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迷梦 >

第155部分

重生迷梦-第155部分

小说: 重生迷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太客气了,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的经验。”这位先生的这句话简直让沈正辉听了打哆嗦,真的是一粉胜十黑啊!
    “我记得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洪演了一个小品叫做《打扑克》,”沈正辉开始讲起来,大家听见他用这个开头都有些惊讶,“这里面,用名片打扑克的时候,电视明星管电影明星,因为大家都不出门看电影,都窝在家里面看电视。所以电影明星不如电视明星,电影也不如电视。”
    现场不免一些会意的笑声,主席同志感觉挺尴尬的,但是他还是苦笑着点了点头。
    “电影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我们国家的电影市场,我们也做过一些分析,以94年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市场有些急转直下,这个应该说是旧的体制破碎,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缘故,群众的观影习惯和电影市场都需要培养,要吸引大家主动买票,同时电影的观影体验也要保证和提高,不然的话,大家还是觉得在家看电视最好。”
    在场的人开始交头接耳了。
    “说到电视就不得不说有时候电视不是我们的电影的竞争对手,正相反,电视很多时候是在帮助电影,是在养电影。当然,这种状况不能持久,我的想法是,电影要有足够的特点,能够吸引大家到电影院,大荧幕去体验和电视不一样的感受,这才是拍大片的意义。我在国外做了不少尝试,当然,在国内的这次尝试还远远说不上成功,不能说照着这条路走就一定行,但是我想的是至少这也算是一个方向可以给大家借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的发展也许会很缓慢,但是电影的硬件要求却逐渐提高了,我可以看到,不仅仅是拍摄的硬件,制作的硬件,就是电影院本身,也同样要求更高的水平给观众以与票价相符合的享受。我个人觉得,大片制造的视觉效果只是电影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电影水平和电影市场要发展,很多东西要齐头并进,并不是哪一方做出努力来就行了的。哈,我简单说两句,就这些。”
    主席先生有些苦着脸,他的本意是电影交易平台。谁知道沈正辉居然说了这么一番话来,这一番话还引起了在场的专业人士的小范围的讨论,自然不能说他偏了题。
    于是这位主席不得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们的电影水平要发展,我觉得还是需要更多像是沈先生这样的专业人才带给我们新奇的想法,促使我们有所改进,哪怕是一方面的改进也是好的。”
    沈正辉于是笑着摆了摆手。
    “我觉得,电视养电影,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一个有效的举措。”韩三爷讲话了。“所以我们这个交易平台不应该仅仅是我们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和电影院开会,应该把电视平台也拉进来,好多电影就指望着在电视台里面放着收回成本呢!”
    韩三爷的话激起了一阵赞同声,主席眼见越来越偏题了。忍不住开始执行秩序了。然后大家就开始民主地自说自话了。主席最后废了老鼻子的劲。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有几个给面子的发行公司,随随便便买了几部片子,也算是免得组委会政绩太过于难看。一群人吵得焦头烂额。到了最后一哄而散,算是彻底民主了一把,组委会也无可奈何。
    沈正辉刚刚站起身来,就被韩三爷一把按住了肩膀,“沈导演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准备发行啊?”他问道,“考虑照顾照顾我们中影啊!”
    保利的王总也凑了过来,“韩总,不能什么肉你们都吃了,也要留口汤啊!”
    在原来的历史上2001年电影票房收入是8。9亿元,眼下十月底的时候,因为《集结号》的上映,票房硬生生被拉到了12亿多,《集结号》上下两集的票房就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也无怪乎沈正辉成了香饽饽,他这种制片方把风险都担掉了,又是大片,发行商和院线完全是纯利润的做法简直就是发行商和院线的最爱,业务怪乎大家都想从他身上抢业务。
    “《黑拳二》的审批我帮忙来跑,一定能够跑得下来。”韩三爷不理会保利王总的竞争说道。
    您的算盘打得真好,《黑拳二》如果拍摄的话,主力票仓都在国外,国内能够上映就是胜利了。
    “别听韩总的,审批我们也能搞下来,”保利的王总不服气,“要不然继续拍一个战争片?八一厂的东西都还留着呢!”
    拍战争片肯定没有新鲜感了。
    沈正辉一时之间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两位了,想了想他说道,“我最近投资周星星拍摄了《青蜂侠》,和哥伦比亚合资拍摄的,在我们国内能够以什么名义上映?”
    “引进片,分账大片吧。”韩三爷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那大家可以联合起来发行啊,这肯定赚钱的。”沈正辉说道,“如果你们能够搞定审批的话。”
    “肯定赚钱?”保利王总有些疑惑。
    “周星星的导演加主演,拍摄投资接近九千万美金,后续宣传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票房肯定指望国外,但是国内应该也跟得上。”
    “他上一部片子……”韩三爷撇了撇嘴。
    “这个肯定难不倒韩总,更何况你看他现在不是主动到内地来拜码头了吗?您看看要不这样,我让他进来向你道歉赔罪。”
    “向我道歉赔什么罪,”韩总笑起来,“我来想想办法。”
    “好的。”沈正辉高兴地点了点头。
    “不过沈总,你这休息了大半年了,不是你的风格啊。”韩总眨了眨眼,“要立项的话,早点告诉我一声。”
    “我可不是休息,”沈正辉摇了摇头苦笑道,“俗事缠身,精力都被牵扯掉了,不过我到时候有部动画电影上映,还需要韩总帮忙。”
    保利的王总咳嗽了一声,沈正辉急忙转身,“也要请王总帮忙。”
    散了会场,又约了有空和韩总、王总吃饭,和一群凑上来的人打了招呼,沈正辉总算是走了出来,散在附近的保镖们急忙围了上来,声势颇为惊人,让沈正辉觉得有些丢脸,但是别人认为他摆谱。周星星和巩莉被一群人为主,沈正辉走过去的时候,周星星急忙和沈正辉挥手,拉着巩莉就着这个机会插入到了沈正辉的保镖圈子里面。
    周星星叹了一口气,“人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巩莉在一旁说道,“你还是那个样子,不善言辞,和你电影里面完全不一样。”
    周星星只能笑了笑,沈正辉于是问道,“我可能还要留两天和中影韩总和保利的王总吃饭,之后还要到余杭去,你有什么安排?”
    周星星瞪大了眼睛,“你要和韩总吃饭,带上我好不好。”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沈正辉一口答应道,然后看向了巩莉。
    巩莉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像是高兴随口说道一样,“我能不能也去?”
    “当然可以。”周星星代替沈正辉回答道。沈正辉自然也微笑表示同意。(未完待续。。)

第190章 干爹之路
    巩莉在这个时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女明星,当然不是因为相貌如何,如果说到相貌,有很多女明星足以碾压她。但是显然人是不能只看长相的,不然你怎么解释那个某美美的一晚上一百万的价格?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抽象的人比现实的人更加重要。只需要看一看巩莉光辉灿烂的简历,取得的那一项项奖杯,那一圈一圈的光环加诸在她的头上,她有过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坐在你的身旁,所说的见闻都是世界电影圈,譬如去年她参加柏林电影艺术节担任评委会主席的事情,这样的档次,是和拉着你要你给她买个苹果的女孩子可以相提并论的吗?
    人的需求层次是多层次的,到了高级的水平,追求的当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东西了,所以当沈正辉和周星星带着巩莉来出席韩三爷的宴席的时候,韩三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显出了热情好客的豪爽来,“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到了,欢迎欢迎。”他先和巩莉握手,然后再和沈正辉和周星星握手,整个人的精神态度都变了。原本周星星所担心的要给自己的脸色此时此刻都见不到了。
    保利的王总也凑了过来,席上还有一个让沈正辉出乎意料的人物,王安萍居然也坐在桌子上。
    沈正辉上前和她握手,“你怎么来了,我还想着这边的事情完了到余杭看看安然呢!这下子我们可以一起过去了?”
    王安萍对着沈正辉笑了笑,她看了看一旁的王总。王安萍仿佛是王总请过来以壮声势的一样,不过韩总对王总也不敢怠慢,这位女地主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建设了若干高档的电影院,在商业地长界风生水起,是个不能得罪的大姐大。她的出席,即使是韩总,也要表示蓬荜生辉。
    所以当周星星和巩莉听到介绍这位是巨头院线商,手上有不少院线资源的时候,都忍不住特别的客气,尤其是巩莉。发挥着自己女性的优势试图拉近两个人的关系来着。毕竟这张桌子上就两个女人。
    王安萍倒是颇有深意地看了沈正辉一眼,在正式开饭之前凑在沈正辉耳边说了声,“原来你喜欢这样的?”
    这绝对是个误会,当沈正辉开始喜欢女明星的时候。巩莉绝对不是他的菜。从根本上讲。他的审美观就和冯大脑袋不一样。他也不喜欢张导演的电影的氛围,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对巩莉有代入感。所以对于王安萍的误会,沈正辉只能翻了翻白眼。
    韩三爷是真的有兴趣和沈正辉深入探讨一下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他现在躬为中影集团的掌门人,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界龙头老大,目光绝对不只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从这点上讲,他和保利的王总不同,他真的想要把整个电影市场做大做强。上一个世界,从2002年开始,张导演试探性地发掘出一条大片之路来,虽然是人为刺激,几个大导演都为此赔掉了不少名声,但是确实起到了效果。熬到了中国经济腾飞起来之后,一拨熬出头来练出了演技的人才终于接上了档。仆街的终于刷出了经验,非专业出身的导演也完成了自己的积累,中国电影就迎来了井喷的发展。
    但是眼下还看不到这种希望,沈正辉的上下两部片子占了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让其他人看得又羡慕又难受,韩三爷觉得沈正辉对于电影的发展是有想法和有办法的,当然,他也非常看重沈正辉在亚洲地区的发行能力,中影集团在国内是厉害,但是到了国外,还是不行。韩三爷狠想在做国内市场的时候顺带着把国际市场打开,从前,香港是个很好的跳板,但是显然,香港现在完全不行了,本来一筹莫展,就指望着国内的市场活了,但是想不到峰回路转,居然出现了沈正辉这样一个人才。
    所以实际上周星星所担心的什么国内对他的意见和封杀他的电影什么的,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都是杞人忧天了。韩三爷更多想在理论上和沈正辉探讨一下,什么样子的电影能够打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他想朝着这个方向努努力,培养一下电影界的发展,而不是只吃着国内市场,不得不说,韩三爷真是有远见有眼光。
    在进餐的时候,沈正辉稍微介绍了一下日本电影的情况,日本电影在世界电影版图上还算是不错了,也出过广受承认的大师级人物,但是作为国内的真人电影是真心苦逼。日本国民普遍不喜欢看真人电影,对动画电影倒是情有独钟,和中国人一样喜欢看电视。但是毕竟是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国家,市场足够大。沈正辉总结说自己的特异性是在日本获得成功的关键,他觉得自己拍摄的想法和思路基本上是中国式的和香港式的,这是因为他所受的熏陶就是这种熏陶,所以产生的作品和日本真人电影的性质迥异,于是产生了某种新鲜感。
    总之沈正辉就是这样解释自己获得的成功,特异性的思维和本地化的故事,再加上有足够多的钱和用心,于是成功一点也不难获得,逐渐积累的口碑和累积起来的影响力给后面的大片奠定了基础。
    沈正虎用周星星举例,星爷的电影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每一部片子都在港片的平均水平之上,多年来积累的双周一成的名声让他的电影能够未播先红,即使是《青蜂侠》这样的大片,从以往的经历来看,也让投资商觉得值得投资。
    他这样的说法韩总还不置可否,倒是让王总忍不住质疑了,“你这么说。岂不是说导演就不能失败了,一失败就什么都毁了?”
    当然不是这么绝对,谁敢拍胸脯保证自己的每部电影都能够成功呢?即使再爱惜羽毛,也有拍烂片的可能性不是吗?斯皮尔伯格难道就不拍烂片吗?张导演日后的《三枪》简直惨不忍睹,最关键的是 ,你要对自己的定位有所认识。譬如说周星星,他日后拍片速度慢得一比,还不是这家伙有强迫症,精益求精。张导演艺术片打开了出路又想那票房,开启了大片时代之后又想要口碑。迎合了观众被骂低俗。追求深度和人性投资和票房又不成比例了,到了最后又狠下心去拍文艺片,还不得不和老搭档老情人重新联手。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就是因为他想干什么和他是什么搞不清楚。
    所以沈正辉要说明。我绝对不是和你们说一个导演要如何拍片子。而是说在一开始策划的时候就要想好。这部片子的定位是什么样子的。应该用什么人,什么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
    电影人自然可以说要用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作为老板就千万不能这么文青。先要想好。拍这部片子是什么类型,准备文艺博取口碑呢?还是讲好故事取悦观众拿票房,认定了之后再去按照各自的特性去做准备。
    沈正辉特意举日本的例子,日本动漫产业发达,于是动漫热的就出动画电影,改真人版电影,虽然这让日本的市场比较单一,但是从结果上讲,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为动漫太热了,动画电影就一年接一年地出,不担心没票房。《机器猫》和《宠物小精灵》就是这样,日后的民工漫也是如此。
    中国的电影产业,从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