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斋书灯录-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小品》等书。据说他在家中和办公室的书房面积合计有160 平方尺,
但是不久就“书籍数量激增,书斋于是闹书灾了”。
此外,以善于读书评书著称的还有林真(1931—)。林真原名李国柱,
1947 年定居香港前后,做过多种杂务工役。曾经因为经营图书出版公司而亏
空,后以经营相业取得成功,成立了林真文化公司,并坚持写作。80 年代大
陆著名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就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在书评集
《林真说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年版)的前言后记中,他特别谈到了
自己读书的方法:
。。三十多年来我都很注意地读每本书的序跋,后来更喜欢了谈书的文章。唐彛
《晦庵书话》、叶灵凤的《文艺随笔》、郑振铎的《西谛书话》、阿英的《小说杂谈》和
王辛笛的《夜读书记》,都是我爱读的书。。。我的读书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书当作报纸
看。
我虽然用阅报的方法来读书,不过我始终认为与其看得快,不如读得精。看得快的,
转瞬便忘,读了等于不读。读得精的,记得很牢,可以供给大量的养料。这本《林真说书》
可说是读得精的一个记录。
在香港,多年来积极致力于新文学版本收藏,并以推广社会读书风气为
己任的,数杜渐、黄俊东、许定铭和冯伟才等人成绩最著。
杜渐原名李文键,1934 年生于香港。1960 年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
后,在香港主要从事文学书刊的编辑工作。他于1978 年创办《开卷》月刊,
停刊后,又于1984 年担任《读者良友》主编。业余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工作,
自号“书痴”,读书甚勤,并将阅读心得写为书话。先后出版著作50 余种,
其中两集《书海夜航》(北京三联书店1980 年版,1984 年版)和一册《书
痴书话》(香港三联书店1992 年版),最受大陆和港台读书人的欢迎。他在
《哈佛的书香》这篇文章中自述:“我这个书痴每到一个城市,首要的就是
逛书店,这比游览名胜风景更吸引我。”他还提出:“我始终认为‘读书无
禁’、‘开卷有益’,探求真理是人天赋的权利,我们不应让别人侵犯我们
知的权利,不能让别人干涉我们选择读什么书或不读什么书的自由,决不能
放弃独立思考的自由。”(《书痴书话·后记》)
在香港作家中,写作书话的风格最得唐彛壬髌氛娲⑹艿揭读榉
的读书小品文影响的,是黄俊东先生。黄氏中学时代得书甚艰,常到图书馆
去借书。他曾经在香港《明报周刊》开设“书话”专栏,10 余年致力于此,
访书读书,笔耕不辍。他在此领域有过两部集子,第1 部是《书话集》(香
港波文书局1973 年出版),共155 篇,分为3 辑,全一册。第2 部是《猎书
小记》(香港明窗出版社1979 年出版),共159 篇,分为4 卷,全一册。他
在书中提出:
书话不同于书评,书评是书评家的责任,书评家学识丰富,态度严谨而客观,为读
者分析内容和性质,具有引导和启发性的作用,。。但书话只是一个爱书人的立场,说些
与书有关的闲话,有时不免也有三言两语的批评,但读者不必视为严肃性的书评。书话所
谈及的无非是书的知识、消息和作者的点滴资料。。并不在为读者选择书籍。
黄俊东先生在近作《逛旧书店的乐趣》一文中,还在感慨香港仅存的一
些所谓“旧书店”中,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旧书矣”。他在文章中提出:
“无论城市如何现代化,旧书店还是应该有一些,毕竟它是城市文化的另一
特征。旧书店与新书店的气氛完全不同。在旧书店中,眼所见的,耳所闻的,
使每一个爱书者留下不能忘怀的哀乐。而这些书林的猎者,其甘苦不足为外
人道。”
在香港的藏书家中,以新文学版本收藏和读写著名的,还有许定铭先生。
许氏生于1947 年,在60 年代初即涉足文坛,以诗歌和小说创作为主。在70
年代初期,他创办过一个“创作书社”,专以搜集中国新文学绝版图书和推
广社会读书风气为己任,并把自己的心得撰成书话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刊
上。他的代表作是《醉书闲话》(香港三联书店1990 年版),据本书封底的
广告说:“作者是个爱书之人,十数年来,遍历港九新旧书店,专门搜集及
研究中国新文学书刊。寻书觅书,见猎心喜,以及错失好书的苦恼,形诸笔
墨,题为‘醉书’,至为恰切。”作者也在书中自述道:“我醉心收藏1949
年前的新文学作品已有10 年,侥幸地得到一本绝版的好书时,就仿佛古董收
藏家买到一件心爱的古董般,把玩欣赏,往往急不及待地概览一番,喜悦之
情实非外人所能领略。”(《文学丛刊》)
除了以上介绍的爱书家以外,香港还有一位藏书家,即潘铭燊。潘氏曾
经在图书馆工作过,自称“书奴”:“奴这个字正好比况我对书那种甘于充
役、忠心志诚的光景。”他在《书奴搬家记》(见《学人书话》,上海文汇
出版社1995 年版)一文中所描写出来的读书人为藏书之累的苦衷,可以说是
道出了每一个爱书藏书者的通感。
我这篇文章对于香港书人书事的记述可谓是挂一漏万,譬如黄俊东先生
在《猎书小记》一书的序文中,曾经谈到的他那位朋友,“一生干着会计的
工作,他从来不觅集有关会计领域的业务书,却不断收集现代中国文学书,
特别是三四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再如曾敏之先生在《谈藏书癖》中所谈及
的“坐拥书城”的香港何姓藏书家和另一位老藏书家黄荫普先生等,均因文
献不足的缘故,暂付阙如。热望香港回归以后,有征阅资料之便,以写出出
色些的增补篇。
(1997 年春)
台湾地区的图书评论活动
“提倡书香社会,促进读书风气”,曾经是台湾社会的大众媒体中披载
频率甚高的一句口号。究其实际,又做得如何呢?
早在1980 年秋,台湾当代经济学家高希均先生就发表过一个包含有6
项内容的、体现在读书方面的社会进步尺度。他在《书香的社会》这篇文章
中指出:
一个社会是在进步之中,如果在读书方面:
讨论观念的书,可以变成畅销书;
书评受到重视,书评家受到尊敬;
送书变成了最受欢迎的礼物、买书变成了日常支出的一部分;
青年人关心的不是如何应付考试,而是如何多读好书;
朋友们聚在一起时少谈牌经、球经,而代之以讨论好书与好文章;
社会上热门的话题不再是犯罪与离婚,而是新观念与新建议。
从中足以看出台湾学界对于书评和书评家的宏伟期许。但另一方面的严
峻事实却是,台湾地区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份运作中的专门读书杂志,以藉助
书评来“提倡书香社会,促进读书风气”。
1985 年的9 月,是在台北办刊达10 年之久的,号称“中华民国杂志史
上第一本专门性的书评杂志”《书评书目》突然停刊3 周年的日子,也是新
创刊不到两年的台北另一家知名书评杂志《新书月刊》正式宣告倒闭的时期。
消息传出,台湾的有识之士不禁为之深深震动。于是,就有学人向社会
发出了严正的质询,提出了“谁是读者良友”的问题。意思是说,今后再由
谁来担负导引读者读好书的崇高社会责任呢?议论者抚今思昔,终于按捺不
住地喊道:“——我们的社会,真的就养不起一份读书刊物么?《新书月刊》
亏了钱,主持人没有继续再亏下去的理由,当然不能怪他。”那么,怪谁呢?
早在60 年代,当时的政府机构(文化局)就有过拨款创办《评论专刊》的筹
划,但据台湾朱星鹤先生的说法,是“结果只有雷声不见下雨,后来连雷声
也沉寂了”。由此可见,应凤凰女士的“谁是读者良友”的质询,显然是在
批评当局的对书评事业的提携不力。
另一方面,一二十年来台湾出版业务的发展很快,质的方面却有每况愈
下的感觉,读者的购买力又在迅速增长。然则在台湾庞大的出版业者队伍中,
能自觉地在合理经营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促进文化事业,提升读书风气”
这一恢弘美善目标的,历历可数。因此,思兼先生曾在《书评书目》创刊号
上撰文指出,台湾出版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许多伪劣作品充斥市
面”,“不仅是书的内容欠佳,纸质、装订、编排、校对也很糟糕”。他认
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出版界良莠不齐;(2)欠缺严
肃的书评。”(《关于书评》)
“出版界良莠不齐”,当然仍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而“欠缺严肃的书评”,
则显系台湾书评事业发育不够所致。次年,归人先生也在该刊上撰文指出:
“就眼前的出版界而论,有几本书便可以说是错误百出、文字拙劣、意境低
俗、不堪卒睹的。但是书评家敢予以严厉的批评么?即令批评,有任何报刊
肯予以刊载么?”因此,他认为此时此地的书评,“还留在‘客串’、‘玩
票’的时代”;他感到,在台湾,“书评的地位是相当可怜的。自报纸、杂
志以至作家、读者,几乎全不重视书评。纯以书评为内容的单行本寥寥可数”
(《书评家与书评》)。
那么,台湾已有的书评是如何一种状况呢?在归人先生发表上述意见的
4 年后,1977 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张玉法先生在一篇关于书评
写作的专论中,列举了四种富有广泛代表性的作文倾向。他说:“有的看了
一本新书,写了一些随感录,名之为书评;有的受朋友之托,写了一篇颂词,
名之为书评;有的因对书的作者怀有忌恨,写了一些罗织罪状的话,名之为
书评。最常见的则为‘大捧小骂型’的书评,这种书评一方面表示对朋友有
了交待,另一方面也表示对学术有了交待。”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实在说
来,这些都不能算是书评。”
星转斗移,又是几度寒暑。
到了1984 年,台湾刮起了“龙卷风”。留学归来的文艺批评家龙应台博
士以其独有的率直犀利的态度,全面地剖析了台湾的批评现状。她指出,台
湾的书评有三种类型、两种倾向。这三种类型即是“深不可测”型、“主题
万岁”型和“温柔敦厚”型,并以为这后一种“可以是‘序’,是‘跋’,
是‘书介’,是‘读后感’,但它不是书‘评’”(《我在为你做一件事》);
而那两种倾向则是,“温柔敦厚的互捧互吹式”和“尖酸刻薄的人事混杂式”
(《批评不是乱来——说几个原则》)。因此,龙博士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
呼吁:“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有专业的、客观的、坦诚的、举足轻重的书评
呢?”(《文学批评不是这样的》)
龙应台博士极而言之的话,随即引发了台湾批评界的争议。
于是,应凤凰写作了一篇题名为《现代文学的“书评”书》的文章,发
表在1986 年台北《自由青年》第76 卷上,该文主要介绍了50 年代至 70 年
代在台湾出版的书评文集。这就是司徒卫(祝丰)先生的《书评集》(中央
文物供应社1954 年版)和《书评续集》(幼狮书店1960 年版,后合集为《五
十年代文学评论集》重版;程大城先生的《文学批评集》;魏子云先生的《偏
爱与偏见》(皇冠出版社1965 年版);叶石涛先生的《叶石涛评论集》(兰
开书局1968 年版);崔焰焜先生的《现代文艺评论集》(光启出版社1969
年版);王鼎钧先生的《文艺批评》(广文书局1969 年版);邵■先生的《白
痴的天才》(晚蝉书店1970 年版);蜀弓(张效愚)先生的《方眼中的跫音》
(兰星诗社版);彭歌(姚朋)先生的《书香》(1968 年版)、《新闻圈》
(1969 年版)、《双月楼说书》(学生书局1973 年版)、《书中滋味》、
《书的光华》、《读书与行路》等;隐地(柯青华)先生的《隐地看小说》,
以及思兼(沈谦)先生的《书评与文评》(书目书评社版)、周宁先生的《橄
榄树》和亮轩(马国光)先生的《一个读书的故事》(均同上)等。
除应氏提及的以外,如今我们还可举出梁容若先生的《谈书集》(艺文
印书馆 1978 年版)和郭明福先生的《琳琅书满目》、隐地先生的《作家与
书的故事》、龙应台博士的《龙应台评小说》(均尔雅出版社1985 年版)等
书评书话集。这一些都是30 年来台湾作家和评论家在书评写作方面的尝试和
结晶,也是台湾书评事业发展的阶梯,允予重视。但根据应氏的观照,上述
书评作家中只有龙氏的作品例外,其余的都是“寂寞的,读者并不广阔,书
的流传也算不上普及”。换言之,书评集要深入大众,普及社会,成为人们
喜闻乐见的读物,其道路正漫长而修远着呢。
在关于书评的理论认识方面,台湾学界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积累。1972
年,散文家兼书评家的梁容若先生就曾积若干年编辑《国语日报》副刊《书
和人》的经验,撰文指出:“好的书评书序,可以作读书指导,可以推进著
作界的水准。”(《〈书和人〉八年回顾》)同年11 月,杨绍宽先生则更加
全面地谈到了书评同读者、作者、出版业者之间的“督导”关系,可以视作
一种关于“书评”文化功能的确识。他说:“书评风气的树立,可以大大提
高出版品的水准,也可以加强出版社与著作者的责任心,而对读者鉴赏力的
提高亦大有助益。”(《书评书目》)
台湾的书评理论家归人先生在书评的取材方面,则别有一番精彩的意
见。他认为,书评家要指导读者,应当首先注意如下四类出版物:(1)一切畅
销书;(2)内容及形式有突出水平的书;(3)不朽名著、新版图书和模仿型作
品;(4)最坏的书。他还讨论了书评家的素养问题。他指出,书评家“必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