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 >

第1部分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第1部分

小说: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5年9月14日上午10:00,出版人精心打造得本届书会重量级图书《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在书会现场——京丰宾馆东大会议厅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应邀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与会的还有时事出版社社长周勇、该书策划人之一邓占平以及经销商代表、读者代表、新闻媒体等近百人。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各种媒体都在竞相回顾60年前的那场战争。历史用它血淋淋的事实,控诉着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但是,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义愤和纪念之中,并不是对战争最好的诠释。我们不能遗忘战争,因为遗忘意味着对历史的背叛,但是我们需要用最平实的心态来阅读战争,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感悟和平!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的作者正是通过他平实的记述,把一个现代版战争中普通士兵的心态,真实的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据出版人介绍,作者usdark在伊拉克累计服役八个月后,于回国休假期间,在泡泡网上发表了这篇原创文章。该文三天时间网络点击率就达到了20万,回复也迅速突破了2000页,并很快被众多热情的网友转载,创造了泡泡原创帖子的奇迹!     

  这究竟是怎样一篇文章呢?莫非真的就如作者所说的,这不过是他在表达自己思想里莫名的状态?亦或如尾声的表白,仅仅是一份另类的情书?一直关注本文并也是军人出身的读者代表陈先生的话或许是对上述疑问最好的回答。“能打动人的文字是有灵魂的,而这灵魂必然是创作者在穿透人性的某一点,蓦然回望时的顿悟。这才是该书被读者认可,被出版人重视,被众多媒体关注的最重要的原因。”  作为多次出入伊拉克的著名记者、作家唐师曾,他对作者描述的许多场景和感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用生命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一直想看却没看到的东西,这在大规模模仿复制的信息时代尤为可贵。”正是因为本书的原创性、真实性,才更让读者感动和难忘。虽然作者坦言,希望读者不要把他的文字当作纪实,就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但是阅读后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份精神快餐,它带给人的感悟会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长久的弥漫。因为任何一个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无法对那些曾经真实存在的场景当作一次虚构的情节,那个沙漠里上演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读者一次灵魂的震撼。  出版社社长周勇提到,这本书的面世,曾经经历了不少的曲折。作者最初的愿望不过是通过网络来记述一段个人的经历。从危机四伏的沙漠到眼花缭乱的都市;从战争到和平,他看到了人们在同一个星球上,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的文字就是希望让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年轻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被他们经常忽略的和平。作者是一名现役军人,是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兵,他不愿意让出版干扰到自己的生活。但是,经过出版方与他多次沟通与“战斗”,作者终于愿意把这篇文章用USDARK的网名出版。出版方对作者的担忧给予了充分理解,也将遵守诺言,不会透露关于作者本人的任何信息。当然出版方希望读者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图书本身,通过阅读他人的经历,能够感悟到生命的美丽。  此次发布会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会上许多记者就本书的出版前景以及作者近况提了一些问题。让许多记者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作者的缺席,但出版人说,只要时间允许,远在伊拉克的作者会上网和大家沟通,也会在适当的时间,给喜欢他的读者朋友继续讲述他精彩的经历。  当媒体的热点再一次聚焦战争,这次媒体的声音一定不是批判、不是指责、不是呼吁,因为usdark所讲述的和战争有关的经历,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爱惜生命、祈望和平!   让我们一起感悟和平!


第一部分:序迷糊着眼睛看世界(图)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在金秋书市隆重出版了;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为usdark的文字从第一次在网上出现;就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这个年代,让许多人投入一个故事,并不容易,何况是在网上。在这个仅仅由几台服务器几个程序堆积出来的枯燥页面上,他的文字就像是一场沙漠的风暴,虽然夹杂了一丝血腥的空气,却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渴望和真诚。身处和平年代,战争吸引我们的不是猎奇,不是冷漠的庆幸,而是身处其中的士兵,无论他是老美还是穆斯林兄弟,他们真实的思想状态才更能触动我们的心。我想读者的需求就是市场的诉求点,这也是出版的硬道理。  意料之外是因为usdark曾不止一次在网络申明,他不愿意出版。我有幸在一次次和他午夜攀谈的过程中成为朋友,他告诉我当初凤凰卫视的人找他做节目,甚至电话都打到了他的驻地,但被他拒绝了。我知道他的心情,他是现役军人,他不愿意被过多的关注,更不愿意心性的自由被所谓的新闻真实所束缚。但是这本书最终还是出版了,这是出版人的努力也是众多网友的幸运。因为在都市浮躁的夜晚,usdark的文字会给你带去心灵的抚慰,他会让你学会珍惜,学会宽容,学会生活!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嫉妒usdark,他打仗了,我没有。我不是好战者,但作为8年的老兵,我围着操场跑了八年,所以我会有遗憾。但我的遗憾,在他的文字中一点点的消失。我开始一点点的剖析自己的遗憾,那遗憾不是因为缺乏血与火的洗礼,也不是因为没有生与死的对决,而是当我脱下军装,我在同样充满了火药味的商场,不是游刃有余,而是处处挂彩。太多的人在慨叹江湖险恶,那有谁敢说,他宁愿去迎击一枚达姆弹,也不愿去面对一场商战?至少我不敢说!  职场压力、生存压力、心理压力正在一点点吞噬生命的快乐!为什么我们在远离战争,远离生死的地方,却不能轻松幸福的追求?Usdark说:“在沙漠里,有个朋友,告诉我一种生活态度。 因为沙漠里风沙大,就会自然的迷糊着眼睛。他告诉我,别带风镜,你就这么迷糊着看,这样最好,不要对这个世界聚焦太清楚了,要稍微模糊点,开枪也是一样,直觉很重要,要稍微模糊点,太尖锐不好,因为太尖锐你就在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模糊点,很多其它事情就有容身的地方,你让别人混过去了,那么你也混过去了”  迷糊着眼睛看世界,不是对生活的逃避,是让心灵能够自由呼吸;不是疏忽自己的责任,是给自己一个卸下负重的理由。我们模糊的对待他人,忽略了别人的瑕疵,会让我们自己更真诚。对生命的较真有时往往不是让我们更完美,而是让我们更狼狈。Usdark在残酷的战场,面对的是随时会夺走他生命的人,但是他和他的朋友却都在尝试着宽容,尝试着给他人生命一个继续存在的理由,而我们又为何在经受挫折和被生活愚弄之后,愤怒的去抱怨,偏激的去指责呢?那片沙漠里发生的故事,也许会给都市人日益荒芜的心灵带来了一方绿洲。  一本书,能教会你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就一定是本好书,而这本书,带给你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学会迷糊着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幸福,因为此刻我们能够安逸的读和写,这就是让我们幸福的最重要的理由!


第一部分:序书评(图)

  战争和爱情,是各种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今年的图书市场,从7月开始便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为了纪念60年以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争并没有因为60年前正义战胜邪恶而结束。而是每时每刻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争与冲突在发生着,而对于国人,记忆犹新的恐怕就是两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了。但是,正如《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作者usdark说得那样,“对于多数中国朋友,巴格达不存在,它仅存于新闻联播的画面里,存于个人因各种传媒导致的画面里,美国人如是,美国兵亦如是。很显然,在中国年轻的人群中,相信‘美国兵是玩具’应该是某种普及理论,我接触了国内的WARGAME,方才知道美国士兵的装备和武器是游戏的主角,除此之外,其它所有都是——新闻。”    

  Usdark的话,恰如其分地描写了我对这次战争的概念——对于像我这般生活在富足、和平国度中的青年人来讲,尤其如我作为一个传媒工作者,战争就是新闻!因了这样地共鸣,也因了Usdark这样的坦诚,我对这本为了表达爱情而写作的和战争有关的书一时无法释手。在文字之间,我感觉到了作者在写这些文字时候时候的状态——他的沉静、思索、感悟,他“坐在邋遢的网吧椅子上”,面对三天之间网上文章20万的点击和2000多页的回复帖子,他激动,想要站起来大叫“嘿,我成了名人了?这个名人是谁?一个网络ID叫做usdark的人?”  我能够理解,一个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把表达自己思想中莫名其妙状态的文字敲在键盘上,被别人看到了,被别人关注了;于是,他忘记了这是篇随笔,也忘记了它本身的漫无章法和目的,甚至忘记了这是一封他有生以来的唯一的情书。在网友问题的牵引下,他一如既往写他经历的故事,还是一样的沉静,一样的思索。  “我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安逸的读和写,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值得庆幸。”在刚刚感觉到心里一动的时候,泪水已经悄悄滑落下来。是啊,Usdark由衷地写出这么朴素的真理,是因为他经历着一边是战争,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硝烟,一边是安宁;一边是残酷,一边是美好的两重天。我们没有,因为我们一直是在爱情中要死要活,在安宁中浑然不觉,在美好中视而不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经历残酷战争的可能性都不大,但并不是非得经过战争才知道安宁的日子有多么可贵,得承认Usdark说得对。  喜欢一直读下去,除了Usdark沉静坦诚的叙述外,还因为他的文字间跳动着一颗善感、智慧的心。例如“回到家,老母下厨,妹妹悄悄告诉我,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哭了,边哭边笑还一边神经一样的念叨。”我很惊奇离开中国这么多年的他,驾御中文的功底竟然这么强,如果不是知道了他在美国服兵役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定居美国的人。  另外,读这本书,还有一个东西在牵引着我——最常识的军事知识。一介女子,不懂军事、装备之类的,但读这本书,还是看懂了Usdark对于一些装备和军事术语的介绍,还知道了关于军火商——战争与商人之间另外一层关系,这是意外的收获,就如同Usdark原本的一份情书写成了战争回忆录。  回头来看,对于战争和爱情两个永恒的文艺主题,但愿战争仅仅留在文艺作品中;而爱情以及与爱情和谐的美好与安宁,长留人间。  


第一部分:序前言(图)

  有一种观点是——我没去过的地方,即不存在。  鉴于此,对于多数中国朋友,巴格达不存在,它仅存于新闻联播的画面里,存在于各种传媒制作的画面里,美国人如是,美国兵亦如是。很显然,在中国年轻的人群中,相信“美国兵是玩具”应该是某种普及理论,我接触了国内的WARGAME,方才知道美国士兵的装备和武器是游戏的主角,除此之外,其他所有都是——新闻。  在随意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角度是不与自己建立任何微弱的关联,任何会导致关联到我真实生活的成份都被剔除。希望大家理解并能体谅这种“懦夫”行为,它是为导致某种共鸣而敲出来的文字,是为了表达自己思想里莫名其妙的状态,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另外一些土地上另外一些人的生存,他们的状态和喜好,换一群读者而言是一种类似舞台剧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安逸地读和写,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值得庆幸的了。  H给我写了大量的邮件,她的语气真诚、合理、无可置疑。H是一名编辑,她说她是草原上的女子,所有的细节我都无法拒绝她,因此,出版这本书99%是H的意愿,H在必要的时候得站出来讲真话啊,你是这个世界上惟一能证明这件事情的人。如此迂腐地去强调仅仅是为了维持个人的某种平衡,关于我和H的战争是在巴格达战争之后……    

  是一种情绪力量让我写下了这篇文章。最初,我有一个简单的动机,在某个篇幅到达后,我就把此文献给我的女友。但文字在被生产时候就发生了很多应有的意外。每一次打开屏幕,我都需要忙乱地寻找上一次的结尾,于是,我忘记了这是篇随笔,也忘记了它本身的漫无章法和目的,甚至忘记了这是一封我有生以来惟一的情书。我的思考和记忆被突兀的问题和各种思想切割了,文章本身也被切割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段落,我的邮箱被全国各地的朋友塞满,我坐在邋遢的网吧椅子上甚至冲动得想站起来大叫——嘿,我成了名人了?这个名人是谁?一个网络ID叫做usdark的人!直到H的直言不讳,她说——我希望通过出版这本书获得我的成功。我动摇了,我沦为了一名作家,如果我也辅助了这次出版行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有一本以我的ID命名的书,而且是一本合法读物。我到底是底格里斯河的一名大兵还是一名出版了一本书的作家?按照传统的说法,都是堕落,我们一出生就是堕落的开始,从某个际遇开始,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由此选择各种路径。  这不是一本小说,因为只有我知道,它不是。  但我建议当做小说去阅读。


第一部分:序序(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郭银星博士让我给《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写序时,大吉普“和平鸭”号正跨越寒风刺骨的额尔古纳河铁桥。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把我胯下的滚滚清流规定为中俄界河,现而今我手中的Nokia 9210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