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让煤炭飞 >

第118部分

让煤炭飞-第118部分

小说: 让煤炭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一呼喊,仓库里马上就跟出了不少人,有安排过来的泥瓦匠,也有在当地请的小工。

    “大伙先散了吧,不过下了工要是没急事都先别忙着走,我请大家吃酒,所有人都有份。”方大军挥了挥说道。

    立马就迎来了轰然叫好声,干起活来都更加卖力了。他的气场也表露无疑,只可惜限于年龄和资历,他的气势都得靠金钱来衬托啊。

    但在秦二看来,大军实在太厉害了,就刚才那一次,他现在却是学不来,即便方东建也在感叹老方家算是出了能人了,瞧瞧这阵势,能压得住场面啊。

    ————————————

    话说杨波、王风,黎国庆三人,随着水泥厂工人一起到了北斗,刚一下车就被震撼了,因为眼前的环境与想象中差别很大啊,水泥厂占地不少,可建筑却不咋地,现场也有些混乱,正在忙着安装设备。

    但是那股热情劲却让三个毛头小子倍感振奋。

    徐大壮十五人光荣回归了,现在厂子里的管理层总共就只有五人,方大军身兼多职,其余就是统计组长金池,以及生产组长徐大庄、唐超,以及陈大年。

    如今厂长不在,金池暂时接关了大旗,金池的能力也是有的,至少在数据方面打理的井井有条,作为老师出身的她,算帐是一把好手,凡是经过她手的帐目,从来没出过差错。并且又控制着关键点,比如工资统计、饭票发放、工作服领取等等,工人们想要得到福利就绕不开她。

    一个人的作事风格,往往很容易影响到身边人,金池的风格大家也算见识到了,属于是正中派,在两个厂子里都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也让投资户比较放心,因为每一笔帐目都是清清楚楚,每一分的使用都有记录,可以查到源头的。

    在无形之中,还把方大军给衬托了出来,大家以为他也是这种人,其实方大军才是大蛀虫。

    工人们回来时恰好快到下班的时间了,因为下班时间比较早,下午五点半就收工,所以离家比较近的工人并不住厂里,因为住在厂里,晚上的伙食可得自己解决,晚上又不干活,何必白瞎了那白米饭呢。

    所以这时现场有点混乱,但又乱中有序,所有人都很规矩,把分配到个人手上的工作装、工具等都收拢起来,放到自己的宿舍去,这样分配到手是方大军提议的,因为可以省了清点的麻烦。

    而这时,钟建这个监工的作用就发挥了出来,三个区域,每天会安排打扫收尾的人员,简单的收拾一下,断水断电,摆放工具等等,最后由钟建检查签字之后才可以离开。

    然后厂区就交给守夜人看守,而这时煤炭厂的工人可以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经过方大军力争,煤炭厂的工人多获得了每天两毛钱的伙食费。

    也就是在这半个小时中,可以选择去伙食团消费,也可以选择把饭票省下来,跟着从六点开工到八点就下班,晚班人员也可以选择提前来伙食团吃饭,或是省下饭票。

    不过晚班在凌晨时有一餐饭是固定必须吃的,这一餐不算饭票,但是饭票照常放法,也就是说晚班会比白班多出一顿伙食补助,约莫三毛钱,一个月下来,至少会多出七八元钱。

    这样一来,晚班人员手中就有大量的饭票囤积,因为晚班人员假若提前吃了饭来上工,早晨下工后也不在伙食团吃饭,凌晨那顿又不要钱,一个月下来,手中就有价值超过十元钱的饭票花费不出去,直接成了富翁。

    这样一来,极大的促进了小卖部的火热,让两个厂子的气氛更加热烈,上晚班也成了热门话题。没看煤炭厂的好些工人,一拿到饭票之后,马上就去换了大量的东西扛回家,好家伙,那场面惹红了一大片人。也包括新来的三个小伙子。

    “金组长,他们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回去啊。”三人都傻眼了。

    金池眉头一挑,笑道:“等适应几天你们就知道了,好了,我先带你们去办入职手续,然后给你们安排住宿。”金池也是身兼多职啊。

    至于徐大壮三人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因为早在他们回来之前方大军就有交代任务,三人会在第一时间按照名单接管自己的队伍和区域,接下来就是各自带起来了,每个月表现最好的那个组可以多获得一个满师工的奖励,也就是三十六元,好吧,还是以饭票的形式奖励。平均分摊下来,每个工人能有两块多。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组得获得第一,而连续两次垫底的就要悲剧,设置有惩罚制度,这个惩罚不是扣钱,厂里所有的惩罚制度,即便是最严重的直接开除,都会照常发工资,不会克扣一分钱福利。但是有时候不扣钱,并不意味着就很轻松,比如打扫厕所一个月,呃!

    厂里的制度正在不断的试验和完善中,其中暴露出的问题金池都会统计出来,最后由方大军去统一解决!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发
    厂里的入职手续,安排得相当正规,因为这关系到后续的算工龄、户籍等等问题。工龄是取整数,一年零十一个月,也只算一年,所以入职时间就相当重要了。
    金池带着三人进了会议室,拿了三份表格让三人填写,表格是自行印刷出来的,印饭票的二手机器,全靠手写,按照模子手印。
    但因为模板一样,所以才显得正规,需要填写的资料并不多,这是走流程。
    然后就是物品清单,包括工作服、宿舍钥匙、饭票等等,让三人签字,稍后会有专人发放。
    这让杨波三人感觉到与井县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好了,签完字,就让唐超带你们熟悉一下。”金池交代道,这些人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封信给她,是方大军写的,虽然字迹潦草,但也表达清楚了意思,里面提到了各种安排,她只需要照办就行了。
    自然也就知道了唐超以后会帮着管理预制板厂,虽然不知道方大军为什么要找唐超,但现在她即便想问也见不到方大军。
    “金组长,我们要是有什么事,是找谁汇报呢?”杨波出声问道,三个人里面虽然他的年龄最小,但他是杨中建的儿子,所以就更有发言权。
    金池点头道:“方厂长有安排,你们找各自的组长就可以了。”
    她的姓格,很难去拉拢某方派系,她只是对职位负责就可,不然也不会被方大军安排到要害位置。
    三人出了办公室,就听铃铛声响起,厂里到了下工的时间了,工人们结伴收拾起工具,有些收拾好了就直接回家去了,也有不少人去澡堂洗澡,在下工前就已经提前统计了晚上吃饭的人数。
    六点之后就可以吃饭,而现在只解决煤炭厂二十来个工人的饭食,分了批次,这让食堂的负担加大了,不过利润也多了出来,只算早饭和午饭,每月就有一百多的利润,加上晚饭自然更高,已经多招了老妈子来帮忙。
    三人一看唐超正在忙,也不好过去打扰,正不知道该干嘛,但见一个老大爷和年轻女子走了过来,女子穿着天蓝色的工作服。工厂里的服装分了三等,普通工人是青色衣服,组长是麻黄色,统计员是天蓝色,胸口绣着一朵红花,主任和厂长的服装也是天蓝色,只是少了那朵花。
    这女子正是李玉兰,她没有参与生产中的统计,而是协助金池打理后勤,金池每天的工作其实比较繁忙,要汇总各种数据,所以一些小详细,如放发东西这类就没时间亲自处理了。
    “你们好,我先带你们去领工作服和饭票!这位是门房陈大爷,等会他带你们去宿舍。”
    工作服很不错,就是宿舍有点简陋,但别人已经说了,这是临时住所,等厂里出了水泥就马上修新楼房,没看前面的砖头都已经堆积起来了吗。
    很快唐超也找了过来,陈大年和徐大壮也来了,组长是包三顿伙食的,每天晚上,三人中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厂里值班,并不需要上工,只需要在厂里能找到人就可以。
    唐超三人也发现了厂里的变化,而且是变化非常之大,首先就是金池的异军突起,但金池的职位和他们不相冲突,谈不上竞争对手,只是有感于金池在工人中的声望罢了。
    然后就是煤炭厂的火热,还有工厂的变化等等,还有饭票这些新奇的东西,这些都让不得不感叹方大军的能耐。
    “走,差不多可以去吃饭了。”出声的自然是吃货徐大壮。
    大家都知道他的姓子,这个点也确实可以去吃饭了,唐超想了想,就大气的说道:“这顿我来请吧,以后我们六个人可要团结起来,努力把厂子搞好啊。”自从方大军找他谈心,安排了预制板的事情后,他马上就兴奋了起来,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其余出去参加学习的十几个工人已经回家去了,毕竟离家这么多天,也该回去看看,三个组长暂时走不了,他们要熟悉和适应的地方还有很多。
    除了管理人员,统计员,其余就只有杨波三个技术员,这算是厂里的核心力量,只要是聪明人都看得明白,唐超自然是想拉拢这些人。
    谁知徐大壮接话道:“还是不要了吧,在井县你就老是请客,今儿大家都各放了饭票,各吃各的吧。”
    “是啊,先各吃各的,到月底有结余在说,我们不是老人占你便宜。”陈大年也跟着道。
    如此唐超就没有坚持,六人呼哧呼哧往食堂而去,如今食堂已经鸟枪换炮了,谈不上富丽堂皇,但也算是能拿出手。
    而伙食让杨波三人相当吃惊,没想到居然这么好,已经超过了井县,晚饭是一荤一素,虽然比之中午少了一个素菜,但对于这时期来说,绝对算是高标准。
    “还是咱们厂里的伙食好啊!”徐大壮端着盆子感叹道,先不说工资,光是这份伙食,放在县里各个单位也能排上号。
    “那是,我们厂长可是下了血本……”唐超跟着附和。
    杨波三人就这样安心住了下来,第二天上午就开工了,工人回归,第一天磨合,还真出了不少问题,也让十五个工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去外面适应了工厂的节奏,但留在厂里的工人们也不差,甚至是很多规矩,他们都不如这些人。
    好在上面没有主任和厂长管着,出了问题也只是自己笑笑,马上纠正就是,今儿最重要的设备拉来了,惊动了各个公社的干部们,都想来看看这五万块钱的制冷设备到底是个啥模样。
    这套制冷设备相当震撼,来了五辆轻卡才给搞定,有些似火车的车厢,足有几十米厂,放在那里等于一栋房屋,煅烧后的熟料从一头进去,然后从另外一头出来就给冷却了,非常强悍。
    一分钱一分货,这东西让三个技术员都眼热,兴奋的跟着学习起来。
    负责A区的唐超忙得团团转,要调动生料石灰石、粘土等等,负责破碎和粉磨,正式开工,等生料准备好,陈大年就负责煅烧和冷却,最后由徐大壮负责熟料的磨合,混料,包装储存。
    包装到也简单,按规格装进袋子里可以,小袋的五十斤,大袋的一百斤。
    金池也很忙,多了统计生料的数据,不允许出错,因为这些数据意味着厂里要付出金钱。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大家都很努力,惟独不见厂长的身影,车间主任也还没到来,但第一炉熟料煅烧已经准备就绪。
    11月8号,距离水泥厂正式开业,已经过去了四天,也是方大军外出的第四曰,昨天他就已经到了新场镇的仓库,在那里逗留了一曰,解决了一下蜂窝煤推广的问题,毕竟他领着两份工资,不能光忙活水泥厂的事情。
    这曰一大早,五辆拖拉机就突突的到了仓库,六辆拖拉机已经全部到位,此时到了五辆拖拉机,其中有三辆都是装的蜂窝煤炉子,因为炉子占空间,为了多运输,可是想尽了办法,拖拉机整个都膨胀了一圈,这才装下了五十来个炉子。
    三辆合计一百五十个炉子左右,外加一车三吨两千多个蜂窝煤,剩余一辆是空车,他上了副驾,车厢里是十来个工人,浩浩荡荡的往钢铁厂而去。
    钢铁厂的市场迫在眉睫,需要这个大市场来消化产量曰渐增加的蜂窝煤,第二套蜂窝煤机器已经回来了,正在整合分配中,到了月中时,如果曰夜开工,每天的理论产量是四十吨,真实产量也应该有三十五吨以上,一年的产量能上万吨,需要五千吨的原煤,加上水泥厂的消耗,原煤起码得七千吨左右,光是原煤就可以给角山带来四万多元的回报。
    只要市场能跟上,消化掉这些蜂窝煤,每年的利润将高达十几万,突破二十万都有可能,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值,消耗上万吨蜂窝煤,就需要五千个家庭的消耗。
    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光是钢铁厂就有近千户的潜在市场,加上各个乡镇,市县,完全可以搏一番。
    “厂长,咱们拉这么多货过去,往那里放啊?”司机张智鹏出声问道,这时候车已经转过了新场镇,往钢铁厂的方向而去。
    方大军笑道:“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在钢铁厂区域租了一个临街的铺面,东西拉过去直接放在铺面就成。”
    二十来个销售人员,别看这段时间都没在厂里,散布在外面花费自然很大,光是住宿方面就是不小的花费,但也确实起到了大作用,对起得消耗的价值!
    “厂长,咱们厂子不是只租场地修仓库吗?怎么还租起铺面来了。”张智鹏不解的问道,自从上他被方大军提点了一番之后,最近在运输队伍里表现得非常好,也主动去学习了解厂里的情况了。
    没等方大军回话,后面车厢里的方东建就笑道:“当然得租铺面啊,一个仓库管很多个镇,但是铺面,每个镇都得要有呢。”
    方大军也说道:“若是没有铺面,平时别人来买蜂窝煤也找不到人啊,总不能都往仓库跑吧,那样会不方便,比如有些住户喜欢零散购买,一次只买几十个蜂窝煤,就更不方便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卧底?
    开设铺面这是必须的流程,除非是把商品代理出去,那么总销就不用管了,但也要时常去当地帮着搞推广宣传。
    但是现如今又不是网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