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之地-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阅尽七百年沧桑第3节:九龙壁(图)3
在历史上,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由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人们想象中的能够兴云布雨的龙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尊崇。数千年来,龙的观念,龙的信仰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龙子龙孙”、“龙的传人”、“龙种”等意识世代相传;“龙王”、“龙宫”以及有关龙的各种传说绵延百世;专门祭祀龙的节——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几乎无处不有;祭龙仪式形式多样,因地而异;民间各种龙舞、龙灯活动经久不衰;龙的形象随处可见,举凡建筑装饰、竹木雕刻、染织刺绣、陶瓷油漆、家具器皿,甚至灯彩盆景、民间剪纸、邮票钱币、菜肴糕点,都可见到龙的形象;以龙命名的地名、水名、池名、潭名不计其数,遍及中国;带有龙字的人名更是难以尽数……正如闻一多所说的,龙族文化“做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 龙最初可能是太婧部落的图腾,后来成为各部落共同崇拜的图腾神。由于人们认为龙是雷雨之神,握有操纵雨水之大权,而对于以农牧生产为主的古代中国人民来说,雨水是农牧生产的命脉,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安全。因此,在众多的图腾神中,龙成为至上神,受到最高的崇拜。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联合,出现了一些强大的部落集团。部落集团为了维系、团结各部落,就以各部落共同崇拜的龙作为图腾。部落集团的首领为了有效地控制和联合各部落,并长期占据首领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把部落集团的图腾神“龙”据为己有,把自己说成是“龙种”、“龙子”。第一个这么做的,据说就是黄帝。而自汉代以后,龙成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远古图腾崇拜和封建帝王崇拜汇为一流,成为政治权威产生的重要信仰基础。 大同九龙壁原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前照壁。朱桂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封藩于大同,是为代王。所以龙壁的最早上限为公元1392年,距今已六百多年。明末王府毁于兵火,惟九龙壁巍然独存。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4节:泰山刻石(图)1
“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价值”。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专家卢卡斯在实地考察了泰山之后,这样评论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泰山拔起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主峰海拔1524米,相对高度达1300多米。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圣人孔子也许奋力登上了泰山,要不他说不出那么豪气冲天的话来:“登泰山而小天下。”不过,对于一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诗人来说,走到泰山脚下,远远地望一下它高入云端的雄姿,就足以体会到登上极顶之后的感受了。所以唐代诗人杜甫虽然没有勇气攀登泰山,却还是被泰山的磅礴气势所震慑,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望岳》。其中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鼓舞人们攀登更高的人生境界的警句。 泰山号称“五岳独尊”,说明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按照中国哲学“五行”的观念,泰山德配“五行”中的“木”,“五方”中的“东”,“五色”中的“青”,“五灵”中的“龙”,“五时”中的“春”。这个独特的位置,使它成为万物初生肇始、天地之德好生的伟大象征。事实上,山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是创化和生育的象征,那些显赫的生育女神几乎都是山神。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慈的君子所以喜爱大山,因为山有好生之德,长育万物。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吧,古代帝王称帝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到泰山去建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在坛上焚烧柴禾,报天之功,这叫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把祭品埋在地下,报地之功,这叫禅。通过这种封禅仪式,宣告天下,本帝王的帝业已上通于天,下通于地,获得了天地诸神的认可,“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致太平”。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4节:泰山刻石(图)2
泰山封禅源于一种极为古老的天地崇拜,据《史记》所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被记载下来的就有从无怀氏、伏羲氏一直到周成王的十二位显赫的帝王,包括“三皇五帝”。但这只是传说,真正实践这种古代信仰的皇帝,却是公元前3世纪的秦始皇。 据说秦始皇举行封禅活动的目的是想震慑东方六国的残余势力。他到了泰山脚下却并不知这种古老的仪式应如何举行,于是召来齐鲁当地七十名儒生询问。儒生说古代封禅时,帝王都很谦卑,上山时用蒲草裹着车轮,以免伤了山上的土石和草木,祭祀时要把地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秸席。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真正遵照去做却很不容易——言下之意是你秦始皇肯不肯在我齐鲁的圣山面前放下架子。这一番要求使秦始皇感到被捉弄了,于是,他在被征服者面前大耍征服者的威风,下令士兵斩木除草,开山辟路,率领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吹鼓上山,按秦国的礼仪行祭天封礼。随后率众下山,准备去梁父行禅礼,半路遇雨,有数株松树相遮,于是不无炫耀地封松树为“五大夫”。禅礼当然只好匆匆而行了。秦始皇感到一种重温征服天下的快感,他突然想到应当把这种快感刻在泰山绝顶,而且要用他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新文字——秦篆。可惜的是,这通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字史和中国书法史上都无比珍贵的秦刻石,由于它歌颂的主人秦始皇实在太残暴,后人竟恨人及石,把它毁了。一直到明代末期,才有人从土里挖出尚存残篆29字的断石,移置碧霞元君祠保存。到了清代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一场大火又把它烧得无影无踪。过了七十五年,一个叫蒋因培的人不知怎么在玉女池搜访出两块残石,仅存秦篆10字,遂嵌置于山顶东岳庙。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4节:泰山刻石(图)3
如果说秦始皇泰山封禅耍尽威风,那么唐玄宗泰山封禅则是极尽豪华。他的仪仗从山顶一直排到山下一百多里,他在山顶大礼告成后,群臣喊“万岁”,传呼从山顶至山下,百十里内,山鸣谷应,震动天地。唐玄宗亲自撰书,石工磨石壁刻金字,这就是岱顶碧霞祠东北大观峰东侧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碑高13米,宽5米,正文刻字996个,连碑额“纪泰山铭”四字共1000字。 泰山刻石最奇的是经石峪。经石峪在斗母宫东北。这里两山夹峙,溪水潺潺。溪涧东侧,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平光光的石坪,不知何人于何年,在这石坪上刻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单字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所占面积约为670平方米。由于年长月久,风雨剥蚀,现尚存1067字。书法遒劲有力,纵横波澜,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之誉。 为什么要动这么大的工程,把《金刚经》刻在泰山上呢?这就要牵涉到关于泰山的另一个古老的民间信仰了。在这个民间信仰里,泰山神是天帝之孙,主召人魂。由于他是东方之神,掌万物之始,所以知道人的生命之短长。人死后,魂就上了泰山。民间相信,泰山上聚集着古往今来一切众生的亡魂。也许是为了超度它们,有一位或数位佛教信徒发一弘愿,以坚忍毅力,经年累月,刻下了这篇《金刚经》。当然,此举也许是有见于历代帝王泰山封禅的劳民伤财,想给这种愚妄之举当头棒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卷末这四句偈文,以“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的大解脱大智慧,破除了对现实世界万有的执着和留恋。“默默无语是真闻,情到无心意已薰。撒手大千无一物,莫凭世味论功勋。”佛的无我无欲境界,同山顶上表现历代帝王不可一世的权力意志和征服欲望的摩崖刻石相比,无疑昭示着两条人生极境之路。登泰山的人们,在极顶满足了“小天下”的自我幻觉,又被帝王刻石颂赞的丰功伟业激动得豪情万丈后,最好于归途中到经石峪濯濯双足,在清冽的泉水中默诵一遍《金刚经》。当你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时,人生已然开出一片新境界。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5节:天坛(图)1
早在先秦,国家的大事就被确立为两项:战争与祭祀。通过战争,掠夺财物,兼并土地和人口,获得利益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通过祭祀,报功德于天地祖先,为战争求得一个正义的名分,从精神上维系利益共同体的共识和同情。 所以“法天敬祖”历来是中国最高的祭祀。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宗教观,殷周以来,这两种信仰结合在一起,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统治思想的支柱。在近三千年的历史中,尽管传入了佛教,产生了道教,但都未能取代天地鬼神信仰的位置。历代帝王都祀天地,建封禅,表示受命于天,时常根据某种自然现象改正朔,易年号,借此达天意,企望得到天的佑护。 为什么要祭天呢?这牵涉到中国文化中关于最高权力来源的古老信仰。孔子在《论语》中说,尧为帝之后,一切都效法至大至高的天,因此他的功德像天一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在尧以前,“贞天道而立人极”,就已成当时社会的主要宗教意识。夏代开始,“天下为私”,帝王为天子,受命于天且“天命不可违”的观念应运而生。商代夏,周代商,社会现实说明天命可违,于是宗教思想发生变革,“以德配天”,“惟德是辅”的新的神权理论产生。帝王违“德”,必受“天”罚,“天命”也就向“有德者”转移,这就叫“革命”。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说:“夫人君代天理物,故曰天子;奉行天命,故曰天吏;若无天命,有力者皆得为矣。”因此,祭天,成为中国历代帝王最重要的职责,也成为他获得最高统治权力的神学认可。 最高级别的,也是最具权威性的祭天大典,是到泰山建封禅。但泰山封禅过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故帝王轻易不敢为;且路途遥迢,亦无法固定为定期的仪式。于是明代开始建圜丘于京师,每年冬至,帝王率文武百官,燔柴于圜丘之上,奠帛上告于天:“昊天在上,我祖在侧,我奠我币,于焉;昊天在上,我祖在旁,我奠我币,于焉皇皇;天佑皇祖,锡我民祜。”奠毕,钟磬金石之声大作,众歌《圜丘乐章》:“光朗朗兮上方,况日吉兮时良。遥瞻冉冉兮去上方,可见民兮永康……”除冬至日祭天于圜丘,帝王在来年正月的第一个辛日,还要到天坛祈年殿“恭祀上帝,以祈年谷”。后有朝臣认为这同先农坛亲耕是一个意思,也就不再作为常制。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5节:天坛(图)2
天坛作为明清两代最高等级的祭祀建筑组群,所用的建筑数量是很少的,主要建筑只用了“祈年殿”、“圜丘——皇穹宇”和“斋宫”三组建筑。这三组建筑的尺度也并不高大,但却满足了祭天礼仪的功能要求,造就了肃穆静谧、超凡出尘的环境。这是怎样在建筑学上体现出来的呢? 站在圜丘台面上,升高的视点和压低的墙,使覆盖这里的天穹显得分外辽阔高崇。在祈年殿庭院里,三重檐攒尖顶的圆殿,兀立在三重宽大台基的祈谷坛上,周围的矮墙隐了下去,天穹同样显得特别广阔高爽。行进在长长的丹陛桥甬道上,两旁的柏林压得很低,看天的视野非常开阔,形成了持续地感受高阔天穹的独特境界。这样一来,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和丹陛桥组成的天坛主体建筑仿佛整个儿飘浮在茂密古柏的绿云之上,不仅显现了宏大的天穹,而且造就了置身仙境的幻觉。 作为祭天的建筑,天坛在艺术上需要突出地表现“天”的崇高、神圣,但它并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体量,而采用超大规模的占地(约为紫禁城占地的三倍多)和超级的绿化,调动非建筑要素来塑造天坛所需要的宏大宁静、庄严肃穆的环境。这种“抟虚成实”的手法,深得中国美学之三昧。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5节:天坛(图)3
有意拉大祈年殿和圜丘两组主体建筑的南北距离,突出轴线长度,并将轴线处理成高出地面的很长很宽的甬道——丹陛桥,这种把虚线实体化、实物化的艺术处理,实在高妙。 以重复的手法来扩大建筑形象,以极少的代价来增强主体建筑的分量,是天坛建筑的又一种艺术手段。祈年殿的殿身并不很大,由于顶上层叠着三重檐的攒尖顶,基部重叠着三层台基,大大扩展了祈年殿形象的高崇宏大。圜丘自身只是不很大的三层圆台基,由于环套着一圈圆形的墙和一圈方形的墙,枋上饰以大朵云彩,墙上覆盖蓝瓦石门,圜丘的整体形象被大大延展了和升高了。 一种古老而系统的文化,总有它的象征符号。天坛的平面形象就象征着“天圆地方”。它的内外墙垣都是前方后圆;所有的殿堂台基,也完全是圆形建筑,主体建筑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这是几何图形象征。圜丘石坛的层数、径长、栏板数、铺地石板数表征天的阳数,是九的倍数。祈年殿三层台基三重屋顶,九级台阶,也是象征天的阳数,即“九重天”。祈年殿的柱子数象征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这是术数象征。祈年殿、皇穹宇及其周围附属建筑和坛墙的蓝色瓦顶象征蓝天——这是色彩象征。斋宫偏置于主轴线之外,并取面东朝向,这象征皇帝作为“天子”低于“昊天上帝”的亲缘身份——这是方位象征。 天坛是中国最富有浪漫韵味和想象力的建筑,在熟悉中国文化的人眼里,天坛完全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图象。
第二部分:人生极境之路第6节:孔庙(图)1
过去中国人的堂屋神龛里,总要立一块长方形的木牌,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五个字。这五个字,构成了中国礼教文化的根本,儒家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