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86部分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86部分

小说: 中国抗日战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平绥铁路沿线的作战
平绥路作战是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8月9日,日军参谋部决定进行察哈尔作战,其目的在于“解除对中国驻屯军后侧及满洲国境的威胁,消灭察哈尔省内的中国军队。”'〔日〕《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第241页。'
为进行平绥路作战,日军以独立混成第1旅、混成第2、第15旅和大泉支队、堤支队,航空第2飞行集团(共14个飞行中队),编成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中国驻屯军以第5师和独立混成第11旅参加平绥线东段作战。
为了加强华北的防御,蒋介石于8月初先后任命傅作义为第7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为副总司令,汤恩伯为前敌总指挥,负责平绥路东段之防御,在南口地区,以汤恩伯第13军之第89师和第94师沿长城线右自南口左至宁强堡组织阵地防御;以高桂滋第17军之第21、第84师部署在宁强堡—赤城—龙关一线,对热察边实施防御。在张家口地区,以刘汝明第68军之第143师担任正面防御。另以傅作义之第35军,赵承绶之骑兵第1军集结于绥东之集宁、兴和地区,作为机动兵力。
(一)南口——张家口战役
中国第13军于8月7日晨全部到达南口地区并进入阵地。8月8日,日中两军即展开前哨战。8月11日,日本驻屯军命令独立混成第11旅主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火力支援下,向南口展开攻击;以一部向南口西侧长城线助攻;以另一部佯攻得胜口。中国守军第89师在南口车站和龙虎台高地顽强抵抗后,于12日退守长城要隘居庸关、八达岭一线主阵地。13日,蒋介石电令石家庄卫立煌之第14军及第85师编成第14集团军,车运易县,经平西山地增援南口,并以第1军团出房山掩护该部前进。12日后,日军曾多次向中国守军发动猛攻,均被击退。
战至17日,日军第5师一部占领了长城防线上的最高峰——1390高地,并以其主力向守军右翼镇边城迂回,使守军的防御处于危急状态。18日傅作义奉命率一师三旅车运怀来增援。19日,双方争夺空前激烈。在镇边城方向,两军在黄老院、禾子洞、沙锅铺等地反复冲杀,一日之内守军伤亡1200余人。在居庸关方面,日军也倾全力攻击,并突入该关南门,又被守军击退。
为挽救危局,汤恩伯于19日下令调整部署,将得胜口、居庸关、镇边城一线划分为三个固守区,由第89、第21、第4师和第72师一部分别固守。傅作义亦准备指挥守军向进攻的日军展开反击。正当此时,察北日军开始向中国守军攻击,张家口告急。于是,傅作义又率第200、第211两个旅由下花园车运回援张家口,留下第72师和独立第7旅归汤指挥。奉命北上增援的卫立煌部于21日进至门头沟西北30公里的傅家台、千军台一线时,日军第6师牛岛支队已占领阻击阵地。卫军前进受阻,侧后又受到良乡西部日军第20师的威胁。于是,卫军转取守势。由于中国守军与援军被隔断,第72师各部在长城峪、灰岭子和镇边城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终因孤立无援,镇边城乃于23日被日军攻占。
日军随即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怀来;一路向东北方向包抄长城正面守军前沿阵地。25日,日军在横岭和居庸关两地与守军激战。在危急情况下,汤恩伯于26日午后下令中国守军向桑干河右(南)岸突围。日军左翼第5师和右翼独立混成第11旅,于8月26日和27日分别占领怀来和延庆。至此,南口战斗结束。
此役历时半月,中国军队伤亡26736人,日军伤亡据日方公布为2600余人。南口作战虽然失败了,但中国守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其影响也是大的。9月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发表短评说:“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立,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解放》第1卷第15期,解放周刊社,1937年9月版,第1页。'
在南口前线中日两军激烈战斗之时,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趁势向张家口方向发动攻击。8月20日夜,日军混成第2旅从张北的二台出发,突破中国守军的长城防御,占领了神威台。22日,日军乘胜进攻旧万全,中国守军第143师进行抵抗后,于23日退守张家口西南、平绥线上的孔家庄一线高地。日军占领旧万全后,继续向孔家庄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曾以有力的反击,迫使日军转取守势。经三昼夜激战,日军始占领该地并切断了平绥路。此时,东援南口的傅作义立即率两个旅赶回张家口,组织固守城垣并反击日军,但未能抑制住日军的攻势。26日以后,整个战局严重恶化,南口、怀来失守。
27日,刘汝明下令所部向洋河南岸撤退,张家口遂告沦陷。日军左翼之大泉支队于20日从沽源开始南进,26日,占领独石口以西之三间房。
27日,再占宣化,与由张家口东进的混成第2旅会合。
29日,日军第5师亦进至宣化。至此,进攻平绥路东段的两支日军会合。
与此同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占领了张家口以西的柴沟堡。中国第2战区防守平西的部队受到日军南北夹击的威胁,遂分头向天镇、蔚县方向撤退。
(二)大同、归绥沦陷
日军占领南口和张家口以后,中国驻屯军第5师集结于怀来、下花园之间。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集结于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宣化、柴沟堡地区。9月6日,日军第5师根据方面军关于“迅速进入蔚县附近,准备对保定平原作战”的指令,分三路向南推进。担任蔚县守备任务的中国第68军刘汝明部未与日军接触即行后撤。汤恩伯急令第17军高桂滋由广灵速派一个团去蔚县填防。高部所派之团尚未到达蔚县,日军第5师就已先行入城。随后,日军于14日陷广灵,16日取涞源,20日占灵丘,准备突破内长城线后,参加保定会战。
在日军第5师南下的同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亦以混成第2、第15旅等部在伪蒙骑兵9个师协同下,沿平绥路向西进攻。9月6日,日军强攻天镇。驻守天镇的第61军之第299团孤军奋战,坚守天镇达一周之久。9月11日,日军占领天镇,接着向大同进逼。13日,大同守军弃城而退,日军不战而占大同。尔后,日军继续向前推进。17日,攻占大同北面的丰镇,24日攻陷绥东重镇平地泉(今集宁)。随后,又向西发展进攻。10月13日,日军占领绥远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16日又占绥远重镇包头。至此,平绥线作战遂告结束。
平绥路沿线作战自8月11日至10月16日,历时两月有余。平绥路作战中国军队失利,使日军完全控制了内蒙地区,解除了其主攻方向的侧背威胁,消除了日军南下冀、晋的后顾之忧,为中国华北防御作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平汉、津浦铁路北段的作战
8月下旬,日军在平绥线取得进展后,即以第20、第6、第14师在北平,以第10师在天津,分别向南进占良乡、固安、静海附近地区。8月31日,华北方面军成立后,即根据日军参谋部关于进行华北会战的命令,于9月4日制定了《华北会战指导方略》。《方略》规定将会战的重点放在河北省中部的平汉沿线,由第1集团军担任该线作战,第2集团军负责津浦线作战,第5师从蔚县南下参加河北省中部会战。为保证第1集团军在重点方向平汉线的作战,方面军除令第5师南下蔚县,以确保平汉线右侧安全外,还令第2集团军先向津浦线进攻,以保障平汉线左侧的安全。
日军第1集团军于9月11日下达命令,规定9月14日开始攻击。具体部署:
以第20师攻击涿县北面之中国军,尔后,迅速进入易县以南地区;
以第14师迂回涿县以南地区,切断第20师正面中国守军的退路;
以第6师攻击其当面固安以南地区,然后进入定兴附近;
以第50团为军预备队,位于良乡。
9月11日,日军第2集团军占领了津浦线上的马厂和青县,并以一部兵力进至青县以南的兴济镇。为防御日军由平津沿铁路线向南进攻,国民政府军委会于8月20日颁布了第1战区作战指导计划。确定北正面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日军沿津浦、平汉铁路南下,同时侧击日军对南口方面的攻击。并区分第1集团军力右地区队,第2集团军为左地区队,第14集团军为总机动部队。
据此,石家庄行营于8月下旬决定,在房山至保定之间构筑三道防御阵地:
第一道设于房山、琉璃河、固安之线,由孙连仲的第1军团(第26路军)配属骑兵第10师构筑与防守;
第二道设在易具、涞水、高碑店一线,由曾万钟的第3军构筑与防守;
第三道设于满城、保定、新安镇一线,由关麟征的第52军构筑与防守。
(一)保定、沧县地区的战斗
9月14日,日军第1集团军从北平附近出发,分三路向涿县、保定地区大举进犯,其第20师由正面向琉璃河、涿县方向进攻;第14师于永清、第6师于固安方面渡过永定河,分别向涿具南面和定兴方向迂回。中国守军第1军团(第26路军)、第47师、骑兵第10师等部,依托防御阵地,对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伤亡严重。至18日,日军第20师攻占房山南部阵地后,已进至汀县以西地区;第6师越过沼泽地区后,已进到拒马河左岸的辛桥地区;第14师已迂回到涿县以南的松林店地区,堵住了守军的退路。在此情况下,中国守军开始后退。中国第2集团军立即命令第1军团在高碑店以北、第3军在大情河右岸阻敌前进。但是此时双方已陷入混战状态,卫立煌之第14集团军也由张坊南撤。
日华北方面军见战局对其有利,遂于18日21时令第1集团军突破保定附近阵地后,向正定迫击;令第2集团军第10师向德县进攻,其余部队向正定方向迫击,以切断平汉线上中国军队的退路;令第5师主力迅速经沫源进入保定方面,据此,日第1集团军于21日沿平汉路及其两侧向南推进。22日,日军开始向僧河阵地攻击,并于当日占领满城。同日,蒋介石曾电令刘峙固守保定、满城,但已无济干事。23日,日军开始向保定及其两侧地区发起攻击,未能得逞。
24日11时,日军第6师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对保定城垣再次发起攻击。
这时,刘峙曾向第52军转达蒋介石“务须固守保定,无令不准撤退”的指令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29册。'。但该军在强敌进击下,纷纷南撤。同日,保定一带守军已全部退至滹沱河南岸,至此,保定及其以北全陷敌手。于是,日华北方面军决定乘胜前进,将战线推进到石家庄——德县一线。
在日第1集团军南犯的同时,日第2集团军按照方面军关于“迅速进入沧县以南,之后以主力准备向保定南侧前进”的命令,'〔日〕《中国享变陆军作战》(1),第332页。' 以第10师沿津浦路南下,迅速占领沧县;以第16、第109师继续沿子牙河向南攻击。中国第1集团军根据军委会“在沧县附近抵抗”的命令,加强了沧县地区的防御:令第59军之第38师、第40军之第39师、第49军(欠第109师)、第77军之第132师等部,防守刘各庄、姚官屯、李天木一线;令第49军之第109师为预备队,位于沧县以南地区。同时,以第67军在文安、大城一带侧击敌人,策应正面作战。9月21日,日军第10师开始攻击姚官屯,经四昼夜激战,突破了姚官屯防线。
24日,日军未遇到大的抵抗,便进入沧县城。23日,日军第16师亦攻陷大城,继续沿子牙河南进。日军第10师占领沧县后继续向南进攻。中国第1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在冯家口、泊头、东光等地逐次抵抗。25日,日军进占捷地镇东西之线。
27日,日军分三路从运河东西两侧及津浦路以东向德县方向进犯。
29日,中国守军第59、第49、第40军及第43师等部,向冯家口日军侧翼实施反击,未收大效。10月1日,各部即沿铁路东侧向南撤退。其左翼之第67军在刘各庄、沙河桥逐次抵抗后,即向献具转移,改归第1战区指挥。日军乃进逼献县、德县。
(二)石家庄、德县及其以南的战斗
保定、沧县失陷后,平汉和津浦路沿线的中国守军分别退至石家庄和德县地区。为便于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9月下旬决定划平汉路北段为第1战区,以程潜代理第1战区司令长官,撤销石家庄行营,并调整兵力部署:以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指挥第32军(欠第139师)及第17师、第47师和骑兵第10师,担负平路线以东、滹沱河南岸的防御;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14军团(第27路军),第3、第14军,及第27、第85、第89、第177师等部,守卫平汉线上的正定、石家庄及其以西、滹沱河南岸之线;以第1军团(欠第27师)和第139师、第54师为预备队,集结于平汉路西之平山以南地区。同时决定,在津浦线北段设第6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统辖第: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继续抗敌。冯受命后,立即赶到德县以北之桑树园指挥作战。
9月28日,日第1集团军令各部向石家庄追击。此时适逢晋北告急,蒋介石令第14集团军车运忻口增援,余部留置平汉线逐次抵抗。
10月1日,日军第20、第6、第14师和新加入战斗的第108师,开始向石家庄方向进攻。未经大的战斗,先后占领了望都、定县、曲阳、新乐等县城。10月8日攻占正定、灵寿。10日,第14师强渡滹沱河,占领了石家庄。
11日,第20师占领井陉。在此期间,日军第2集团军以第10师沿津浦铁路向德县攻击前进,第16师和第109师沿于牙河西南方向推进,配合日第1集团军进攻石家庄。10月初,日军第16、第109师连占武强、深县、衡水、束鹿等地,逼近石家庄。
10月3日,日军第10师开始进攻德县。军委会速令第3集团军以两个师增援。但按时赶到德县的仅有第12军第81师之第495团。该团在日军猛烈攻击下,牺牲巨大,余部退至徒骇河右(南)岸,德县遂于10月5日陷入敌手。
日军占领石家庄和德县后,将第6、第16、第20、第109师等部、先后分别调往上海和娘子关方面作战。沿平汉路及其两侧向南追击的日军第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