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711-我是湖南人 >

第6部分

5711-我是湖南人-第6部分

小说: 5711-我是湖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赓又开始奔跑赶路。鞋子破了,搓根草绳一绑,接着跑。脚板肿了,皮开肉绽,咬紧牙关赶完路程。他在第二天赶到了第一师驻地。周恩来与何应钦得知蒋介石受困,立即派部队把他解救出来。陈赓救了校长,从此享誉全校。陈赓与另两位湖南人蒋先云、贺衷寒被誉为“黄埔三杰”: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多亏陈赓腿上功夫了得,蒋介石才得以保全性命。    
    多年以后,延安整风期间,陈赓与彭德怀聊天,说到陈赓救蒋的这一段。康生掀开门帘进来,阴着脸说:“当年你要是一枪毙了蒋介石,现在哪里要打这么多仗?”看那架势,要不是毛泽东和彭德怀护着陈赓,康生就要拿他开刀了。陈赓坦然回答:“当年我若是毙了老蒋,那老蒋岂不和廖仲恺一样成了烈士,我岂不是成了反革命?”    
    “黄埔三杰”都是湖南人,决非偶然。湖南人在生死关头冲锋在前,是因为他们有着勇敢顽强的霸蛮精神。毛泽东曾用一首五言律诗来形容湖南人的这种精神,其中有两句气魄无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第一部分  我本湖南人气节长存,不重名利重功名(1)

    大概不会有人怀疑,经过湖湘文化熏浸灵魂和塑造精神世界的湖南人,会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    
    了解湖南历史的人都知道,湖南人不很看重财富,湖南这块土地上,很少出现巨商富贾。    
    近现代文人汤增璧曾说:“湖南人士矜气节而喜功名。”    
    湖南籍学者章士钊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中国历史上的大商人,从来没有出在湖南。“不韦迁蜀,世有《吕览》。”吕不韦这个大商人是北方人。“陶朱、猗顿之富”中的陶朱公生活在沿海地区。范蠡是浙江人,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带着西施泛舟江河,做生意去了,大发了,世称陶朱公;猗顿贩运食盐,开设炼铁业发了财,富有程度仅次于范蠡。    
    清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也是一个大商人。他和湖南人左宗棠往来频繁,也有交易,连他的红顶也是左宗棠给的,但左宗棠是不做生意的,他只是借胡雪岩手中的银子来补充军费。    
    左宗棠奉曾国藩之命率军来到浙江之后,决心肃清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太平军。他不缺乏斗志,也不缺打仗的士兵,缺的就是钱和粮。这时候,胡雪岩毛遂自荐,要为他的军事事业投资。胡雪岩希望左宗棠去救他的政治靠山王有龄,同时也想在官场中另找一座政治靠山。    
    胡雪岩与左宗棠携手合作,给湘军奉献军粮,深受左宗棠看重。左宗棠任命他为军中的总理粮台,还保荐他为候补道,后来又奏请皇帝给他加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使他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左宗棠在浙江和福建能够顺利地消灭太平军,后来又能够在中国西北部旷日持久地对付回民起义,在财政上大大得益于胡雪岩的鼎力支持。当然,胡雪岩也从左宗棠那里得到了不少回报。    
    左宗棠与胡雪岩的关系,可谓官商勾结了。但是,左宗棠却没有从中获取金钱私利。他把官位给了胡雪岩,却没有从胡雪岩那里拿钱来中饱私囊。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没有权钱交易。    
    但是,左宗棠和胡雪岩的关系,毕竟引起了别人的怀疑。很多人并不了解湖南人不重财利的价值观,横竖不相信左宗棠在经济上是干净的。左宗棠在西北时,朝中官员频频把他告到两宫太后那里,其中有一条致命的指控,说他袒护浙江富商胡雪岩套购军火,向八国借款,从中渔利,为国家留下沉重的外债。    
    这还了得!朝廷饬令户部和吏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前往浙江和福建两省,要彻底清查胡雪岩与左宗棠的交易。结果怎么样?他们发现,在各省饷银不能及时到达陕甘两省时,湘军所需的费用,全靠胡雪岩的康卓钱庄调动各地的头寸。没有胡雪岩,湘军在西北的用兵简直寸步难行,更不用说购置洋枪洋炮和浮动炮台了!    
    后来,胡雪岩遇到了最大的难处,左宗棠便投桃报李,雪中送炭。胡雪岩为了扶持民族工业,与法国人进行蚕丝大战,大伤了元气,眼看就要支撑不住,康卓钱庄面临倒闭。他请求左宗棠借用军队饷银周转一下,应付挤兑风潮。当时,左宗棠陕甘总督账上有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可以暂时挪用。挪用是非法的,但这时挪用合乎情理。左宗棠要胡雪岩帮忙,胡雪岩就倾尽全力;现在胡雪岩遇到了麻烦,且是为民族工业,左宗棠能坐视不管吗?要是胡雪岩垮掉了,西部作战所需的银子今后又靠谁呢?湖南人是讲义气的,于是左宗棠做出了不合法但合乎情理的选择。胡雪岩挪用这笔银子解决了困难,随即又将借支的银两打回到陕甘总督的账上,左宗棠并没有贪污受贿一分钱。    
    联合调查组写的调查材料厚厚一本,直把慈禧太后看得眼睛发花。她很感慨左宗棠对朝廷一片忠心,念他如此暮年,还在西北沙漠征战,办了这么多实事,却惹来一大堆非议。她想,如果惩办了这样的大臣,以后还有谁会真心替朝廷办差呢?    
    正在这时,李鸿章淮系的几位大臣,又在叫喊着筹饷困难,指责左宗棠乱花钱。慈禧听了大为生气,当即严词厉色训斥他们,随即对满朝文武下了一道口谕:“三十年不准奏左!”    
    三十年内,任何人都不许告左宗棠的御状。慈禧担心大臣们不信,把这道口谕转为公文,下达全国各地,给足了左宗棠面子。这道上谕唯独没有寄往左宗棠的营中。慈禧知道自然会有人向这位大臣转达她的上谕,而他会更加感激自己的隆恩。这样,他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委屈呢?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吧?    
    “三十年不许奏左”,慈禧的态度如此强硬,也是因为她手里掌握了可信的调查报告,知道左宗棠的确是廉洁奉公,否则她也没有这么足的底气。    
    那么,湖南人为什么不重财利?他们和外省人有什么不同呢?    
    沿海一带多财团,蒋介石谋取政权,靠的就是江浙财团。广东人会做生意,因为广东很早就开通了商埠。江浙和广东,靠的是海岸线的优势。既有通商的条件,就没有不做生意的道理。沿海省份的人养成了经商的智慧,也有经商的本钱。    
    安徽出现过徽商,山西出现过晋商,都是中国著名的商贾,而且留下了传统。因为这两个省很穷,穷则思变,思积聚。从商业中获得的利润,能使他们过上温饱富足的日子。而且他们那里交通方便,与外省四通八达,具备做生意的条件。    
    四川很少发生战争,即便有,也是小规模的,其民安足,善于积聚。四川人有钱,会过日子,但并不以善于经商而著称,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交通上的便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湖南却不一样,《史记·货殖列传》说,湖南湖北一带,地广人稀,饭有稻米,菜有鱼汤,地广人稀,可以火耕种植旱地作物,也可以养殖水产,蔬果和鱼虾,不用去买就能满足需求。这里的田地足够供人种植粮食,没有吃不饱饭的担忧。湖南人是勤劳的,历史上少冻饿之人,也无千金之家。这是因为战祸频仍,积聚了财富未必很安稳,既没有经商的便利,也没有经商的动力,所以湖南人不爱财,不重利,也不想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多么富丽堂皇。


第一部分  我本湖南人气节长存,不重名利重功名(2)

    湖南人不重利,重什么?重功名。功名是荣誉,能给饿不死也发    
    不了财的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可是,功名是很难博取的。湖南古属南蛮,湖南人在朝廷里没有背景,北方王者之气的时代,湖南人要争功名是先天处于劣势的。何况,本地话外省人很难听懂,就连和朝廷里的皇亲国戚沟通起来都有困难。唐朝以前,湖南很少出大官,很少出大将,也很少出大学问家。湖南人去搏,做的都是无效劳动。于是这里的人形成一种稳妥的观念:人生在世,唯耕与读。这也可以叫做耕读文化。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充实了自己,可进可退。进可以谋取功名,退不至于饿冻妻儿父母。这种耕读文化,大约就是湖湘文化最安定的因素了,它是湖湘文化在太平盛世中的表现形式。    
    由于耕读文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小看湖南的农民。湖南的村夫野老之中,常可见到一些见识不凡的隐者,他们知书达理,博古通今,只是不愿走出农耕生活来到繁华的都市争名利。    
    湖南人在太平盛世唯有耕田读书,但是一旦遭逢乱世,当入世济用建立功名的机会摆在面前时,湖南就会变成一块热血沸腾的热土。这时候,屈原的遗产就会被湖南人拿出来摆在祭坛上。他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就会点燃湖南人心中的烈火。    
    屈原的精神有一个层面叫做忠君爱国,深深地影响着入朝为官的湖南人,包括清末的曾国藩。这个层面强调对君主的忠心,至多只能容得下受委屈的牢骚,而容不下反叛的精神。因此,屈原至死也不恨楚怀王。而曾国藩在势力最强盛的时候,尽管有一个王辏г嗽擞米约罕仙聊コ隼吹牡弁跹В吡θ八邓肭逋⒎滞タ估瘢踔劣胩教旃郑婧喝顺鐾罚鹆税戮趼藜易澹吮3忠簧摹扒逵保衔荒芴磐蹶'运的劝告,而连声对他呵斥道:“狂妄!狂妄!狂妄!”    
    曾国藩并非对王辏г说娜八岛敛欢模木釉诠フ技凸睾螅桓鲈旅挥薪グ睬欤辉诠ハ掳睬熘螅殖俪俨豢隙徽庑┮部梢越馐臀诟⒘成矗辽僖菜得魉猿⒉恍湃巫约焊械椒浅D栈稹K挥邢袂茄猿⒒秤杏脑梗换嵯袷治薇ǖ娜檀蠓蚰茄猿⒌奶认窀救艘谎砣酢6谟胪蹶'运长谈之后夜不能寐,就只能说明他正在内心做一种选择了。    
    曾国藩在忠君和造反之间选择了前者,很明显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军队是在镇压造反者中起家的,他本人以“正统”自居,因此他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从镇压造反者到造反者的角色转换。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复杂的原因。有人说,他信奉儒家思想,怎样和信奉上帝的太平军合作,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人则说,他是被圣人礼教的浮名所累。还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基于一种民本思想,他希望国家早日恢复安定,因为有那么多洋人对中国虎视眈眈。他认为中国必须在和平环境中兴起洋务运动,增强国力,改善民生。    
    把忠君和爱国相提并论,只是湖湘文化的一个层面。在另一些层面上,随着唐宋贬官文化在湖南与屈原的情怀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气候,湖南人就有了忧国忧民甚至叛逆的心态。随着时代进步,屈原与曾国藩身体力行的忠君,与爱国主义发生矛盾的时候,就被后来的湖南革命党人勇敢地扬弃。因此,湖南成了一块革命的热土。    
    湖南人在和平岁月满足于种田与读书,很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在兵荒马乱的乱世,则忙于博取功名,对于财利的追求,就只好放在一边了。耕读文化与功名精神,都贯穿着始于屈原的爱国主义和血性的遗传,因此无论在哪一种世态下,湖南人的心态都是积极的。耕读文化是比较静态的,但因为读书,湖南人即便在静态中也总是有一颗蠢蠢欲动、不甘寂寞的心,而功名精神则是一种剧烈的动态,湖南人在这种形态下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两种形态的生活方式,可以随着世态而转换和调整,却不会割断其内在的一脉相承。    
    清代以前,湖南人在耕读文化的形态下生存了很长的时间。随着歌颂湖南山水的名人增多,随着湖南出人才的现象得到外省人的肯定,湖南人心里逐渐多了些自夸的豪情。中华民族两个始祖的陵墓都在湖南,七次大的移民带来了域外的文化,使湖南人潜移默化了。湖南人的寂寞在悄悄地缓慢地解冻。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基因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和教育增强着它的信号,直到博取功名的时机来临,人才便如火山喷发一样潮涌而出。    
    左宗棠的个人经历,仿佛是湖南人才现象的一个缩影。左宗棠在和平年代,是个高才博学却屡试不中的书生,恨透了科举制度,在老家教书为生。他怀才不遇,只得在家中关注国家大事,尤好钻研地理气候,以“当今诸葛亮”自许。他到四十多岁还是一介布衣,只能选择耕读文化下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太平军打到湖南来的时候,他就得到了博取功名的机遇。    
    左宗棠关心天下事,自然读过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觉得“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提法,很对他的胃口。他在太平军进入湖南以后,寻到长沙城外的太平军军营中,想要见识一下这支军队,并且有几分想要投靠的意思。同时,他听说太平军在所到之处焚烧宗庙,把土地文星菩萨全部打倒,认为这是灭绝传统,斯文扫地,决定提醒太平军的领导人,不要把传统全盘抹杀。但是,太平军中那些貌似求才若渴的王爷和将领,根本没有把他这一介布衣放在眼里,当他指出分封诸王的做法和推翻儒教的提法不妥时,便被逐出军门。因此,他认为太平天国难成气候,便又回到了老家湘阴。    
    太平军攻打长沙时,湖南巡抚张亮基新官上任,刚刚接掌长沙防务。江忠源向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他居然照办了,结果对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决定把左宗棠请到衙门来协助办理军务。他的这个决定,为湘军安排下了日后的一位重要将领。    
    左宗棠接到张亮基的邀请,并不愿意出山。他既然自比诸葛亮,自然记得孔明先生是要别人三顾茅庐才去效力的。张亮基没有三顾茅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