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我们毕业-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3年12月25日,圣诞节晚九点,上晚自习归来,我便接到来自工商银行总行人事部的电话。期盼已久的offer姗姗来迟,放下电话后,百感交集。三个月来的寻寻觅觅,从中学到很多,人也现实了许多,明白即使是“皇帝女儿”也有愁嫁的时候。
我的专业是风险管理和保险学,但这并没有局限我的择业方向。决定就业于银行也很令许多本专业的师弟师妹们感到疑惑。是什么让我做这样的选择呢?
一
我实习的第一个单位是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简称开行。2002年陈元行长提出的实习生计划,对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开行实习生是通过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招聘的,消息发布在bbs的sso版上。当时我读大二,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告诉了同学。因为开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不同于在城市随处可见网点的商业银行,在普通人中知名度不高,所以最后只有我一个人跑去交了平生第一份简历。我想既然是个机会,那就试一试吧。
第一次面试是在学校里,五个面试官。不同于开行的正式招聘,形式简单得我都诧异。五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里,面试官传阅了我的简历。事实上,我也许只讲了两分钟,经历有限,无非是自己两年来担任过班干部和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面试之后我很是忐忑不安,幸运的是,我接到sso的电话,暑假一开始就可以去开行报到了。
根据专业,我被安排在资产重组保全局。局里的人都惊诧地看着我这个“小朋友”,对我十分友善。
可能就是这一身稚气未脱的样子,让领导深有必须好好教育和培养的想法。现在我仍然难忘H处长事无巨细一一教诲的日子。学识有限,我不能接触具体的业务,H处长便搬来山一样高的国内外资料让我阅读,所以此后在学校学习风险管理理论时和阅读新闻报刊时,我会比较重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最新进展。另外,我还有机会旁听了毕马威咨询的培训,见到了传说中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人物。行内岗位公开竞聘让我加深了对一个银行内部人员激励的认识。
二
我实习的第二个单位是美国第一银行(Bank One)北京分行(简称“北分”)。以前是由香港分行负责中国的全部业务,现在由北京分行负责大陆部分的业务。Bank One 原是1998年10月由Bank One pany 与第一芝加哥国民银行(First Chicago NBD pany)合并所形成,在美国为排名第五的商业银行。2004年1月其与摩根大通银行合并。
2003年6月,Bank One北分业务骤增,想找一名兼职的学生。招聘启示仅仅是以个人名义在未名bbs的job版上发布的一篇帖子。下午我把简历回复到邮箱以后,晚上就接到了在此银行工作的W师兄的电话,问我在非典时期是否能保证正常的上班时间。
这个问题真是很现实。虽然当时非典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首都仍然是人心惶惶;本校区的学生没有出入证,“只可出不可进”。面对这么宝贵的实习机会,我左右为难。最后我决定先讨到一个出校证明,以保证兼职正常进行,出校后再作打算。
面试当天,我就在北大南门对面的楼房里租了一个床位,第二天就去建国门上班了。
这是个类似于办事处的机构,基本上没有开展对公众的零售银行业务,主要是为其大客户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所以很多联系和沟通只需要E…mail、传真和电话就可以。对外的接待和处理棘手问题则由老总和高层出马。
这里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非常忙碌。所以别人教你使用各种设备的tips一定要马上记住,不能总是等着别人帮你。电脑似乎总在升级,我感觉最忙的是系统维护员。
我所在的小组是负责信用证业务的。后来大四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读到一篇文章,提到Bank One的最佳成功实践,很有共鸣。Template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文档上,更重要的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流程的指导与传播。这个分行,职员不过二三十个人,每个小组的工作程序性非常强,效率也很高,在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马上找到相关负责人以查明原因。但是工作氛围却很轻松,你可以随时向senior发表对程序改进的意见。大家都齐心协力把工作都在八小时内完成,尽量不在周末加班。
第一部分结缘银行(2)
三
大三暑期从Bank One 实习回到北大之后,觉得校园的宁静和随意真是无可媲及,希望能够继续读研。遗憾的是,我的成绩属于中等,保研、推研都是奢侈的愿望,读研的话只能争取考上金融类的研究生。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宽裕,大学四年已给给父母添了不少负担,也许本科毕业选择工作会比较实际一点。于是我渐渐把重点放在了找工作上。
作为专业是经济类的学生,在申请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时,还是稍有优势的。但最终导致“四大皆空”,主要自己缺乏求职经验,导致了许多的疏漏。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招聘各有特色。普华永道(Pwc)最先开始网申,第一次遇到essay question ,认认真真地把稿子写在word文档里,每隔两三天就改一改,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后来一直到deadline的晚上才提交。后来听说,因为Pwc对申请者要求少,网上收的简历非常之多,编号靠后的都没有时间看了。我没有得到参加面试的机会。
安永(E&Y)招聘门槛较高,只在几所高校举办了宣讲会,在会上发放申请表格(学校就业处亦有领取),填写好的申请表格直接交送学校就业处。因为只可能是手写资料,我想字迹工整、言之有物比较重要。笔试的内容比较简单,是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英文作文。很久没有参加类似的英语考试,我花了25分钟写了例证很多的草稿,但是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正文。后来别人给我总结经验教训,只要写得有条有理、立场分明就可以了,字数与内容倒是次要的。所以,安永也与我擦肩而过了。
德勤(DTT)的网申比较容易,笔试也不严格。试卷题目简单,最后一个论述题又是与北大有关,大家得心应手。英语作文是某年的托福考题。后来,德勤给的面试机会非常多。但鬼使神差的是,中午通知面试时,我在艺园的电视机下吃饭,没有留心包里的手机。虽然自己马上打电话回去,但是无论我怎么说情,总机小姐也不肯把电话转到人力资源部。从此以后又有了经验教训,手机是时时刻刻不离身了。
毕马威(KPMG)网申的题目与众不同,偏重于课外生活以及个人想法。笔试考计算和逻辑。计算类试题主要是依据所给出的统计表格或图形(如线形图、饼形图、柱状图等等),求出某些目标数据,可用计算器。不过我同屋的大牛说,心算更快。逻辑部分全英文,据说是和GRE类似的题,给出三、四个长句组成的段落,然后判断单句的正误。虽然当时交卷后自我感觉不错,但我是同学中惟一笔试被刷的人,心里好不郁闷,只能回头猛啃英语聊以自慰。
“四大”今年业务扩展,招人很多,且偏向于本科生,这也是四大火热的原因。虽然没有见到一位四大的合伙人,自己却已然收获了不少求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我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四
相比之下,四大商业银行总行的招聘不是那么火爆和激动人心。11月下旬接收简历,12月初公布笔试名单,上旬完成笔试,中旬完成一面,下旬完成二面和体检,元旦前后发offer。
其间(中行春节后才开始一面),我对工商银行总行招聘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最为满意,而我也很顺利地拿到工行的offer,满心欢喜就签约了,这当然是后话了。
2003年12月6日上午,工行总行在北师大举行笔试,监考非常严格。时间总共是三小时,试卷分两部分。标准答题卡部分试题多样化,包罗万象,多为常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第二部分是三道大题:1、英译汉,文章难度不大,是概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2、汉译英,工行总行的业务介绍,因为平时最爱翻阅开行年报的英文部分,所以对此我胸有成竹;3、1500字以内的作文,题目类似于高考作文题,是发表对“诚信”的看法。
16日上午,我参加了工行总行在民族饭店举行的第一次面试。考场有两个,第二考场是特别为非经济类学生设立的。之前看到bbs上,有人发文说面试官如何的和蔼可亲,问题全与银行无关等等,心里颇为轻松。但事实上我没有这么幸运。面试官估计有六、七人左右,问题非常灵活,大多是针对简历填写的内容。英文问题是突然提出来的“Have you applied for graduate education?”(有没有参加考研?)我的回答是没有。“So why do you choose to work after graduation?”(那为什么本科毕业后选择工作呢?)这个问题可以作大文章了,特别是如果联系大学三年多的体会来说的话。长话短说,我只提及了实践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感觉没有完全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些失落。走出饭店时,冬日的寒风在长安街上刮得很凶,我踉踉跄跄走到汽车站牌下,等待驶往汇丰笔试考场的公车,又是另一番历程。
23日晨,赶早去海淀医院进行工行安排的统一体检。24日工行部门面试。面试官为部门经理,所提问题与部门业务联系比较大。但是如果所学专业实在是与此无关,可能面试官就是针对你的专业提问。下午第二个部门面试的英文提问比较令人郁闷:“Have you got any offers from other panies now?”(现在已经有单位决定聘用你了吗?)老实说,还真是没有呢,当天面试遇见的大牛们,个个都有牛offer在手。虽然觉得很受打击,还是百般无奈状回答说,曾经很希望在圣诞节前能拿到一个offer作为送给自己的圣诞礼物,可惜的是还没有等到。不过这个愿望后来就如此文开篇所述,在第二天实现了。
第一部分结缘银行(3)
五
我们保险专业的同学鲜有去保险公司工作的。虽然觉得,三年来在北大老师严格要求下学到的专业理论,一朝废弃实为可惜,但是在职业的选择与被选择上,却是不可能完全由个人左右。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部(hr)的负责人在招聘时会经常强调他们不看重专业和实习经历,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选简历的标准。如果你能顺利地通过笔试一关,接下来的面试官通常都是部门经理,他们通常感兴趣的是你与应聘岗位工作有关的经验和品质,或者说是培养的潜力。
潜力这个词比较抽象,可以包括创造性、进取心、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内容。你如果用了这么多抽象的词,显然不如“用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面试官也有同样的要求,请你举例,直到他觉得满意为止。有人夸口说,参加某外资大银行management trainee(管理培训生)面试前,一定要准备好100个证明你的leadership(领导才能)的例子。这一点也不夸张。只有说服了面试官聘用你,才是达到一半的成功。
但是还不可大意,特别是在四大会计事务所的面试过程中,最后一次面试见合伙人也有人被刷下来的。如果说最后一面没有通过,并不是个人能力问题了。合伙人更有经验和眼光,可能是他觉得你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所以此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更加坚定信心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对于我个人而言,宝贵的实习经历不仅使我与银行越走越近,并帮助我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进入工行总行,更难得的是帮助我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了解许多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方面的问题。深居于象牙塔中,往来于图书馆和教室之间,我觉得一些短期的实习经历是可以让我们学到比书本上、课堂上更具有实践意义的东西,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和情况。
当然,在学校的学习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北大,可以接触到许多前沿的理论,科学、人文、社会各学科更是异彩斑斓,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思维的方式方法,才能对今后遇到的问题具有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很快就要进入工作岗位,真正的步入社会,我真心的祝福自己好运。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同时有能吃苦的精神,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很好。
第一部分此时彼刻(1)
武玉挺;男,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现就职于意大利比邻德立律师事务所(Birindelli e Associati)
我时常相信事物的因果,想一步,再多一步,也许就能够给自己一个更远的视野和目标,此时的每一颗小心翼翼剥开的糖果,也许会在彼刻带给你很多的不一样。
此时彼刻
武玉挺
大四学生的确是不易的; 正在实习和已经签约的人每天就是在两种甚至更多的社会角色中频繁转换; 似乎现在就是原来习惯的生活和未来的一个结点。
法学院的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的局限性要相对大一些,本行业领域内要消化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学生,大概占掉了毕业学生当中的70%…80%,少数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从事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此时的第一步的选择对将来彼刻的自己必然意义重大。
我算是比较幸运一些,在工作和出国双管齐下的情况下,两边都拿到了不错的offer,而且挑选余地都比较大,在继续等待出国消息的过程中挑选了大陆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律师事务所开始三个月的试用,可以说有一些经历能够拿出来与人分享。
求职经历
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轰轰烈烈从上年的11月末就开始,一直持续到这提笔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