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风云-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一个优秀的品牌、一支能打胜仗的营销队伍、一个忠诚度高的网络系统、一套创新的营销机制;第三跳:回师武汉,用重磅炸弹轰开武汉市场,使诸葛酿演义系列酒成为真正的湖北品牌。
“三级跳”战略确保诸葛酿演义酒“冠盖荆楚”,然后开始实施跻身于中国白酒十强和“三分天下”的战略,马永富说。未来,中国白酒格局会不会改变不知道,但湖北的白酒格局肯定会改变。
下篇 精英访谈第12节 吴向东实话实说
※ 吴向东第一
2003年12月18日下午两点半。五粮液财富宾馆。
12·18会上,我约了吴向东要采访。《糖酒快讯》出刊100期,也想借这个机会找吴向东写几句话(签名)。
见面落座,吴先生很客气地倒茶,说“我很喜欢喝茶,烟民加酒民”,还说做酒不得不辛苦,还要不图名,万宝路、可口可乐人人都知道,但他们的CEO就不那么多人知道了。这是我所见过的老板中,第一个一见面就“掏心窝”的人。
其间,听吴先生所谈尽是记者想要的东西,我拿出了采访机。他笑笑说:“朋友聊聊,别录音吧,也不用报道。”一些不愿意记者录音的老板,要么一看到采访机脸色就变了,要么环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守口如瓶。老吴则不,依旧很随和、很客气、很健谈,也没“跑题”。这也是我在采访生涯中见过的第一个如此实在和大度的人。
谈话中吴先生毫不掩饰地说金六福做到今天其实压力很大,抵住了很多诱惑。“局部市场出现下滑趋势”,“不可能年年增长”,“现在是调整,2004年会增长”。肯在媒体面前自曝其短而且不遮不掩的,吴先生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人。
老吴谈了很多心里话,一再对我说不要录音、不要写。但记者的使命就是发现新闻并真实报道。我只好尽可能多地复原当时的谈话内容。
朋友要互相尊重。他当我是朋友,我不能不当他是朋友。
※ 我们还不是主角
记者:金六福成为100元每瓶以下的“老大”,是一个“标杆”。五粮液集团自然功不可没,但更多体现的是你运作企业的智慧。
吴向东:行业的发展应该还是前几名的名酒在唱主角。其实,大家很清楚,我们根本还不是这个行业里唱主角的。因为一个企业要说话还是要看利润、市场占有率这两方面。我们现在做到市场占有率还不错,但利润是没法跟前几名的名酒比的。我们卖的这个钱还不够他们的尾数,他们涨个价比我们的利润还要高得多。
※ 最值得称道的是口子窖
记者:业界说金六福的终端做得好,你们在深度分销上下了工夫。
吴向东:我发现,“口子窖”真正是以终端制胜。它的“准军事化”的组织管理等等,我非常佩服他们。它在一个“点”步步为营,穷追猛打地绝对要拿下来,不管是一年、两年。在郑州它一年可以做到×个亿,在西安也是。在常州可以卖到×××万元。在长沙、武汉,做得也很好,非常厉害。我们不如它,我不觉得我们有多厉害,我们更多靠的是品牌拉动。
我觉得新锐品牌最值得称道的是五粮春和口子窖。口子窖和五粮春广告做得好,市场也做得扎实。我们关注的就是它们。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
※ 我现在跟五粮液合作是很紧密的
记者:前段时间有个论调说,金六福的发展已经超脱了它作为五粮液一个系列品牌的范畴。这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你怎么分析这个言外之意?
吴向东:金六福是五粮液的一个系列品牌,这是肯定的,我现在跟五粮液合作是很紧密的,他们说收购这个酒厂收购那个酒厂,但是站在我的整个销售网络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跟五粮液合作才是占到一个绝对大的比例,所做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与五粮液合作。
说实在的,地方性品牌与全国性的品牌是两支部队,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们始终有纷争。但是我希望这个行业大家都能看得远一点,未来的竞争态势我刚才讲了,主要竞争是前面几个名酒,几个老名酒。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五粮液,第二是×××或×××。所以我们说,我们做酒,其实很悲哀,因为没有历史的资源是站不住的。
如果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历史的、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名酒,我们做不过人家,那是我们做得不好。但我们毕竟是一个新兴品牌,到今年才五年。我们在新锐品牌确实做得比较好,所以大家觉得(金六福)会不会形成对五粮液的一个影响或者怎么样,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 五粮液为什么这么做
记者:徐可强总经理在去年12·18会议上再次明确了五粮液的品牌战略,这对那些历史沿袭下来的中低价位品牌来说,比如尖庄,2004年将面临痛苦而艰难的“蜕变”。
吴向东:从中低价位向中高价位转变,这是一个趋势、一种战略,战略的实施是需要时间的。五粮液为什么实施多品牌战略,它其实在“烘托”五粮液。所以这点很多人不明白五粮液为什么这么做。说金六福、说浏阳河这些个好像是养虎为患,实际上他们很清楚,不是这样子的。每瓶酒都打上“五粮液”标记,这个品牌符号已经深入人心。
※ 竞争让人不舒服,但让人进步
记者:我们发现,茅台的发展与两三年前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市场上,对五粮液会构成很强的一股力量。
吴向东:事实上茅台始终都跟五粮液在竞争,比如这次的会议(12·18会议与12·17会议)。就像我们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一样,有竞争五粮液会发展得更快。虽然说竞争让人很不舒服,但是竞争能够让一个企业快速地进步。实际上,作为茅台最具有“对抗性”的两股力量,他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茅台的变化。其实一个行业里的老大,它更多的是在了解老二、老三。
※ 王国春为什么伟大
记者:老名酒们“盯”着老大、老二和老三,新锐品牌则“盯”着你呢。2004年金六福的变化决定了它们不得不变。
吴向东:你们是做媒介的,我希望你们预测到未来的一些东西,你们可以说。这个行业我们三年、五年回过头来看,你们的预测准不准?如果你们的预测是对的,大家可以多去听你们的声音,多去看。王国春总裁为什么伟大?他考虑问题总是很有前瞻性的。几年前别人问我对酒行业的认识,我可能答不上来;现在让我说,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拥有未来,应该预测未来。可能预测不到五年、十年,但可以把握一年、两年。
对金六福来讲,不是一个三年、五年,我能够走过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也许那时虽然说我的价格不一定卖得有五粮液这么贵,但真正是一个老百姓喜欢的、不可缺少的白酒品牌。
我在这个行业里干,我肯定对酒行业有信心;没有信心我也不干了。我的信心最根本的来自对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人的信心——对行业领袖的信心。没有五粮液,就没有今天的金六福;没有五粮液,也没有明天的金六福。这是肯定的。
在这个行业里干,有三种“企业形态”:一是既赚到钱,也赚到未来;二是虽然赚不到钱,但能赢得未来;三是既赚不到钱,同时也失去未来。对我们来讲,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市场上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关注整个行业未来的走势……
下篇 精英访谈第13节 可爱的“乔老爷子”
在白酒界,人们习惯把剑南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乔天明称为“乔老爷子”。每届糖酒会期间,“乔老爷子”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敞开门接待来自各地的经销商朋友和搞酒的人,以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长春糖酒会期间,我和朋友去拜访“乔老爷子”,听他谈白酒,谈剑南春。
※ 五粮液的地位大家是认可的
记者:现在大家谈到五、茅、剑,认为这种格局五年后会有变化。剑南春MBO是体制上的一种胜利。这种胜利会不会使它未来改写当前的格局?
乔天明:这个我不好评论。五粮液的问题今年在逐步消化。五粮液的地位大家是认可的。茅、五、剑三家,我们(的销售收入等)低一点,但我们一直努力地在做。剑南春要实实在在地与任何一个名酒厂相处,要实实在在地和经销商相处。白酒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好的,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就很差。世界是变化的嘛,没有永远的老大。
※ 金剑南——到一定时候会有解决的办法
记者:不久前李建华告诉本刊记者,金剑南在进行资源调整。金剑南目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乔天明:金剑南这个品牌,我们是与阿尔泰签的协议,阿尔泰后来与广东鸿森集团又签了个协议,这个我们当时并不知道。阿尔泰与鸿森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主要是利益分配上的问题,金剑南营销是矛盾的焦点,现在还看不清楚,毕竟是买断商在运作。到一定时候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 品牌开发——我们没有关门
记者:我想知道剑南春在新品牌开发上遵循的原则。
乔天明:在品牌开发上,我们没有关门。但是“剑南”字头的肯定是封锁了。现有的“剑南”系列,我们也还在观察,做得好的支持,不好的我们要清理。另外一个很明确,文君酒厂不能再开发新品牌了。现在已经在做的,比如“品之味”,我们还在观察。做得比较好的,是不是由厂里去做,我们还没有考虑。这个我要问一下,“品之味”到底怎么样了。
※ 名酒消费——茅、五、剑是主角
记者:我觉得名酒消费中,一直还是茅、五、剑在唱主角。
乔天明:我感觉消费者正在回归到理性消费上来,消费者是不可以欺骗的。他们开始明白,自己到底消费的是酒,还是小礼品。虽然有的消费者敏感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时间长了,回过味来了。他们知道消费的是进店费、促销费、广告费,这些统统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去了。这些东西,茅、五、剑没有,那它们就值。
※ 涨价——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记者:剑南春在涨价问题上坚持了“小步快跑”的原则。2004年7月份剑南春率先在名酒中涨价,取得了成功,剑南春在涨价问题上应该最有发言权。
乔天明:涨价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目标消费群的承受力,二是经销商的利益。价格首先要市场接受,经销商的利益才有保证,厂家才可能调价成功。我觉得应该是上面这样一个逻辑顺序。
记者:某名酒最近出了个零售价180元的新品,价格直逼涨价后的剑南春。
乔天明:现在有很多品牌,技术装备、网络、质量等赶不上剑南春,就从价位上做文章,自觉不自觉地“贴”着剑南春。老大老二不好惹,就冲着老三来,这种现象已经有10年了。老大不好惹,老二也惹不起,就去“咬”老三,结果“咬”了10年。这对剑南春有一些影响,但它们自己有成功的吗?没有!它们做的是无用功。既干扰了别人,又耽误了自己——最大的坏处是耽误了自己。这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剑南春的价格在不断地涨,它们永远都跟不上。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地去做;不要去抢别人的位置,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财,还丧失了机会。
记者:从“大唐华章”到MBO,从品牌开发到提价,剑南春的决策与实施质量是有目共睹的,业界也非常看好。在您执掌剑南春的这些年里,您认为最成功、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
乔天明:剑南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我们一个非常朴素的思想,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到一流,做细、做到位。
下篇 精英访谈第14节 乔洪的“低姿态”
※ 不要做伤感情的事
2004年9月19日。长春南湖宾馆。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光义正在主持“茅台酒全国经销商会议”。
台下200多位经销商,专心听着乔洪讲话。与9月18日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一样,他始终面带微笑,看起来精神不错。在他的左边,坐着茅台酒厂负责生产技术的副总汪华女士;右边,是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兼茅台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
从乔洪要求“尽力做好第四季度的工作,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讲话来看,这其实是一个鼓劲的会议。能否完成全年销售任务,10月到12月三个月是关键。
乔洪说:“截至2004年8月,茅台酒销量同比持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1%,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系列酒同比分别增长了27%和54%。” 有人指出,前三季度茅台酒的销量没有增长,很大程度上与低价窜货有关。价格过低影响经销商利益,经销商从中扮演的是“搬运工”的角色——从一个仓库(地方)转移到另一个仓库,产品并没有卖到消费者手中。此外,“茅台内供酒”对茅台酒的市场冲击也很大。
据茅台酒北京经销商透露,北京市场“2003年计划完成销售180吨,实际完成280吨;2004年的销售计划是280吨,估计到年底可以实现400吨的销量”。而从不同地方和渠道“窜”到北京的低价茅台酒就有200吨。也就是说,北京市场实际上一年可以消化约600吨左右的茅台酒,有将近1/3的市场被低价茅台酒蚕食了。
乔洪说:“现在省级市场窜货又有所抬头,而且从普通装茅台酒蔓延到了茅台年份酒。15年、30年茅台酒在有些地方价格偏低。这个问题第四季度一定要解决。”由于“一刀切不适合全国市场的复杂情况”,可以“分客户对茅台年份酒实行定量供应,以控制好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