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 >

第19部分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第19部分

小说: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小人心事 
  然而,如果曹操总是体现出上面这般恢阔的气度,千余年来集矢在他身上的种种诛心之论,也就无从生发了。好猜忌的曹操,其阴暗险诈的小人心事,也同样是史不绝书的。这尤其体现在曹操的无端杀人上。 
  京剧《曹操与杨修》之大获成功,顺便也将杨修的千年冤狱再次闹得沸沸扬扬。世人常将杨修之死归之于〃忌才〃,当年罗贯中也坚信不疑,还拿出杨修善于通过〃猜谜〃、〃射覆〃道破曹操心事作为例证。这其实是很奇怪的,被曹操压根儿瞧不起的祢衡视做〃小儿〃的杨德祖,即就才华而论,在当时也难称翘楚,建安七子中既没有杨修的名号,后世昭明太子萧统收罗宏富的《文选》,也仅收录了他一封致临淄侯曹植的简札(该信起句与末句都是〃修死罪死罪!〃),曹操对才华数倍于杨修的王粲全无忌惮,风发一时的建安七子事实上都曾为曹操所重用,缘何唯独对杨修别有所忌,必欲杀之而后快呢?按杨修本司徒杨彪的公子,弘农杨氏,在江湖上的声名也是仅次于汝南袁氏的,曹操虽于杨彪颇为不敬,一度还曾把他收付牢狱,许因投鼠忌器,怕堵塞天下英雄之路,曹操终于没有对杨彪动手,自毁令名,孔融之劝,也不过是卖个面子,达到一鸡两吃之效罢了。再者,曹操乃天下雄才,杨修乃世家秀才,说雄才会嫉妒秀才,就像说雄鹰嫉妒山鸡一样难以理喻,何况,即以文学而论,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巍巍成就,又岂是成百上千个杨修所能倚多为胜的。当然,心理问题不适合用算术的加加减减来解答,我的答案是:虽然杨修肯定曾多次惹曹操不快,曹操杀杨修主要还是出于顾忌自己身后的安宁。由于袁绍与刘表在处理继承权问题上都留下了致命的祸患,心有余悸的曹操为避免死后发生同样的悲剧,便决定削弱曹植的力量,剿除他的党羽。杨修之死,正在于他与曹植过从甚密,在于曹植因擅走司马门一事而突然在曹操面前的失宠。 
  我们当然可以假设,若曹操没有改变早先对曹植的偏爱,决意立曹植为太子,遭殃的恐怕就是曹丕的智囊团了。为儿子的利益杀人,曹操也不是第一回了,其实有个叫周不疑的孩子,他的死比杨修更值得同情,也更能说明曹操无可救药的猜忌。那孩子太聪明了,也许只有曹操早夭的神童儿子曹冲(字仓舒)可以和他匹敌(按:〃曹冲称象〃故事,大似有佛门智,故陈寅恪先生断定属陈寿附会佛典)。在曹冲还活着时,曹操对周不疑大有好感,一度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遭到周不疑婉拒。曹冲既夭,曹操担心曹丕等人没能力控勒周不疑,遂果断派出刺客,将年仅17岁的周不疑杀死在某个谁也不知道的荒伧所在。 
  崔琰,一位非常值得爱戴的名士,事实上也曾得到曹操的敬重。当年曹操初得冀州,将崔琰救出袁绍大牢时,曹操兴致勃勃地对崔琰说:〃昨天我查阅了一下户籍,发现贵州竟有三十万百姓可供补充兵员,实在是一个大州呀!〃崔琰勃然变色:〃鄙州饱受战争创伤,生灵涂炭,你不想着安抚百姓,却先计点甲兵,这难道竟是鄙州人寄望于你的事情吗?〃在座的全都吓出一声冷汗,好个曹操,不仅全无怒意,反而堆下笑脸,当面向崔琰赔礼道歉。出于对崔琰道德力量的敬仰,曹操甚至将太子曹丕的教育之职也托付给他。崔琰不辱使命,把个曹丕调教得唯唯诺诺。崔琰有两个理由使曹操提高警惕:曹操曾因衣着花哨而〃赐死〃曹植的妻子,而这位薄命女正是崔琰的亲侄女;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时,知道崔琰平素更喜欢曹植,他担心崔琰从中起不良作用,尽管崔琰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当时就明确表示:自己坚决站在曹丕一边,并认为只有立曹丕为太子,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 
  崔琰的死,缘于一封信,缘于曹操本人对文字狱的兴趣。崔琰信中有〃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之句,生性猜忌的曹操立刻将此理解成变天的征兆,把崔琰投入死牢。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许攸的来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他告诉曹操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使曹操得以率兵烧尽乌巢之粮,一举左右了战局。许攸本就是一个贪脏枉法的小人,他离开袁绍的原因,亦在荀文若的算度之中,属〃家人犯法〃。许攸自到曹营,手足更加轻狂,对曹操全无敬意,乃至在宴会上大呼小叫:〃阿瞒,若不是我,你根本得不到冀州。〃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嘿嘿干笑,〃那是那是。〃也许曹操能够容忍许攸当着自己面无礼,却不能容忍他当着别人面张狂。许攸步出原属袁绍治下的邺城东门时,对随从人员咋呼道:〃这户人家(指曹操)若没有我的帮助,根本别想从这道门里进出。〃话音落后三小时,许攸即被收入大牢处死。 
  还有一人名叫娄圭,字子伯。他和崔琰一样,其实是死于一种比〃文字狱〃更可怕的〃腹诽心谤〃,这也是曹操猜忌心重使然。这位娄圭当年帮助曹操击败马超时,颇立功勋,他提议的抟沙为城法(利用奇寒的西北风,使掺水的沙子一夜间成为坚不可摧的防护墙)曾使曹操感叹:〃子伯之计,我不及也。〃有一天,娄圭与友人习授同坐一辆马车,正碰上曹氏父子外出,习授感叹道:〃为人父子而有如此排场,那才叫痛快。〃娄圭脱口应道:〃人生在世,不能像看客那样光瞧着别人痛快,得自己痛快才是。〃阴险的习授当晚就把娄圭的私房秘语密告曹操。不消说,娄圭人头立刻落地。 
  还有毛玠,这位当年曾向曹操建议屯田的大功臣,感于崔琰无端被诛,唏嘘不已,牢骚满腹。一次在路上见到黥面囚犯,为一时义愤所激,吐出这样一句咒语:〃路有黥面者,正是亢旱三年的征兆。〃曹操同样没有犹疑,他手下〃首席大法官〃钟繇迅速行动,将这位大功臣收入了死牢。区别仅是:后因有人出面求情,也许还想到了毛玠当年的好处,曹操特别允许毛玠死在家里,并负责提供上好棺木,确保毛玠家人不受任何株连…… 
  稍稍总结一下,我们发现,当感觉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或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当董承等人与献帝合谋欲掀倒曹操时,后来伏皇后与父亲伏完暗中的联络〃露泄〃时,曹操都不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前者如借粮官之头安抚兵士,后者如为防备刺客而在梦中斩杀近侍。〃丞相非在梦中,倒是阁下死在梦中啊!〃杨修后来在该近侍入敛仪式上的这声嘀咕,确实会让曹操毛骨悚然。 
  再就其余曹操所杀之人略作评说:祢衡虽非死于曹操之手,但曹操借刀杀人之心匹似司马昭,属路人皆知;反过来吕布虽死于曹操之手,吕布的勾魂戟却只会照着刘备的面门搠来。陈宫背叛曹操在先,兵败受戮,完全符合古战场法则。杀吕伯奢一家,虽传述得煞有介事,由此还莫须有地衍生出一句最足以让曹操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鉴于此事的始作俑者孙盛,属于陈寅恪先生所嘲〃通天老狐,醉则现尾〃之辈,历来为史家不屑,所述之事每多向隅虚构,故不容置信。曹操赐杀荀彧,亦有空穴来风之嫌,仅可存疑。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考察,曹操杀华佗,较之后世钟会劝司马氏诛杀嵇康,更易让人产生〃《广陵散》于今绝矣〃的旷世悲情。这位医家圣手只因更愿以一种〃游方郎中〃的方式普济众人,不愿沦为某位权贵的私人大夫,遂致灭顶之灾。曹操杀华佗的做法也颇具曹操式特点:由于华佗借口妻子有病,曹操遂让执行兵士带上四十斛米,吩咐道:〃若华佗妻子确有病,就送上这四十斛米,并代我问候,他可不忙着来我处。若华佗撒谎,立即羁押。〃华佗的妻子当然没什么病,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为天下苍生计,荀彧曾替华佗求情,被曹操驳回。不过曹操也得到了报应,不仅他的头痛病日甚一日,神童子曹冲濒死之际,曹操老泪纵横之余大生后悔:〃若华佗在,必不使我儿暴死。〃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加泄气。钱锺书先生曾因此绝妙地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看血泪相和流〃,虽曰〃别解〃,是否也暗示我们,曹操之泪,非尽属虚伪呢? 
  六、法外加恩 
  公正地说,曹操放下屠刀的场合也自不少,纵无立地成佛之缘,也不宜视而不见。 
  对孔融和司徒杨彪,曹操素来就看不惯,他本完全有理由将两人早早除掉,你袁绍不是让我杀他们吗?那好,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暗中指使下人动手,并将两人首级给你袁大将军递上。即使曹操不愿在自己辖区内动手,将两人绑缚后押赴袁绍所在的邺城,亦不失一计。曹操为什么不这样干呢?白白地留着个〃杀孔融〃的把柄,可算不得一种事迹呀。 
  杀人,但罪止于身,不妄施灭门之刑,在当时也属难得的明智。曹操杀陈宫,本无可厚非。你说曹操演戏也罢,但他白门楼上既然抛出和解的话头(虽然话里带刺),陈宫若低头认错,曹操也只能留他一命。他杀人然后厚葬,并千金一诺地始终善待陈宫老母,较之中国历史上司空见惯的〃灭族〃,似亦人道不少。当然,陈宫性情刚烈,曹操可能也知道对方不会屈服。前述毛玠亦然。若荀彧之死可划归曹操名下,至少荀令君的后代没有受到丝毫连累。──当然,杀人兼满门抄斩之举,曹操也不是没干过,倒霉蛋中首推孔融,还有一个名叫赵彦的谋反者。 
  我相信一百个丞相,九十九个会把陈琳杀了。这位可与路粹齐名的刀笔吏(路粹为曹操代拟声讨孔融的状子,世人读后咸〃嘉其才而畏其笔〃),当年替袁绍捉刀,一封数说曹操罪状的檄文传遍南北,内中将曹操及祖宗八代一网打尽,笔墨竭尽冷嘲恶讽之能事。如此深仇大恨,质诸寻常君主诸侯,均属夷九族而难解恨之举,曹操居然大度包容,见到陈琳只轻描淡写地责备道:〃你小子替本初干事,骂我几句倒也罢了,'恶恶止其身',凭什么把我父祖辈都兜进来,也太不地道了。〃结果,陈琳仍然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重用,在曹操手下做自己最拿手的刀笔营生。难道曹操手下当真缺少秀才吗?非也,邺下之盛,实是不让于兰亭群贤的。即就刀笔吏而言,曹操本人就资质非凡,帐下路粹、阮瑀(阮籍之父)与陈琳也在伯仲之间。〃爱其才而不咎〃,史籍上这寥寥六个字,恰切地说明了全部原因。爱才是一个原则,为了使这一原则得到优先权,曹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为倚重的〃法〃的原则。 
  曹操诛杀袁谭后特地下令:〃敢哭之者戮及妻子。〃有个叫王修(字叔治)的傻义士私下忖度道:〃袁谭对我有举荐之功,死而不哭,在'义'上说不过去。畏死忘义,何以立世?还是去哭一遭吧,管他老子娘哩!〃这就抚摸着袁谭被割下的头哭上了,还越哭越响,竟至〃哀动三军〃。执刑兵士抓个正着,正待按军法从事,曹操急忙出面拦阻:〃算了,人家是义士,就成全他吧。〃不仅如此,当王修得寸进尺地接着向曹操提出收敛袁谭时,曹操干脆好人做到底,答应了他的要求。王修曾是袁谭手下的粮官,曹操对他官复原职。当时袁谭统治下的州县多已向曹操表示臣服,只除了一个名叫管统的小太守。〃你去替我把管统杀了〃,曹操对王修下令道。王修再次违背了曹操的命令,竟意外地说服管统向曹操投降。曹操一高兴,不仅不问王修拒命之罪,反而升了他的官。 
  又有一脂习先生,与孔融颇为友善。孔融当年屡次用书简怠慢曹操时,脂先生就曾不时地加以规劝,孔融当然未予理会。孔融被诛之时,慑于曹操的暴怒,当时许昌没人敢去擅捋虎须,听任孔融暴尸街头。脂习缓缓地走上去了,一边痛哭,一边还喃喃道:〃文举,你舍我而去,致使我伶仃孤苦,虽忝活人世,又有谁可以谈话交心呢?〃这还了得!脂习立刻被曹操收付死牢。但转念一想,觉得脂先生够义气,还是原谅了吧。脂习出狱后起初被曹操迁徙到郊外,后来路遇曹操,脂习当面向曹操谢罪。〃元升先生〃,曹操叫着他的字号,〃你是慷慨之士。〃当面了解脂习近况之后,曹操重新在许昌替他安排住处,并〃赐谷百斛〃。脂习后来一直活到髦耋高龄。 
  曹操南征张绣时,刘表部将文聘一直抵抗到最后一刻才向曹操投降。〃先生来得何迟呀?〃曹操半奚落半开玩笑地对文聘说。〃我无力辅佐刘表成就大业,又无能保全一方疆土,衷心愧愧,所以来晚了。〃〃真是个大好的忠臣。〃曹操感叹一句,旋即让他统带本部兵马,依旧做自己的江夏太守去。 
  《三国演义》中有一形貌如武大郎的奇才张松,即时强记之能,不仅为中华一绝,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似亦无功亏一篑之可能。罗贯中依据裴松之从一册《益部耆旧杂记》中摘得的百来字,敷演出一个精彩的片断,将张松〃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的奇才发挥致尽,并借此贬低曹操以貌取人。如果我们相信罗贯中的话(详《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则曹、张之间,张松无礼在先,换了袁绍,早就推出去一刀斩掉了。何况,将以貌取人这顶帽子戴在曹操头上,实在也不甚般配。当时有个丁仪(字正礼),曹操听说其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曹丕在边上反对,说是〃女人都希望丈夫有一定的容貌,正礼先生不幸为独龙眼('目眇'),怕有些不妥。〃曹操后来与丁仪接谈,对他的才华大加赞叹,不禁后悔当初听从曹丕的劝阻:〃多好的人呐,即使双眼俱瞎,都应该把女儿嫁给他,何况只瞎了一只眼,丕儿误我。〃曹操有所不知的是,这位丁仪与临淄侯曹植非常友善,曹丕貌似为妹子说公道话,实际上乃是担心阿弟势力得到增强。后来曹丕坐上帝位不久,便借故把丁仪杀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