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离开惠普-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
这样员工不再想着是为公司做事,而是想着为自己做事。比如在惠普康柏合并案正式对外公布的前夕,我的顶头上司、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给我打电话:我想让你做负责兼并整合办公室的头,你觉得怎么样?他大致地给我讲了讲工作任务是什么,然后重点讲到了两个意思:首先,这件事情是公司未来一年的头等大事,对我们中国惠普来说,使合并顺利完成,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因此是下一年的重中之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你做得不好,整个中国惠普就麻烦了。其次,他告诉我:这件事他也帮不了我什么忙,因为他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你能把这件艰巨的任务完成好,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你会掌握一门技能,也许有朝一日你的这段经历,这些经验就会体现出价值来,毕竟没有太多人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听,马上说:“好,我来干,没问题!”就这样欣然答应了。事实证明,这段经历对我来讲确实受益匪浅,尽管最开始的3个月很茫然、很痛苦,但是我咬牙挺过来了,而且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惠普亚太区上级领导的表彰,使中国成为全亚太地区兼并与整合做得最好的国家。布置任务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原则:一个是让员工知道这个任务对公司有多么重要,一个是让他知道你做这件事情能学到点什么。一旦这两个原则表达清楚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自然就出来了。我们一直在谈主人翁精神,那什么叫主人翁精神呢?无非就是让每个员工从心底里认为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他自己的事业,是为自己的发展铺路,让员工认为公司交给自己的每件事情,都是锻炼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员工为了他们自己的事业、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努力工作就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主人翁精神。
管理者不要把工作任务硬塞给员工,要让部下明白:做某件事情对公司有什么价值,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员工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发问
在国内很多企业里,当员工遇到什么问题时,一般都会去问上司或老板。如果上司或老板知道答案的话,他就会告诉你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等等。这时员工会觉得这个上司或老板很不错,很有水平,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所以当员工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定是让上司或老板拍板说怎么办,员工只是去执行即可。
但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报时”与“造钟”的差别。
惠普经过培训后的各级管理人员都知道:简单地告诉员工做什么并不好。当我们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之后,凡是遇到来征求意见的员工,都会先问他们:你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然后让前来提问的员工想出两三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说明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采用哪个方案,决定权留给员工。即使非要告诉员工答案,管理者也会告诉员工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员工进步,让他们学会思考。作为管理者就是能提出恰当的问题,启发员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让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管理者的角色就是把好关。其实,这里涉及到很多“规定动作”的问题:如果大家做事都是自选动作的话,作为上级领导的管理者是很难考评的,甚至说不出什么有水平的话来,毕竟员工最了解市场,最了解用户,最了解技术。当员工提出来的建议都是非常艺术化的时候,上级管理者很难判断,只有是“规定动作”才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且管理者以前也可能做过,或者经历过类似的问题,所以就很容易提供参考意见。
另外管理者更需要的是把握好流程,看员工做事的流程对不对,比如这件事你为什么这么做,用了什么方法做,按照什么流程做。通过这些问题,上级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员工做的事情什么地方对,什么地方不对。我接触过很多惠普的高管人员。他们每年都会来检查工作,每次听完我们的介绍和汇报后,他们都能从中发现问题,越是我们不想说的地方,他们越问,越是不愿意详细讲的方面他们越是刨根问底儿,由此可见,一个出色的管理人员能从复杂多变的信息中找到最敏感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级别越高,发问的能力也越强。
好的管理者知道问什么样的问题,知道部下怕问什么,能从部下的回答中发现问题,然后给部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管理者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惠普文化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他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倾听。但是反观国内的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是嘴巴占主导地位,领导们喜欢做报告、定调子、洗脑子,希望别人接受他的理念,接受他的思想,或者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事情。
深受惠普文化的影响,我现在出去做咨询项目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用耳朵倾听。比如,在为一家照明器材公司做咨询顾问、为其解决经销商渠道的问题时,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亲自走访经销商,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6个经销商的反馈意见,对该企业在经销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在得到经销商的认同后才去做整改方案。最近,在为一家服装企业做咨询时,也是按照这样一个流程,先听老板怎么说,然后与8家经销商进行访谈,请经销商的老总谈他们对这个企业的看法,同时还走访了企业内部两个高层管理人员,两个中层管理人员,两个基层员工。尽管在做咨询项目之前老总已经给我介绍过企业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了,但是我还是坚持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只要给客户和员工充分表达思想的机会,就不难发现其实客户和员工都很聪明,很多问题他们看得很透彻,只要把各个方面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就能把核心问题找出来。所以说,做事千万不要“想当然”,以为自己明白了就非常主观地下结论,再找一些数据和资料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就像很多管理理念一样,不管是执行还是战略,不管是末位淘汰还是绩效考评,很多企业都是在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就“摸着石头过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了。其实,任何一个管理理念、管理制度都有其局限性和约束条件,不是可以随便生搬硬套的,必须掌握了要领以后才能实施。
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倾听,所以说管理者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善于倾听可以避免“想当然”地做判断,下结论。
管理者要从本色演员
上升到职业演员很多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时都是靠天赋来表演——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称这一类人为“本色演员”。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温柔的人,只要演温柔的角色就能表演得很好,但是让你演一个恶狠狠的角色就不会了,因为你超脱不了自己。
而跨国公司培养的管理者是“职业演员”,是掌握了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后,知道管理者该干什么的专业人士,对于某项工作或某个领域的“规定动作”有着深刻的理解,懂得按游戏规则出牌。
这就像一个“职业演员”一样,能够根据剧本的要求把人性的各个方面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可以扮演跨度很大的角色:今天可以演一个很坏的人,明天可以演一个很好的人,这就是好的“职业演员”。
按照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的话,我认为,国内很多企业的经理人都还处于“本色演员”的阶段,还没有达到“职业演员”的水准,因为没有经历过严格的正规训练,不熟悉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规定动作”。
他们在经营上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因为经过常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摸索出了一些道理,所以都属于经验型的经理人。他们信奉的理论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管理上还没有成熟的体系,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基于“职业演员”这样一个要求,跨国公司一直努力地培养和造就职业经理人,通过严格的职业培训,让经理人熟悉企业管理的“规定动作”,学会用科学的、规范的工作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没有对经理人进行培训前,不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否则很容易跑偏。
就像很多自学成才的业余球类运动员来说,一旦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或打法,即使聘请高手当教练也不管用,因为动作已经成型了,不容易改了。
所以,惠普的员工在成为管理者之后,必须先参加各种基础培训。
比如在招聘员工前要参加面试技巧的培训,学会问什么问题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水平和诚实度,掌握面试的各种技巧;
比如我们在公开场合做演讲之前,都要参加如何做演讲的培训,通过两天的培训掌握论述性、辩论性、说服性发言的技巧,最后是即兴发言的技巧;
比如给员工做辅导,给员工做年度业绩评估,都不是我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按照公司的要求,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才能进行。
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大家“想当然”地做事情,二来可以避免经理人犯小儿科的错误,三来可以减少大家走弯路、交学费的过程。
经过严格训练出来的经理人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职业演员”。这些管理者可以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游刃有余地扮演不同的角色,适应各种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
管理者应该是“职业演员”,而不是“本色演员”,必须掌握好各种“规定动作”,懂得按游戏规则出牌,不要“摸着石头过河”。
学会开会是领导者的必修课
说起开会,参加过工作的中国人没有人会陌生,大家一定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会议。表面上看,似乎每个人都会开会,但其实很多企业的会议开得并没有成效。
根据我的了解,很多企业开会时都是领导先发言,像做报告似地讲一大堆道理,其他人基本上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尽管在会议过程中也会请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发言,但是由于领导在开始讲话时已经定好调了,大方向明确了,其他人一般都只能顺着说。
在一个单位内部,很少有人不怕得罪领导,敢于讲真话,敢于质疑领导的意图,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企业里的生存之道,怕说多了出问题,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结果呢?必然是领导喜欢听什么,大家就顺着说什么。
这样做当领导的一定很开心,因为领导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看我多么英明,所有人都赞成我的意见,权威性自然树立起来了,自己的意图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接下来大家按照老板说的去做就行了。
但是这种会议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因为大家不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所以不可能群策群力。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组织智商就等于老板的个体智商,如果老板感觉好,判断正确,企业就健康发展;如果老板一时糊涂,企业就很容易犯错误,甚至“翻船”。
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决策是老板建议、“集体决策”的产物,很多决策一旦失误,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后果和风险只好由老板一个人承担。即使领导想追究部下的责任也很难,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大家参与决策。各级员工嘴上不说,心里也理直气壮:开会时领导都下结论了,谁还敢说?
我这么说的目的,不是要员工与领导分担责任,而是说开会具有一定的操作技巧,一旦本末倒置,就会失去会议应有的意义。记得就有一次,我为国内一家企业做战略规划咨询的时候,我们事先把会议制度写出来,贴在墙上,其中一条就是,在场的企业最高领导者不得在战略规划会议中做结论性发言。
他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要求别人解释清楚,但是自己不可轻易下结论。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不同的想法发生了碰撞,很多想法与企业原来的做法开始不一致,这时候老板实在憋不住了,想说话。尽管我努力想阻止他,他还是忍不住地说:你们说的不对,我在这个行业做了那么多年,这个事情我很清楚,我认为应该这样,等等……
他的话一说完,整个会议室立即安静下来,大家都不说话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只好说:那咱们先休息一会儿,15分钟后会议继续进行。
休息过后,大家已经不像会议开始时那样踊跃发言了。会后一个经理对我说:既然老板明白,既然他已经想好了,我们还开这个会干什么?我们发表意见还有什么意义?我对他说:你们先不要这样想,过会儿我会再提醒老板,希望以后不再出现这种情况。还好,从那以后老板在会议上基本上没有再做结论性发言,会议的气氛逐步恢复正常。那么,公司开会的时候,最高领导者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呢?既然不能做结论性发言,那么应该做什么?
在惠普看来,领导者在会议上应当扮演一个聆听者、观察者的角色。
通过倾听各个部门经理的发言、甚至是相互辩论,启发自己思考,继而做出初步的判断,然后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之后再站出来,表明自己支持哪一种观点,赞成谁的意见。这样被老总采纳了意见的管理人员就会感觉非常好——老总支持我的想法,证明我的意见是正确的。
接下来自然由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去推动执行,因为既然是他提出来的建议,执行起来自然会不遗余力,希望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是正确的。这种会议方式因为老板事先没有定调,所以与会者没有人知道老板的想法。大家可以就一个具体的问题争论,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便于进行智慧的碰撞,事非自然越辩越明。
在各种会议中,级别最高的领导者要能耐得住寂寞,最后一个发言,这样才能听到真话,否则听到的更多是奉承和假话。
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