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考生家长的信
(代序)
尊敬的考生家长:您好!
应届考生已经进入各考的冲刺阶段。高考牵动了数百万考生的心,也绷
紧了数百万个家庭的神经,相信您一定也和考生一样紧张吧?
当我家将子女陆续送入大学深造的同时,不少同事、战友和素昧平生的
人,纷纷询问我教子的经验、报考的“诀窍”、临场的组织等等,使我感到
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就我们这个家族来说,下一代人虽然有的顺
利地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也有的高分低中,从第一批录取院校滑到
第二批录取院校,有的甚至发挥失常,连续落榜。回顾高考的各个时期,确
有酸与甜,苦与辣,咸与涩等诸多体会,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如果把全国高考比作一个大系统,起码它包括复习备考、选报志愿、应
试录取三个中系统,每个中系统又包括若干小系统。仅以选报志愿而言,它
涉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方针、政策、规定;高考的组织、评
卷和录取;数百所高等院校的招生数量、录取批次和各自调档分数线;考生
对自己高考分数的预测、定位和突破;考生对招生院校的了解、认识和兴趣;
考生选报的信心、决心和命中率;志愿中院校和专业的顺序、排列和合理安
排;本埠院校与外埠院校的搭配、穿插;选报志愿过程中班主任、家长和考
生本人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志愿初步确定之后的会诊、调整和填写等等。
每一个小系统既需要纵向的知识积累、横向的综合比较,更需要作出科学的、
准确的决断。当一个个家庭围坐在一起,面对优胜劣汰的形势,面对令人眼
花缭乱的问题,无疑都在冥思苦索怎么办?
在牟振基教授的鼓励和同志们的敦促下,在九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
助下,我将多年来在高考过程中技寻资料的苦恼、科学论证的艰辛、大胆尝
试的成功、过于谨慎的失误、辩证分析的主动、失之偏颇的遗憾等,归纳整
理出来。对于家长关心的复习部分,书中筛选了文、理两科学习成绩优良的
有心人认为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备考应试的体会。完全可以说,这是一本反
映高考各个阶段应该掌握问题的小百科全书,是一本经验之谈。
既然是经验之谈,且又是具体的“体会”,它必然带有作者自己的印记,
是一家之言,若能给您一点启示,已经达到我们的心愿;这些小体会肯定也
会因人而异,甚至失之偏颇,希望您要辩证分析,按照每个考生具体情况,
作出正确决断;涉及到国家的方针、政策,肯定会有延续性,但务必请注意
当年的新规定,按新的规定去办。
由于编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所限,水平不高,加上成书仓促,缺点
和问题一定不少,请教师同行及家长不吝赐教。谢谢!
祝愿您的子女
沉着应试,正常发挥,考上比较理想的院校!
主编 李景全
1991 年1 月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
1.高考竞争真的一年比一年激烈吗?
这里给大家介绍5 年来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和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
1986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224.04 万人,高校招生57.20 万人;1987 年,
应届高中毕业生246.78 万人,高校招生61.68 万人;1988 年,应届高中
毕业生260.31 万人,高校招生62.20 万人;1989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255.24
万人,高校招生61.89 万人;1990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252 万人,高校招
生62 万人。
再给大家介绍三年来北京大学文、理科录取新生的集中分数段:1987
年,北京大学文科录取集中分数段500~579 分,理科为570~649 分;1988
年,北京大学文科录取集中分数段490~559 分,理科为540~619 分;1989
年,北京大学文科录取集中分数段490~549 分,理科为530~600 分以上。
第一组数字告诉我们,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是
趋于稳定的。尽管由于每年都有一些社会青年参考,某省、市、自治区的考
生分布不同和招生数字略有变化而有所浮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变化是不
大的。所谓高考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第二组数字告诉我们,某一高等院校的录取成绩也是基本稳定的。虽然
某年考试,由于试题偏难或偏易,总分有所浮动,但从全国来分析,浮动的
比率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从录取成绩来分析,所谓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也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分越来越接近,
班级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学校之中班级与班级之间,以及地区之中重点中
学与一般中学之间的档次越来越模糊,反映在高考之中,原来基础挺不错的
考生,稍微一马虎,仅以几分之差便被挤出应有的档次,甚至被淘汰,从这
个角度分析,确实存在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
全面分析这些情况,从全局上看,高考的比率没有太大的变化,只要平
时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都能考入高等院校。从局部上看,个人比分越来越接
近,要想考入高等院校,必须在备考上下一番苦功夫,防止“大意失荆州”。
2.选报志愿的最佳时机是在什么时候?
一般认为,选报志愿的时机就是每年6 月初各地院校招生的数字定下来
之后,按照学校发下来的草表,全家人跟着紧合计几天,三下五去二不就定
下来了吗?笔者认为,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选报志愿,是不少考生失误的重
要原因。真正选报好志愿,必须掌握好五个时机:
初中三年级开始不久,要根据子女智力发展情况及学习的潜力,掌握报
考高中还是报考中技的分流时机。当高中录取后,即正式进入高考的预备阶
段,教育子女明确奋斗目标,刻苦学习,在高中阶段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高中一年级后期,要根据子女的爱好和特长,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掌握选报高等院校的文、理科分流时机。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班之后,对选报
什么院校基本上要有个方向,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譬如,如
果选报外语专业,必须在某门外语单科的读、写、译、说上多下功夫,防止
统考之后面试中出错。选报医学专业,生物这门课必须获取一定高分,不然,
在同等成绩情况下,相关成绩也会影响录取。
高中三年级上半学期,要根据子女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平时成绩、参加本
地区会考成绩,综合衡量,掌握子女在全班、全校及全区的大概名次的出线
时机。知道子女的名次,即可通过该校历年来高考的命中率,估计出子女能
不能出线,大概能上哪条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帮助子女分析形势,坚
定信心,找出差距,努力拼搏,全力作好高考准备。
高中三年级下半学期,在其学业基本结束,特别是在模拟考试之后,要
准确地预测子女的高考分数,掌握子女选定专业时机,即大致明确报考什么
院校的什么专业。然后再进行复合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不断地进行调整。选
报师范专业的考生,如果感到竞争高一级的师范大学有困难,考试时一般发
挥不够突出,在基本分数上线的情况下,争取保送入学。选报农业等专业的
考生,则进入了解具体专业的优势、发展、分配的阶段,做到心中有数。当
了解所报考的专业比较拥挤时,可以酌情予以调整。
6 月初,当学校发下草表,各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确定之后,全面衡量确
定的预选志愿,进行微调,掌握子女选报志愿的拍板时机。即检查当年情况
与自己所掌握情况有没有大的出入,在检查选报志愿各批次基本合理的情况
下,认真地填表上报。
3.选报志愿需要掌握哪些资料?
高考之前,掌握信息资料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各种经验教训的结
晶,反映了高考的客观规律,为考生参加高考、选择志愿提供决策的依据。
因此,为了认识高考的特点和规律,避免选择志愿上的重大失误,按照正确
的方法指导复习,必须获取一定的资料。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资料呢?
一是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资料,即介绍高考咨询和经验方面的专门书籍,
如王秀卿编著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论与实践》、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办
公室编著的《高考咨询》、毛金铸等编著的《高考百问》等有关方面的书籍,
当然不必全部买齐,选购几种即可。
二是政策动态方面的资料,即介绍当年高考方针、政策和招生数字等新
的信息、新的资料。这是掌握各种资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请考生和家长,
尤其请社会青年考生,务必要订一份所在省、市、自治区办的《招生报》、
《招生通报》、《招生通讯》等刊物和报纸,及时了解动向,掌握政策。
三是历史方面的资料,即反映近几年全国各高等院校在本省、市、自治
区招生的数字、比例和录取分数线的资料汇编,基本上各省、市在每年选报
志愿的前夕,都要出版一本。这本资料是考生选报志愿的历史依据,必须认
真阅读,深入研究,真正掌握某个院校开设哪些专业,录取的分数线是多少,
从而初步确定志愿的方向。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招生和录取的变化曲线,还必
须搜集近三年的资料,对照起来进行研究,从波动的曲线中把握一定的稳定
值,从而帮助考生和家长下定决心。
四是院校介绍知识方面的资料,即介绍到本省、市来招生的全国各高等
院校的特点、规模、师资、专业的招生简章方面的资料。这里特别要推荐的
是国家教委学生司汇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介绍》,这是一种以赠阅
的形式,发到各个中学的读物。有心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借来翻阅一下,重点
了解和掌握几个你所感兴趣的院校,从而确立选报志愿的方向和目标。
4.应该怎样去参加高考咨询?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进一步了解高等院校的情况,回答考生和家长提出
来的问题,沟通家长、考生与高等院校的联系,各地都在报考志愿前夕开展
高考咨询活动。北京市于1990 年6 月10 日在龙潭湖公园组织了大型高考咨
询活动,来京招生的军事院校、公安警察院校及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纷纷设点,
数万名考生和家长参加了这一活动,真是盛况空前。在时间有限、人员很多
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搞好高考咨询呢?
首先要有咨询的大致方向。高考连万家,牵动社会相当大的一个层面。
高考咨询有助于沟通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所以,咨询的高等院校比较多,
前往咨询的考生和家长也比较多。考生和家长如果思想没有进入情况,只是
打算咨询之后再视情况确定报考的方向,势必逢点必到,见校均问,既劳时
费力,又不易突出重点。如果因为咨询时间有限,或某些高等院校咨询点前
人数太多,则容易出现疏漏,甚至出现应当咨询的没有问清楚,问清楚的情
况又不一定有用,反而增加了选择志愿的困难。如果事先有了一个大致的方
向,比如,打算报考医学,或者是建筑,尽管咨询的高等院校较多,但这两
个方向的院校毕竟是有限的。这样,有限的时间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次,要有咨询的重点。咨询现场常常可以看到,重点院校或热门专业
咨询台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有的家长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刚刚提出一
个问题,旁边急不可耐的家长马上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咨询工作人
员不知道先回答哪一个问题好的场面。因而,家长或考生希冀咨询所有问题
是不现实的,必须有重点的咨询,问你想知道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发挥有
限时间的最大效能。譬如.某院校开设什么专业,招收多少学生,历年来平
均录取线是多少,校址在什么地方,师资力量怎么样等问题,买上一份简章
便一目了然了。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什么深一层次的问题需要咨询,待你认
真想好了,开门见山,准能取得预想的成效。
第三,要讲究一点咨询的艺术。开门见山不是撞倒山。问什么,怎么问,
还要讲究一点语言艺术。有的家长不注意这个方面,张口就问:“请问,你
说俺那妮能考上你们学校吗?”“有的学校后门堵不住,你们学校严重不严
重?”象这类问题令咨询工作人员很难回答。第一个问题要回答,反而要向
你了解大量情况才能初步判断。第二个问题若是驳斥你的提问,容易造成态
度不好的误会,若是听之任之,又等于默认学校有什么问题。第二个问题如
果换个角度问:“请问去年贵校最低录取线是多少?”“最高分数是多少?”
知道了最高分和最低分,如果都在平均录取线上,而且悬殊不大,说明这个
学校是择优录取的,没有什么后门现象。这样提问题,气氛当然要融洽多了。
咨询的艺术涉及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重要性方面提示一下。
5.高考咨询的要领是什么?
咨询是有艺术的。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使人笑,也可一句话说得使人跳。
同样一句话,说话人的艺术不同,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那么,高考咨询有什
么艺术,又怎么能提高艺术呢?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五多问五少问。
多问现实问题,少问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固然重要,毕竟属于将来的远
景,选择高考志愿主要是了解这所院校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该校在本地区招
生情况。紧紧把握咨询为了选报志愿这个目的设问,不要过多地去探讨某校
的专业将来会不会成为热门,院校能否升为全国重点之类问题。
多问突出特色,少问一般情况。一般院校都有党的坚强领导、具有一支
师资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教学设施先进齐全等一般情况,这些问题一看
招生简章便一目了然。但某所院校具有什么特色,需要认真设问,具体了解,
这是选报志愿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是为什么选报这所院校而不是那所院校
的原因所在。譬如,北京有三所主要的医科大学,为什么考生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