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田秀舍 >

第114部分

良田秀舍-第114部分

小说: 良田秀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竹却面不改色,不缓不急的说着她要说的那个故事。

“说有一个小牧童救了一条白蛇,后来那条白蛇修炼了几千年,终于幻化成了人性。要找书生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牧童早已不是当年的牧童了,经过好几世的轮回,生了一药铺的小伙计。白蛇变成的大美女找到了他,要以终身为报……”青竹话还没说完呢。

就听得一穿紫衣的妇人笑开了:“我还真当是乡野间的趣事,这不也是那戏文里唱的么,叫什么白蛇报恩的故事。在座的好些都听过吧。”

卫太太原本有些恼意的,却又想青竹一个村野妇人如何知道这些的,便嘲笑道:“你们乡下也有人唱戏么?”

青竹摇头说:“唱戏的很少,这些故事我也不是看戏得来的,从书上瞧来的。”

“书上!”卫太太上下打量着青竹,心想或许是她男人教过,识几个字也不奇怪,虽然有些意外,这村妇也读书识字起来,还真是件笑话。

“是呀,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翻两页书,混日子罢了。倒让各位见笑了。”青竹的重点不是想在众人面前说一个如何精彩的故事吸引大家的注意,而是想告诉这里的人,就是乡下来的,也有见过世面,通晓生活情趣的人,不是都是那么的粗笨愚昧。

又有人问青竹:“家里种什么地,一年出多少粮食,管不管饱?”

青竹倒大方的回答着:“家里就供一人读书,如今总算是供出来了。地么,弄了一口鱼塘、一片藕塘。养鱼、养虾,养鸭,养鹅。又有大片核桃地,桑树地,每年能养两季蚕。还打算养螃蟹来着。今年才种上了药,养了毛驴,还有好些计划都还没实行开。”

“对了,我倒记起来了,你让人捎来的那些土物,都是自家地里出的么?”

青竹点头道:“是呀。”

当下就有人替青竹算着收入,满打满算一年下来也有百来两银子的收入了,竟比一些小本买卖还强。已经不单是种田那么简单,还真是个赚钱的路子。

卫太太见青竹脸上那自信的微笑,暗暗纳罕,竟一点也不怯生,言语也清楚,不像别的那些小地方出来的女人,问了半天也说不出几句话。倒对青竹有了些许的改观,又重新问她:“肚里的孩子几月呢?”

青竹答道:“七个来月了。”

“那倒快了,到时候要找奶妈的话,我帮你留意打听着。”

青竹虽然自己没打算请,不过这位知县太太难得开口,便顺水推舟的说:“好呀,那先谢过了。”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认门

青竹的意思让贞娘一家都搬过来,大家相互间也有个照料。可是贞娘犯愁呀,自家男人还在掌柜的铺子里跑腿,若住到这边的话,只怕来去的路更远了。再说也怕麻烦,因此就婉拒了青竹的好意。

青竹也只好作罢了。

来束水以后,大多时间都在家赋闲,实在没什么事,久了,青竹不免觉得无聊。心想要还是在平昌那倒容易,不免想念家里的鱼塘和藕塘了。估算着核桃应该早就熟了吧,不免想起和明霞豆豆一道上山打核桃,后来还被野狗咬的事了。现在想来倒没那么害怕,只是觉得好笑罢了。不过到如今,她见了那些狗也会绕着路,看来留下的阴影还未散去。

青竹看完了豆豆给写的回信,交代了下家里的一些琐事,又添了几句关切和问候,最普通不过的家书。莲蓬都熟了,也快要打渔了吧。心想着又该忙碌起来,今年她不在家,不知他们会请谁来帮忙算账。毕竟豆豆还太小了,也没什么经验。

宝珠坐在窗下正在给青竹未出世的孩子缝小袄儿,这些天,两人合力做了些小衣物,加上以前的,心想应该够用了。

“宝珠,你想不想回去看看呢?”

宝珠见问,忙抬头看了青竹一眼,方道:“奶奶不是知道我家人不在束水么?”

“是呀,知道你不是这里人。你来了这边也有些日子了,难道就不想家吗?”

宝珠眼中带着一丝愁闷和不平:“我回去做什么呢,他们将我卖了出来,就没想过我再回去。说不定也已经当我死了。我也不想看见他们的那番面孔,他们过得好不好也不与我干。”

青竹心想再怎么也是一家子人,也当不起如此的重话。宝珠这个小姑娘挺好的,在来这边以前。听说也在大户人家做过工,后来因为主子不喜欢才又被赶了出来。青竹冷眼看了这么久,倒没挑出宝珠有多大的毛病。人勤快、力气大,话不多,可是很踏实。

“你或许没听过我的事吧。”

宝珠摇摇头。

青竹缓缓说道:“我们夏家一共姐弟四个,一个寡母。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娘独自抚养我们几个。我八岁的时候就到了项家,说来也不怕你取笑,八岁就做了他们项家的童养媳。那时候的日子也很艰苦,再加上婆婆不喜欢。还有大姑子,小姑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小心翼翼的应付着。好在公公对我还不错,也和你一样话不多,却又那么的宽厚包容。在他那里,享受到了久违的父爱。娘辛苦了一辈子,三妹妹的亲事才定下来。唯一的弟弟正准备要参加县试,哪知她就撒手走了。这一辈子过得太匆忙,连四十岁还不到……”青竹说到此处长吁了一声。

宝珠静静的听着,心想这个少奶奶温和又恬淡,一点都看不出是童养媳出身。倒着实的有些惊讶。

“娘还在的时候我也没和她亲近过几回,也有好些次都抱怨过。甚至是怨恨过她在我还那么小的时候,就将我的终身给定下了,一点自由也没有。她性子懦弱。姑姑也总是瞧不上她,说她命太硬了,克死了爹。永远是副软弱好欺的样子。可就是这样的性子,却是那么的坚韧。这些年她吃过多少的苦,受过多少的委屈。她却从来没有向人诉过她苦。现在她走了,一辈子的苦痛终于可以画上了句点。想想她这一生。还真是可怜可惜。”青竹说着,眼眶却湿润了,一直强忍着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很失态。

宝珠听完,不免心想,她的娘怎样呢,当她被卖出来的时候,娘身子也不好,如今也不知是死还是活。她从未向人打听过。

青竹揉揉眼,强笑道:“罢了,过去的事不提也罢,怕人笑话。生活要继续,还是得向前看。”

宝珠赞同的应了一声。

待到快黄昏时,少南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搬回来了一盆花。

开得正艳的一盆紫色的秋菊。

“院子里的花盆已经不少了,你怎么又买呢?”

少南笑笑:“不是我买的,是下面的人给送的。你看好不好看?”

青竹笑着点头:“倒还不错。”

宝珠早已经起了身,忙捧过了少南脱下来的官服,青竹将他家常穿的衣裳递了去。

“在家做什么呢?”

青竹道:“没做什么,正和宝珠说起以前的事来。”

少南见青竹的眼眶有些红红的,猜想一定又说起她娘了吧。

青竹便将豆豆的信给了少南看。少南匆匆的瞥了两眼,点头道:“倒难为你教她,如今写信算账都会了,你算是培养了一个好的接班人。”

“只怕她还担不起那么重的担子,只希望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

少南耳朵贴在青竹隆起的肚皮听了听,又轻了轻的拍了拍,里面像是回应他似的,踢了几下。少南觉得很是有趣,笑道:“还真是个淘气的家伙,看来一定是个小子。”

给诊脉的那些医生也说是个小子,不过青竹不在乎,生什么都行。虽然知道若生的是女儿,白氏肯定会嫌弃,不过如今分隔两地,她倒乐得自在。

“要是个淘气的姑娘怎么办,别说你不喜欢。这可是你种的果子。”

少南见青竹说得有趣,又笑开了:“还真有意思。我哪里说不喜欢了,不管是什么都疼都喜欢。要是和女儿的话,一定和你一样,精明来着。”

饭间时,少南和青竹说:“关于稳婆的事我也找人问过了,说那人后日能来家看看。”

“哦,好呀。”随着产期越临近,青竹越紧张。

“你放心,到时候我一定会陪在你跟前。”

“嗯。”少南的话给了她鼓励,可青竹还是免不了的紧张和恐惧,毕竟这是从未经历过的事,倒时候还不知疼成怎样,也不知生下来的孩子是否健康,如此等等。都是她担心的事。

其实紧张担心的不仅是青竹,少南也有同样的感受,女人生小孩本来就是一道关口,希望青竹她能平安的过去。

两日后,果然来了个五十来岁的妇人,贞娘先招呼了她在厅上用茶,又让宝珠请青竹过来。

这位稳婆姓林,十几岁就跟着人到处与产妇接生,算得上经验极其丰富了,什么样的状况都遇见过。存活的孩子多,期间亦有人认了她做干娘。

林婆子见了青竹忙起身向青竹施了礼,打量了几眼,心想虽是个官家太太,倒也随和。后来目光自然就落到了青竹的肚皮上,看了几眼,指着说:“是个小子。”

青竹笑道:“大夫也这么说呢,不过我倒不怎么在意,管他是儿子还是女儿。”

林婆子笑道:“这世人里喜欢儿子,厌弃女儿多得去了。这些状况也见过好多次,好些人家见生的是个女儿,刚出生就拿去溺死的也不计其数。可怜呀,才投生就没命了。”

青竹道:“这些偏见固然是存在的,当然是不好的。一个女人本来就够辛苦了。”

林婆子笑着点点头又道:“我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最小的也会跑了。说道心疼我这个老太婆的,还是得说我那闺女。两个儿媳妇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天气倒越来越冷了,这月子里要紧呀。其实倒没什么好怕的,我这几十年来什么事没见过。奶奶也尽管放宽心,吃好睡好,养好身子就行。”

青竹听这老人一说,仿佛真的缓解了不少。最近这段日子,她是真的太紧张不安了。看来这种情绪当真不好。

林婆子用了茶,又交待了一番该准备的东西,贞娘和宝珠都记下了。

青竹让宝珠去送客,这里贞娘和青竹道:“生我家那混小子的时候,其实也和奶奶一样担心,好在都平安,也没出什么事。我的月子在夏天,可真是要了老命。大热的天不能透风,还得裹得好好的躺在床上。”

青竹却道:“这一点倒是陋习了,不通风可不行。就不怕生褥疮吗?”

“说起褥疮来,还真是又痒又疼,好不容易熬完了月子,又病了两个月才好。那时候跟前也没人照料。我婆婆早早就死了,剩下个公公又是不管事的。”

青竹便想起以前翠枝月子里的事来。因为生的是女儿,白氏不也不闻不问么。

贞娘又细数道:“对了,这红糖、姜汤之类的也该备些了。还得多多备些草纸,细棉线,棉花之类的。对了,还得要人参。”

“人参么,只怕不易得也贵吧。再说我看也不一定就需要。”

贞娘笑道:“奶奶刚才没听见那婆子说么,还是得备些。万一要用……”这参汤是备给产妇喝的,万一到了紧要关头,说不定还能将产妇的命给救回来。贞娘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口。害怕青竹知道了,又得紧张不安。

过了几日,少南果然带回来了两支上好的人参。

“这两支得多少钱呀?”

少南笑道:“倒没花钱,县令送的。”

青竹有些惊讶忙道:“也当不起如此重的礼吧?”

少南道:“他家里什么都有,找两支人参一点也不困难,既然是他给了我们,也是他的一片好意,领情就好,别多想。”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冬郎

冬月初七,天气异常的冷,大风吹了整整一天。刺骨的寒冷。

这天,青竹千辛万苦,受尽磨难,后来总算是顺利的产下了一个重七斤四两的男婴。

初为人母的喜悦,立马被虚弱和疲惫给覆盖了过去。

当林婆子将孩子抱给她看时,青竹细细的看了一眼,伸手来摸了下他那皱皱的的小红脸。心想真是一点也不漂亮,眼睛也还未睁开,也不知长得像谁。看着儿子健康,青竹又立马昏睡过去了。

少南一直守在产房里,早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如今见母子都平安,也平复下来了。林婆子将包裹得好好的婴儿抱给了少南,少南不敢去接,他原本也不会抱,生怕弄坏了哪里。

贞娘早就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请林婆子吃。林婆子也不推辞,只是牙不好了,好些看着好,又吃不了。只稍微的吃了几口,喝了些酒去寒意。

少南又让看赏,宝珠给了林婆子二两银子。少南又约了林婆子过来帮忙洗三。林婆子倒痛快的答应下来。

才出生的小孩不大会吵闹,一直呵欠连天的,此刻又闭眼和他娘一道睡了。

少南想,应该派人去给家里报喜才对。想到这里就去了衙门一趟,叫来一个跟随自己的军牢,吩咐了他一番话,便让他去平昌了。

衙门里的人大都知道少南新添了儿子,纷纷向他贺喜,涂知县也笑呵呵的与他道:“还真是可喜可贺呀,后继有人。”

少南笑得有些憨傻:“是老天怜悯。”

当他回到家时,青竹已经醒了。在贞娘的帮助下,正给出生的孩子喂第一口奶。

少南见状便道:“这里坐月子,宝珠又没什么经验,怕伺候不了。请贞娘吃住都在这边吧。”

贞娘虽然有些为难。但也只好答应了,心想抽空再回去看望那父子俩。

喂了奶,贞娘将孩子替青竹放在身旁。青竹侧着身子,伸手拉住他那小小的手,逗着他玩。

“他还没名字呢,你当爹的不取一个么?”

少南道:“名字我早就有了,因为不知是儿子还是女儿,所以没有定下来。有句话叫做‘怀瑾握瑜’,我看不如就叫怀瑾吧。下一个儿子就叫怀瑜。”

青竹道:“下一个我要生女儿。”

少南笑道:“女儿也好。”

“再给一个小名吧,这样的喊大名还有些不习惯呢。”

少南略一思索便笑了:“也有了。冬天出生的,我看不如就叫他冬郎可好?”

“冬郎?”青竹倒也觉得还行,只是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还是在哪里看过。

青竹便一口一个冬郎的喊着,可惜孩子还太小,不会回应他。青竹满脸都是喜悦和幸福,好不容易得的冬郎。她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好好的培养他,以后要比他爹还强。

“我已经让人去平昌报喜了,爹娘知道后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