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 >

第168部分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林妹妹为什么不肯见我呢。我去找林妹妹,她连院门都不开。”

    王夫人望着自己儿子一连委屈,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可是她却只能道:“那大太太那里可说了你林妹妹在做什么吗?”

    贾宝玉道:“大太太说林妹妹在沐浴更衣,不方便接待我。可是太太,我已经很久都没有跟林妹妹说上话了。太太你派人去请林妹妹好不好?”

    王夫人哪里会愿意,她巴不得林黛玉离贾宝玉越远越好,可是面对自己的儿子,她却狠不下心,只得道:“宝玉,你今天的功课做了多少了?昨儿个,你父亲还说要检查你的功课呢,还不抓紧一点。”

    王夫人将贾宝玉打发去了西套间,自己却坐在东耳房里生闷气。林黛玉亲近贾宝玉,她不高兴,林黛玉远着贾宝玉,王夫人也不高兴。在王夫人的心里,自己的儿子自然是顶好的,贾宝玉去见林黛玉,那是抬举那个单薄的丫头,林黛玉却大门紧闭,这根本就是不给她儿子面子,也是不给她王夫人面子。可是王夫人却不能拿林黛玉怎么样。因为,林黛玉身边的嬷嬷都是太后娘娘赏的,尤其是那个胡嬷嬷,曾经是太后身边的女官,说林黛玉的不是,就是说胡嬷嬷无能,也是扫太后娘娘的脸面。

    王夫人也是官家小姐,自然是知道这个的,可是她还是不服气。想来想去,她还是写了一封信给甄家。

    到了晚间,贾母也知道了贾宝玉被拒之门外的事情,她立即就借口自己想外孙女儿了,派人去请林黛玉,结果,来的人不是别人,却是胡嬷嬷。胡嬷嬷直接告诉贾母,林黛玉在为贾敏跪经祈福、为亡弟念往生咒,没时间过来。

    好吧。林黛玉夭折的弟弟的生辰正好是这个月,林黛玉为母亲弟弟祈福、念往生咒,那是林黛玉作为女儿的本分和做姐姐的心,就是贾母也不能说什么。

    等贾瑾从宫里回来的时候,荣国府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是一副解脱了的样子。

    没错,贾母认为林黛玉不肯见贾宝玉,又拒绝了她的邀请,是不给她面子,可是一想到林黛玉是在给自己的女儿跪经,她也只好认了,回头却去找了邢夫人的麻烦。邢夫人虽然有贾赦的安慰,可是贾母每次都寻她的不是,她也没脸,偏偏她这个做儿媳妇儿的还不能跑,不然就是不孝。所以,这段日子邢夫人过得很是焦躁。

    还有王夫人呢,也不高兴。因为她的宝玉心心念念都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又对自己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心思,甚至根本就不想见到他,这让王夫人更加生气。再想想当初自己刚进门的时候,与贾敏之间的矛盾,再想想多年以来自己依旧是小媳妇儿一般地伺候着贾母,再看看拿书本都要人看着的贾宝玉和天天读书、在贾政面前对答如流的贾环,王夫人的心里就不平衡了。

    上面两位太太都不开心,下面的人又能够怎样呢?王熙凤早就借口自己的胎不稳,窝在自己的院子里,根本就不出去。李纨也不敢触王夫人的霉头,连教导贾兰读书的声音,都被刻意放低了。探春更是窝在屋子里,使劲儿地做针线,希望能够讨好贾宝玉,让王夫人不要生她的气。

    至于荣国府里大大小小的奴才们,更是比以往安分了很多。

    贾瑾回府,自然是准备齐全。先到贾母的屋子里,给贾母请安奉上了在买卖街淘换来的几样小东西,贾母把玩着贾瑾带回来的白玉把件,长叹一声,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所有的人都当我老糊涂了。”

    贾瑾一愣,笑道:“看老太太说的。老太太精神好,胃口好,上次在东府逛花园子赏花,也不见老太太气喘吁吁的,就是孙女也比不得老太太呢。老太太说自己老了,那孙女算什么呢?未老先衰?”

    贾母哼了一声:“你个丫头又来跟我贫嘴。你看看你每年能够呆在家里总共才多少时日?宫里宣召也就罢了,可是你居然跑去庄子上一住就是半月”

    贾瑾道:“原来是老太太想孙女了,难怪孙女在宫里的时候鼻子痒痒的。老太太,您放心,孙女一定乖乖待在家里,不出去玩了。回头孙女就给顾太傅夫人回帖子。”

    贾母道:“你这丫头,又来这个。顾太傅府上,你当然要去,不过,记得把你的姐妹们都带上。还有宝玉,让他也去。”

    贾瑾道:“老太太,如果宝玉要去的话,据必须另外选日子了。至少要选一个沐休日才是。我们看着宝玉还小,可是在外人的眼里,宝玉的年纪、身高在那里摆着。如果宝玉能够对结识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的少爷,对宝玉的将来也很有裨益。老太太,不如让孙女再去探访探访,看看人家的公子都在哪里读书,喜欢些什么。到时候,宝玉跟人家往来也便宜。”

    贾母道:“正是。有些事情,也只有男人们知道。可惜你哥哥不在家,最近听你嫂子说,你哥哥为了水灾的事情已经快半个月没有睡过囫囵觉了。不然,让他带着宝玉也是极好的。至于你父亲,听说部里忙,更是三五天没有回家,还是你太太天天将各色物件打理好了,派人送去的。”

正文 261 初闻安平公主旧事 细数青和郡君得失

    261 初闻安平公主旧事 细数青和郡君得失

    贾母想了想,又道:“既然你父亲和你哥哥都没有空,就让你二叔送你们去吧。”

    贾瑾奇道:“老太太,孙女在宫里就听说了,这次,工部一样忙呢,就连工部尚书陈大人也一样在宫里呆了很久呢。二叔不去部里不大好吧。”

    贾母奇道:“工部很忙?此话当真?”

    贾瑾道:“这还有假?据说是应璐国公英国公之请,铸造一批新制兵器。孙女还听说,如今户部、兵部、工部的人都恨不得人人都有个分身呢。”

    贾母道:“这倒是奇了。为什么你二叔那里一点儿响动都没有?会不会弄错了?”

    贾瑾道:“怎么会错呢?孙女可是刚刚从宫里回来呢。体顺堂就在福宁殿的后面,那些大人们进进出出福宁殿,多多少少总是有点动静的。”

    贾母道:“难道是有人捉弄你二叔?不,不会的。可是工部事儿忙,怎么不叫上将你二叔呢?”

    王夫人在下面道:“二丫头,要不,你去顾太傅府上做客的时候,顺便多问一声儿吧。”

    贾母也将希翼的目光转向贾瑾。

    贾瑾道:“老太太,这事儿,就是找求了顾太傅也没有用啊。虽然顾太傅是帝师,可是工部尚书却是陈大人,即便顾太傅很有威望,可是也不好干涉陈大人的公务啊。要不,让二叔多去部里走动走动吧。”

    贾母道:“可惜,工部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却将你二叔排斥在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老2家的,你准备些东西,给陈大人家送去。对了,两位侍郎家里也不要忘记了。”

    王夫人赶紧应了。

    贾瑾在边上道:“老太太,只怕这会子送礼已经晚了。据说陈大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而且,圣上还特地吩咐了让浣衣局为诸位大人打理换洗的衣物。就是送了礼,陈大人也不知道啊。”

    贾母道:“还有此事?”

    王熙凤不在,可是邢夫人却在,她道:“老太太,媳妇儿前儿个去看琏儿媳妇的时候,也听说过此事,户部郎中以上的官员都没能回家,琏儿能够回来,也是跟上面打了招呼,又有他父亲照应着的。媳妇儿就不知道,兵部和工部的情况是不是差不多。”

    “那该怎么办?”贾母的目光扫过下面的人,希望有人给她出个主意。可惜的是,在座的不是邢夫人王夫人这样的女眷,就是贾宝玉这样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就是林黛玉,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即便她再聪明,又能如何呢?

    至于薛宝钗,她虽然年纪最大,知道得也比较多。可是她也只是商家女,衙门里的事情,她根本就不懂,在她的印象里,也只有送礼这一个法子了。可惜,这条路偏偏被贾瑾给堵死了。而且,贾瑾的言语里,分明就不想让贾家给人送礼。薛宝钗又怎么会出头得罪贾瑾呢?

    贾母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转了一圈。她还是失望了。

    贾瑾踌躇了一会儿,道:“老太太,依孙女愚见,倒不如让二叔回部里。就是别人没有吩咐二叔做事儿,二叔也可以寻些事情来做的啊。好比说,拿着纸笔,记录各色事物,也是好的。”

    贾母道:“不行二丫头,你把你二叔当成什么人了?这样的活计,居然让你二叔做这等打杂的活计?那是你二叔,可不是什么无根无基的寒门小吏”

    贾瑾道:“那老太太认为,二叔在部里应该做什么呢?”

    贾母道:“当然是坐在屋子里吩咐下面的人做事儿啊。”

    贾瑾满头黑线:“老太太,在六部,能够坐在案几上吩咐下面的人跑断腿的人,只有六部尚书,就是左右侍郎,也必要听尚书大人的。二叔又只是一介员外郎,怎么能跟尚书大人比肩?而且,如今是人家不想让二叔做事,可二叔若是想要出头,想要有功劳,就必须找事情来做啊。如果二叔能够放下身段,跟着人家后面熬过这段时日,再熟悉熟悉工部的新事务,即便不能帮上别人的忙,至少也要混个脸熟吧。不然,人家如何给二叔分配工作,将来又如何给二叔算功劳呢?”

    贾母很不高兴:“二丫头,你二叔在怎么说,也是我们荣国府的二老爷,怎么能让你二叔对着那些五六品的小吏卑躬屈膝呢?不行,我不同意。”

    贾母的执拗性子上来了,根本就不听贾瑾的,还让贾瑾闭嘴:“这件事情,还是我来办。二丫头,你先回去。在宫里这么久,你想必也累了,好好休息。老大家的,你也回去吧。”

    邢夫人赶紧应了。林黛玉知道贾母有事情,也起身告辞。徐静芝邢岫烟惜春等人也跟着告退。贾宝玉虽然很想留下林黛玉,可是他知道,贾母现在的心情很不好。他也不敢触霉头。

    薛宝钗也乘机告辞。其实,薛宝钗是很认同贾瑾的话的。她认为,如果是她的话,她也会选择贾瑾的办法,天天在工部泡着,等待机会往上爬。可惜,贾母却是个眼高手低的,居然放着最实在的路子不走,却偏偏要走那个歪门邪道。

    薛宝钗在门外站了一站,直接去找贾瑾。这贾家的事情跟她可不相干,她还是去找贾瑾为好。她们家的事情,还要看这位青和郡君的呢。

    薛宝钗先去给邢夫人请安,又去见贾瑾。

    其实贾瑾在宫里已经很累很想休息了。不过,客人来了,她还是不能失礼的。只得草草地收拾了一下,至堂屋与薛宝钗见礼。两人互相厮见过,各自落座,就听薛宝钗道:“原本不该这时候来烦二妹妹的。只是我们家的事情,实在是……”

    贾瑾道:“也是,这件事情干系这姐姐家里的所有子侄,也难怪姐姐会挂心。好在不辱使命,姐姐家的事情,的确成了一半儿了。剩下的这一半,就要看姐姐的了。”

    薛宝钗赶紧问该怎么做。

    贾瑾道:“这次,因为两位国公之请,圣上决定扩大军需,所以要节省宫掖上下使费。对所有的皇商和后部皇商之家都要仔细排查过,若是姐姐家的铺子能够做到质优价优,那么就很可能再一次拿到皇商资格。从现在到年底,在皇商名册正式公布之前,姐姐家的事情都要盯紧了。说不定哪个不起眼的客人就是内府的探子。”

    薛宝钗赶紧谢过贾瑾的指点,回去了。薛蟠是个不中用的,如今薛家的事情,都是她们母女两个在支撑着,偏偏薛姨妈是个自诩慈悲的人物,该下狠手的时候,薛姨妈往往会迟疑不定、犹豫不决,所以,薛宝钗不得不自己上阵。至于到人家顾太傅家里做客的事情,薛宝钗认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就是去了,也是坐冷板凳、自讨没趣儿的份,倒不如在家好好地管好自己家的事情。

    这样想着,薛宝钗赶回了梨香院,跟薛姨妈一说,薛姨妈立刻派人去找薛蟠,好商量一下,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尽善尽美,才能让内府满意。这里,薛宝钗又拿了一套羊脂白玉的首饰出来,亲自送去给贾瑾做谢礼。

    薛蟠回来听薛宝钗这么一说,感到很奇怪:“妹妹,这样的事情还要这么费心吗?直接塞些银子给内府的负责这块儿官员就是了。着皇商招牌的事情,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薛宝钗道:“哥哥,方才我听青和郡君的口气,似乎圣上是要动真格了。那些大人们怎么会跟圣上对着干呢?还是小心一些为妙。青和郡君能够成为宫廷红人,除了她本身的出色之外,肯定还有别的东西在。不然,京城里这么多的贵女,就是皇室宗亲之中也有很多的郡君,可是像青和郡君这样得宠,不住后宫,反而住在福宁殿后面的,可就她一个。”

    薛蟠道:“怎么?这二姑娘在宫里不是住在后宫,反而是住在圣上的寝殿后面的?”

    薛宝钗将方才贾母屋子里的对话说了,又道:“青和郡君明明说了,那些大人们进进出出福宁殿,所以住在体顺堂的她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哥哥,你且细想,若是住得远了,隔着重重宫门,身在后宫,怎么能够知道圣上的福宁殿的事情?只有体顺堂跟圣上议政的福宁殿挨得极近,这才让青和郡君知道这些事情的啊。”

    薛蟠薛姨妈听了点点头,表示同意。

    薛姨妈道:“话虽然这样说。可是这铺子里的事情哪里会少了?你哥哥一向没这个耐心,而你又是个女孩子家,自从家里拿出去两百万两银子以后,你就自己裁衣裳、自己做荷包香囊,每天忙道三更天才睡。若是将铺子里的事情拿回来,你哪里还有时间休息?”

    薛宝钗道:“不要紧的,妈,女儿可以的。横竖只有半年。妈,反正如今宝玉天天要读书,如果女儿常去荣禧堂,影响了宝玉读书,姨妈反而会不高兴。至于三丫头,一介庶女而已,女儿犯不着讨好她。而青和郡君是个好静的人,加上青和郡君手里的产业也不小,想必没有时间接待女儿。徐姑娘备嫁,清苑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