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君心三集(侯君集x李世民) >

第29部分

君心三集(侯君集x李世民)-第29部分

小说: 君心三集(侯君集x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过虑。所以,我们必须赶在这种事情发生之前,先把局都布好了。”
  
  世民此言说罢,室内众人都各自转动着念头,又沉默了下来。
  
  嫡位之争,关键自然在于皇帝。在杨文干兵变之前,世民的策略也主要是设法改变父亲的心意。然而,李渊虽然自小疼爱世民这个次子,也显得对他甚是信任,但说到嫡位,大概是前隋杨坚废长立幼不但害死自己、还弄丢了江山的殷鉴在前,李渊是说什么也不肯易储。现在发生了杨文干兵变,被皇帝看出破绽,世民更是失去了父亲的信任。如此情势之下再要夺嫡,那就要完全改变以往的策略,把皇帝、太子一并作为敌人来考虑了。
  
  “秦王有否想过,以往我们要争取圣心,战场就只是在京师……”长孙无忌缓缓的首先开了口,“……如今却不同了,战场不一定要在京师。”
  
  世民长眉一扬,“无忌所指的,是洛阳吧?这点我倒是早在洛阳之战结束时就已经想到,所以让屈突通老将军留镇洛阳。”
  
  “屈突通老将军忠诚可靠,有他镇守洛阳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是他位高望重,人所瞩目,要行隐秘之事,却是不方便了。”
  
  世民点了点头,道:“无忌的心思确实是慎密。这就有如当年在太原筹谋起事,父皇身为太原留守,自然被朝廷盯得死死的,很多事情他是不方便出面的,我这毛头小子、一介白丁反倒好行事得多。”说着,他沉吟了一会儿,道:“这样吧,我让玄龄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遣往洛阳办实在之事。”
  
  世民顿了一顿,又道:“只是,若非迫不得已,我不想用到洛阳。虽说战场之上,我不怕会输给谁,但刀兵再起,于国于民均非幸事。所以,如果能把事情在京师这里都解决了,那就再好不过了。”说到这里,他转眼看着侯君集。
  
  君集会意,接口道:“如果要在京师之内行事,那就须得设法在东宫里安插…我们的人。”
  
  “不错。上次杨文干兵变,就是因为收买了尔朱焕、桥公山二人,让他们自己人去告密,才使父皇一时信以为真。只是……东宫经此一事,会否心生警惕?”
  
  “收买尔、桥二人是杜参军(按:指杜淹)负责的,但在东宫里安插线眼之事,我一早就有在做。太子会因此事彻查与杜参军有来往的人,却不会查到我的头上。”侯君集胸有成竹的答道。
  
  世民微微一笑,道:“君集最是精擅间谍之道。武牢之战就是靠了你打入夏军内部,这次又要指望你了。”
  
  侯君集不无得意的一扬首,道:“此前我已在东宫之内安插了一个叫王晊的人。”说着,君集便详细地讲述此人的出身。这王晊原来是侯君集以前所在的那个人贩子团伙里的。长安陷落之后,君集脱离了那个团伙,里面的老大又断了一条手臂,自然难以为继,很快就散了伙。王晊流落长安街头,无法维生。以往他在团伙之内与君集的关系也还不错,便向君集求助,君集正好获世民授意要向东宫之内安插线眼,就选中了他这个看起来与秦王府全无关系的街头小混混。
  
  世民听了君集的介绍,果然甚是满意,道:“君集在我府内本来就甚是低调,少人知道你跟我的渊源。你的过去,就是这府上也没有谁清楚。东宫的人再怎么精明,也不容易查知这王晊与我们的关系。”
  
  “而且,我让他设法在东宫内做上了率更丞。这职位主管计时,是个不招人注意的闲职,却可以在东宫之内随时四处行走而不受怀疑,正是探听消息的最佳官职。”
  
  世民连连颔首,道:“有这王晊在东宫,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如同尽在我们眼底之下。只是,我此前不是跟你说过要在东宫卫队里安插一个我们的人进去吗?”
  
  “是的,我已根据你的安排,安插了常何进去。”
  
  “常何?”旁边的长孙无忌奇道,“常何在我军攻打洛阳时已是秦王的左右骁骑,太子能信任他这么个本在秦王麾下之人么?”
  
  世民狡诘的一笑,道:“太子其实对于我这府上的骁勇之士甚为垂涎,最近正频频下手拉拢他们过去。常何已把此事向我汇报过了,我就索性让他假装接受拉拢。
  
  君集接口道:“正是如此。大家都一心一意效忠于秦王府,太子一直下手不得,正感挫折,忽然见常何答应来投,他可是大喜过望呢。再加上此前太子在仁智宫被囚之时,你就已经有意让常何前去守护太子。太子与他之间有了这一层渊源,也就比较容易相信他了。当然了,我也让常何作了一套说辞来取信太子,就说他不齿于秦王你以藩王之身却觊觎太子的嫡位,难得太子现在能赏识于他,他愿意为太子报效忠诚。”
  
  无忌仍是疑虑重重,道:“太子是不是真的能相信他的话啊?”
  
  君集道:“要让太子完全信任自然并不容易,但太子确实已经把他收进了东宫卫队之内,目前来看,对他还是挺信任的。”
  
  可世民仍是眉头深锁的沉思了好一阵子,道:“不够,还不够。常何这一步棋很重要,我要太子对他深为信任,把他放到关键的地方上去。”
  
  “那……要怎么办?”
  
  世民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的踱步。长孙无忌仍是垂首如僧人入定,侯君集的目光却随着世民的身影移动。
  
  忽然,世民顿住脚步,霍然回身,道:“君集,你设法向常何秘密传信,让他建议太子向我下杀手,而且就由他来刺杀我。”
  
  “什……什么?”侯君集惊吓得双目圆睁,眼珠子几乎都要掉下来了。就连一直低着头的长孙无忌也明显的身子一震,脑袋往上动了一下,好不容易才强忍下抬头看向世民的冲动。
  
  世民却又在房内急速地来回走动,道:“常何这样主动提出由他来行刺我,太子当能深信他已死心塌地的背叛了我、效忠于他……”
  
  “不,我知道你的用心,可是你……你怎么能这样拿自己的性命作儿戏?”君集急急的打断世民的话,“要让太子相信,常何必须把这戏做得逼真。如果一个不慎,弄巧反拙,假戏真做,那怎么办?”
  
  世民走到君集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意示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不会有事的。要让太子相信,就得让常何至少真的把我伤了。但我既然事先有了防备,受点小伤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不行,不行!”君集却把脑袋摇得拨郎鼓似的,“我不会让你冒这样的险,我绝不答应!”
  
  “君集……”
  
  “我宁可抗命,你治我的罪吧!我不会去向常何传送这样的密令的!”
  
  看着君集一脸倔强执着之色,世民却忽然扬声大笑了起来。
  
  君集给他笑得莫名其妙,道:“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
  
  “没,我忽然想到一件事,这府里敢跟我说要抗命的人,恐怕就只有你一个了。”
  
  君集霎时满脸通红,不觉飞快地看了身边的长孙无忌一眼。可是无忌一直低着头,看不到他脸上的神态,也就不知道他对世民此言有何异色。
  
  君集定了定神:“我……我不是要存心抗命的。”忽然,他脑海之中灵光一闪,不由得喜上眉梢,叫了起来:“有啦!让我来扮作你吧,那样常何行刺的其实是我,不是你,只要太子不知情,那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后记:
  
  1、元吉小弟下毒、大哥遣常何行刺这一件事,我已经分别在《大唐女儿红》、“李孝恭篇”及其关于大哥的番外里都写过了,但都是从外人的侧面来写,这里是把整个内幕和盘端出啦~~~世民是不是很“奸”呢~~~~爆!
  
  2、世民在这里好似是在跟君集“打情骂俏”似的,不知无忌GG心里怎么想啦~~~~快喝干醋去吧~~再爆!




40 计谋

  40 计谋
  
  侯君集自觉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妙计,李世民闻言却是笑容一敛,道:“由你来替我冒这种险,那怎么行?”
  
  “那有什么不行?”君集着急的道,“你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倒是可以的,我替你冒险却不行吗?”
  
  世民摇着头:“你扮我不像,不行的。”
  
  侯君集霍然从桌边站了起来,走到世民身边,伸手一比,道:“我的个头是比你矮了一点,但远远看起来身材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能把常何行刺的时间安排在夜间,那就更加难以发现我不是你。再说,太子那种人,不会亲眼看着行刺的过程吧?只要跟在常何身边的东宫卫士没有看出破绽,不就行了吗?”说到这里,他脑海之中又是灵光一闪,一拍手掌,道:“对了,不如让常何的行刺是在远处放暗箭?隔得那么远,东宫的卫士只能靠衣饰来作猜测,那就更加容易骗过他们了。”
  
  君集这一番话说出来,世民的脸容沉静了下来,似是被他说动了。
  
  君集焦灼地看着世民的面色变幻,问:“怎么样?我这计谋可以吧?就这样定吧!”
  
  世民又想了一会儿,却转头看向仍低首端坐在桌边一声不吭的长孙无忌:“无忌,你说呢?”
  
  “以侯将军的计谋补充秦王的想法是不错,这样您冒的风险可以小一些。只是,常何如果突然主动向太子建言行刺,这未免太过突兀,会不会反而招致太子的猜疑,觉得是我们在背后做个局出来引他入信?”
  
  世民还没开口,侯君集已抢着说道:“我认为不会。自从杨文干兵变之后,据王晊传回的消息,东宫之内不少僚属都有游说太子要痛下决心除掉秦王。即使有些人并没有明确地说到要使用刺客之道,但也都直言不讳地跟太子说过不妨考虑以非常手段暗下杀手。”
  
  世民这时缓步走回到圆桌前,从怀中掏出一物,放在桌上,道:“就算没有君集说的这些前因,现在我也有一个天授良机让常何作此建言。”
  
  无忌与君集一起看向世民放在桌上的东西,却见是一张大红喜帖,不觉都是一怔,不明白这怎么就会是“天授良机”。
  
  无忌伸手拿起那喜帖,放在自己与君集面前展开一看,却原来是齐王府送来的,说的是齐王妃刚刚诞下一个女儿,因为是头胎,故将于齐王私宅之内设宴庆贺,邀请太子、秦王这些兄弟前往赴宴云云。
  
  侯君集看罢,恍然大悟,看向世民,道:“齐王一向与太子亲善,这次宴会又在他的私宅之内进行,看来就算常何不主动提议,齐王也会建议太子利用这个机会向你下手。”
  
  无忌把喜帖翻来覆去的细看了几遍,道:“只是如果他们在席间行刺秦王的话,那刚才侯将军所说的由他扮作秦王的计谋就用不上了。酒席之上灯火通明,怎么可能瞒得过太子、齐王的眼睛?”
  
  世民微微冷笑,道:“元吉这喜宴除了邀请我和大哥,连父皇的大驾也请动了呢。元吉这人或许不在乎当着父皇的面杀我,大哥却一向是摆着谦和仁厚的君子之态的,就算父皇对我已无父子之情,他也不便在父皇面前动刀动枪,惊吓了他老人家可是要背上不孝的罪名的呢。”
  
  说着,世民转身看着侯君集,“君集,你让常何当晚跟着太子去赴宴。以他东宫卫士的身份,应该很容易能查看到齐王有没有在席边暗藏杀手。如果有,让他马上告知太子,陈明父皇在场的厉害关系,太子自然会出面去阻止齐王胡作非为的。而常何就顺理成章,可以向太子建言,让他埋伏在我回府的路上行刺。对太子来说,我若死在齐王的私宅之内,他和齐王脱不了谋害兄弟的恶名,可是我若死在回府的路上,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与他们二人无关。这种计谋最能满足他那维护自己仁人君子的形象的虚荣心,他若真有杀我之心……,那就一定会接受常何的建议。”
  
  说到最后,世民眼中的神色蓦地黯淡了下来,似是想到这一计谋在帮助常何获取太子的信任之余,也“逼”出了建成这大哥是否已对他这弟弟动了杀机的真心,兄弟之间在这互相谋算之中落得如此下场,他心里难免生出悲凉黯然之情。
  
  但这黯然之色只是一闪而过,他双眉一扬,神色一振,继续道:“我一向酒量不佳,那天晚上我会借口不胜酒力,眩晕欲呕,由君集扶我去更衣,乘此机会换过衣衫。然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直接回府,不再到大厅去辞行,这样他们便不知道我和君集已经对调了装束。即使齐王没有暗藏杀手,常何也还是可以向太子建议由他追上我回府的车骑,突施偷袭。常何行刺之后,我们就赶紧回王府这里来,接下来我便一直闭门谢客,向外传出消息是在宴会上喝酒过量而致病倒,其实是向东宫、齐王府伪装成受了重伤。这样常何虽然没有真的能杀了我,也足以向太子证明他的效忠之心了。”
  
  三人商议妥当,把此计确定了下来。
  
  数日之后的夜里,齐王元吉在外廓城外置下的一处私宅之内,世民在侯君集的搀扶之下往净房走去。世民脚下步履踉跄,还一手捂在额上,旁人看来,都只道这向以不擅饮酒著称的秦王一个不小心又喝多了。
  
  走进净房,门一掩上,一副醉醺醺之态的世民马上就站直了身子,烛火下两眼闪闪,全无醉意。他向侯君集打了个手势,转过身去便手脚利落的开始解带宽衣。
  
  上过净房本来就要更衣,侯君集把自己外面的衣衫除下后,正要直接套上本来是给世民备下的干净衣衫。他听着身侧衣服摩擦发出轻微的悉索之声,想着近在咫尺的世民此时只穿着贴身单衣,心头便禁不住一阵狂跳不止。
  
  自从洛阳之战结束回到长安以来,世民居于秦王府内,侯君集也有了自己的府第,世民虽常常容他进入后堂密议,但往往还有个长孙无忌在场,二人之间已没有了在洛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