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瑾笑笑,道:“姐姐我说的都是最粗浅的,妹妹以后慢慢地琢磨着就是。妹妹只要知道一样,本朝模仿前宋,爵、官、职,三者是分开的,俸禄也不一样,像我父亲身上原本就有的一等将军就是个爵位,而二叔身上的员外郎则是官位,一年也就二三百银子,可是如今我父亲身上光爵位就有两个,又是户部郎中,除了俸禄以外,还有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厨料、衣粮等等额外的贴补,一年可不止千两之数。姑爹的巡盐御史又是个要紧的,品级也比我父亲高,所以这些贴补还要多些,妹妹可不必太过忧心。”
“可是妹妹总觉得自己太过靡费了,若不能做什么,妹妹心底不安。妹妹想着是不是从日常应用上节俭些才好。”
“妹妹说什么傻话呢。”贾瑾拍了拍黛玉的手,“妹妹难道忘了,光你我的小厨房里的米粮就有多少种?籼米、粳米、糯米、小米、糙米、黑米,林林总总不下二十种,就是御田粳米在我们家里,连有些头脸的丫头都知道用来做粥是好的,做了其他的她们还不要。若是连妹妹都要节俭起来,外面的人还当姑爹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贾家刻薄得连亲戚家的姑娘都要怠慢了呢。”
“对不起,二姐姐,是我想岔了。”
贾瑾捏了捏黛玉的脸颊,道:“傻妹妹,记住,这些丫头下人们跟着我们不过是因为能过上好日子又有银钱可得,若是妹妹节俭了,那她们也必须节俭,若是时间久了,还会召来不满和背主呢,因此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节俭,也不会从这些地方来节俭。妹妹要记得,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开源永远比节俭有用得多也容易得多。还有,我们身上的衣裳首饰、口中的粮食果子都是百姓辛辛苦苦劳作出来的。百姓将自己的血汗交给国家是因为国家能保护他们不受战乱之苦,将这些东西卖给我们这些官宦之家,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为国效力、同时也让他们能养活自己的家人,我们吃着精美的食物、穿着华丽的衣裳,就是将他们的心意记在心里、背负起他们的期盼,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妹妹,不要说什么节俭的话,该吃的吃下肚子去,该穿的穿在身上,然后牢牢记住他们的期盼,想着是不是可以用自己手中了财物力量,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能有个为自己而努力的安定的生活。”
黛玉得了贾瑾的话,心里平静许多,却依旧不明白,只得将这些话全部记下,写信寄给林如海。同时,黛玉也知道了自己手里的银钱可作大用,也细心地收好了。贾瑾送走了黛玉,想了想,叫了崔嬷嬷,拿了从买卖街上得的珠玉宝石和外面刚送来的素面金簪银钗及金银线各色上等绫罗羽纱等物,让白嬷嬷去教导那些丫头们扎宫花,又才对金嬷嬷崔嬷嬷二人道:“林妹妹今儿来却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只是现在又混忘了,等我琢磨透了,再请嬷嬷们为我参详参详。今儿个,我请两位嬷嬷来,是想问一下,嬷嬷们可知道有什么人会做琉璃的,我想置办个琉璃作坊。”
金嬷嬷和崔嬷嬷二人对视一眼,才道:“若是郡君想置办琉璃作坊,老身一下子倒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过,老身有个好姐妹,她有个残疾的侄儿会做这个,若是郡君首肯,老身可以去打听下。”
“也好,嬷嬷们不妨多商量商量,多推荐几个人出来。还有,上次庄子上送了可用的流民名册来,嬷嬷可都看过了?里面有没有会酿酒的人?”
崔嬷嬷笑道:“倒是有三户人家,一家八口人之前是酿烧酒的,另外两家是酿黄酒的,一共十一口人,如今都还在庄子上。”
“这样,如此,在庄子办个酿酒作坊,让他们试着用甘薯酿烧酒。这甘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仓储办法,不如都先拿大部分来酿酒,也好省下一部分酿酒的粮食。让他们三家分开各使各的力,用不同的法子试试,我只要最后酿的酒够烈就好。嬷嬷看看在哪里开这酿酒作坊比较好?”
金嬷嬷笑道:“老身记得郡君接了牢里的石老太师一家在庄子上,上次老身也看过了,那几间瓦房也小了些,郡君又要接郑太医的家眷,怕是那个院子不够使的。过阵子,等收割了,郡君不妨再盖些瓦屋,将这些犯官家眷挪过去。原来的那个两进的小院又扩建了一次,又有水井,做了酿酒的作坊倒是不错。不过那里潮湿了些,不适合石老太师这样年纪的人住呢。”
“这样,让庄头去看看,比划着定两三个地方出来,到时候挑一个出来,盖上两层的楼房和六尺的围墙,想必是可以的。”
正文 第五十七节
待贾瑾处理好庄子上的相应的事物和藏书楼的事情,外面雨已经停了,院子里的竹子散着淡淡的清爽的味道,院子里的各色藤蔓碧叶层层,上面点点水珠映着阳光,宛若女儿家娇俏妩媚的眼,将院子装点得额外优雅。不过,这些却与贾瑾无关,她正忙着在纸上写写画画,头也不抬地道:“今儿个是庄子上送孝敬的日子,都送了些什么来?”
金嬷嬷起身吩咐了外面侍立着的丫头一句,不一会,陈嬷嬷就用托盘捧了一只红色缎带扎着的红木盒子来,将托盘小心地放到了炕桌上,自己则站到了门边。贾瑾很快就弄好了手里的东西,自己将写好的纸头收拾了,放好笔墨,才打开木盒子。木盒子分两层,第一层是单子,下面则是几只大信封。贾瑾打开单子看了看,点了点头,又将信封依次打开了,点了点里面的银票,确认无误后,又往自己头上的金雀簪里放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才让人取过自己的梳妆台里面一只金边嵌螺钿紫檀盒子来,将银票连同林如海送来的都收拾好了,自己亲自动手将竹编清漆盒子和紫檀盒子放好了,才起身领着崔嬷嬷金嬷嬷陈嬷嬷出房门来,外面白嬷嬷领着众丫鬟连忙行礼,贾瑾回了半礼,道:“白嬷嬷,这些就麻烦您了。请多多做些,过两日我要去舅舅家,这些是预备着给表姐妹们作见面礼的,还有那些个毛皮玩偶,也是不能少的,请嬷嬷多多费心。”白嬷嬷躬身应了,贾瑾欠了欠身,回了半礼,领着众人往东小院来。
这东小院本来只有正房三间,东北墙角还有一口井。去年给贾瑾布置屋子的时候,在正房两侧各添了一间耳房,东西墙下也各添了三间七尺深的屋子,南面又增了三间抱厦,贾瑾还特别吩咐了给井加了盖子,做了铁质的汲水工具方便压水。如今,东小院的正房,住着几位嬷嬷,东侧屋子住着贾瑾和黛玉屋子里的厨房上人,西侧三间屋子两间作了柴房一间住了两个伙头婆子,抱厦则是食材间。
东小院早得了消息,在正房门前的屋檐下设了一张交椅两个绣花墩,分别请贾瑾和金嬷嬷崔嬷嬷坐了,伙头婆子、厨房上人和得了消息的粗使婆子在给贾瑾请了安,站成一排等候贾瑾的吩咐。贾瑾照例先去了柴房,看了看柴火、银炭、蜂窝煤等物的存储情况,及安全问题,又点了点搭在抱厦和柴房间的墙角的棚子里的一笼笼鸡鸭、鹌鹑乳鸽的数目。方才回到交椅上坐了。
两个伙头婆子连忙上来汇报之前留下的食材及柴薪的情况,又说了新送来的食材和柴薪的安置。贾瑾点点头,道:“将那个装了猪下水的缸搬出来。”
八个粗使婆子赶紧拿了工具去将那个大缸抬出来。这个广口大缸里还安放了一个圆柱形的口子只有大缸一半大的陶缸,贾瑾让人取出里面的陶缸,将陶缸里面的猪心、猪肝、猪肠子都点过了数目,方才叫人取了盐和碱面来清洗。那两个个厨房上人还是第一次洗猪肠子,贾瑾少不得远远的看着,指点一二。又从另一个大缸内拿出的陶缸里拿出了猪肉,清点了数目,让伙头婆子切开了,放进了洗干净的陶缸里,又腾出了一个大缸,将陶缸坐进去,大缸里灌了一半高的水,撒上耳房里拿来的干燥的硝石,不一会,大缸外面就结了一层薄薄的霜。粗使婆子们将猪肉连缸抬回了抱厦,又将装了硝石水的缸抬进了耳房。贾瑾吩咐道:“硝石容易起火,打理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见了光,更不能近火,必须阴干,平时放硝石的屋子不许别人出入,开窗户通风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什么树叶子草叶子混进去了。知道了吗?”众人连忙应了。
贾瑾又叫人抬出了那个装了未曾舂过麦粒的陶缸,让人小心些,将里面的杨桃都弄出来。百枝还特地拿了一个过来给贾瑾,贾瑾看了看,杨桃不易运输,放在这些麦粒中间的杨桃倒是熟的差不多了,比那些放在装了松针麦秆的竹箱子里的要透一些,已经可以吃了。贾瑾吩咐人将杨桃装在了竹篓子里,又用布袋子将麦粒另外装了,备着喂鸟雀。接着又从黄豆和芝麻里拿出了鸡蛋,这些鸡蛋事先已经清理过了,还抹了油,看上去非常漂亮。贾瑾让人将鸡蛋清点了数目,放在竹篮里,吊在了抱厦的房梁上。接着又叫人取了细纱线,将香菇等大个儿的菌类串了,也挂在了房梁上,而其他的菌类按照种类装在了有盖的大小竹篓里,放在了抱厦里的架子上。各色豆类、芝麻、花生等,也都用布袋子装了,安放在抱厦的墙角。鱼养在了西耳房西侧的两只大缸里,虾和龟鲞装在了不同的有盖的竹篓里也养在了大水缸里。
贾瑾又清点了其他的菜蔬和各色香料、调味品,以及那三十多坛的黄酒烧酒。转身,却见一个粗使婆子,拎着一大捆草往柴房走去,贾瑾立马道:“回来。你拿那个做什么?”
“回姑娘的话,奴婢看这个可以点火,所以想把它挂在房梁上晾干了,好……”
“那是我准备用来做点心的药材,你放在这个架子上。”那婆子赶紧应了,几个粗使婆子互相打眼色取笑她,贾瑾拿眼一扫,立刻都安静了。贾瑾想了想,将装了果子的竹筐竹箱竹篓都打开了,将所有的果子都拿里出来,重新放置了,将原本填在果子中间的物件都收拾了。松针麦秆什么的都扎好了,放到柴房里去,其他的山药仙草金银花之类的药草还有桂皮八角等另外找干净的容器装了,安放在抱厦的架子上。这些都看过了,贾瑾又去看了看那些下水的清洗,见那两个厨房上人手脚还算麻利,四副猪内脏都已经打理干净了,猪肠子更是洗的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送来的所有物件都收拾好了,又赏了这些伙头、厨房上人和粗使婆子每人一只银镙子,还特意夸奖了那个拿了药草的婆子,说她节俭,额外赏了一吊钱给她。那婆子自然是喜出望外、千恩万谢,其余的几个没有不眼红的。贾瑾检查完了,又去了厨房,检查了灶台是否干净,碗盘等餐具是否洁净,用来洗碗的抹布、伙头厨子身上的围裙是否雪白依旧,厨房的边边角角是否没有灰尘,一切都妥当了,才安排人将下水什么的都卤了,又教伙头炮制仙草金银花准备做点心,又让人将送来的冰镇着的猪皮冻取了一大块切了,给贾母、邢夫人、黛玉、王熙凤和徐氏姐弟屋子里加菜,还叫了伙头吩咐道:“这次送来的一百斤螃蟹,你们小心打理着,我预备着请老太太赏花使。”
厨房里人欠身应了,贾瑾方才回去,路上还吩咐百枝道:“送来的杨桃,十个算一份,老太太和太太那里各两份,嫂子、林妹妹、徐姐姐屋里一份,另外送一份到书房里去,若是环儿问了,五个以下,只要他能拿,就给他。还有送六个给珠大嫂子,六个给宝玉。”百枝连忙应了,自去安排人等。
贾瑾回到自己的屋子,又拿了针线开始绣了起来,做了两刻钟,外间的丫鬟叫了一声,贾瑾拿出怀表看了看,将针线收拾好了,起身梳洗,换了衣裳首饰,就去了邢夫人正房。贾瑾到时,贾赦已经回来了,正在换衣裳,而贾琮还在书房学功课未曾下学。贾瑾在外间等候了片刻,贾赦就在邢夫人的伺候下出来了,贾瑾赶紧起身见过父母。
邢夫人一见贾瑾,便道:“老爷,你不知道,今儿个二丫头的庄子上送孝敬来了,二丫头特地挑了二十个极漂亮极甜的杨桃来,老爷回头一定要尝尝。”
贾赦让贾瑾免礼起身归座,才摸了摸胡子:“恩,丫头,你庄子上的孝敬你自己留着就是,何必到处送。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上回你送的糖水桃子可是你花了大价钱去买的桃子不是?你那几个庄子可不产桃子。”
“父亲说的,本来就是女儿自己嘴馋,才买了桃子的。只是不小心买多,最后做的糖水桃子也多,才拿来送人的。”
“你还说。你当我不知道那糖水桃子可以放上一年半载的?你自己留着吃好了,何苦送了那边去,那边吃了还不够,又是一番折腾,到头来倒成了你的不是。”贾赦脸上闪过一丝愠色,又让人拿了一只盒子来:“这是我从外面带回来的,你拿去玩罢。”
贾瑾打开看时,却是一盒子的团扇,双面金银线绣,还嵌了珠玉作装饰,忍不住道:“好漂亮的扇子,父亲,姐妹们可都有了?”
“这是单给你的,不许你分给别人。看看你,上次自己特别定做了沉香檀木的发簪,转头给了林丫头,又做了几把紫檀扇子,又分给了徐丫头,你就不能给自己留着些?!”
“父亲,女儿有留啊。”
正文 第五十八节
“你给自己留的都是御赐之物,原本就是不能送人的。”贾赦瞪了贾瑾一眼,却见女儿低头不语,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就不会多为自己想想。这次为了林丫头的册封和你哥哥的升官,你又花了多少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不说熟痘法种痘需要的那些人手、药物等等,就说那些百姓,因为不相信这熟痘法种痘比先前的生痘法种痘要安全得多,你还往里面贴了银子,一个来种痘的人你贴补二两银子!不然,这京里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来排队种痘。”
“父亲,这种痘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女儿也是为了这个家。而且,那不过是最开始的那些日子而已,如今百姓也知道了熟痘法种痘的好处,已经不需要女儿往里面贴钱了。”
“话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