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68部分

借天改明-第368部分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次不用钟进卫说,他也知道镜子一旦研究出来,将又会是大明的一大经济支柱。
    在去玻璃研究所的路上,钟进卫看到京师的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由感叹,上至国家,下到百姓,皆离不开一个钱字。
    想到这里,他忽然脑中出现了一个投资的机会。不由心中暗道,官员其实压根就不用贪腐,只要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事先布局,都能有数不尽的钱用。
    在古代这个时候,又有谁会来追究这个呢!
    因此,到了玻璃研究所门口,周围没什么其他外人的时候,钟进卫对围在身边的护卫们道:“你们手中要有余钱的,可以去天津早点买地,盖些商铺什么的。”
    他这么说,也算是给这些尽心保护自己的护卫们一份回馈。
    钟进卫的话,这些护卫都是当圣旨看待的。虽然他们没头没脑地听到钟进卫来了这么一句,但在愣了一下后便明白了过来,一股狂喜从心底涌起。
    至于余钱不余钱的,那只是一种说法。跟在中兴侯身边,战功都立了好多次,赏赐自然不少。而且,就是再没钱,不是还有银行可以贷款么!
    “多谢侯爷!”
    钟进卫就没管他们了,翻身下马往研究所门口而去。
    研究所的门房已听到动静,出来一看,连忙迎上去。
    研究所系统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中兴侯。因为这一套东西,都是在中兴侯的建议和指点下搞出来的。
    钟进卫直接来到研发玻璃镜子的作坊,此时作坊内的匠人都已迎了出来。
    钟进卫没等他们行礼,直接就问领头的工匠胡广道:“玻璃镜子怎么还没研发出来?”
    胡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材高大。听到中兴侯一见面就问出了这个问题,人都好似低了一分,呐呐地回道:“侯爷,小人们正在进行各种试验,还需要时间。”
    钟进卫也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偷懒,不说监督的事情,光是其他研究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大卖之后,所得到的分红,都能让这些研究所的人眼红而努力工作。
    因此,他也没有进一步责怪他们,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巴掌大的物件道:“这是西洋人进贡的贡品,你们拿去看看,看有什么启发没有?”
    胡广一听,定睛一看,发现自己的脸清晰地出现在了中兴侯的手掌中。
    原来钟进卫向崇祯皇帝把镜子讨要了过来,给研究所带过来作为样品参考之用。
    胡广小心翼翼地从侯爷手中接过,然后当场看了起来。
    其他工匠也都伸着头,想看看他们一直努力要做出来的玻璃镜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钟进卫正想让胡广一会再看时,只听他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地“啊”声,然后伸手一掌拍到自己的脑门上。
    这动静实在是大,吓得顾百川等人马上闪身挡到钟进卫前面,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其中有两个番役,甚至已经抽刀在手,准备扑向胡广。
    一见中兴侯护卫们的动静,胡广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侯爷,侯爷,小人知道怎么做这镜子了?”
    这话一出口,宛如施了定身法一般,把准备扑向胡广的两个番役定了身,原来是一场误会。
    钟进卫拨开护卫,脸色微喜,看着胡广道:“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怎么做了?”
    胡广的脸没有惊喜,而是一脸的懊恼之色,他给钟进卫解释道:“侯爷,小人,小人真是灯下黑啊!”
    “哦,为何这么说?”钟进卫很是好奇地问道。
    胡广先是看了下自己的同僚,然后马上给钟进卫解释道:“看这镜子,必然是用了锡汞齐所制。虽然小人们一开始就想到了,但却没有去试这种法子,反而一个劲地去试验其他方法了。”
    钟进卫听得奇怪,连忙问道:“这是为何?”
    胡广苦笑着回答:“侯爷说过这玻璃镜子照人非常之清晰,比之铜镜的效果要好百倍。因此小人在第一时间内便排除了这锡汞齐法来制作玻璃镜子。”
    接着胡广就给钟进卫详细说了这个原因,让他大为感叹,这可真是灯下黑。
    原来,唐以前的青铜镜上面,都有镀锡汞齐,清晰度更高。也就是说,在很早以前,华夏民族就已经掌握了锡汞齐制镜法。
    但从宋开始,因为种种原因,青铜镜的材料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高锡青铜镜。
    如果往高锡青铜镜上镀锡汞齐,本已属多余,并且其结果必然会将本来可以实用的铜镜镀成了既不能实用、又没有欣赏价值的废品。除了当废料回炉熔炼外,再不可能有其它用途。
    因此,在自身反光率原本就很好的高锡青铜镜表面再镀锡汞齐,纯属多余。一群了解锡汞齐制法的匠人才会放着这个法子不用,去试验其他法子了。
    现在看到西洋人进贡的样品,便一下醒悟了过来。
    不管胡广等人走了多少弯路,现在能做出来就是好事。钟进卫便不再耽搁他们,让他们去试验锡汞齐制法做玻璃镜子去。
    不久之后,大明就多了一样赚钱利器。让崇祯皇帝、温体仁以及毕自严等人高兴地合不拢嘴。他们的印象中进一步加深了这么一个想法:中兴侯一出马,钱财滚滚来!

第七百一十四章 想要釜山
    藩王封建北美一事,容不得闪失,这是大明走向世界最强国的关键一步。因此,不但崇祯皇帝非常在意,就连钟进卫,一大半心思也放在了这个国策上面。
    这一日上午,钟进卫就坐在京营校场的点将台上,看着新编的新军士卒在进行刺杀训练。
    太阳越升越高,光线随之变得强烈起来。新军将士都穿着新式军服,练得汗流浃背。
    在校场上巡视的曹文诏看看天色,觉得差不多了。就走上点将台来请示中兴侯,看是否可以让将士们去休息,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
    如果是在平时,曹文诏也不用请示,自己就能做主发布命令。
    但今天是中兴侯在,怎么也要尊重下领导。
    他上得点将台,看到中兴侯就坐在阴凉处,目光平视着,好像看得非常认真。
    曹文诏心中暗赞一句,侯爷真是认真!然后他几步走过去,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是否该解散他们,各自回营了?”
    没反应,钟进卫还是直愣愣地看着前面。
    曹文诏一见,以为新军将士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被侯爷发现了。便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可除了发现那个方向的士卒长得比较帅之外,没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
    于是,曹文诏只好等着,让中兴侯自己把发现的东西说出来。
    结果左等右等,就是没见中兴侯说话。眼看着过了预定的时间安排,曹文诏便忍不住又问了句:“侯爷,您看这训练时间都过了,是否该把他们解散了?”
    没反应,还是没反应,让曹文诏不由得有点尴尬。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让侯爷有了意见,故意晾着自己。
    正当他想先行请罪之际,一边的顾百川看到这个情况,走到曹文诏和中兴侯的中间。先是对曹文诏微微一笑,小声道:“最近侯爷老是发愣。”
    然后顾百川凑近钟进卫,大声禀告道:“侯爷,曹将军有事禀告。”
    钟进卫果然又是在发愣,看着前面,想着事情。被顾百川大声一唤,便回过了神来。
    “哦,该吃饭了啊!”他一边说一边转头看向顾百川。
    曹文诏在边上听得像是有只乌鸦在他眼前哇哇地飞过,他无语地看着侯爷。
    听到顾百川又重复一遍后,他才再次禀告道:“侯爷,时辰已过,是否该解散将士们了?”
    钟进卫一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笑着道:“这些新军士卒都是你在负责训练,自然由你做主。”
    曹文诏得了钟进卫吩咐,就走去点将台前下令解散。完了后,又过来陪着钟进卫,并问他道:“侯爷,有什么事情,属下能效劳么?”
    钟进卫知道他是见自己刚才一直沉思,才有此一问。想了下,就说道:“这朝鲜半岛真他娘太长了,我大明藩王封建北美,不得不要绕一个大圈。”
    顾百川见钟进卫说出了他所想的事情,就插嘴道:“侯爷,大明不是从海参崴出发的么?为何要绕道朝鲜半岛,是因为海参崴还在建虏手中的缘故么?”
    他们都是钟进卫的心腹,自然知道藩王封建北美之事。
    “侯爷放心,明年出兵占了海参崴就是!”曹文诏也宽慰钟进卫道。
    他又训练了一万新军将士,预计到了明年,肯定又都成了新军精锐。加上关宁和登莱两处边军,曹文诏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建虏绝对打不赢明军。
    但他看到钟进卫却摇摇头道:“大明这么大,不能只有海参崴这么一个起点出发。有些大件的东西,还必须走海运会比较方便。因此从天津,江南等地出发也将是计划中的事。”
    曹文诏和顾百川一听,确实是,大明实在太大了,如果从陆路到海参崴的话,像两广、云南、贵州等省份,就会死人的。
    朝鲜半岛确实是比较麻烦,特别是从天津出海口出发的话,要绕一大圈过去才行。这路程就变得很远,中途最好有补给才好。
    顾百川想了下,问钟进卫道:“侯爷可是担心补给问题?”
    钟进卫点点头道:“到北海道的路太长,虽然中间没有补给,也能凑合,但能有个补给点是最好的。”
    “侯爷,这有啥,直接在朝鲜停靠补给不就得了,他们要是敢不让补给,就直接灭了他们。”曹文诏信心爆满地说道。
    钟进卫一听,知道曹文诏是在说笑,笑了起来,用手指指了下曹文诏,然后说道:“朝鲜现在肯定是会给补给的,可以后呢?我想得是一条长久之路。以后大明和北美交通往来,朝鲜的补给点必然会繁华起来,要是朝鲜有个什么心思,搞些什么小动作就不好了。”
    听中兴侯的意思,就是想把补给点占为大明所有。曹文诏想到这里,就直接道:“一处补给点而已,直接向朝鲜要就是了,他们还敢不给么?”
    “这样也可以?我想要的是他们的釜山啊!”钟进卫惊讶地问道。
    在后世,釜山是韩国的第一大港口,泛太平洋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第三大港口。
    另外釜山除是一个天然良港以外,在其海岸线上还有很好的沙滩和美丽的海滨风景。在城市的周围被连绵的群山所环抱,城市中的温泉星罗棋布,旅游价值极高。
    钟进卫在后世的时候,有机会去出差过一次,因此知道这些事情。
    试问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朝鲜怎么可能同意让给大明呢!
    谁知曹文诏听了,不屑地道:“釜山怎么了,一个破地方而已。”
    “嗯?”钟进卫听了,不由得很奇怪。
    见中兴侯不理解,曹文诏根据他在关宁军中听到的前朝往事,给钟进卫解释道:“侯爷还记得万历年间朝鲜的倭乱么?釜山当时就毁于战火,现在重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而且最关键的是,朝鲜时时担心日本人又去侵犯他们。而日本人要打朝鲜,釜山必定是第一站。。。”
    钟进卫听到这里,没等曹文诏说完,就打断他,惊喜地道:“那就是说,因为日本人的原因,釜山对于现在的朝鲜来说,只是一个鸡肋而已?”

第七百一十五章 追债
    曹文诏听了点点头道:“末将以前听说,釜山被指为朝鲜的商贸港口,最多的是和日本人进行交易。现在朝鲜虽然和日本不是战争状态,但关系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这港口的作用,末将以为并无多大用处。”
    钟进卫在听曹文诏介绍的过程中,心中已逐渐形成一个详细的方案。在曹文诏一说完之后,他站起来一拍曹文诏的肩膀,欣喜地夸奖道:“没想到你曹文诏一员武将,竟然还知道这么多!”
    “都是军中前辈唠叨的时候,被末将听来的。”曹文诏一听,连忙谦虚地解释道。
    钟进卫也不管他的谦虚,直接拍拍屁股道:“走,进宫面圣去。”
    次日,一道圣旨出了京师,直往登莱而去。
    几日之后,登莱巡抚卢象升接到圣旨,马上放下了手中的军政要务,第一时间渡海前往朝鲜。
    当朝鲜国王李溰听说登莱巡抚卢象升已到汉城西门外不远时,慌得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率领文武百官迎出城外。
    一见到卢象升的帅旗,便早早领着百官伏在地上恭候大驾。
    朝鲜军民对此并不以为屈辱,都跟着一起跪倒。以前在壬辰卫国战争时期,朝鲜国王见大明总兵,也是行跪礼的,更何况现在来的是直管朝鲜的登莱巡抚。
    再说如果不是大明出兵,建虏还会继续祸害朝鲜。真得很难想象,继续被建虏祸害下去,朝鲜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朝鲜军民恭敬地看着明军走近,只见卢象升的标营士卒,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散发着朝鲜人为之羡慕和敬佩的彪悍之气。
    卢象升老远就已看到城门处的动静,但因为此行的目的,他摆足了威风,并没有催马上前。而是按照正常速度走到近前,才勒住胯下战马。
    “小国国王李溰率小国子民恭迎上使。”李溰恭敬地喊道。
    卢象升此时才翻身下马,上前扶起李溰道:“不用如此大礼,本官此次前来,乃是奉旨和国王殿下商量一件要事。”
    李溰一听,连忙把卢象升恭迎入宫去商量事情。
    一路上,卢象升看到朝鲜的都城汉城破破落落的,根本就不能和大明京师相比。或者大明的一个普通城镇都比汉城要繁华。
    他也知道汉城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是因为之前被日本人烧毁过一次。重建之后,又被建虏给糟蹋了一次。
    国力、军力的薄弱,使得朝鲜每次都保不住自己的都城。每次都需要仰仗大明出兵,才能脱离苦海。
    到了昌庆宫的明政殿内,朝鲜国王坐在自己的御座上,侧方设了一座椅,让给大明来的上使,其他文武大臣则按班站位。
    李溰难以猜测卢象升的来意,心中微微有点不安,他毕竟年轻,沉不住性子,索性直接问道:“不知上使前来所为何事?”
    卢象升并没有马上道出自己的来意,反而问起了朝鲜国内的情况:“莽古尔泰逃出朝鲜已将近一年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