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宝钗点点头。
贾瑾道:“既然是为了二叔,二太太就是自己不来,也会抬出老太太的。罢了东西我且收下。宝姐姐先回去。等我给顾太傅府上去了帖子,看看顾太傅和太傅夫人怎么说。”
薛宝钗听贾瑾这么一说,只得先走了。
其实这次顾太傅找贾瑾,根本是因为璐国公和英国公那日都要到顾太傅家,商量解烦军的事情。因为贾瑾是此事的发起人,加上贾瑾在自己的手札里面提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所以,顾太傅才会让自己的妻子出面招待贾瑾。至于其他的女孩子,人家顾太傅根本就不在乎来几个。薛宝钗的身份的确低了一点,可是在顾太傅这等身份的高官的眼中,根本就不会在乎她来还是不来,薛宝钗的身份对顾太傅一家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她是姑娘是丫头也与顾太傅夫妇不相干。
所以,薛宝钗作为探春的陪衬,跟着贾瑾林黛玉徐静芝邢岫烟惜春等人在邢夫人的带领下,也来到了顾太傅家。顾太傅夫人早就得了消息,给七个姑娘每人一份礼物。顾太傅夫人已经老迈,作为顾太傅的原配夫人,她的头发已经花白,自己又有孙子孙女,其实并不稀罕贾家这些姑娘的。所以,她留下了邢夫人在花厅说话,却让自己家三房长孙媳招待小姑娘们都去了后头,自然,半途贾瑾跟姐妹们分开了。
贾瑾赶到顾太傅的书房的时候,顾太傅和璐国公英国公都在,居然连皇帝和太子也在。贾瑾赶紧给皇帝行大礼,又向太子行礼,再见过顾太傅和璐国公英国公。
宫禁森严,很多东西,都不能带进宫去。这次贾瑾事先将自己觉得能够派上用场的大型兵器模型都送到了顾太傅这里。皇帝和太子已经摆弄了很久了,见贾瑾来了,直接拉过来,让贾瑾解释,面前的小东西都应该怎么使用。
贾瑾一面将各个盒子里的物件都装配起来,又摆放成不同的战阵,给在座的所有人解释每一种战阵的利弊,还包括,如何拆卸这些利器,如何将之快速运送到战场,如何将之分拆,最关键的部位又在哪里,该用什么材料铸造部件比较好。
“其实,臣女认为,这几处关键部位用铸铁或者精钢的部件会比较好。一来,不易磨损,二来,醒目,情况危急之上,还可以将之快速卸下。使得这些器械成为另一种拒马,甚至可以在上面涂以火油,就可以使之成为陷阱。此外,臣女也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将建造这些器械,只要有木材,就可以随时造出这样的器械。”
璐国公道:“可是青和,西北的树木其实是很少的。”
贾瑾道:“西北的树林少,晚辈当然知道。可是东面的树木却不少啊。尤其是北戎的盛景,边上就是广阔的森林。这些东西,在将来攻打北戎的时候,会派上大用场的。”
英国公点点头,他仔细地询问制造这些器械的步骤。贾瑾将流水线的法子说了,又道:“因为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部件,那些蛮夷就是想要偷师也没有办法。而且最后的拼装如果能够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就可以牢牢地控制着这支器械军。”
贾瑾又从衣袖里面拿出厚厚的一刀纸,道:“这些是根据先祖的手札,晚辈琢磨出来的攻城器械的使用方法,分为针对骑兵、步兵、弓兵、战阵、大小城池等近十种情况,作了战争模拟。还有这个,是臣女手里的所有器械的制造方法,都按照部件的不同,完全分开了。这是各种器械的结构组装图。臣女采用了统一的标准,每个部件大小误差大约在半厘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一点六毫米),因此,很多部件都可以互换,而且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皇帝接过贾瑾手里的图纸,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璐国公则在边上探头探脑,他是个武将,每次部下战死沙场,最难过的人,就是他。可惜因为粮草的限制,使得他只能龟缩在边关的关卡那里,不能够主动出击,为自己的部下报仇。所以,最支持贾瑾的北伐这一方略的人,就是璐国公。
同样,英国公对这些东西一样感兴趣,不过,他没有跟璐国公那样,那么直接地对皇帝手里的东西表示好奇,反而摆弄起桌子上的那些物件来了。
正文 264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苍丰储巾帼长才
收费章节(8点)
264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苍丰储巾帼长才
这些模型都是贾瑾反复拆卸过的。贾瑾其实也没有做多大的改动,只是,在她的暗中操作下,把简易车床给弄了出来。虽然这些车床的刀片还不能用于加工坚硬的金属和合金,可是加工一些质地较为柔软的木料却是很方面的。所以,贾瑾制造的这些零件的模子就很方便了。
皇帝原本还担心,零件的要求这么高,花费的人力物力也会很高,却没有想到贾瑾手里还有这么一项利器。皇帝当即就表示要去看那台车床。
很快,车马就准备好了,皇帝还把工部尚书给抓了过来。君臣诸人很快就轻车上路,去了位于九堡的庄子。
没错,贾瑾在九堡建了一座占地极广的书院,而在附近的一座山坳里面,还隐藏着一座庄子。这座庄子极小,地方也偏僻,只有一个出口。里面除了几座大作坊,两三个窑洞,就几座楼房,住着那些工匠们。
这些工匠原本都是流民,因为逃难的关系,连户籍都没有带,加上大多数或是老迈或是残疾,像他们这样的人,连乞讨都抢不过别人,如果不是贾瑾收留了他们,他们早就饿死了。而且,虽然他们做的是工匠的活计,可是贾瑾没有让他们入匠户,只是给了个普通奴仆的身份。等攒了银子,他们一样可以赎身,重新做良民。
贾瑾也不怕他们会反水,或者将这里的东西透漏出去。因为,这些人每人都有自己的活计,而且,所有的攻城器械的装配都是在别的地方进行的。也没有人知道这些零件都是攻城器械的关键零件。
这些工匠不知道是皇帝御驾亲临,却认得中间那个一袭竹青深衣的女孩子是自家姑娘,赶紧都放下手里的活计给自己姑娘请安。
皇帝在这些工匠的跪迎中,巡视了零件的整个制作过程。从木模的制作、木模的检测、石膏模具的制作、石膏模具的检测,到零件的浇铸和退火、冷却、再加工。皇帝仔细数了数,发现,这样制造一个零件,需要十几个工匠,可是这些工匠,一天可以铸造上百个零件,如果其他的部件齐全,这些零件全部组装起来,一天可以制造出近二十台攻城器械,完全可以支持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了。如果京师没有准备的话,也很可能被打个措手不及,甚至大部分的城区也会毁于这些攻城利器之下。
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派到贾瑾身边的密探实在是太少了,这么重要的地方,居然被几乎所有的人都给忽视了。要不是今天青和带自己过来,自己还不知道,就在京郊,距离京师这么进的地方,隐藏着这么一股力量,随时可以将京师砸成一片废墟的力量。而且,如果不是贾瑾亲自带自己过来,给自己详细解释眼前的这些小东西,恐怕自己就是看着这些东西,也不会想到,这些不起眼的金属物件可以随时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皇帝的眼神扫过贾瑾,他第一次发现,这个女孩子的确不容小觑,在他的眼皮子地下,不知不觉中有了颠覆王朝的力量。还好这孩子对自己的忠心耿耿,要不,也不会让将自己手里的底牌漏给自己了。看来,这丫头的婚事,自己要仔细斟酌斟酌了,不然,自己晚上注定是难以成眠。
贾瑾见皇帝看过来,还以为皇帝有不明白的地方,便解释道:“圣上,这些工匠们看着每日里能够完成不少零件,可是经过挑选,合格的,能够承受住足够力量的零件实在是太少了。很多零件大小规格是合格了,可是在铸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太脆,或者是不够坚韧,或者是太软。最后经过挑选的零件吗,合格的不足十分之一。”
贾瑾接过下面的人传上来的账本;双手奉与皇帝道:“圣上,请看这些账本。不合格的零件都会回炉,虽然不可能用来铸造零件,却可以用来制造农具。尤其是此处铸造出来的曲犁,在周边地区很有名。这些账本中就详细记录了农具的去向,就是公主殿下主持的赈灾一事之中,也有从此处购买农具的记录。”
皇帝接过账本,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顾太傅等几个老狐狸早就发觉了皇帝的情绪不大对劲,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倒是太子,依旧对贾瑾的这个庄子很感兴趣。
太子道:“青和,这些东西,想必花费了你不少心血吧。”
贾瑾道:“殿下,其实,青和能够弄出这个东西,完全是个巧合。这些模具的制造,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臣女的叔父是工部员外郎,可是迟迟不得升迁。祖母记得几次发作父亲。青和这才注意起工部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曾经拜托哥哥去工部,也曾经仗着辈分将族里如今在工部供职的族人叫到家里问话。靠着这些,臣女才能够对工部的事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才在这里置办下这么一个庄子。”
太子道:“你就不怕这里面有人反水?”
贾瑾见已经远离的了那些工匠,已经快到了监工处,周围已经没有了庄子上的人,这才道:“殿下,其实,这完全不用担心的,这些工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关于攻城器械的组装,就是算上六部的官员,也只有少少的几个人知道而已。就算是有蛮夷的探子,他们偷去了零件,他们也不知道这些零件是拿来做什么的。而且,要将这些零件组装成攻城车等利器,还要很多东西,那些东西,这个庄子上是没有的。”
太子忙问是什么东西。
贾瑾道:“就是大件的木料。太子殿下,请看,这座庄子很小,窑洞里面用来烧火的也不是木柴,而是经过炼制的煤炭。一路走来,大件一点的木料都没有。也就是说,这里根本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攻城车。”
正文 265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收费章节(20点)
265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古话说的果然没错。又有谁能够想到,贾瑾将已经完工的攻城车等利器就藏在了书院里面?皇帝看着那些被书院的士子们当做是坐凳的长条状物体,嘴角隐隐地抽了抽。
没错,巨大的藏书阁里,随意摆放的,被人当做是各种别开生面的条凳的,就是攻城车的各个部件。那边两个坐在身下的不是攻城车的撞锤吗?他们面前的桌子,不就是攻城车的挡板吗?还有靠窗的那个隔绝出来的雅座,看看,那些凳子、桌子、护栏和藏书阁里各式各样的奇奇怪怪的装饰,皇帝刚刚还亲手拆过那些模型,怎么会忘记了自己刚刚摸过的零件的样子?
更不要说对这些攻城器械很有占有欲的璐国公英国公两个。他们也认出来了。
贾瑾笑笑,命人,将几样东西搬到藏书楼后面的一个偏僻的、被人造假山挡住了视线的独立院落,并指挥着,将那些零件拼成了一台投石车。
这下子,连工部尚书和顾太傅也反应过来了,在这个占地千余亩的书院里,藏书楼的每个楼层、每个院落的转角都有必备的小读书间,那里摆放的凳子很多都是攻城器械的大型部件。只要有人一声令下,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变成一台台的攻城利器。而方才他们参观过的那个山坳里的庄子,就在书院的后头,隔着一片小小的竹林。
皇帝也发现了,虽然那个庄子离书院很近,可是要将这些攻城车等器械安装起来,那是避不了人的。就好比方才,贾瑾让人抗了那么些东西过来,就有不少士子探头探脑。只要自己派一二探子,就可以将这书院里的动向掌握在手里。
皇帝稍稍放心,又听得贾瑾道:“圣上,其实这些大型的木质部件的加工方法,还可以改进。这是臣女让下面的人制造这些部件之时,发现的改良之法,请圣上过目。”
皇帝接过贾瑾高举过头顶的册子,随手就翻开细看,良久,看完了,这才交给工部尚书:“陈爱卿,你看看这个。”
陈尚书连忙恭谨地用双手接过皇帝递过来的手札,细细地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偶尔还击节赞叹。待陈尚书看完册子上记录的东西,已经是日薄西山,陈尚书合上书册,双手奉与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梁公公,口中却道:“臣一直听说,青和郡君在农事上很有天分,尤其是几样高产作物,更是天下闻名。却没有想到,青和郡君对工部的这些事情也了如指掌呢。”
贾瑾赶紧欠身,赔笑道:“尚书大人过奖了。其实青和的本事平平,能有今天,不过是舍得花钱、又托赖圣上鸿福而已。在农事上是如此,而在此事上也是如此。那些部件的煅造方法,青和不止找过一家工匠,还让数位工匠一起努力,用不同的方子实验过。光这些模型,送到青和手里的,每种就不下二十件。青和玩熟了这些模型,自然就知道很多以往不知道的事情。”
贾瑾见陈尚书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赶紧道:“也就青和这样的女孩子,家里得宠,父母开明,能够像如今这样由着青和的性子来。可是朝廷可不一样。朝廷里的每一个铜板,都是百姓们的血汗钱,每一个都来之不易。如今天下多事,周围的蛮夷们又蠢蠢欲动,如果不先下手为强,怕是反遭其害。可是,厉兵秣马是需要银钱,也需要粮草的,天下多灾荒,朝廷的赋税自然也少了,哪里有余钱来琢磨这些东西?”
太子道:“青和,琢磨这些东西很花银钱吗?”
贾瑾道:“回太子殿下,是的,琢磨这些东西很花银钱的。不说别的,就好比青和的那些试验田好了。青和在京师南郊,还有这书院附近都有试验田,专门研究各种作物的种植方法。不过,这些试验田大多不出产什么东西,就是有出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