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决战斯大林格勒 >

第9部分

决战斯大林格勒-第9部分

小说: 决战斯大林格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加入了战斗。谷仓是第4装甲集团军的钳形攻势的目标,部署在此的苏军防御兵力只有3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20名近卫师战士,战斗的激烈程度是德军始料不及的。第94师的威廉·霍夫曼曾经这样记录他所在营(隶属第267团)进攻时的战斗情景:“我们的步兵与坦克向谷仓发动进攻,谷仓里冒出滚滚浓烟,粮食在燃烧,可能是苏联人自己将这些粮食点着了。太野蛮了。我们损失惨重。后来每个连剩下不到60人。守卫谷仓的根本不是人,简直是大火烧不死、子弹打不穿的魔鬼。”争夺谷仓的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22日,德军三个师的部分兵力都被拖入了战斗。这次战斗的惨烈程度简直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个缩影。战斗中,行动的进展并没有像在开阔的平原那样快速而顺利。由于战斗从一个楼层转移到另一个楼层,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房间,因此,一座单独的建筑物几乎能够将一个团、甚至一个师阻滞长达4个小时的时间。当苏军在德军强烈的攻势之下被迫向伏尔加河方向撤退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为每一座建筑物、每一条街道展开战斗,依依不舍地忍痛放弃本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土地。9月20日,霍夫曼写道:“争夺谷仓的战斗仍在继续。苏联人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我们只能躲在掩蔽处,根本出不去。”战斗继续激烈进行了48个小时。9月22日,霍夫曼的一位战友终于如释重负,他相信“苏联人在谷仓的抵抗已经被击垮。我们的军队正朝着伏尔加河方向推进。我们在谷仓建筑物内发现40具苏联人的尸体……我们整个营只剩下一个正规连的兵力。我们这些老兵以前从未经历如此惨烈的战斗。”




首次交锋(6)



  在惨烈的争夺战中,攻守双方在坚韧与耐力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德军被苏军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即便如此,保卢斯、霍斯和普通的德军士兵仍然坚信,德军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认为,第6集团军从来没有被击败过,是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野战集团军。如果败在狼狈退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62集团军的手下,那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第94师最后占领谷仓时,苏军在察里察河南部的防御阵地也开始瓦解。近卫第35师已在德军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元气大伤的第92旅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与步兵第42旅的残部会师,第42旅旅长已经在9月23日德军的空袭下阵亡。对于察里察河南岸的战况,崔可夫只能依靠现场战地指挥官的报告进行掌握。然而,9月24日,迫于巨大的战斗压力,第42旅代理旅长把部队从西岸转移到伏尔加河中央的格罗德尼伊岛上,他从这里不断地向崔可夫发送错误报告。他这种有意欺骗上级、谎报军情的做法直到9月25日才被发现,但此时南部的战斗已经失败。后来,第42旅新任旅长在战斗中途向崔可夫报告该旅严重缺乏弹药、食物与水,无法再坚持更长时间。
  霍夫曼在9月26日的日记中这样抱怨:“我们团已经卷入连续的战斗中。占领谷仓之后,苏联人继续顽强抵抗。你根本看不到他们,他们藏匿在房屋内和地窖中,从四面八方进行射击,包括从我们后方发动袭击———他们在使用土匪的野蛮战法。”然而,9月26日晚些时候,霍夫曼和战友们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苏军第92旅在第24装甲师与第94步兵师的联合进攻下被击溃,与第42旅残部一起撤退并渡过伏尔加河。这时,德军第24装甲师已经突进至伏尔加河,并在察里察河南部将中央栈桥置于己方火力控制之下。
  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在敌人第一次进攻中得以幸存下来,但德国人已经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战术胜利。第4装甲集团军已经抵达伏尔加河,形成一条从察里察河到南部库珀罗斯诺雅郊区之间绵延8公里的前线。德军已经将红斯洛博达西部的中央栈桥置于自己的火力之下。同时,德国空军对强渡伏尔加河运送人员与物资的苏军舟艇编队不断进行攻击。在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军占领了火车站,将苏军暂时赶出了马马耶夫岗高地。苏军对德军第6集团军北翼的反攻已被一一化解,第62集团军的桥头堡已经退至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工业区。然而,目前的状况并没有让人感觉到胜利的迹象。苏军的抵抗使得德军惊恐不安。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骄傲自大和盛气凌人,而且也不再对苏军的战斗能力不屑一顾了。德军士兵在战斗开始数小时后,清楚认识到自己正在一种非同寻常的环境下作战,他们疑虑重重,苏军并不会与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对攻,而是隐蔽在暗处与自己周旋。霍夫曼在9月28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他所在部队庆祝胜利的场面:“我们与坦克一道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南部并抵达伏尔加河。我们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三周时间内,我们前进了大约5。5英里。司令官向我们祝贺胜利……战争究竟在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斯大林格勒的苏军什么时候才能被消灭?这场大屠杀能不能在圣诞节之前结束呢?”
  德军士兵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役,他们将斯大林格勒的战斗称为“猫捉老鼠战争”。德军司令部则设法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使德军适应这种混乱的巷战。然而,在巷战这种严重拥挤与局限的情况下,德军灵活的机动作战能力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空中力量、装甲部队与步兵之间协同作战的威力也荡然无存。曾经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汉斯·多尔少将在1955年出版的《挺进斯大林格勒》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实施大规模集团作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战争已从最初开阔的平原进入伏尔加河、起伏的山岗、拥挤的沟壑和灌木丛中,进入斯大林格勒工业区,在崎岖不平的地段展开,这里的钢筋混凝土与建筑物林立。”此前,德军主要通过同时使用空中力量、装甲师以及步兵发动猛烈进攻,在开阔地带进行的机动作战中,德军的战术能力很少能被敌人超越。然而,在斯大林格勒,在他们认为迥然不同的战斗中,德军指挥官也在尽量寻求使用自己熟悉的战法。德国空军从空中进行轰炸,一队队装甲部队向前突进,步兵紧随其后,德军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战法实现小规模的歼灭战。然而,街道上瓦砾堆积如山,拥挤不堪,很难在围歼敌人时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德军实施“大规模歼灭战”主要依靠师级指挥官实施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然而,在斯大林格勒这座机动性受到极大限制的城市,战术指挥权必须下放到团级指挥官,甚至营级指挥官。但是,这种指挥水平与德军大规模集群联合作战极不协调,而后者正是保卢斯、霍斯以及大多数司令官认为的能够迅速消灭苏军所必需的战法。




再度突击(1)



  保卢斯深刻认识到第6集团军正在进行一场残酷的近距离战斗。训练有素、在机动战中占据优势的德军现在要面对一种全新的战场,这里遍布碎石瓦砾、下水道、建筑物、刺刀、匕首、手榴弹以及神出鬼没的临时战斗小队。当崔可夫正在与湿疹作斗争时,保卢斯正饱受痢疾之苦,过度的紧张、疲劳和病痛使他越来越孤僻,他的左脸颊时常出现神经性的抽搐与痉挛。此时,希特勒不仅没有向他提供帮助,而且再次低估第6集团军所面对的敌人。战无不胜的第6集团军,加上第4装甲集团军的2个军,总兵力将近30万,怎么可能战败呢?德国媒体宣称,再过几周德军就将占领斯大林格勒,然而苏军仍然没有放弃抵抗。
  9月24日,希特勒与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彻底破裂,哈尔德被解除职务,由库尔特·蔡茨勒少将接任,后者是德国驻法国与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陆军参谋长。希特勒与哈尔德对1941年乃至1942年的战役方向分歧较大。哈尔德始终认为,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要赢得一场伟大的速决战必须把作战重点放在莫斯科。此外,哈尔德竭力争取和保持总参谋部在处理战斗事务中所应有的传统独立地位。自从1941年12月危机爆发以来,希特勒开始逐渐剥夺哈尔德及其下属军官的自主权,从而导致双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哈尔德性格冷漠、质朴,甚至有点苛求。一般情况下,对于希特勒在专业军事方面极其业余的无端干涉,他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愤怒与蔑视。尽管哈尔德提出德军进行阵地歼灭战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根本无法取得速战速决的胜利,但是希特勒一意孤行,盲目地坚持要不惜任何代价取得胜利。他开始以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与承诺来衡量将才,而不是用客观的军事思想来衡量他们。他的战略是必须占领斯大林格勒,无论实现这一目标要耗费多长时间。他认为,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将凸显德国人的意志和种族素质优于苏联人,而且还将导致斯大林布尔什维克主义帝国的土崩瓦解。当希特勒在陆军最细微的战术细节问题上横加干涉时,斯大林却开始接受诸如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等司令官的建议。在作战的计划与执行事务中,苏军司令官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这与希特勒强加在德军身上受意识形态驱使的禁锢截然相反,这一点对促使德军第6集团军走向最后的覆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德国军官都意识到时间所剩无几,9月底就是真正的秋季了。由于经常要耗费一个营的兵力和一整天的时间来夺取单独的一座建筑物,保卢斯和军官们都清楚再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随着斯大林格勒市南部战斗的逐步平息,保卢斯重组了疲惫不堪的军队,准备向工业区中心地带发动进攻。
  马马耶夫岗北部是大片的工厂和宿舍区,这里成为苏军第62集团军庞大而坚固的堡垒。根据计划,德军的主攻方向是马马耶夫岗和厂区南端的红十月钢铁厂,而在城市北部,进攻从戈罗季谢地区发起,目标是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德军的作战目的非常明确,即突破苏军防线,直抵伏尔加河,尔后调转方向进攻市内,沿河岸线向前推进,包围被逼进“街垒”兵工厂住宅区的苏军,从而击溃苏军防线,合围和歼灭守卫部队。
  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市建立了高效的侦察网络。在发现德军准备向北运动的企图后,在设于“街垒”兵工厂后方河岸上的总部,崔可夫立即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重组。他强调要加强反坦克防御和布设地雷,同时要做好建筑物的准备,以便士兵从内部和外部实施防御。巴秋科的第284西伯利亚师也将进行整合,进入崔可夫在马马耶夫岗斜坡与红十月工厂之间设立的左翼防线。由于察里察河流入伏尔加河处的主要栈桥遭到德军攻击,因此苏军临时在城市北部与市内设立了三个交叉点。他们还搭建了一座浮桥,保证人员与物资能够顺畅进出斯大林格勒。在苏联最高统帅部实施斯大林格勒基本战略的过程中,它们发挥了关键作用。德军逐渐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争夺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和叶廖缅科指挥的东南方面军仅仅将他们认为必要的军队部署在阵地上,将第6集团军牵制在斯大林格勒。




再度突击(2)



  就在第6集团军浴血奋战的同时,第62集团军及时地、尽可能地将资源和人员投入到最需要它们的前线。保护工厂区对苏军在这座城市的生死存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厂区和栈桥是伏尔加河西岸的一座屏障。9月中旬,苏军全权组织栈桥的一切活动,就装载、撤退以及作战等规定了明确的操作程序。西部优先处理的事项是军火、人员和食物(根据其重要程度划分),东部主要负责撤运伤员和德军战俘。崔可夫的参谋部在栈桥建立关于物资供应、接收和分发的军官负责制度,同时,工兵部队负责维护和保养冒着炮火来往伏尔加河两岸的数千只小船,这是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线,正是它们源源不断的支援,才使第62集团军能够实施苏军制定的作战和战略计划。如果栈桥失守,或横渡伏尔加河的交通被彻底切断,那么德军取得胜利将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毋庸质疑,这里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心。事实证明,第6集团军没有完全将西岸的战斗与东岸的作战力量和资源隔离开来,这是他们失败的关键因素。
  罗加乔夫海军少将指挥的伏尔加河区舰队确保了这条生命线的延续。此外,他还征调了大量的渔民和渔船,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将第284西伯利亚师和近卫第13师送到了战斗最前沿。日间渡河常常遭遇德国空军的猛烈袭击,夜间通过则相对安全一些,因此苏军的大量运输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在与盘旋在伏尔加河上空、不放过任何可疑目标的德国空军进行的消耗战中,伏尔加河区舰队与渔船运送了数千吨食物、大量的军火和人员。此外,当斯大林于8月底允许斯大林格勒平民撤离后,这些由汽船、驳船、装甲炮艇、扫雷艇、浮动防空平台以及划艇组成的庞大船队还撤运了20余万平民。
  德军的大炮和小型武器对靠近西岸的苏联舰船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最可怕的威胁还是来自德国空军。1934年组建的德国空军遂行向地面作战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他们不仅是一种可怕的战争工具,而且是德军一种重要的战斗资源,其作战原则起源于德国装甲师,强调机动性、集中兵力、大胆进攻和强力突击。在德军1940年的战役和1941年打击苏联空军的战斗中,德国空军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傲慢无礼、精明强干的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上将指挥负责空中支援的第4航空队,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八面威风、创造德国空战历史的“红色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的侄子,是德国空军俯冲轰炸专家。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里希特霍芬的“秃鹰军团”于1937年炸毁了巴斯克人的格尔尼卡镇,毕加索的一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