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商道-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品本身的质量,才是竞争的核心。
中国市场上出过不少所谓的超常规发展企业,他们的核爆炸,大多源于营销致胜。因为优质的产品必须实实在在地生产,没有实力不行,没有时日也不行。而营销策划,却可以很快搅出一堆壮观的泡沫,看上去声势浩大。当年靠广告狂轰滥炸的秦池酒之类,不可谓不风光也,只可惜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了。
中国象棋中最要命的一着是“将”军,帅被别人“将”了,你就危在旦夕。看上去整盘棋热热闹闹,都是车马炮卒们的戏,实质上要害却是后方那个不动声色的帅,所以帅和左右两个士是轻易不动的,一旦动起来,就接近残局了。
任何一个企业最热闹的都是业务部门,影视作品反映生意人的典型镜头也是洽谈业务,似乎生意人永远都是夹着个皮包,来去匆匆。书店里很多《生意经》之类,大多也是教导人如何营销,如何买卖。公司的实际运作中,销售人员的报酬也往往高于生产和后勤人员,甚至比管理人员更高,因为他们创造的效益有目共睹,是立杆见影的,体现为具体的容易量化的数字,他们的业绩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巨大。
但一件产品能否推销出去,最最关键的不是业务员的巧舌如簧,而是产品本身是不是好。在一个封闭的畸形的市场中,渠道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当市场已经成熟,渠道已经通畅,产品的销量就要由它的内在质量决定了。
业务能否源源不断洽谈回来,最最关键的是企业有没有能力完成好这些业务。业务必须有一个可靠的载体,所以稳扎在中央的大本营才是最关键的部分,这里是一切业务的消化处和诞生地。
古人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一个企业过分重视业务员和推销术,而忽略了后方的生产和管理部门,就会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犹如下棋心中只有车马而无将帅一样,必将营盘动摇,内部空虚,棋路混乱。见子吃子,这样虽然也能吃几个棋,但终究有点慌不择路的感觉,整盘棋看起来,悬。
纠缠不是办法
人性的弱点可以提供很多商机,比如当你并不需要一件东西时,如果有人上门推销,不管你是否愿意,他始终笑容可掬,喋喋不休,最后不管是因为你心被打动,还是不胜其烦,总之还是掏钱了事。
于是有人就将这种纠缠战术写进营销策略,作为推销术的典范,让那些急于应聘的业务员,以为找到了生财之路。
殊不知这正是营销的没落,如果一件商品必须如此辛苦才能让人接受,那至少说明它不是人们需要的东西,你笑得越努力,就越是对别人的强迫,而强迫的关系是不会长久的。
中国的媒体总爱批评洋快餐,斥之为洋垃圾。既然是垃圾,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别人总有别人的长处。
美国强生玩具公司是美国幼儿玩具业中第二大制造商,它的玩具品种数以千计,玩具的质量有口皆碑,更令人羡慕的是,它的顾客群有很高的忠诚度。
忠诚不是天生的,除了靠品质取胜外,从儿童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强生公司就带着玩具样品找上门来,征求意见,介绍产品,并与父母签约,按约每隔一个半月送上一个适合这个时期儿童玩的玩具,让玩具伴随儿童成长。随着儿童年龄不断增长,儿童对玩具兴趣也逐渐扩大,消费的玩具越来越多,推销人员仍然定期上门,这时,他已经成了孩子的朋友,他的产品也成了难以拒绝的需求。跟踪服务,服务到底,从眼前一直到长远,这就是强生的秘密。
如果不提高商品的内在品质,不把它变成人们真正的需要,生意就会越做越吃力,再怎么纠缠也是白费力气。
把一件事做透
有一个寓言“猴子掰包谷”,说的是猴子在包谷地里收获,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又扔掉手里的,去掰那个“更好”,不知不觉走到玉米地的尽头,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赖子包谷。也只好将就了。
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可是换了你,又会怎样?
猴子犯傻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包谷有层层叠叠的壳包着,里面的内容究竟如何,并不那么容易判断。其次,太多的包谷摆在面前,形成了诱惑和干扰。只有一个包谷时,你会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包谷,你会放在一起比较;满眼的包谷,你就分不清谁是谁了。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一律地摇曳生姿,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谁?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
我们都熟悉一条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的“多数”意义并不大,反而是“少数”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一个将军的某一个念头,可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从这种意义来看,很多人的血是白流的。十只股票中,你只要买对了两只,这两只所赚的钱,也许比其他八只都多。一个公司,占总人数20%的那部分员工,却创造了超过80%的利润。同样,只要有20%的员工和你捣乱,你这个公司基本上就稀里哗啦了。
做企业的人,往往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赚钱的机遇,也曾经有过潜力很大的项目,那真是一段愉快的日子,干什么都顺,前途无限光明。然而当那一阵高峰过后,日子又渐渐平淡了,许多人便开始烦躁,一心想创造新的辉煌。于是大量的精力用于开拓,原来赚钱的事反而顾不上了,时间一长,自然废弃。
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像那掰包谷的猴子,随便对付一个了事。
一个好项目的珍贵,是要在事过很久以后,回头再看,才能发现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正如你买了十只股票,也许80%的利润来源于其中的两只,如果你不紧紧把握住它们,狠赚一把,那另外八只的亏损就可能把利润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那两只赚钱的股票也许并没有消耗你多少时间,另外八只赔钱的买卖,却让你殚精竭虑。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径,千万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手上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广泛涉足,难免蜻蜓点水。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不以先后论英雄
以前有句老话,革命不分先后。先革命虽然资格老,但是牺牲的可能性也大;后革命虽然辈分低,但有了前辈的基础,说不定做得更好。
青年人常常热衷于做先驱,其实“先驱”是个悲剧性的词汇,所有的先驱,几乎都没有好结果。
先驱也就意味着先知先觉。风起于青萍之末,先驱就闻到了风云的气息,他天生雄心勃勃,热血随时准备沸腾,他的敏感与激情,使他不能坐视潮流的变化,他相信自己已经看清了时代的走向,于是挽起裤脚,纵身一跳。
这一跳就再难回头。虽然他是正确的,先进的,甚至是伟大的,但是潮流还没形成气候,他只能孤军奋战,与虽然落后却依然强大的旧势力搏斗。他是如此渺小,如此艰难,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终点还很遥远,他已经无力挣扎,他倒在半路上了。
这时后面跟上来一个人,奄奄一息的先驱,顺手就把旗帜交给了来人,这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过来,沿着先驱探明的方向,踏着先驱开辟的道路,一路奋勇向前,结果他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成大业的往往是后来者。伟人不一定是巨人,但他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很多人瞧不起跟风者,以为他们缺少创意,但实际上,跟风者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很多人在寻找项目时,也特别看重新颖性,以为那些已经搞得很热的事,自己现在才介入,晚了。
其实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本身的可行性。当然,行业背景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一个行业从萌芽到鼎盛要走过很长的过程,这期间必然波澜起伏,一般人不容易判断当前究竟处于什么阶段。就算是行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认识,但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前景,同行业中个体的差异很大,同一件事,关键看怎么做法。
很多年前,计算机刚出现时,许多人都预测说纸张的消费将越来越少,因为人们将通过计算机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纸张的消费成倍增加。因为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信息量大大增加,即使人们只是打印其中很小比例的信息,也要耗费比以前多几倍的纸张。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当一个消费者拥有一台数码相机的时候,因为不用耗费胶卷,他就会拍摄很多的照片,但是他总会希望冲印其中的一些照片,这就会推动传统冲印业务的发展。而一个使用传统相机的消费者,他可以把他拍摄的传统照片通过扫描转化为数码影像,做成照片光盘或是在网上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数码影像可以以传统的方式输出,传统影像也可以转化为数码影像,新兴和传统是相互推动的。
看一个事情成功的机会,并不在于它属于什么产业,是朝阳还是夕阳,也不在于你是开拓者还是跟风者,关键是怎样去做。
发明电脑的人并没有成为信息产业的霸主,革命的领袖亦非就是最早闹革命的人,集大成者往往是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完成的,起步晚一点,没什么可遗憾,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可以让你大器晚成。
小摊子的优势
往往小摊子规模不大,效率却高,虽然管理不太正规,但管他黑猫白猫,能挣钱就是好猫,不管大企业小企业,最后都要拿利润说话。
小摊子的最大好处在于灵活。
摊子小,内部结构就比较单纯,谁是老板一目了然,谁的能力强,谁的贡献大,也一目了然,用不着许多的表格、计划、总结、报告,该拍板的事,老板一拍,就定了。至于给谁派个红包之类,更是老板一手遮天,用不着给任何人请示汇报。
所以小企业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风格,小企业的一切都是按老板的意志行事。任何时候,个性都是生命力的象征,市场总是需要个性的,富有个性的企业能在日益垄断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再大的企业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市场需求,垄断所有的市场份额,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自给自足,富有个性的小企业就能在大企业的各种缝隙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像老鼠,虽然渺小低贱,但生命力顽强,犹如水泻于地,无处不在,无处不生,仿佛只要地上有条缝,它们就可以打洞做窝,造出一大群来,个个活蹦乱跳。
老鼠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小企业的精神。想想老鼠,人类和它斗争了成千上万年,至今拿它无可奈何,而表面凶猛的虎豹豺狼,却只能靠人类的保护,勉强不至绝种。小企业倘若能像老鼠一样,除了毒药什么都能吃,吃了就能长,长大就能生,见缝插针,顽强地生存、发展,小企业也终究会繁殖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除了灵活性和忍耐力以外,还在于它的成本优势。
正因为它的小,内部结构单纯,就省掉了许多管理成本。小企业不需要摆大排场,在公关、企划以及一系列的日常运作中,也会省去很多钱。小企业名气小,当然吸引不了多少大腕级人才,这一方面是小企业的软肋,一方面也是小企业的福气。大腕能力强,薪水也高,如果薪水和贡献成正比,那倒也值,但有时候大腕并不一定适合这个企业,并不一定能创造与薪水成正比的效益,更有甚者,大腕通常都不甘平庸,喜欢折腾,有的企业本来就体弱多病,几折腾,不仅没有折腾好,反而就此咽了气,这也是引进大腕的风险所在。
所以一个小摊子,虽然看上去可怜巴巴,但日子未见得不滋润。很多时候,人要安分,如果小老板有过于强烈的雄心壮志,追求力所不及的规模,甚至于在实力并未达到大企业程度的时候,便盲目模仿大企业的做派,反而是有害的。
一个人赢不是赢
某城市发生一起车祸,一辆疾驰的汽车将一个突然跑进快车道的青年当场撞飞。后来据当地媒体报道,是该青年戴特制的透视眼镜打麻将,可以看见别人的牌,大赢,不想却被输家发现,被追打,仓皇逃跑,竟被汽车撞死。
关于麻将的悲剧何其之多。打麻将,赢得太多,输得太多,都不是好事。
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麻将的最佳境界是一铲三,赢家通吃,巴不得把桌子上所有的筹码都扫到自己一方。这就是赌博的本性,所有赢家都是以对方的惨败为前提的。麻将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
中国人做生意为什么难于合作,大概就和这种麻将文化有关。因为赌本身并不使赌金增值,无非是对特定资财的再分配,不赢即输,没有共同富裕的可能。所以赌桌上必然是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天下没有不散的牌局,能赚就赶紧赚,绝不手软。
用如此的思维去对待市场,不乱才怪。这样的思维,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危险。
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阿波罗登上了月球,但他再伟大,也不可能一个人在月球上做生意。生意是交换,是流通,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生意场才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落一叶而知秋,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一个血腥搏杀的市场上,任何人都是难以健康长寿的。100元的商品,你打折到80,我跳楼到60,如此地拼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当双方都不能承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