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增强自己的育儿责任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教育孩子的效果。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
小东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待人彬彬有礼。他年纪虽小,象棋却下得不错。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缺乏修养、脾气暴躁的人,无论对谁都是喜怒无常。有时甚至把自己对别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有一天,他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儿子聪明伶俐、棋术超人。在众人要他与儿子杀一场看看的激励下,父亲当即便摆上棋盘和儿子对弈起来。儿子的棋艺本来就比父亲高,加上他的好胜心特别强,结果, 不到二十个回合,就把父亲杀得一败涂地。围观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并点头称赞小东。做父亲的心里当然也感到自豪和得意。与此同时,偏偏有位青年工人的见解与众不同,冷冷地冒出一句讽刺挖苦大人的话说:“孩子的棋嘛还算凑合;可是,当爸爸的只有这么个水平就太差劲了。”此时,小东爸爸感到在众人面前实在太丢脸了,顷刻间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不是滋味,但又不好对说讽刺话的人发怒,于是便把满腔怒气都发泄到儿子头上去。他突然伸出手,打了小东一巴掌,并喃喃地说:“叫你让老子几个棋你不让,等会儿看老子不打断你的手才怪呢!”小东就这样在这位喜怒无常的父亲的教训下,委屈地哭着走开了。
第三部分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10)
做父母的对孩子具有比自己强的特长应该感到高兴和骄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而无故在众人面前打孩子就不对了。有的家长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也拿孩子出气。这不仅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危机,还会给孩子的人格正常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父母应该加强自我修养,不论在工作中或其他方面,遇到有不顺心的事时都要冷静,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更不能把孩子当出气筒,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父母满口脏话
大家曾见过这样的场面,父亲对孩子怒发冲冠,大骂不绝,孩子则低着头听着父亲的谩骂。原因是孩子和别人谈话时带了脏字,父亲觉得难听,正在“教育”孩子改掉说话带脏字的毛病。以不文明的词句“批评”不文明用语的行为,是多么可笑。若是孩子向父亲质问:你讲话为什么也带脏字?他会解释说,孩子是不能跟大人学的,小孩子是不能说脏话的,对孩子教育就是要严格些才好。
孩子说话带脏字,主要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有些是直接跟父母学到的,父母说话时无意中带有脏字,在一旁的孩子听得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记在脑子里。还有的是跟同学、朋友那里学来的。
对于孩子说脏话的问题,有些父母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可是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说脏话,会骂人是一种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人欺负的本事,是一种生活能力的体现。还有人认为,孩子说些脏话没什么了不起,对孩子说脏话不必去管。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道德修养也在不断加强。文明用语,在人民生活中逐步得到普及。出口脏话,特别是造成下一代也说脏话的行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符。“五讲四美” 中语言美是其中之一,为人父母要逐步克服自己开口说脏话的恶习,使孩子听不到、学不到脏话,做一名讲文明、讲礼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起着教育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应该做到。所以,为了下一代,父母们要做到语言美,不讲粗俗话,不准骂人,更不能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要在孩子面前做语言美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不说脏话方面,还应注意与老师配合,共同教育,使脏话、粗话没有释放的环境。这样孩子就不会染上这种恶习。
一旦发现孩子说脏话,要向孩子讲明说脏话是不文明的行为,没有人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更没有人能够接受脏话。孩子向谁讲了脏话,要让孩子向人家赔礼道歉。
还要教育孩子有责任帮助同学改掉说脏话的毛病,促进同学之间共同进步。同时还要教给孩子应该怎样说话,使用哪些文明用语。
第三部分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11)
父母文化水平低,自暴自弃
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抱有“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的偏见,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孩子也强不了哪儿去。对孩子的学习放松了要求,使孩子的学习处在低水平状态。
有些父母认为,文化水平高的家庭才能造就出学习优秀的孩子,自己文化水平低,能力差,对孩子的学习帮不上忙,不知怎么才好。他们常说的话是:“我们家祖坟上就没有那棵蒿子。” 那意思是祖孙几代就没出现过文化水平高的人,自己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父亲指导孩子学习时,母亲在一旁说:“你还有脸说孩子,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 这样,给孩子造成了我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学习上没有能力,我一定比不上别人,使孩子缺少在学习中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降低了学习标准。另一方面,父母觉得没有资格指导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不知怎么才好,只好不问不理。常此下去,不能尽到父母对子女的指导、教育义务,孩子的学习真的会下降的。
从一些资料上可以看到,卓别林、安徒生、高尔基等世界上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只字不识。再看现实情况,父母学历低,子女学习成绩出众,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也很多,这里不必赘述。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系统教育,父母的文化水平低绝不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障碍。
文化学历不高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可以不必直接插手。家庭中有能力指导孩子的父母并不多,直接指导孩子学习的是教师,父母主要是正确地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好学习条件。
家长最基本应该做的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断讲明学习的意义,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知识,掌握了本领,才能成为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才是生活得有意义的人。同时,给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坚定只有好好学,多下功夫,才能够把知识学到手的信念。二是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要安排好孩子的吃饭、休息、学习的时间,给孩子及时准备好学习用具和做作业的良好的环境。三是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父母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况,老师教了什么,有无家庭作业,看看孩子作业本上的成绩。即使家长没有直接辅导孩子的功课,也在孩子心目中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很重视。四是采取一定的奖励、惩罚手段,但要注意奖励和惩罚是在必要时才运用。还要注意奖励和惩罚及时使用的效果最大。五是经常与老师保持一定联系,配合老师开展各项工作。
不直接插手孩子的学习,不代替学校的工作和老师的责任,更容易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孩子的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对学习十分有利。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第三部分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12)
“人恶免受欺”的观念
有些家长也不一定个人品质有多坏,却从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经验出发,教导孩子不要太诚实本份。他们信奉: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明白告诉孩子:“做人不能太老实,人恶一点没有人敢欺负你。”
李淑娟是辽西某军工厂的女职工,她爱人在国外,家里只有14岁的儿子大壮和她一起生活。李淑娟是个比较典型的泼女人,厂里工人没人和她一般见识,因此涨工资、分配工种和享受各种福利她总咬个尖。对此,她十分得意。可她儿子大壮性格却和他大相径庭,这孩子老实,平时也不爱说话。李淑娟很怕儿子吃亏,不断提醒大壮:“你得厉害点,你厉害别人都怕你,你太老实连小猫小狗都会骑到你脖梗上拉屎。”一次,大壮在放学的路上骑车被一个男学生撞倒。本来大壮有理,反倒挨了一顿打。原因是那男学生摔倒时衣服划了一个口子,硬要大壮赔20元钱。大壮不肯赔,那个学生就打了大壮。大壮回家没敢对李淑娟说。有位邻居过来安慰大壮,无意中说露了此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淑娟一听儿子有理还挨了打,怒从心头起,把大壮拉回屋里又是一顿揍。边打边说:“你真是个熊货!他能打你,你为啥不打他!今后再遇到这种事,你给我狠狠地打,大不了包他医药费!”过了几天,那个学生又在路上碰上大壮,管他要损坏衣服的那20元钱。大壮本想躲开算了,可一想前几天挨母亲打和数落的事,便操起一个干树枝向学生的脸捅去。那学生当时瞎了一只眼。李淑娟花了两万多元钱不说,还因欠医药费被对方告到了法院。事后李淑娟悔恨万分,她说:“当初我要是让孩子忍让点就好了,谁知惹出这么大的事!”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在潜移默化之中,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有些父母并不一定出自本意让孩子犯法作恶,但言谈举止却起了这样的作用,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只有爸妈对你好吗?
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爸爸:不对。你是爸爸和妈妈生的,应该唱“世上只有爸妈好”。我和你妈妈给你买吃的,买穿的,买玩的……
曾几何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传遍千家万户,连刚刚会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哼这首歌。一时间,妈妈们比爸爸们更讨孩子的喜爱。高兴之余,妈妈们也会向孩子们说:“爸爸也好,世上只有爸妈好。”顶多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什么的。似乎很少听到爸爸妈妈们告诉他们的宝宝说,幼儿园的阿姨们、马路口的警察叔叔们、邻居的大伯大妈们,也都很好。
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是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故而古人有诗说:“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如果就此向孩子灌输世上只有爸妈好,其他一切人都不真心爱孩子的思想则是大错而特错的。
第三部分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13)
首先,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父母养育着孩子,含辛茹苦,这是事实。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决不仅仅是通过家庭可以完成和实现的。回顾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不管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是默默无闻还是声名显赫,他都需要而且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关心、关怀、照顾、保护、教育、帮助……这里面有他的朋友、伙伴、邻居、老师、警察、医生及许许多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没有这些人的爱心,孩子的成长、快乐和幸福是不可想像的。礼仪规范因之同每个人的生活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礼仪规范的实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开始时可以靠模仿,靠习惯,但时间一长必须要把它的意义搞清楚,上升到认识和情感的层面。懂礼貌有礼貌的人是到处受人欢迎的。认识不到这些或做不到这些的人只能把它们当成繁琐的礼节,感受成一种生活外在的负担,总是时常地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去反抗去破坏。如果经常把一些物质性东西用来奖励那些有礼貌或刚开始学习礼仪规范的孩子,那就会使孩子对礼貌行为打上很大的问号。孩子讲礼貌究竟是出自于纯洁的心灵呢?还是为了贪图那唾手可得的奖励?当我们看到孩子一边向大人问安一边盯着大人手中的钱或其他礼物的时候,心中又该是啥滋味呢?礼仪规范是孩子成长中所必须实践的,而不是供孩子用来取得实惠的工具。这是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礼仪规范教育时必须牢记于心的。幼小的孩子也需要大人的奖励,但这种奖励绝不能是物质性的,亲亲、抱抱、摸摸孩子的头就已经够了。最后、孩子会从大人对礼貌行为赞许的眼神或语气中获得比接受任何物质奖励都更愉快的自我奖励。这时,礼仪规范再不是外在的东西,而化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了。
父母向孩子争宠
爸爸:丁丁,你说爸爸妈妈哪个好?
妈妈:说“妈妈好”,妈妈带你去姥姥家。
爸爸:说“爸爸好”,爸爸带你去公园坐飞机。
父母争宠于孩子,讨孩子欢心的同时自己也感到愉快。生活中,有时争宠于孩子的还不止父母,叔叔阿姨伯伯婶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时不时地加入进来。碰到这种情况,孩子大多左右为难,想想大人的承诺,看看眼前的情境,孩子往往就朝着能获得最多利益的地方去了。大人们一笑了之,可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呢?
其一,贪心。
人们常说现代的家庭结构是“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有时加进其他亲戚,说不定就变成了”六二一”、“ 七二一”。那么多人争宠于孩子,总得拿出点真东西吧。否则孩子只认东西不认人,下次再登门怎么哄孩子也不会说自己好。你带一只玩具狗,我带一只玩具火箭,他带一条漂亮的裙子……大家一进门就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爱心,讨孩子一声好。逢年节假日,礼物集中,孩子都应接不暇。也许人类对自己所占有的东西果如《马太福音》上所说,“ 越多的越想多。”欲望成了难填的无底洞,孩子的胃口越开越大,以致于某一天你没带礼物上门,孩子就很难有好情绪来膝前承欢。像这样只图占有,不知节制的孩子是不是有些让人担心呢?
第三部分第10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14)
其二,虚伪。
“叔叔好”、“妈妈好”,孩子甜甜的叫声给整日疲于工作和应付复杂社会人际关系的大人们带来多少欢心和安慰呀!但是,如果孩子甜甜的叫声不是出自于对长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