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板的就错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奶概写淼背∶媛毒扔氩唤獾谋砬椋枪ゴ游创砉庵帧安徊迷薄钡囊螅闹幸欢ㄔ谙耄骸罢飧鋈思蛑笔歉约赫衣榉常 钡茸趴次以跹帐安芯帧=峁鸌NG安泰在我坚持“不裁员”的营运下,2001年业绩大幅跃升39%,获利营收超乎想象的好。
我不按牌理出的第二张牌,是在两家公司合并不到半年,正值兵荒马乱的整合阶段,独排众议,坚持报名参加全岛的“品质奖”。这个全岛性的比赛,被业界视为卓越管理的最高荣誉,过去37年都只有制造业报名参加,台积电、华硕、IBM等都曾得奖。当时一位记者朋友很不屑地问道:“保险业也敢来参加?”同仁们也认为我们参赛的时机非常不利。结果ING安泰2001年落选,但是2002年就抱回奖杯,又在保险业写下创举。大家看我三不五时,总会出些“与众不同”的招式,以为我这个人好出风头,其实我有一套自己的战略思维。
因为懒,所以想与人不同
我喜欢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是因为我很懒惰。因为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就没有与人一较高下的压力,更可以发挥自己。反而是跟着前人的脚步,走相同的路线,以为这样比较容易成功,但其实必须要做得比前人更好,才能有所超越。当你做“与众不同”的事时,还可以看到更多机会,因为在你之前,从来没人做过相同的事情,没有人发现这里面其实隐含着许多契机。因此每当我想达成高目标的绩效,以“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做,成功的机会反而比较大。大部分公司在合并以后都会裁员,理由不外乎是节省成本。而我一向不主张裁员,因为公司如果要请人走路,有办法、能干的人一定先走了,剩下来的员工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肯定是人心惶惶,不可能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如何能够达到新老板更高的要求?要知道新老板都是花了不少银两进行并购,势必订下更高的业绩目标,才能赚回他收购的成本。员工要加倍努力,才能让新老板满意,压力其实相当大,此时更需要稳住军心,提升士气,所以我绝不主张裁员。
在ING集团与安泰的并购过程中,我不但不裁员,还极力挽留员工,并且在人事的布局上,颇费一番心思考虑,以稳住大局。
心思花在“正事”上
没错,安泰原先的业务员将近一万五六千人,乔治亚不过一千五六百人,两边主管的历练能耐是有些不同。但我认为合并最重要就是把人留下来,尤其要把生产单位的人心留住。安泰团队的向心力一向很高,这点我很有把握,而乔治亚因为是将被解体的公司,员工人心难免浮动,制度上也要迁就安泰作调整,这时让他们的人当主管,下面的人会比较有安全感。我记得当时乔治亚已有业务员开始松动,跟随他们原来的总经理跳槽到别家寿险公司去。人心思危之际,安泰展现的宽容气度,稳定了不少人心。常有人问我,难道你们合并后,不曾出现派系倾轧或是人事斗争的现象吗?我很坦白地回答:“彼此是要花些时间和力气去适应对方,但要花心思和时间去斗倒对方,我看很难!因为他们有太多‘正事’都忙不完了。”
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定下一个非常高目标的营业计划,让大家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个看似不可能达到的任务目标上。当人人绞尽脑汁、全力以赴,甚至熬夜加班都未必能完成新任务,谁还有时间力气去争位子、传流言和打小报告?
越忙越开心
外勤人员忙着冲业绩,内勤人员我也不让他们闲着。尤其我坚持不裁员,在人手充裕的情况下,如何让大家都有工作忙,而且忙得很有意义,又能在短期内看到表现绩效,实在是一门大学问。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合并之初,执意参加“品质奖”竞赛的原因。我心想,过去十几年来,安泰一直在冲业绩,目标能达成就很满意了,没有余暇检视工作的流程和品质。
利用这回合并变革的时机,正好进行内部大整顿,借着参赛将企业里的人、事、制度、策略做一个总体检,等于是把企业的优缺点全都揭露出来,在短期内改善我们的工作流程。没有想到,“品质奖”过去都是发给生产导向的制造业,服务业或是金融业从来没有人来申请,更别提保险业了。安泰的参赛,确实令很多人感到错愕。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觉得保险业时有理赔纠纷,业务员不要骗人就不错了,还高谈什么服务品质?不仅一般大众不懂,就连担任评委的各大学管理教授,也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在评审过程中提的问题,常常牛头不对马嘴:“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要做那个?”“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从评委问的问题就知道,他们其实也在学习。这些在学校授课的评委,看到安泰能够将“客户导向”四个空洞的字,落实为可以量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的流程管理,和过去参观工厂的质量管理经验完全不同,眼界为之大开,当场认真做笔记,采撷实例,作为日后授课的教材。结果第一年我们不幸落选,我觉得有些惋惜,评委们可能并不很清楚怎么评估保险公司的品管。
次年卷土重来,我特别指派一位资深副总经理负责这项工作,而且请他加入董事会做报告。我对此比赛的重视,可能又开各家保险公司的先例。总之,全公司上上下下被我“整”得很惨,又是请顾问公司训练上课,又是天天开会检讨,洋洋洒洒编出了四大本工作流程。同事们虽然叫苦连天,但原先发份公文要三天的流程,现在只要两天即可完成,“客户满意度”也比并购之初提升许多,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这份成就感比得奖还开心。
危机就是转机人生——精算风险 谋略闯关
没有人是天生的将才,
我也是从一次次的临危授命中,
渐渐磨出自己的胆识,
终于有机会将理想付诸实现。
我年轻时任职香港友邦人寿,因为表现优异,高升外派到海外。在马来西亚工作的那七年,真是蛮值得回味的。
饶富南洋情调的吉隆坡,环境舒适、物价便宜,马来人又很热情,中午的饭局永远排不完。下了班大伙就回家,工作竞争没有香港那么激烈,生活很惬意。我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都是在那儿出生,周末的时候,我常和两个儿子就在后院的空地上踢起足球来,尽享亲子之乐。
工作上的磨练更是前所未有,一个接一个的挑战,难度越来越高,我也越战越勇,从一位害羞的专业精算师,历练成独当一面的管理者。而我最珍惜的经验,是和当地政府在拉锯谈判中,首开东南亚各国风气之先,开创“业务员考试制度”、“寿险训练中心”和“马来西亚精算师协会”等等,有一种拓荒者的成就感。
解决问题靠变通
没有人是天生的将才,我也是从一次次的临危授命中,渐渐磨出自己的胆识,终于有机会独当一面,将我的理想付诸现实。在这历练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公司都设有制度,但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不是靠制度,是靠你能随机变通;公司也一定有工作手册,偏偏要你负起责任的时候,就是手册上没有写的!
胆大包天、心细如丝
我的大胆行事,还可以从“诈”弹事件中看出。当时马来西亚的工会仍与公司处于对峙状态,经常有人电话骚扰,威胁警告在大楼安置了炸弹,就等着看我们疏散全体员工,通知警方拆除炸弹,弄得全公司人心惶惶,无法正常上班。几次下来,大伙也知道是谎报事件,但基于安全顾虑,每次还是丢下手边的工作,全员大撤离,真的是到了不堪其扰的地步。
有一天,又有电话打进来说公司被安置了炸弹,这一回我铁了心,不想再被人威胁,于是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动作,就是什么动作都没有,让全公司继续上班。事后很多同仁被我吓坏了,认为我不该拿大家的生命安全当赌注。我告诉他们我不是“枉顾”人命,而是我很笃定当天根本不可能会发生意外。因为公司已连续两天被警告说装了炸弹,人员疏散了两次,警方也做了两次大清查,并且加强戒备中,歹徒怎么可能在第三天一大早就又安置了新炸弹?众人这才明白,我虽然大胆行事,其实心思细密。别忘了,我是个精算师,我要冒的风险,一定都事先“精算”评估过。果然从此以后,公司再也没有接获“诈”弹电话的威胁。
我是个精算师,我要冒的风险,一定都事先“精算”评估过。
送你鱼,不如教你钓鱼
我的“突出”表现,很快就赢得总部的赏识,并且在业界打响了名声。当时友邦集团在马来西亚除了一家分公司之外,也与当地人合资经营了另一家寿险公司,规模很小,只有一百多名业务员,成立了十多年都在亏损。公司于是派我过去帮忙,先是担任副总一职,不到一年光景总经理生病住院,改由我独挑大梁。
我接任这家小公司的总经理后,就开始苦思如何扩大公司的业务。原来的小股东们当然不肯再投资,没有资金投入如何能够推动新业务呢?苦思良久,我想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做法,利用改变传统佣金的发放方式,让这家小公司转亏为盈……我胆敢尝试这套新做法,一来因为公司小,业务员才一百多人,还能够安抚得住人心;二来我将业务重点放在招募新人上,打出的口号是“佣金虽少、训练最好”。因为我们将佣金成本花在教育训练上,所谓“送你一条鱼、不如教会你钓鱼”,对行业里的新手来说还蛮有吸引力的。过去从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这样大手笔地训练新人,借着改革,我终于将多年的理想付诸实现。
脑袋比口袋重要
激励员工最好的方法,不是只有加薪,而是帮助他们拥有终身受用的专业能力。而且无论新旧员工,我都给他们训练课程,训练他们具有更强的销售能力。结果公司营收增加了,成本没有增加,又有财力再去扩展新据点。在我的步步为营下,一年后这家公司的业务量整个成长了一倍,业务员也扩充了三四百人。公司的股价也在一年内从一毛四飞涨到两块多,到我离开马来西亚的时候,公司股价已增值为十四块多。但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业务员和公司的关系大为改善。过去彼此只有“计算佣金”的金钱关系,现在多了一层“帮业务员赚到更多钱”的训练关系。我从业务员感激的眼神中,看到激励员工最好的方法,不是只有加薪,而是帮助他们拥有终身受用的专业能力,就是我常说的:“脑袋里的东西比口袋重要!”
我一向主张,帮助员工累积智能,比累积金钱更可靠。因为智能可以换钱,钱本身没有办法再生钱,要让钱变更多的方法,就是用智能去换。智能不但可以换到金钱,还可以换到快乐,不单只是物质方面,在心灵方面也可以得到满足,投资回报率可以说是无限高。
危机就是转机人生——善用新官三把火
1983年中英开始谈判九七的大限问题,香港人心浮动、港币贬值,移民风潮盛行,只要有办法的人都想搬离香港。我却在这时候“逆势而行”,主动向美国总部毛遂自荐,希望从马来西亚调回香港,积极争取到当时正好出缺的总经理职位。旁人替我担心,大环境动荡不安,业务恐怕很难拓展,这时候坐上总经理的位置,等于是自跳火坑。但我一向自信:“越是艰困的环境,越有挑战,也越有表现的机会。”
从年轻到现在我都是如此,只要有危机出现,我就精神百倍,很兴奋。我认为这个时候调回香港,才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拼命点火求表现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大环境差,人心思变,公司上下才会寄望你来大刀阔斧做改革,把公司业绩带起来。如果景气佳、钱很好赚,大家都不想改变,当主管的就很累了,再有能力也很难发挥。
我始终相信,做生意有很多种途径可以成功,坚守住自己的道德信念,企业一样可以赚到钱。而且赚钱中不忘道德,才是企业真正的成功。
充分准备,不生烦恼
看到周遭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我习惯同步思考:如果发生在自己的公司或工作上,我该怎么办?我平常就这样自我训练、做妥准备,不会等到问题发生了才烦恼。因此我敢大胆地说,在台湾寿险界里面,任何人向我提出疑难杂症,我脑海里都有答案。也许并非上上策,也许方法很笨,但是一定有一套自己仿真观察、深思熟虑后的应变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信心满满,不怕任何挑战的原因!我建议年轻人:
1。多观察其他人怎么做。
2。自己进一步分析。
3。仿真情境,如果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怎么处理?
4。因人因事变通。
综合以上四个步骤,自信心慢慢就能培养出来,一旦突发事件出现,也会应付得比别人妥帖。平常就这样自我训练、做妥准备,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烦恼当年日本关西大地震后,日本有家银行的资料全部损毁,根本无法招架客户的提存款。我当时就引以为戒:台湾也处在地震带,如果遇上大地震怎么应变?尤其是资料遗失、计算机系统毁损,纵有光盘也无用武之地。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立“异地后援中心”,一点也不用担心资料流失。当时全台湾金融业只有安泰和台湾银行设有“后援中心”,走在同业的最前面。“9·21”地震时,安泰能快速反应,积极投入救援工作,是因为我们平常就做好了危机应变。因此地震发生时,我们无需担心内部是否遭到破坏,比别人更有余力去思考如何帮助人。
策略1 把损失加倍“赚”回来
安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