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53部分

大势中原-第53部分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对战役有决定影响的环节。在豫东战役中,包括攻城和打援两个阶段,尽
快夺取开封就是此战役的转折点。战役一开始,他就督促部队迅速突破敌城垣主阵
地,尽快攻占开封,争取全战役的转折点及早到来。从17日到20日夜,攻城部队就
突破了敌城垣主阵地,继而将城区敌人基本肃清。这时,虽然敌核心阵地龙亭尚未
拿下来,但战役第一阶段已胜利在握。部队因攻不下龙亭产生了急躁情绪,粟裕在
电话里指示:“不要急,晚一点拿下来,正好可作鱼饵,钓大鱼嘛!”同时督促第
3、8纵队除留足够的兵力攻击龙亭外,迅速从城内撤出部队,把兵力集中起来,准
备再歼援敌。在这个转折点上,粟裕决意亲临第一线指挥。
    吉普车是由警卫员唐洪驾驶的。粟裕要求身边的秘书、医生、警卫员、驾驶员,
除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外,都必须学会骑马、游泳、开汽车。
    6月下旬,气候干燥、闷热,又是连续作战,唐洪照顾首长,也跟着几天几夜没
合眼。汽车行进了一会儿,唐洪困极了,打了一个盹儿,方向盘偏了,前轮一歪,
汽车翻倒,车上的人都被抛出很远。
    粟裕爬出路边的深沟:“各自检查一下,看伤了没有,伤情如何?”
    “没事,蒋介石没打倒,马克思不会收我们的。”张震揉着头上撞出的大青包,
诙谐地说。
    四个人一齐努力,汽车又翻了身,粟裕抢先跨上汽车,坐在驾驶员位置上,说:
“唐洪,你睡会儿吧。”
    唐洪哪里还有睡意。几十年后谈起这事还擂自己的脑袋。
    到了目的地,唐洪跳下车,拦住三位首长:“请首长处分我!”
    粟裕一笑:“好,就‘处分’你把车开到那棵枣树下,并在车里躺一个小时。”
    枣树就在指挥所旁边,正好是个风口,又距哨位不远,在那里睡觉既凉快又安
全。唐洪心头一热,再也控制不住泪水。
    粟裕拍拍他的肩:“小唐啊,一个革命军人,首先必须适应战争,才能赢得战
争,快抓紧时间休息去吧。”
    龙亭坐落在宋代故宫遗址上,雄伟的台基高达13米,每层台基均有向外射击的
枪眼,围墙根下伸出密密麻麻、乌龟式的地堡。龙亭三面环水,北面唯一通道夹在
潘、杨二湖之间。克洛阳建立首功的“洛阳营”担任主攻。营长张明决定利用敌人
的恐慌心理,先造成一种威势,然后集中攻克两个据点,以示无坚不摧。
    攻龙亭,又要保护古迹,部队付出了极大代价。战后打扫战场时,路上长眠着
几百具尚未来得及掩埋的烈士遗体。他们的头都朝着龙亭方向,有的浑身血肉模糊,
嘴里还咬着手榴弹的丝弦,有的腿脚炸飞了,肩上还抵着机枪,手紧紧握着枪身,
抠都抠不开。
    龙亭拿下,敌第66师师长李仲辛被击毙。省主席刘茂恩脸涂鲜血装死,躺在卫
士手推的小车上,混在人流中逃出开封、藏在石窟里的第66师少将参谋长游凌云带
着卫士往外混,被解放军四个战士截住。卫士想掏枪抵抗,游凌云忙喊:“不要打!
赶,快把枪交给他们。”
    见到解放军第8师师长王吉工,游凌云挺胸敬礼。随后,他惊奇地四下张望,似
乎不人相信共军的师指挥所竞靠龙亭这么近。
    王吉文让警卫员给游凌云倒了杯开水,问道:“开封被困,徐州的刘峙不是说
设法解救你们吗?’”
    “那还不是欺骗!我在国民党高级军事机关当了多年的幕僚,自然知道这种鬼
把戏。前大刘峙来电话说5军已到达兰封,今天又说胡涟兵团即可会师开封。现在,
我倒和贵军‘会师’啦’”
    游凌云的这番“幽默”把王吉文和他自己都逗笑了。
    王吉文又问:“你们对我军此次行动如何判断?”
    “估计贵军有五个纵队北上,佯攻开封,是想把5军调出补给线,而后消灭之。”
    王吉文点点头:“对此,你们66师如何布防?采取了什么对策?”
    “关于这一点,我和李仲辛有分歧。我主张积极出击贵军。他却要死守。现在
证明:守开封就是丢开封。”
    “以你们如此低落的士气,能在郊外和我们交手吗?”
    游凌云:“我是纸上谈兵!我是事后诸葛亮!”
    22日晨,开封解放。
    此役歼灭守敌第66师师部及所属第13旅、河南省两个保安旅,连同各阻击部队
的战果,共3.8万余人。
    留在南京的河南“国大”代表、河南籍参议员听到开封陷落的消息,指天骂地,
再度闯人总统府。
    蒋介石不见,但传出话:“五天之内收复开封,届时再见。”
                     河南    开封    1948年6月26日
    蒋介石传出的话并非敷衍之辞。6月23日晨,他严令邱清泉兵团三天内收复开封。
    邱清泉并不怀疑他能胜任此命,当即把兵团分为三个梯队,向开封进发。
    强大兵团冒着酷暑顶着黄沙进至开封城外。一切部署完毕,大炮接连发起三次
猛烈轰击,对面阵地毫无反应。邱清泉下令再轰,仍是沉默如故。
    邱清泉被激怒了:“挺进开封城,活捉粟裕!”
    开封城内平静如水。古龙亭前潘、杨二湖一如明镜。一门被打坏的野炮斜躺在
湖畔,湖上的龙亭石雕龙墩完整无损,偏殿、正殿打扫得干干净净。殿前石壁上,
还贴着解放军保护文物古迹的布告。
    邱清泉被狠狠地闪了一下。他让立在烈日下,久久地注视着一座空城。他感到
迷惑又愤懑难耐——粟裕休整了三个月,跨过黄河,正冲他邱清泉的5军而来,现在
寻上门来了,叫阵的却不知去向。
    邱清泉不怕粟裕。他身后有区寿年兵团,区寿年兵团后面还有黄百韬兵团,黄
百韬后面还有孙元良、胡琏……
    就是没有他们,邱清泉也有足够的自信。
    如果了解邱清泉的经历,这种自信就不难理解。他毕业于三所学校——上海大
学社会学系、黄埔军校第2期、德国柏林陆军大学。他曾因昆仑关战役赫赫战功荣获
宝鼎勋章。邱清泉善“论兵”,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军队生活教
育》、《建军论丛》等军事著作,这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也属凤毛鳞角。因此,邱
清泉从不买别人的账,本来多暴易躁的个性随意膨胀,骄横暴戾。他自称其基本战
术思想“乃深受克劳塞维茨的影响,即是用无限暴力歼灭敌人战斗力”。内战爆发,
邱清泉虽在巨野战役中受刘伯承重创,但其气焰并未收敛。他没有把粟裕放在眼里。
    不料,他气势汹汹来寻粟裕,粟裕却留给他一座空城,而且走得那么从容,战
场打扫得那么干净,像一个利利落落出门走亲戚的“小媳妇”。邱清泉气极,却又
不得不如实向蒋介石禀报:“粟裕弃城而逃,请示。”
    蒋介石大惑不解:共军费了那么大劲攻城,攻下了却又轻而弃之,何故?疑惑
之中,不由大怒:“这个邱雨庵!叫他迅速行动,围歼粟匪,结果还是让匪贼跑了!”
    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在一旁说:“跑了也好嘛。”
    蒋介石沉默片刻:“唔,也好,也好。”
    次日,《中央日报》、头版通栏标题:《庆祝开封大捷——国军胜利收复汴梁》
    京城上下一片欢腾。
                  河南    瞧杞    1948年6月27日7月6日
    粟裕此刻正倚墙而蹲,晒着太阳。他一面翻动着手中的“卡片”,一面思谋豫
东战役第二阶段的展开。
    两天前,他主动放弃开封,正是要把包袱放在对手身上,分散其兵力,以便利
用敌各路兵团的不同特点,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其一路。
    不停翻动的“卡片”在粟裕手中停住了。这是他自制的“档案”,国民党将领
的指挥特点、出身经历、性格爱好,乃至家眷子女情况,全记在里面。这时停留在
他手上的是敌兵团司令区寿年的“档案”。
    此人陆军中将,广系,非黄埔出身,曾任蔡廷错第19路军第78师师长。接受蒋
介石改编后,赴德国留学,并考察英、法、意各国政治军事。“八·一三”上海抗
战开始,赴沪参战,获胜利、忠勤勋章。性格特点:老道世故,高鼻梁上两只细眼
终日似睁非睁,闪着狐疑和游离不定的光;虽与邱清泉同庚,均为46岁,但其瞻前
顾后、优柔寡断却与锋芒毕露的邱清泉大相径庭……
    粟裕胸有成竹。他的第1、4、6纵队已在杞县以东隐蔽集结,撤离开封的第3、
8纵队正向通许方向机动,割裂了邱、区两兵团的联系。一场大的围歼战已经在即。
    恰在此时,中央军委的两个复电到了。军委赞同粟裕的方案:“部署甚好。”
“在睢县、杞县、通许之线,(或在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75、
72两师当然更好,否则能歼灭第75师也是很好的。”
    机要参谋同时报告,邱清泉于今晨除留一部分兵力守开封;亲率主力直扑通许。
而多疑的区寿年却担心解放军“有向平汉路进攻模样”,因而向东进抵至睢杞地区
后举棋不定,蜗行观望,尚未发觉自己已落人埋伏。
    粟裕大喜,拍拍屁股上的泥土站起身。太阳暖融融的。他快步来到指挥室,一
面下令隐蔽于杞县地区的第1、4、6纵队迅速围歼区兵团,一面致电刘邓,请中野协
助阻援。
    “篮球”比赛继续进行,开封战役是“上半场”,作为“下半场”的睢杞战役
即将打响。
    6月27日是个晴朗的星期天,中原野战军在上蔡地区阻敌援汴战斗之后休整。部
队召开报告会,由陈毅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刘伯承也在座。
    陈毅双手撑案,解开衣襟,亮开大嗓门:“同志们很盼望得到中央的指示,毛
主席和党中央是很关心中原部队的,因为你们大别山兵团无后方作战一年,战略成
就最大,吃的苦也不少;第二是陈谢兵团,4、9两纵队过黄河也是无后方作战。中
央给我任务,要我代表中央向中原局、中原全体同志致敬!”
    掌声。
    “毛主席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中说:‘我刘邓、陈粟、
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
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
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光荣啊,同
志哥们!”
    刘伯承笑起来。
    陈毅越讲越兴奋,天气又热,衬衣全被汗水湿透了。他点上一支烟,抡起大蒲
扇。
    刘伯承:“我讲过,这里就是逐鹿场。看自己是不是男子汉,有没有勇气……”
    陈毅把大蒲扇猛一拍:“对头。又想光荣,又不想再干,没有胆量,没有智慧,
你逐鬼的鹿?记得有两句唐诗:‘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好像是魏征的诗,
伯承,是不是?”
    刘伯承笑道:“你是文武双全的将才,记得不错,是魏征的。魏征是冀南人,
巨鹿的,王蕴瑞的老乡。”
    满场哈哈大笑。第2纵队参谋长王蕴瑞摸着脸上的胡茬子,笑得很有气度,似乎
一下子沾了那位唐代宰相的灵气。
    这时,机要参谋给刘伯承送来了粟裕的电报。粟裕电告睢杞战役已经打响,预
计7月1日解决战斗,请中原野战军迟滞胡琏、吴绍周两兵团,阻止他们北援。
    当下,刘伯承、陈毅把报告会改为战斗动员大会,即令中野第1、2、4纵队于当
夜分由襄城南北向指定地区开进。
    回到中野指挥部,刘伯承、陈毅与坐阵指挥部的邓小平通宵研究,于6月29日晨
发布了《战字第一号命令》。随即组成了一个百余人的前线指挥部,由刘、邓、陈
亲自率领,于当日门时30分冒雨出发,连夜开赴前线,指挥平汉路方面的阻援作战。
    纵队的一些团营部队有的刚开到休整地,接今后立即套上烫洗后还没有干的棉
袄(外线作战,物资供应不上,6月里还穿着棉袄)集合。战士们莫名其妙:不是要
休整吗?怎么又出发?干部们来不及动员,分头插到各排的行列里,一面行军,一
面交待任务。半天一夜行军180里,终于赶在由驻马店北进的吴绍周兵团之前到达郾
城、漯河、西平、遂平一线,予吴绍周以迎头痛歼,同时吸引胡琏兵团西顾,为主
战场上的粟裕成功“投篮”创造了条件。
    正在睢杞地区蛙步行进的区寿年最怕误人“雷区”。不料钻人粟裕的迷魂阵,
一脚踏响了“大地雷”。他后悔不迭,急向南京、徐州报告。
    蒋介石冷笑道:“共匪就这么一套,往来繁动,诱我单兵,伺机聚歼。命令:
邱清泉、黄百韬以最快速度向睢杞对进,三大兵团会战粟裕。这回再不能让他跑掉!”
    邱清泉离开开封,率部向南追击;追来追去,目标不见了。正在火头上,刘峙
的电报到:“区寿年兵团进至睢杞地区被粟匪包围。委座手谕,邱兵团、黄兵团东
西对进,会歼粟匪于睢杞。”
    邱清泉原以为区寿年和他保持适当距离,谁知竟远远落在睢杞,气得他破口大
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情就坏在这些王八蛋滑头的手里!”
    骂归骂,委座的命令还得执行。
    邱清泉兵团掉头向东,黄百韬兵团向西,鲁道源兵团向东北;这面,华野第3、
8纵队向西南,中野几路纵队向平汉路以东……敌我双方数十路队伍,50万人,你穿
过来,我插过去,走马灯一般频频调动,脚步声、军号声、马嘶声、枪声、炮声、
马达声滚动中原大地。
    6月28日,粟裕指挥第1、4、6纵队和中野第11纵队迂回穿插,把团团围住的区
兵团切成两段。29日夜,战斗打响,一举歼灭敌整编第75师的第6、21旅。
    尽管如此,粟裕还是低估了区寿年。
    谨慎多疑是区寿年的弱点也是他的长处。区兵团扎营,部队布局合理,防范严
密,不合要求不准开饭、不准就寝。因此区兵团的营地难以攻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