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1-亚洲美食之旅-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苗民重整势力,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流域建立了“楚”、“吴”、“越”三国,特别是在洞庭湖周围建立了强大楚国的人们,和今天的苗族有直接关系。 但是,这些小国后来都被秦始皇歼灭了,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在接下来的汉朝,大量汉人移民到长江流域,苗民被“中华之民”吸收,来源于他们饮食文化中的大米、粽子、酸鱼、鱼酱等和“中华菜”融合在一起。这些在六世纪的烹饪书籍《齐民要术》中有记载。 但是,不服汉族支配的苗民,逃到了西南方向,或许也有一部分人逃到东海,成为日本的“弥生人”。 “蚩尤的敌人不止是黄帝。在向西迁移的苗族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被土著居民彝族当成了奴隶。因为彝族是从西藏高原上下来的骑马民族,特别强悍。”万先生说。 “确实是。” “啊,对了,你的夫人就是彝族吧。” 到了桃花村。这里居住着一百三十余户人家,他们在清水江沿岸陡峭的斜面上堆积石头建造了房屋。 “这里简直是山城。” 石头墙层层叠起,好像压在头顶上似的威严气势,让我联想到坚固的山寨。 “嗯,事实上也发挥过山城的作用。在明朝,汉族人发现了这个地方,曾数次派军想武力镇压。” 在村子的入口处,突然伸出了竹竿挡住了我俩前行的道路。村子里的人们像从地底下涌出似地跑了出来,年轻姑娘递过了角杯,开始唱献酒歌。 欢迎您远方来的客人哟 我想盛情款待您啊 可没有什么好吃的 希望您至少把这杯酒喝干 “那你就喝了吧,如果不喝酒,一步也进不了村子。” 如果想被苗族接受,外人没有拒绝喝酒的权利,只好乖乖地喝下去。而且,不能自己拿酒杯,一定要把女人倒入自己嘴中的酒一口气喝干,这是规矩。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这里确实是桃源乡。 五六十度的白酒倒进了喉咙里,胃里顷刻变得火辣辣的,好像在燃烧。 微醉的视网膜中映照出的桃源乡,看起来像被染上了深棕色,心中涌上了刺痛遗传基因的乡愁。 就连吸取式厕所的粪便臭味,都让我感到可爱而亲切。
第十二部分:桃源趣味(长寿食品)盛行“野人传说”的村庄
据说桃花源的人们,把迷路后无意闯入的渔夫邀请到家中,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我也同样受到了各家的邀请,苗族人非常好客。 房屋,是架在石墙上半高架式的,没有使用一根钉子的绝妙木造建筑。 地板下是猪或水牛等家畜的小屋。 架在石墙上一层的前半部分,是厨房或放织布机等的工作间,房间没有铺地板,保持着土地面,高架的后半部分是堂屋或卧室等铺着地板的房间。不论是被隔离在起居室中的地炉,还是贴着纸的格子窗,都飘荡着无限的乡愁。以前日本的民房,同样一半是没有铺地板的土地房,剩下的一半是高架的堂屋。 在铺着地板的房间外侧,露天架设着走廊,还设有长椅。房屋原本就建造在山的斜坡上,再加上是高架屋,所以特别适合眺望。能看到清水江,能看到村口,怪不得一有外人来他们马上就能知晓。 房顶后侧,堆积着谷物,还整齐地摆放着腌咸菜的缸或桶。 村子里有许多身体健壮的老人,超过一百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这里是长寿乡。 另外,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谈话中会频繁地出现野人,也就是类似喜马拉雅雪男的怪物。 “我在后山看到了。” “在雪公山有许多呢。” “雄性野人专门骗女人,而雌性野人专门骗男人。” “那怪物会变成人出来,千万不能大意。” 这些很自然地出现在他们的谈话中。 桃源乡中年轻人也非常多。 在我停留期间,恰逢举行名为“姐妹饭节”的庆典活动,仿佛是把日本的摘嫩叶节和盂兰盆节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节日。 在庆典会场,清水河岸上桃花的嫩叶分外鲜艳亮丽,树下聚集着等待着男士来求爱的姑娘们。苗族的节日庆典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为年轻人提供相遇的场所,让他们有机会孕育爱情。其他村庄的年轻人也聚集于此。 “如果野人变成一个英俊男人向你求婚,你会怎么办?” 听到我的问题,姑娘们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和笑声一起迸发出了少女独有的气息,空气顿时充满了浪漫情调。 “让他喝酒,野人如果喝了酒,就会酩酊大醉,立刻现出原形。” “你,会不会就是野人呀?” “那你就喝一杯吧。” 一个硕大的牛角杯伸了过来,姑娘开始唱献酒歌。 我很尊敬您哟 如果您愿意,请接过我的酒杯 拜托您了 压根儿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女人敬的酒必须接受。如果是一个人敬酒还可以,但大家都凑热闹,接着不停地有人唱献酒歌。 快呀哟,一口干,一口干! 像猩猩一样大口地喝干喽 如果不够,我会搬来酒桶呀
第十二部分:桃源趣味(长寿食品)斗牛
“咣叽——” 一声钝响响彻腹底,苗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斗牛开始了。和西班牙的斗牛不同,这里是两头水牛四角相抵。 绝不能把这里的水牛想像成牛圈中的牛,它们和那些普通牛不同,是猛牛,甚至可以说是猛兽,那黑色的钢铁般的躯体,正歪着牛角抵在一起。 热气像蒸汽一样从鼻孔中冒出,后腿正用力蹬在地面上。 肩膀像岩石一样隆起,隐藏在腹部的阴茎圆鼓鼓地暴露了出来。 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推挤对方的姿势,让我联想到日本的国技相扑。 “角力”是中国古代的格斗技,模仿传说中头上长角的苗族祖先蚩尤在战场上拼杀的场景,另外也被称为“角抵”,让人联想到斗牛。事实上一直到宋代,中国的力士都是头带牛角来格斗的。格斗中脑袋互相顶在一起,四手相交格斗的样子,确实和斗牛一模一样。 中国古代中还有一种叫做“蚩尤戏”的运动项目,由头带牛角的数名力士各组成一组,进行争斗。据说有时还会使用球,我们想像一下橄榄球,大致就能推测出当时的情景。 角力有时会写成“相扑”,这是把梵语佛典中出现的格斗技“扭打”翻译过来的词汇,可以说是印度拳法,这也由来于古代印度盛行的人对牛的斗牛活动。 还有古代地中海举行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格斗技,即古希腊的徒手格斗。希腊神话中说,雅地阿的英雄泰赛乌斯,进入了位于火山口的迷宫,他在那里运用摔跤和拳击的技巧,击败了气势凶猛的牛头怪兽。据说泰赛乌斯的格斗技术就是古希腊徒手格斗的起源。 古希腊的徒手格斗随着基督教势力的发展而逐渐颓废,而至今仍在西班牙及葡萄牙盛行的斗牛,也有相关的神话,据说同样起源于泰赛乌斯的格斗技术。 这些斗牛活动,究竟在讲述着什么? 醉意勾起了我的食欲,是对那水牛的食欲。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吃过牛肉了,这是因为我对日本的食牛文化极其反感,但是,如果是这样的牛,我倒是可以尝尝…… 两头牛或许意识到难分胜负,于是先拉开一段距离,然后又向前冲。 “咣叽——” 脑中的酒精也爆炸了,意识被炸飞了。 头上长着类似水牛角的巨大魔鬼横在我的面前,他的脸上刻满了愤怒,在他的周围,头带牛角的人们像影子一样舞动着。 怒嚎的表情、由于恐惧而变形的面孔、腾跃而起的马、闪闪发光的刀枪、飞溅到半空中的血滴……这些在我的视野中走马灯似地飞旋而过。 为了逃避战乱,冒着生命危险向大海逃奔的人群中竟然也有我,我成了奴隶,或者在驱使奴隶,自己生了孩子,或让别人生了孩子,耕田,建房,向东行进,然后又开始繁衍后代……
第十二部分:桃源趣味(长寿食品)牛肉的发酵寿司
清凉的风拂过脸颊,传来了欢快的笑声。 ……这里是哪儿?啊,想起来了,我被姑娘们灌了酒,结果醉倒了。 我被抬到了村长家窗边的长椅上。 太阳即将落山,活动依然继续。更确切地说,在暮色降临后的时间,才是活动真正的开始。 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集体唱歌跳舞。 这在日本古代也曾一度盛行,不过中世纪以后则演变成了盂兰盆节的舞蹈。据说镰仓时期流行的敲钟打鼓跳舞念经活动对其有一定影响。尽管如此,如果大家认为这和当今已形式化了的盂兰盆节舞蹈相似,那可大错特错了。 年轻的未婚男女唱歌跳舞,尽情地散发自己的魅力吸引对方,这就是盂兰盆节舞蹈原本的模式。如果遇到中意的异性,两人就一起向树林走去。一直到战前,日本的农村也曾举办过类似的盂兰盆节舞会。 “你醒了?” 万先生正在堂屋中和村里的老人一边吃喝一边谈笑。 “客人,您也坐到这里吧,虽然没有什么好吃的,随便吃些吧。”村长的夫人说。 餐桌上摆放着节日吃的饭菜,有腌制的高菜、鱼肉、猪肉、豆腐和蔬菜做的炖菜等。 在满桌子的美酒佳肴面前,说“什么也没有”,“没有什么好吃的”,这是苗族的习惯,这和日本人在赠送别人礼物时说“不成敬意”等习惯类似,非常典雅。 “快来,虽然没什么好吃的,你多吃点。” 好像是村长母亲的老婆婆,用自己的筷子夹了肉片,放到了我的嘴里。 咀嚼。好吃。 尽管没有油脂,可肉的纤维滑嫩可口,我等不及慢慢地去品味,一口吞了下去。带有酸味的浓郁的香味穿过了鼻孔,这真是既玄妙又地道的味道。 “这是?” “水牛的……这在日语怎么说呢……” “酸肉?发酵寿司?” “对,就是这个,放了半年的水牛肉做的酸肉。你运气真不错,这是很少能吃到的,因为苗族只在节日庆典的时候才会屠杀猪和水牛。把在斗牛中败了的(有的村子是胜了的)水牛杀掉,献给祖先,然后把肉做成酸肉来吃。” “为什么要这样做?” “水牛身上几乎全是肌肉,所以肉非常硬,因为都是瘦肉,没有油脂,所以最好吃的吃法就是发酵后的酸肉。相反,像猪肉那样油脂多的肉发酵后反而不太好吃,尽管有时也做成酸肉,但大多是薰制后来保存。”
第十二部分:桃源趣味(长寿食品)防卫变异
“不过,最近到处都通了公路,生活方便多了,不管是猪肉还是牛肉,市场上都是应有尽有,所以苗族今后也能想什么时候吃肉就能吃到了。” 万先生颇感自豪地挺起胸脯说。但是,我却被一种复杂的思绪笼罩着。 被苗族人怀着某种敬畏之情代代相传的野人,可以说是山的精灵,是大自然的象征。 从牛被驯化的那一天起,人类开始了农耕活动,是文明的象征。 人和牛的交往长达一万年。在长江流域,水牛开拓了水耕稻作的先河。在古代文明中,从环地中海到西亚、印度、中国,牛无一例外地都作为掌管农耕的神灵受到崇拜。 而且,正因为神圣,在任何文明中,牛被当成向神供奉的“供品”。斗牛也是供奉的一个形式。 就连印度的婆罗门,在Weda时代,在祭祀的地方当场把牛屠宰,然后和苏摩酒一起献给神灵,撤下的供品则被婆罗门和参加祭祀的人一起吃掉。 在中国古代的周朝,人们把牛的供品称为“大牢”。牢这个字,除了指牢狱,还指代供品,后来转换为美味佳肴的意思。前面曾经叙述过,饺子或馄饨的前身,就是被称为“牢丸”的食物。 在周朝的上一个王朝殷,人是最高的供品。后来周朝的创始者武王的弟弟,也就是制定周朝制度礼仪的周公旦,用牛来代替人为供品。也就是说,人和牛的“生命”价值同等。作为最高供品的牛,被称为“大牢”,与之相对,猪羊等的供品就是“小牢”。 “牛=神=供品=美味佳肴”的构图,在中世纪欧洲也没有太大差别。一说到肉,一般是指羊肉或猪肉,牛肉只有在祭祀等特殊场合才能吃到。 但是,在基督教中,新教徒出现后就肃清了天主教徒所提倡的古代宗教,开始不再把食物作为供品献给神灵了。神成了抽象的东西,他们奉上的不是食物,而是祈祷。 牛的神性从此被剥夺,文明也改变了它的意义。机械牛(在泰国把拖拉机称为机械牛)的发明,加速了这一事态的发展。 明治时期,在被食牛人种(基督教新教徒的国家)强迫进行文明开化的时候,日本人的祖先认定:“要吃牛肉,这就是文明!”只要读过高村光太郎的《牛排的盘子》就会发现,可以说这已经是一种精神的创伤。 如果只是如此也无可非议,但是日本的肉牛,为了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已经被畸形化了。没有肉原本的味道,成了像蛋糕一样柔软的肉。 我说的是夹有脂肪的牛肉。这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吃惯了肉质松软的金枪鱼等大型鱼的缘故。 日本人觉得猪肉或鸡肉的油脂热量太高,故敬而远之,却对夹有脂肪的牛肉垂涎三尺。而且,由于进口的放牧饲养的外国牛肉几乎都是肌肉发达的瘦肉,所以最近竟然开发了一项技术,通过注入牛脂,能把进口牛肉改变成类似日本牛肉的味道。 真是太荒唐了。夹有脂肪的日本牛,如果从自然界的角度看,是肌肉中混入了网眼状的畸形牛,甚至可以说是病牛。 如果是运动量多的年轻人或运动员还可以,但牛脂总体来说是难以代谢的饱和脂肪。牛的体温比人高,所以牛脂无法完全消化,它会残留在肠胃中,诱发癌症等疾病。 另外,包括日本在内的没有广阔放牧区的国家中,用大豆或玉米等浓厚饲料来饲养牛,甚至还制造了克隆牛,有的还把牛的尸骸研成粉末让牛吃。 愚蠢到了极点。 最近,除了导致恶性食物中毒的O…157,能使牛脑腐烂流脓并变成海绵状的疯牛病让世人惊恐不安。关于其原因,有着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是饲料出了问题,但这是不了解“生命”构造的蠢人的说法。 生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进化,这是考虑进化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