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残破的洛阳,靠一个名叫张杨的老臣子替他拾掇出一间屋子,皇帝才与其说有了一个临朝视政的所在,不如说有了一块遮风蔽雨的栖身之地。皇帝周围不断有粗鄙的军阀进进出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李傕还是郭汜、杨奉还是韩暹,似乎都有着随意处置君王的能力。〃汉朝大势已去〃,这成了当时不少人的共识,诸侯各怀异心,心存篡逆者(如袁术者流)甚至觉得把皇帝废了都属多此一举。
然而汉朝三百多年的基业,本身就是一笔宏大的精神力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皇帝,不管多么不成器,不管政权多么飘摇,只要一天不倒,其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可能是不可估量的。与荀彧差不多同时看到皇帝还有废物利用价值的,还有袁绍的著名谋士沮授。只是,观察袁绍可笑的为人,我觉得简直不妨归纳出一个〃袁绍定律〃:一个建议,只要同时具备远大和切实可行的特点,便必不采纳。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而当荀彧向曹操提出同样的建议时,〃徘徊蹊路侧〃的曹操可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捷足先登,〃先占要路津〃,在自己尚无暇从战场上脱身之际,让部将曹洪统率一支兵马,急赴洛阳护驾。
说荀彧〃打皇帝牌〃,荀君估计不会高兴,因为他的本意并非将皇帝看成一副牌。他确实从心底里认为,曹操在道义上也应该维护汉室江山,他当年投奔曹操与此时劝曹操迎奉天子,思维上本是一脉相连的。只是,由于这一建议本身也极具谋略价值,再联系曹操本人日后对待皇帝的态度,我们才感觉出其中〃打牌〃的意味。
即使仅从谋略的角度考察,〃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也算得曹操平生最重要的决定。他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从此也有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借口。当反抗曹操常被等同于对抗朝廷时,泛泛诸侯常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凉意。曹操是打皇帝牌的高手,当他需要暂时安抚某人,使自己不至于在出军时遭到背后偷袭,他一般只需假借皇帝名义,分封他一个官衔就能把对手稳住。皇帝〃当其无,有有之用〃,自此以后,曹操的用兵便愈加游刃有余了。
起初,袁绍大军向曹操开拔过来时,考虑到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曹操一度显得信心不足。据说郭嘉曾慷慨陈辞,向曹操提出了〃公有十胜,绍有十败〃。在上一章里,我曾提到这段长篇大论不仅内在逻辑性不强,有钱锺书先生曾指摘过的〃词肥义瘠〃之弊,也不符合郭奉孝以直觉见长的思维风格。我认为这样的话出自荀彧倒是比较容易解释的,何况,史料里也确有记载。当然不是大而无当的〃十胜十败〃,而是更具针对性的〃四胜四败〃(分别为〃度胜、谋胜、武胜和德胜〃)。由于荀彧在袁府多年,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所以他对袁绍及其手下众谋士武将的判断,甚至较郭嘉更准确,更神奇。在与〃臭嘴〃孔融的一次辩论中,荀彧不仅一一指出了袁绍手下众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局限,更对他们日后的结局──应该说下场──做了精准的预言。唉,〃尽信书不如无书,〃若我们相信陈寿的记述,则荀彧在这里简直显示出一种超级巫师的才能:所有经他评点过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摆脱他预先为之设计的结局。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已有半年,曹军粮草堪堪不济,形势日见危急,曹操不免有些胆怯。曹操每当心绪不宁,计策未定之时,便有给荀彧写信的习惯。远在许昌的荀彧见曹操信中流露出回军退守的意思,火速修书一封,遣快马送与曹操,竭力表示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谙具体地势,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一计一策,但他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时机。荀彧坚信,目前正值曹袁实力消长的关键时刻,双方都有困难,只要坚持,再坚持十天半月,必然会出现决定全局的可贵战机。实力对比已不重要了,现在是双方主帅比拚智力的重要关头,智高一筹者,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曹操再次听从了这位奇佐,不多久,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举击败袁绍。
荀彧除了出众的管理才能,卓越的大局观,在识拔人才上,也显示出高出群侪的眼光。曹操手下不少著名谋士,都由荀彧举荐而来,包括郭嘉、钟繇、司马懿。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摘引曹操致荀彧的书信,我以为是颇有兴味的。曹操赏罚分明,极少贪功,战事一了,常会在庆功宴上作一番点评,将分属于各位谋士武将的功劳,一一指出,此乃〃荡寇将军张辽之功也〃,〃此乃贾诩之功也〃,〃此乃钟繇之功也〃,不一而足。下面这段话,最能概括曹操对荀彧的评价:〃侍中守尚书令荀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与举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荀彧的功绩既如此远超群英,曹操也许竟觉得自己不配加以封赏,所以往往通过向皇帝请示的方式,再以皇帝的名义予以颁赏。曹操亲自执笔,写了一封又一封《请封荀彧表》文。由于荀彧〃谋殊功异,臣所不及〃,曹操又总觉得〃前所赏录,未副彧巍巍之勋〃,隔不多久又会要求皇帝重新〃评议〃,增加赏赐。每当荀彧有所推辞,曹操必写信劝慰,言词恳切至极。由于荀彧每次必推辞三次以上,所以曹操的劝慰信也就一封没少写。信中曹操常不惮烦琐,一件又一件地将荀彧的功劳细细罗列。〃你为我贡献的谋略何止百数,而我只不过对皇上提了其中区区两件,你都要向古人学风格,一味拒绝,你不是存心要我难堪吗?'窃人之财,犹谓之盗',更何况剽窃他人的奇谋呢?请先生千万不要再推辞,不然,曹某真成小人了。〃拒绝封赏,在中国古代(部分也包括现代)常常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当不得真。但荀彧大概是一个例外,当曹操欲表封荀彧为三公时,荀彧直到第十次拒绝,才使曹操不再坚持。
没法读到荀彧致曹操的信,颇让人遗憾。临死前,据说荀彧将自己的所有书简均付之一炬,〃奇策密谋〃遂〃不得尽闻也〃,我相信这也是中国谋略文化的一大损失。荀彧似乎是在一种极为压抑、苦闷的心情下,郁郁而终的。当时曹操权力鼎盛,睥睨四方,〃固一世之雄也,〃在谋士董昭的建议下,遂萌生了〃进爵国公〃的想法。所有人都认为曹操〃九锡备物〃乃当之无愧之事,只有荀彧坚决反对。荀彧正确地预见到,随着曹操进封为魏公,汉朝必然会被曹家终结。这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虽然他也清楚地知道,若曹操位列九五之尊,他就将以留侯张良〃开国元勋〃般的造型长留青史。
荀彧真会是曹操杀死的吗?有一种来源可疑的传说:曹操曾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品盒,打开后空无一物,荀彧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当然权威的说法(陈寿)也颇为笼统含混,说荀彧五十岁时〃以忧薨〃,时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荀彧当时的忧容忧貌我们无法揣知,相反,他的笑容我们倒见到一回。在征讨孙权之时,曹操向汉献帝请求,让荀彧参与劳军。在魏文帝曹丕后来的追忆中,路上他曾与尚书令荀彧谈书论剑,由于曹丕不断地夸耀自己的射术和摔跤术,把荀彧逗乐了。──不久,也许三天,也许十天,荀彧神秘去世。
一年前,即建安十五年末,曹操写过一篇自传体文字《让县自明本志令》。讨论它不是本章的义务,但这里有必要指出一点,曹操的自传里不时流露出一种遭到他人冤曲的愤懑,反复强调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评价。由于此前曹操对荀彧的态度堪为楷模,他甚至将两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谦称为同事关系,对荀彧的抬举、揄扬可谓不遗余力。作为投桃报李,曹操难免会想,荀君你身为尚书令,却不思有所报答,是否也有点不够意思?我们知道,提议曹操为魏公,荀彧本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原轮不到董昭出面。
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进封为魏公。曹操终究没有用自己的强力废除汉朝,终究没有做过一天皇帝,隐隐中是否慑于荀君来自黄泉之下的逼视呢?
将曹操与荀彧的故事搬上舞台,我相信肯定会比《曹操与杨修》更耐人寻味一些。
但这个故事是写不了的,两人机心博大,城府深沉,既彼此敬重,交互为用,又互相设防,大异其趣。一〃破〃字当头,一〃立〃字为先,致使朋友间的无上佳话,陡转为君臣间的极端猜忌,遂使史籍中一时布满无穷的嗟叹和疑团。
文和乱武
三国时代,一如先秦时期,谋士和武夫并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职的两种行当,职号谋士而又武夫气十足,或号为武将却足智多谋,至少在三国时并不少见。曹操手下著名谋士程昱,曾得到曹操这样的评价:〃程昱的胆量,超过贲、育〃,那是在袁绍欲南下与曹操争天下之时,程昱镇守的鄄城当着袁绍行进大军的要冲,守军却只有700人,在袁绍十万大军面前,真不啻为一碟嫩豆腐。曹操本想再增拨2000人,谁知程昱竭力阻止,理由是:袁绍见我只有700人,胜之不武,便不会来攻城,一旦增兵,反而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程昱所料丝毫不差,遂使得三国〃空城计〃又多了一个版本,也许还是最早的一个版本。曹操手下另一个著名谋士刘晔,十岁出头就曾因母亲遗命,刺杀了父亲一个亲信随从,日后更曾亲自动手,杀死了一个人见人怕的地方小霸王(当然,他日后成为被曹植讥刺为〃蝙蝠〃的骑墙派,则是另一回事)。可见,在那样一个危难的时势下,谋略若没有胆量的加入,是断断无所作为的,〃胆识〃二字,最需紧密结合。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在贾诩投靠曹操之前,他先后为之献策的,多属造孽江湖的恶棍型军阀。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新旧都城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像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当年董卓伏诛,司徒王允专权。王司徒虽然才能有限,且有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原有两个莽野的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网开一面,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极有可能归化朝廷,如此,乱局初定,因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因一时丧失了矛头所向,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比的王司徒,本着决不姑息的态度,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令。这有点逼人造反的意味了。然而奇怪的是,李傕、郭汜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
倘如此,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单人匹马,挡在道上,〃二位,急个啥呀?〃李傕、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王允正要捉拿你们,你们若解散部队,路上随便一个小亭长都有能耐把你们绑起来,送给王司徒邀功。横竖是个死,何不先聚集军队,干脆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如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向西北故土,也未见得晚呀。〃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李傕、郭汜听得不住地点头。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教唆相同。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于是,李傕、郭汜的命暂时虽被救下,汉朝的命却更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顺着贾诩那番开导走下去,诸如〃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之类强盗逻辑,已无可避免。
帝国都城长安的城头,刹那间便阴暗了下来。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李傕、郭汜所带的凉州兵,凶悍无比,暴虐非常,端的乃〃虎狼之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堂堂汉家朝廷,就此落入两个无赖军棍之手。据说,董卓初死之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两人沆瀣一气,作恶多端,这时突然又因一个妇人的嫉妒,陡然翻脸,彼此厮杀起来。世事遂进一步动荡,百姓遂进一步遭殃。贾诩虽曾对两人有所规劝,但正所谓〃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面对这一最初由自己造成的局面,当它变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