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林清传之红楼篇+番外 作者:紫莜dxm(晋江vip2014-06-29完结)-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禛玉面不改心不跳,这跟前世皇阿玛的一百二十遍来说,小巫见大巫。
皓玉呵呵一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住了,未来的一品大员就是你了。”皓玉还似模似样的拍着冯纪赵卓两人的肩膀给予鼓励。
冯纪趴在皓玉的桌子上,没精打采的说道:“没动力了,没精力,一品大员好遥远的距离。”好想念以前想玩就玩不想玩还是玩的日子。
皓玉眯眯眼,眼珠子一转,拉扯过冯纪的耳朵说了几句话,冯纪眼睛一亮,“真的,林兄说话算话?”
皓玉点头,“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冯纪立马恢复活力,神采奕奕的说道:“好,就冲你说的这个,我拼了。”
赵卓就像是看稀奇事一样神奇,“冯兄喝了鸡血回血了?”
冯纪炸毛,“你才喝了鸡血,爷我一直这么精力充沛。”说完哼了一声,昂着头继续读书去了。
赵卓瘪瘪嘴,这人变化太快了,什么状况?
“林兄说了什么让冯兄这么有动力?”冯纪那撬不开嘴,走别的路吧。
皓玉笑笑,“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还边说边摇头。
林禛玉好笑的摇摇头,果然自己有颗苍老之心,没有这样的赤子之心。
********
京城西城门,五百米远的空旷的野地里,大小不一挨着搭建好的木屋。
最外围最大的木屋里,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听着下属汇报事情,不时的插嘴问几句,此中年男子看起来正气凛然,莫怪乎林如海把此人放在这里留守,这人给普通老百姓的第一印象就是莫名的信任。
随后又走进了穿着破旧的妇人牵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男孩,“民妇参见大人。”
中年男子点头,“不用多礼,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妇人拘束的说道:“民妇只想要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民妇家里除了儿子已别无他人,民妇可以自己找活计养活自己和儿子,只是现阶段确实很困难。”
中年男子看她说的很在理,“你放心,你在这待到难民营结束都可以,不过本大人看你很有自知之明,建议你尽早搬出去安顿下来,这个地方在灾难结束之后就会拆除。”
随后,中年男子就让小厮领了妇人去领生活用品,然后再领一住宿的木屋。
妇人刚才还未仔细看这个暂时的栖身之所,这会打量了一下,不由的皱眉,当然不是说住宿的条件不好,而是这气氛不对。
妇人跟着小厮一路走到一个小木屋门前,这一路上有许多打量的目光,妇人纳闷,因暂时不明白情况,只得把疑问搁浅在心内。
灾难时期,有自强不息的人,更有好高骛远好吃懒做之人。
此时京城的难民营里留下的大多是好高骛远看不清楚情况的人,这些人嫌东嫌西,想享福又不想太辛苦,找了那么几天觉得非常的不合适,就这么待在了难民营,反正难民营里供吃供喝供住。
对这些人,留守的官员们也不再劝说了,反正几个月过去,难民营就会拆除,这些人还不是得走,那时候朝廷最多发一点回乡的路费,其他一切自理。
进了木屋的妇人,关紧了房门,然后才抱紧儿子默默无言。
林家郊区的几个庄子里,住进了一批陌生人。
经过十多二十天的磨合,进了庄子的人,已经能够很好的配合管事或者庄子附近的村子里的村民们做事,这些人都很积极,管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婆婆,你歇一会,让莞儿做,莞儿动作很快的。”莞儿姑娘婆孙三人也被林如海慧眼识珠的领进了庄子里。
“好,莞儿做,婆婆歇会。”老妇人笑眯了眼答应了孙女的话。
她们这会是在做女红,女孩子似乎也只有这些活计比较轻省,而且他们来了庄子之后,生活比以前还好,不免心里轻松一些。
“丽儿,歇会,看你满头大汗。”老婆婆心疼了。
“婆婆,不累,丽儿先把这些菜洗好了,王大厨等着用。”丽儿脆生生的说道。
老婆婆捶了捶腰,“哎,临了临了,婆婆和爷爷有你们两姐弟这么孝顺勤劳的孙女孙子,婆婆无憾了。”
“婆婆,你又来了,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一家人相互关照是应该的。”
原来失去父母之后丽儿带着弟弟,一路上受到莫婶的照顾,才安全的来到了京城,然后又被林如海挑中领进了庄子里,分配房子的时候,管事把两姐弟跟一对无儿无女的老翁老妇分在一起,或许是缘分,从此以后两家人变成一家人,老人有了孙子孙女,临了临了享受了一把当爷爷奶奶的天伦之乐,小孩有了长辈又有了感情的寄托,于是一家人变得越发的和睦了,越发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至于莫婶,丽儿挺惋惜没见到莫婶在庄子上,只能等以后有机报答莫婶的照顾之恩。
“相公你已经记了一上午的账了,先喝点绿豆汤,解解暑气。”妇人温婉,把手中的碗轻轻的放在了桌子上。
桌子后正在奋笔疾书的年轻男子,头也不抬,不过还是回了话,“娘子,等等,还有一点,马上就好。”
此一家子就是倒霉遇到劫匪的颇有资产的年轻男子,进了庄子之后,因着识字,就被安排着记账和教教庄子上孩子读书。
第一百四十一章 流言
全国各地的消息连续的传入京城;引起了底层百姓的恐慌;这不许多百姓都聚集在清风茶楼里,茶楼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
“据可靠消息;川蜀地区百姓已经十去九空;江南一带干旱越发的严重了;。。。。”说书先生在台上说着全国各地的境况;说书先生的表情也带了一份沉重,毕竟这灾难已经死了许多人了。
底下的百姓们,听的很认真。
“哎;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我们京城?”一个颇有书生气息的年轻男子,忧心的说道。
“照我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曾幸免,我们京城也难,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子,目光灼灼的说道,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对灾难并没有多少担忧,反正烂命一条。
这片区域都是站了一拨男子,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读书人到贩夫走卒不论。
“我走遍了京城,还在城门外跟逃难过来的聊过,情况很糟糕,他们说他们县城两个月完全是颗雨不下。”挑着一个箩筐的小贩商,忧心忡忡的说道,这阵子他的生意不好做,收入减低很多了,要不是以前存了一点钱,这几个月估计要喝西北风了。
“哎,你说这好好的,老天爷怎么发怒了?”一个穿着黑衣带着斗笠的瘦小的男人说道。
“谁知道呢,或许我们真应该去给菩萨上几柱香,保佑我们平安度过今年。”另一个人心不在焉的接过话又绕到菩萨那去了。
“东郊外的潭拓寺里住持卜卦很灵,要不明天让家里婆娘去求支平安签?”一人迟疑的建议道,平时他婆娘去寺庙他还会骂人,这会临时抱佛脚,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也行,明日就让家里婆娘去求个心安。”
“求菩萨有个屁用,说不定是谁得罪了神灵却要大家来承受怒火。”一个怒目金刚似的胖男人爆粗口说道。
“诶,这位兄弟,你怎么这样说话?谁有那么大本事得罪老天爷?你不要没话找话,乱说一通。”此人方正脸,看起来正气凛然,他话一说完,就得到了四周人的附和。
“就是,这位大兄弟,你可不能乱说。”
“我们都知道大家忧心这灾难波及到自身,再说神明是那么容易得罪的,作为神仙应该是最宽容大量的。”
。。。。。。。
胖男人急了,红着脸辩解道:“你们也不想想,前几年不是一直都风平浪静的,今年却有这样大的灾难,保不定是老天爷看不顺眼。”
有心急的大声说道:“你的意思是老天爷对新皇不满?”
胖男人缩了缩脖子,怯弱的说道:“我可没这么样说,我只是这样怀疑。你们想想太上皇在位这么多年,虽然每年也有灾难,都是小打小闹,哪像今年这样百年难遇。。。”胖男人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顺着胖男人的话下去,大家自行脑补了一番,因为老天爷对新皇不满,所以才降下这等史无前例的灾难惩罚新皇。
大家的神色都变了,对神灵百姓非常的敬畏,虽说这会一句话就带过了,但是保不住还是在大家心里留了一个刺。
上面的说书先生依旧在说书,人群里的议论声音此起彼伏。
直到打烊,清风茶楼才安静下来。
胖男人和一个干瘦的小个子男人,几绕几绕绕过几个巷道,在一间破败的院子里跟一个男人交头接耳一番,又从男人手里接过一袋银子,三人才各自散去。
胖男人和小个子男人没发现,从出了茶楼他们身后就跟了一个穿黑衣只露出眼睛的男人,黑衣男人跟随者胖男人和小个子男人见了接头的人,在尾随那人见到了幕后的算计着,才消失在夜色之中。
如此这般,接下来的几天,胖男人和小个子男人就流串在京城各大酒楼茶楼,不消五天,京城已经有流言说,是因为新皇不慈,老天爷看不下去了,今年才会降下大灾难以示惩罚。
这日林如海依旧去衙门先点卯,再去皇宫一趟。
马车里平稳的前行,闭着眼的林如海,突然听见了茶楼里传出来的高谈阔论,一下子惊住了。
“老程,停一下,听听里面在说什么。”
老程应声一拉缰绳,停下了马车。
这么早的时辰,茶楼里已经很热闹了,里面因为说书先生说的是现下的实况,百姓们议论纷纷,更遑论夹杂在其中煽动的言论,这些人的胆子真大。
林如海皱皱眉,看来又是谁在出幺蛾子了,还是针对宣和帝的,这样的非常时期,需要宣和帝作为榜样的力量,竟然有人拉后腿,那明显是跟宣和帝有冤有仇的。
“走吧,老程,先去衙门。”
去衙门跟下属布置了任务,林如海再晃悠到皇宫里了。
御书房内,已经走了一拨人了,显然宣和帝已经跟一批人商谈过事情了。
这次宣和帝找林如海秦霄大皇子来,就是为了最后的确认,一旦可行,宣和帝就会把命令下给江南一带的暗卫们,让其督促官员做实事。
“微臣/臣弟参见皇上,皇上圣安!”林如海和秦霄两人行了礼。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圣安!”大皇子也紧随其后行了礼。
“都起来吧,朕找你们来,就是为了最后确认,没问题了朕再下命令下去。”宣和帝如是说道。
秦霄和林如海接过宣和帝手中的折子,仔细研读一番,没问题了,有些还是他们没想到的,果然当皇帝的人就是不一样。
“回禀皇上,微臣觉得没问题,虽说没有完美,但已经尽善尽美了。”什么样的方法都会有瑕疵,尽善尽美已经够了。
“臣弟也觉得已经很完美了,皇兄不愧是皇兄,完善了这么多。”秦霄还给宣和帝带高帽子了。
大皇子只是看了看,并未发言。
“你们也觉得可以那就好,朕可是琢磨了许久。”宣和帝难得语气轻松的说道,末了又挂了几分担心,“林爱卿,忘琴大师没在传信过来了吧?”
林如海闻言,心内一笑,面上却一本正经,“回禀皇上,忘琴大师未曾再有只言片语传过来。”
宣和帝松了一口气,知道的灾难已经有了方法应付了,只盼再未有任何的意外。总之,宣和帝觉得他很苦逼,他老爹当了这么多年皇帝都未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他才上任三年,就是大灾难,难怪他那兄弟还不死心,到处在京城散布谣言,可不是他得罪了老天爷。
四人再谈了几句京城这段时日的情况,以及城外难民营里的状况,临走前,林如海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回禀皇上,今早微臣从茶楼路过,偶然听见里面的不当言论,似乎有人在刻意的引导。”
宣和帝哼的一声,才说道:“是不是说朕得罪了老天爷,今年的大灾难是老太爷给朕的惩罚?”
秦霄诧异道:“呀,皇兄你也知道了,臣弟还在想怎么告诉你。”毕竟他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什么人在作怪。
大皇子憨笑,“父皇,您也知道了,儿臣还正准备告诉您。”大皇子是昨晚上知道的,今儿就迫不及待要告诉宣和帝,果然是父子,就是不一样。
宣和帝却道:“朕早就知道了,只是想看他究竟要干什么,才放任他继续作乱下去。”
“本来,朕还打算,今年除夕之日,让他出来参加除夕宴,就这么解除禁令,哪知道他本事这么大,那就继续关下去。”宣和帝生气了,他原本看太上皇如今身体不好,除夕就放他们出来,既然他不稀罕,那就给稀罕的人吧。
三人无言,既然宣和帝下了决断,他们就不掺合了。
三人离开之后,宣和帝招了暗卫,再次了解了京城的局势,本来现在就是非常时期,不适合搞内斗,看这么短的时间,底下有的愚民真的被煽动了,更是弄得人心惶惶,宣和帝想了想,不能放任流言继续这么下去了。
于是,宣和帝就派了暗卫去把在京城到处流串的胖男人和小个子男人关进了天牢里,还有一些浑水摸鱼也在散布流言的人一起抓了。
于是,京城内几日内流传的不利于皇帝的流言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了,敏锐的大官员们就知道是皇帝出手了,皇帝一出手就知有木有,再次官员们发现皇帝的手段更上一层楼了。
而秦霄则在踟蹰着告不告诉太上皇,毕竟那也是他儿子,秦霄可是知道太上皇最迟后年早的话明年就会逝去,老人嘛,总是喜欢看到儿孙和睦,一家团圆什么的。
想了想,秦霄还是要告诉太上皇,不然除夕的时候,太上皇暗示皇帝解除禁令,那不是和新皇打擂台了?其实太上皇完全可以自己下一道圣旨放两个儿子出来,不过太上皇还要面子,人是他关的,如果他再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