的墓碑对照,证实了武林唯七隆重的祖父武林治庵本是明朝杭州人,在明朝军队与日本丰臣秀吉的军队作战时,被俘到日本。他原姓孟,是孟子的第61代孙。到日本后,为了不忘家乡,就用杭州的别称武林作为姓。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现在日本南部有彭城、颍川、清川、河间等姓,这些姓都是中国古地名,是中国人到日本后以地名为姓,这些姓的人都具有中国血统。    
    山东德州有许多安姓居民,这是因为明朝永乐年间,三位菲律宾苏禄国王来华,有一位在回国途中病逝于当地。于是有两位王子留下来为父王守灵,其中一个王子名收安都鲁,他的后代就延续下来了,以安为姓。    
    因为各民族使用姓名习惯不同,追根溯源能确定民族的来源和人的族属。    
    在欧洲,匈牙利是个特殊的民族,匈牙利人的语言与欧洲印欧语系的斯拉夫、日耳曼、拉丁三大语族大相径庭,匈牙利人的体貌也与周围民族不同。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民族相比,身材较矮,卷发和金发较少。有人认为匈牙利人是从东方亚洲迁移来的匈奴人的后裔。匈牙利人的姓名结构也和西方不一样,欧美各国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后,可是匈牙利人则是姓在前名在后,与中国人顺序相同。    
    


第一部分利用姓名研究历史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以他的《聊斋志异》享誉世界。有人说他是女真人,有人说他是蒙古人,有人说他是回族人。历史学家查证出,蒲姓是宋代来自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他们与中国各族人通婚后,成为回族的主要成分。蒲是回族人采用的汉族式姓氏。蒲松龄是回族人的可能性较大。    
    利用姓名研究历史成就最大、用力最多的是19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享利·摩尔根。摩尔根用毕生精力致力于印地安人社会考察研究工作,他常年生活在印地安人中,被印地安人收纳为氏族成员。在他的《古代社会》一书中,通过氏族名称、命名方式、亲属称谓的分析,为我们描绘出氏族公社时代人类社会的图画。特别应提出的是,他用专门篇幅写了“中国人的百姓”、“中国人的九族”。马克思曾研究过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并留下了著作《摩尔根〈古代社会〉摘要》,恩格斯继承马克思主义遗志,写出了伟大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姓氏分布有规律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姓氏分布有规律这里说的姓氏分布,只是指我国汉族的姓。虽然说“张王李赵遍地流(刘)”,但这只是指全国而言,在某一地区并不一定是这样,越是小范围,越是封闭地区,姓氏越显示出独特性。因中国农村过去多是聚族而居,在某一村庄里,可能一个张王李赵都没有,而高家庄,差不多全是姓高,马家河子,基本上是姓马的。从全国来说,这样的姓氏分布不平衡,也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华侨中人口最多的姓就不是张王李赵刘,陈姓、林姓占很大的优势。南方与北方姓氏也是有差异的,江南顾、吴、翁、章、徐、罗明显高于北方。浙江绍兴章、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上海为例。根据1995年上半年对全市每个区县的抽样调查,上海人口最多的四个姓是张、陈、王、李。而全国的四大姓氏是李、王、张、刘。两者不同的原因在于,李姓是北方地区特大姓氏,而陈姓是南方的特大姓氏。上海人数最多的十个大姓,除上述4个姓氏外,顺次排列是:朱、徐、周、黄、吴、陆,而全国5至10位大姓则是陈、杨、赵、黄、周、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上海人口的来源。上海本是个小城镇,近代一下子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其人口来自天南海北,但主要来源还是附近的江苏省、浙江省,再加上上海本地人,这3种人口约占90%以上。其次才是安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来自东北、西北地区的人很少。因此,上海的姓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南方姓氏文化的特点,除了外来的陈姓,朱、徐、陆、沈、顾等姓可以说是江南的土著。    
    姓氏分布的不平衡,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汉族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向四边不断地迁移,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外族基因不断地流入,不同地区文化的互动过程。汉族在迁移和进化的过程中,北方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羌、蒙古等属北蒙古人种的民族;两广、闽台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越、交趾等民族。北方地形平坦,利于车马人群迁移容易,人群间的同化和语言统一要比南方地区快;南方丘陵起伏,地形复杂,气候多雨,人群迁移困难,人群间的同化时间长,互相交往困难,造成地理上的隔离状态,语言变化很大,形成无数的“族群岛”。    
    汉朝的建立标志了汉民族的形成。汉族人口从西汉初的3000多万,发展到明朝末的1亿,再发展到清朝道光年间的4亿,最终发展到今天的13亿。汉族姓氏数目由西汉初的1800多种,增加到明末的2200多种,再增加到清朝道光年间的2800多种,最终增加到今天的3500余种。这一过程,就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融合的过程。    
    从汉朝开始,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汉朝共历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的外民族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乌孙,东北的高丽、扶余、貊、沃沮,东南的东越、闽越、山越、西瓯,南方的南越、骆越、南蛮、交趾,西北的大月氏、羌、西域等。周边的民族不断进入中原,与汉人通婚和杂居,有的部分进入中原被汉化,有的则是整个民族成为汉族。    
    两晋南北朝是汉族第二次大融合时期,西晋以后,匈奴、羯、氐、羌、鲜卑在北方先后建立了16个王国。南北朝时,北方几乎为鲜卑族所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全部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为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子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除此之外加入的民族还有北方的高丽、扶余、乌丸、柔然,西域的昭武九姓、龟兹、于阗、疏勒、车师、吐火罗,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