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 >

第51部分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瑾的冷哼声在白影的耳边响起:【我早就说过了,在贾家这样的地方谈感情,那是找死】

    白影在原地晃了晃,看着贾瑾远去的身影,哼了一声:【我看你是死鸭子嘴硬,日子久了,假戏真做,有你受的。】白影在原地呆了片刻,觉得没趣,跺了跺脚,自己回去修炼了。

    贾瑾回到大房的时候就看见王善保家的在大门前探头探脑,见了自己,赶紧小跑着过来了:“见过姑娘,姑娘可算是回来了,太太等姑娘很久了。”

    贾瑾愣了愣,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回姑娘的话,是下面送首饰来了。”王善保家的一面将贾瑾往里面请,一面陪着笑。她的外孙女司棋以前司棋在元春跟前伺候的时候,跟府里的那些丫头也没什么区别,可是这次自己的外孙女回家探亲,却让自己的亲戚们和左邻右舍都不敢说什么了。贾瑾房里的丫鬟们本来就出挑,自己又能常常见到,不觉得司棋有什么出彩,可是自己那个亲家母的娘家有个姑娘是在贾母的屋子里伺候的,两人都是二等的丫鬟又是同一日回家探亲,一比较,明显的,那个女孩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做奴才的,可是司棋就让人觉得是个真正的大家闺秀,无论是刺绣还是字,都拿得出手,行为规矩上一看就不弱。若不是知根知底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官宦人家的姑娘偷跑出来玩的呢。再加上贾瑾一贯丰厚,如今又有不少人求到王善保家的面前,好让自己家的女孩子进来伺候贾瑾。

    说话间,就到了邢夫人正房,贾瑾先给邢夫人请了安,邢夫人就将贾瑾拉到了自己身边坐下:“好孩子,你可算来了,快来看看,这是凤栖斋送来的今年冬天的时新花样。”说着邢夫人就拿起首饰一样样地比划。

    贾瑾看了看邢夫人手里的首饰,有赤金的有紫金的,有嵌琉璃珍珠的,也有嵌各色宝石的,贾瑾低了头:“太太,徐姐姐和林妹妹可都有了?”

    “傻孩子,这些都是给你的。”邢夫人点点贾瑾的额头,“你父亲和我说过了,你送来的那三盒子珍珠琉璃宝石,每盒留一半给徐丫头做嫁妆,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嫁个亲生的,有那么多珠宝做首饰已经是极好极体面的了。另一半,就拿来给你打平日里戴的首饰。”

    “看太太说的。”贾瑾赶紧行礼谢过长辈的关爱,方才坐下继续道:“女儿的首饰也不少,前阵子嫂子还送了好些过来呢。”

    邢夫人道:“你嫂子送来的是公中的份例,看着虽然好,却是你们姐妹都一模一样。你是个郡君,又怎么能老戴和三丫头一样的首饰。至于林丫头,她又有老太太贴补,又有父亲照应,自打她五月除服以来,她就没短过首饰。徐丫头那里,升米恩斗米仇的,若是给了太多,将来也是个麻烦,你父亲的意思,让我们大房每季多给徐丫头一份首饰就成。倒是你,如今是郡君,你也十岁,也是个大姑娘了,可不能像以前那么朴素。御赐的首饰,你总要些其他的首饰搭配着吧,还有出门做客的首饰、参加不同的宴会的首饰、家里的聚会的首饰、平日里戴的首饰,你自己数数,你的首饰可够?”

    贾瑾勾起嘴角,笑得温婉又含蓄:“那也不用都给女儿呀。太太也该多打些首饰才好呢。”

    邢夫人瞪了贾瑾一眼:“我一把年纪了,还打扮做什么?”

    贾瑾笑道:“看太太说的,太太虽然是长辈,可是但看太太的脸,哪个不说太太和嫂子是姐妹呢?只是女儿看太太的衣裳首饰都不够鲜艳华丽,太太若是打扮起来,绝对是家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

    “看你嘴贫的。”邢夫人红了脸,咳嗽了一声,道:“你这个促狭鬼,我都是要抱孙子的人了,还跟小辈们抢家里第一美人的位子,那不是寒碜我吗?有那个闲钱,我还不如多置办些田地呢。”

    邢夫人想起了什么,放下手里的首饰,拉着贾瑾的手道:“好孩子,我听下面的人说,你和林丫头两人又要置办庄子了?”

    贾瑾收起了扇子,道:“是的,太太。因为宫里有消息说,这几年京畿一带很缺药材,尤其是常用的药材,像甘草、金银花什么的,还有绿豆之类的也很缺。所以女儿想着,连带着新得的皇庄,一起种植药材。不过,田地好买,懂药的人却不多,女儿虽然求了韩尚书帮忙找人,不过,这药材庄子能不能成,还难说。”

正文 第七十六节

    第七十六节

    PS:昨天不知道怎么了,早上起来就头痛,痛了整整一天,直到回家睡了一觉才好些,忙了半天,还是发晚了。这是歉疚的影子。

    以下正文:

    “你办事,从来都是妥当的。而且韩尚书宦海数十年,能平平安安地以尚书衔告老还乡,他老人家的手段,更是让我们这些内宅女子难以望其项背。既然如此,那我也出一份子好了。”说着,邢夫人就叫王善保家的去拿自己梳妆台抽屉里的那只顶老的首饰匣子拿来。

    转头,邢夫人就问贾瑾庄子都置办在什么地方。贾瑾回答说是在雁影湖边上,连着皇上这次赏赐的那个御赐庄子,距离京城有近三百里的水路。邢夫人一听,更是开心,连忙接过装了自己积攒的体己一共四万两银子的首饰匣子,推给贾瑾,口中还道:“帮我也置办个药材庄子吧,横竖这些银子白放着,不如置办个庄子,多少还是个进项。”

    贾瑾看着面前的首饰匣子,道:“太太,这药材庄子可不是什么好弄的,毕竟懂药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寻的呢。”

    邢夫人道:“雁影湖那地方我曾经去过,二十余顷的湖水,三十里外又有一条小河连着黄河,直接从水路顺流而下就可以进京,最是方便不过了。就是药材没什么收成,将来种其他的作物,也是极好的。这里一共四万两银子,你看看,能买多少地就买多少,若是不够,再跟我说,马上就是年底了,公中发年例的时候我再给你。”

    贾瑾笑着收起了银票,被邢夫人又是一阵半真半假的数落,要贾瑾平日里多加小心不要轻易相信人,又让贾瑾亲自清点过银票,又说了些闲话,才让贾瑾回去。

    贾瑾回到自己的卧室,在丫鬟的伺候下梳洗,本想去了大衣裳半歪在炕上准备养个神,不想紫鹃来问,那些细布怎么办,贾瑾就知道,今日的午休又泡汤了。

    贾瑾靠在板壁上,身上盖着薄被,让小丫头们抬了一张紫檀大炕桌来,将那些细布挑选了些,放在炕桌上,贾瑾慢慢地将那些细布打开了细看。这些细布不想贾瑾在庄子上常见的那种粗布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贾瑾重金悬赏的关系,一匹匹的纺织工艺都是不错的,还有棉本来就容易染色,这些细布,虽然比不过后世常见的现代工艺的布料,但是也可以说是极好的了。贾瑾一面看布料,一面读着每匹布料上夹带的织娘的信息,并和送来的孝敬单子上附着的信件做对照,盘算着做什么好,也许自己可以做两件中衣?

    “姑娘,这料子可没有姑娘从内府淘换来的细布好呢,可配不上姑娘的身份。若是姑娘拿这个做衣裳,那我们越发该换一身了。”

    贾瑾的耳边响起连翘的声音,才发觉,自己居然不知不觉地将心里话说出来了。贾瑾抬起头,笑笑,道:“那你说,这些料子用来做什么使才好?”

    连翘道:“这些料子看着鲜艳,却不够亮丽,做外衣可比不上绸缎做的衣裳,若是做里面的衣裳,又太花俏了。拿来给下面的小丫头们做外衣尚可,可是若是姑娘也拿它做衣裳,女婢怕给姑娘添麻烦。”

    “那你看用它做什么褥子、被套、窗帘、帐幔之类的可行?”

    连翘道:“姑娘,我们荣国府里的主子们的被子褥子用的不是绸的,就是缎子,就是那些个姨娘通房屋子里也是用各色缎子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哪有让正经的嫡出的姑娘用这细布布置屋子的理呀。这细布,轻盈飘逸比不上纱罗,光鲜亮丽比不上绸缎,给下面的小丫头们使还刚刚好,若是姑娘也用这个,女婢怕有人说闲话,让姑娘为难呢。”

    贾瑾一愣,发觉自己失策了。原以为让庄子上种植棉花,自己再办个纺织作坊,就可以利用轻工业带动国家制造业,让更多的人跟着受益。如今这一看,这样的计划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贾瑾不死心,又招来几个丫鬟问她们对这些细布的看法。谁知大家都不看好这细布。

    贾瑾叹了口气,又问:“那你们看这些细布在外面的普通人家会受欢迎吗?”

    丫头们都摇摇头,尤其是芰莲,本来就是在庄子上大的,又跟着贾瑾的日子久了,道:“姑娘,请恕女婢大胆。姑娘为了这些个细布,又是选织娘又是重金悬赏,还为了特地让木匠和铁匠一起改进织布机,才得了这些细布。若是真的将这些细布拿出去卖,若是贵了,女婢怕没人要,若是贱了,怕是姑娘收不回本钱。而且,女婢记得自己在家里尚未伺候姑娘的时候,家里的母亲嫂子有空就会纺纱织布,好贴补家用,也不一定会买这样的细布料子。”

    贾瑾一愣,叹了口气,可是要自己半途而废,贾瑾自问做不到。贾瑾靠在板壁上,半合着眼,右手食指一下一下地叩着炕桌,沉思了片刻,才屏退了丫头们,对边上的金嬷嬷道:“嬷嬷对军需供给上的事情可有印象?”

    金嬷嬷道:“老身能知道姑娘的打算吗?”

    贾瑾道:“嬷嬷,你可看到了,这细布在百姓人家里怕是不受欢迎,在大户人家里也拿不出手。我总要为那些织娘多打算打算呢。”

    金嬷嬷看了贾瑾一眼,道:“老身不大明白姑娘的意思。”

    贾瑾笑笑道:“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土地都到了世家大户的手中,普通的升斗小民,不是只能一再地去开垦荒地,就是只能给人家做长工佃户,再不就是流离失所,加上本来的人头税,哪怕就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日子大多也紧巴巴的。可是就是这样的斗升小民,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大半,若是有人挑拨几句,怕是从此就不太平了吧?”

    贾瑾见金嬷嬷听得认真,又笑道:“本朝的高利贷盛行,利息甚至高达七成,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田地的租金一直居高不下。嬷嬷试想一下,五亩地,一般来说,一户人家两三个正劳力,加上家里的女人偶尔帮个忙,就能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若是再加一头牛,这样的人家,就是耕作上十来亩地,也是可以的。可若是拿五亩地满满当当地摆上织布机,又需要多少人手呢?”

    贾瑾见金嬷嬷低下头若有所思,又道:“还有,嬷嬷可曾想过,织布需要的纱线也是需要人手纺线的,织布机需要木匠打造出来,就是平常也需要人手养护才好呢,还有采购棉花羊毛这些东西需要人手,打织布机的木料也需要人手,就是运输这些东西还需要人手。嬷嬷算算看,这里面又能养活多少人?而且,若是,这样的作坊多了,就能收纳更多的人手,若是有朝一日,那些大户人家发现找不到人手种地,那么那些个高昂的租子,是不是会降下来,若是还是找不到人手,那么,是不是那些大户人家不再大肆购买田地?是不是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的实力?”

    金嬷嬷看了看贾瑾,回答说,自己要想一下,才能给郡君答案,回头,就发了一封密信回宫,自然,皇帝又是一夜未眠。而这里,贾瑾让百枝连翘两个将细布和炕桌收好了,自己又起来梳洗打扮,准备去书斋。

    换好衣裳,坐在梳妆台前,贾瑾摩挲着手里的檀香扇子上的络子,让百枝为她梳头,白影在边上晃来晃去:【真没想到,你居然会涉足纺织业。不过,这纺织业真的这么难搞吗?】

    【不要忘记了,当年的鸦片战争最开始的原因,就是因为中英两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一边是中国的丝绸茶叶在西方国家的盛行,一方面是西方的棉布在中国几乎卖不出去,才导致了西方国家向中国销售鸦片,祸害我们的同胞的。】

    白影抓抓头发,道:【你不要跟我说什么历史书上写的,我是理科生,这些东西我就是读过,可没有什么深刻的领悟。】

    【是啊,我们将很多话都挂在嘴边上,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话的意思。】

    白影见贾瑾又开始发呆,凑近了问:【我说,你怎么想到军需上的事情的呢?】

    贾瑾道:【从来就是这样的啊,一个朝代立国久了,就会出现官商勾结的情况。这是中国几千年不曾改变过的必然现象,古代封建社会是如此,就是我们那个时候也是如此。我没有力量也没有魄力去挑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特性,但是我可以利用这个特性为自己谋求利益,同时也为百姓多做那么一点点事情。】

    白影低头道:【你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看那些个贪官污吏很久了,就是在韩家的时候,也没有少说要一扫天下的话。】

    贾瑾低低在心中叹息道:【知道吗?我在穿过来以前,在起点看到一本书,上面说过,在中国做事,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在于你能否混圈子。就是当年的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也不过是一种混圈子而已。】

正文 第七十七节

    第七十七节

    白影一愣:【那个什么叫“新闻报告”的?】

    贾瑾道:【是《新闻抄袭历史》,就是这本书,给我触动很大,还有《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本书,可惜两本书,我都因为不忍看下去,都只看了个开头,不然,对我如今的帮助更大。】

    【不忍看下去?】白影戳了戳贾瑾,【你有那么脆弱吗?】

    贾瑾横了白影一眼,淡淡地道:【如今我也算是古代闺秀,人家要学的东西我一样学,甚至比其他人要求的更严格,因为规矩也好、女红也好,都是敲门砖,若是没有了这块转,我就是跟那些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也会被人嫌弃。学规矩的时候,身上满是伤痕,就是跌出了血也不哭;学女红的时候,手指被扎得满是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