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332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332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利申请报告上多写了两个字,又算得了什么。
    苏城决定不在王赟面前提及此事,转而笑问道:“新的碳纤维的各项参数如何?”
    说到心头肉,电话那头的王赟一下子腼腆起来,压抑着兴奋道:“您肯定猜不到。”
    “这么厉害?”
    “当然!”要不是极度兴奋,平日里平静的王赟肯定会直接说出来的,他刚才不提参数,就是为了现在大声的喊出来,只听电话那头的王赟,中气十足的道:“新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各项同性沥青基碳纤维的两倍以上,1。5G拉伸强度,150G模量,绝对是同类型的最强碳纤维,国内第一!”
    “成本呢?”
    “是日本东丽的十分之一。”
    “真的只有百分之十?”这下轮到苏城愣住了,他以为专利申请书上的说明多多少少是有些水份的。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合作与竞争
    王赟昂然道:“我们做的就是廉的短价纤维,虽然强度弱了一些,但也有优势。除了热导和电磁屏蔽的功能以外,我们做的华100碳纤维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还有所提高。我敢说,东丽公司的同类型沥青基碳纤维,就算比我们强,也强不到哪里去。”
    如果是70年代的研究者,不说自己是世界第一都会不好意思。但是,到了90年代,已经明确的看到了落后的研究者,即使是说豪言壮语的时候,也会留点余地,王赟的心态就很微妙,他很自信,却又担心发达国家的公司会有超过想象的技术储备,说话的底气就不足。
    苏城不是真正的研究者,来不及体会这样的情感,却是抓住重点,问:“你们怎么做到十分之一成本?原料成本如何?”
    王赟的情绪正在中,被他说的愣了一会,在电话那头摇晃着脑袋,道:“我是用乙烯裂解焦油做原料的,从常减压步骤到可纺沥青,都是我们的研究员自己做的,没多少成本,就是到工厂化生产了,我估计也用不着多少钱。”
    苏城恍然:“这比聚丙烯腈的碳纤维要便宜不少啊。”
    “那可不是。”王赟乐的笑出声来。
    聚丙烯腈也是高难度的化工原料,算是化纤的一种,但比普通化纤的难度是高多了,至少在中龘国国内,还得10多年的发展,才能逐步量产这种重要原料。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聚丙烯腈是主要成本,往往达到三分之二强,如果不是沥青基的碳纤维,想要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投入将会数倍增加。
    光是仿制合用的聚丙烯腈一项,估计就要用好长时间。
    因此,控制成本好像是呼吸一样自然的中龘国研究者,在立项之初,就用了沥青基的碳纤维。做成之后,沥青基的碳纤维的应用范围虽然没有聚丙烯腈的好,但总归是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
    苏城更是浑不在意沥青基的碳纤维的使用范围。从后世的发展来看,甭管是什么质量的碳纤维,只要价格合适就没有卖不掉的。最简单的类比,那些购买碳纤维网球拍和碳纤维自行车的狗大户,有几个知道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又有几个知道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的差别。
    在成功的喜悦中沐浴片刻,苏城才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道:“产量呢?每月能生产多少?”
    “现在的目标,一个月十吨吧。”王赟乐呵呵的咂嘴道:“我估摸着,卖3万日元有点困难,2万日元是不难的。1吨就是2000万日元,说收回实验室投入有点早了,维持经费估计没问题。其实,投入多一点的话回收的也会快一点……”
    他这就是要经费的老套路了,趁着有东西做出来开口,效果明显会好不少。
    然而,苏城却是被10吨给震惊了。
    10吨的产量,能算工厂化生产吗?
    乡下的豆腐作坊,一个月做的豆腐也比这个多吧。
    当然,碳纤维做起来是比豆腐难了一点……但这距离苏城的理想产能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多长时间能提高到50吨?”苏城艰难的询问。
    50吨也不能说多,此时的碳纤维公司,一个工厂年产百多吨都算是正常,整个公司年产几千吨的才算是有前途的公司。年产600吨的碳纤维工厂大概就是比合格线稍高一些罢了。
    这样标准若是用在钢铁等行业,怕是连小钢厂都算不上,亏得是碳纤维的单价够高,才能维持一个高科技公司的规模。
    王赟没想到苏城的眼光早就放在十年二十年后了隔着电话,哼哼了半天说:“月产50吨其实是我们下个阶段的目标,现在是比较难以达到的。其实,现在每吨碳纤维的价格有20万美元以上,每月10吨的碳纤维,还是有些资金的。”
    “嗯,是很不错。”苏城突然醒悟过来,赞扬道:“是我着急了,你们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事实上,哈利伯顿的一个副总裁提出要全部买下咱们生产的碳纤维,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赟无声的笑了,道:“苏董,咱们就算是工厂开工了,月产10吨碳纤维估计也就自己用了,不过,您只要给我经费,碳纤维去哪,我不关心。”
    他的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叫唤了起来:“等等!你不关心我关心啊,这些碳纤维,我们船业公司可是出了钱的。”
    “小闫是吗?”苏城听声音还听不清楚,听到船业公司就知道了,十有八九是闫学灿。
    “是我,苏董您好啊。”闫学灿嘿嘿的笑着,他在大华实业是中高层了,但因为年龄较小,有的是本钱卖萌,抢过话筒就道:“苏董,咱们的LNG船进展顺利,从生产工艺上来说,95%的难题都解决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尽量国产化的,比如说压缩天然气罐,我们就希望采用自己的碳纤维,而且,这也能有效的减少LNG船的成本。所以,我们想优先采购集团内的碳纤维……”
    “大华船业公司和大华实验室是关联公司,优先出售是可以的,便宜出售可不行,所以,你就算是想要降低成本,也只能用市场价购买。”苏城沉吟着说。大华船业虽然是属于苏城的,但大华船业的很多外包项目,都是给中船下属的工厂的,这些工厂即使有20%的股份转让给大华实业,它们也不能算是大华实业下属的公司,只是关联程度低的外围公司。因此,大华实业内是不可能存在国企式的调拨的,就是定价机制,都是随着市场来进行的。
    闫学灿一口答应,道:“您只要不说一股脑的把碳纤维全卖给别的公司就行了,就是按照20万美元一吨的价格,这也比咱们从外面采购来的划算啊。”
    苏城“嗯”了一声又换了王赟,让他继续推进研发,并且许诺了1000万元的追加资金,这才结束了漫长的国际漫游,回到纳扎尔巴耶夫的总统办公室。
    蒂姆西坐在门的右侧,开门就见他笑的像是兔子似的,陪着纳扎尔巴耶夫用俄语聊天。光是这点就让苏城佩服之至,蒂姆西可不是专业的俄罗斯地区工作人员,他早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西班牙语国家,但看他的俄语,却是堪比当地人了,能聊天打屁说笑话的外语,放在国内已属高端了,落在蒂姆西这个副总裁身上,多少有浪费的感觉。
    外国石油公司的精英辈出在国外感受的尤其深像是哈利伯顿这样的公司,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公司,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几乎都有业务,可以说是真正的跨国公司。他们和大华实业比起来,最起码的一点是公司内能找到掌握了几十种语言的员工,这种底蕴别说是大华实业了,中龘国也不一定能有。因此,大华实业至今也做不到国际化,想通过商业手段赚外国人的钱,称得上是难上加难了。
    “苏董做好了决定吗?”蒂姆西一句话说完,转向苏城。
    纳扎尔巴耶夫也趁机看了过来。
    苏城笑笑,道:“大华实业准备内部消化这批碳纤维了。”
    “真是可惜。”蒂姆西似乎并不觉得惊讶继而道:“新研发出来的材料前期产能都不会提的太高。不过,日龘本系的公司在碳纤维方面走的很远,成本下降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转化产能的速度太慢的话原有的成本优势,恐怕会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总裁先生能理解就好。”苏城装作听不懂他的潜台词似的。
    蒂姆西却不像是国人那么内敛,哈哈一笑,厚颜道:“我是为你们而担心低成本的高科技产品,一向是推广销售中的难题。现在看来是优势的成本如果不快速加以利用的话,优势很快就会消失了,那么,以前的技术投入就都打了水漂了,最不好的地方是,这样的技术经常会吸引到技术投资,可投资却往往再难产生同样的效果。”
    不得不承认,蒂姆西的话是很有见地的,属于经验之谈。苏城刚刚可不是许诺了1000万的投资,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开始一两个月就算是白瞎了。要是外国公司真的有技术储备,两个月就够他们整理释放出来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这样的技术储备,经常能将小公司一击必杀,特别是那些前期依靠贷款生存的小型高科技公司,产品生产出来以前,债权人尚能安心等待,可产品一旦被市场否定,那心情就大不相同了,愿意再等待一轮的产品出炉的人是少之又少。
    大华实业虽然不至于沦入被轻松斩杀的范畴,但是,如果碳纤维项目长期不盈利的话,还是有被束之高阁的可能。天底下的高新技术多了,总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因此,趁着头几个月的优势,争取利润是高科技行业的通行法则。
    蒂姆西抓住这一点,看着苏城的表情道:“哈利伯顿的碳纤维消耗量是很大的,如果能有廉价碳纤维的话,不管是几百吨还是几千吨,我们都可以全部吃惊。请苏董慎重考虑。”
    “当然,如果产能提升的话,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哈利伯顿的。”
    “其实,哈利伯顿在实验室工厂化方面,是有很多经验的,大华实业是否愿意与我们合作生产?”说来说去,蒂姆西还是想要搞技术合作。这也算大华实业是个大型公司,而且是中龘国公司,否则直接收购公司的提议都可能出现。
    像是哈利伯顿这样的公司,每年的预算里面,少说有50亿美元是用来收购公司的,这笔钱用来全资收购大华实业是不够,买下一个关联公司或部门就太多了。以哈利伯顿的实力,蒂姆西的底气是很足的。
    当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面,苏城却不准备细谈了,哈利伯顿的副总裁可以不在乎是否浪费纳扎尔巴耶夫的时间,苏城就不能考虑了,他笑道:“我们也很相信哈利伯顿的技术,但我对情况了解的太少,还不能做决定。”
    蒂姆西倒是无所谓,笑着说起了别的话题。他只是想在回国开会之前给苏城打个预防针罢了,告诉他哈利伯顿对此项技术有兴趣,免得其他公司突然钻出来截胡。
    几句话过后,两人知趣的向纳扎尔巴耶夫道别,总统阁下将二人送到门口。阿依曼早就呆的气闷了,又怕父亲继续训斥,便跟着两人出来,走在蒂姆西一侧,很快说到了自己心爱的时尚界故事。
    苏城安之若素,直到要走的时候,才突然被人叫住。
    首先回答的却是阿依曼,她有些惊讶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喊道:“韦德里?”
    站在一辆宾利车边上的,可不正是韦德里。
    “你怎么来了?”阿依曼有些忐忑的看向蒂姆西,生怕韦德里是来兴师问罪的。前面的宴会,丢的是阿依曼的里子,同时也是韦德里的面子。以阿依曼对韦德里的了解,这家伙可是和自己一样爱面子的。
    时尚界的人,玩的不就是一个面子。
    韦德里同样尴尬,摆着英国人的传统POSE,道:“我是陪杜卡特先生来的。”
    “嗯?”
    “这位是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先生。”韦德里介绍着车后方,穿着三件套的老者。
    蒂姆西显然认识杜卡特,眼睛像是猫一样的眯了起来。


第五百零五章 自由市场
    90年代初的里海石油圈,就像是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圈一样,正处在井喷式开发的前奏上。这里石油公司云集,不仅有超级石油开发公司,也少不了打工的石油勘探公司和石油钻探公司,至于石油储运或者石油金融等边缘公司,那就更多了。
    BP石油公司算是世界石油圈里的一尊大佛了,杜卡特这个技术总监,更是满世界的游走,和他那些经常前往中东出差的同事比起来,杜卡特这种人更具有侵略性,手握的权力也更大,往往能临场做出重要的决定。
    蒂姆西瞅见杜卡特,顿时升起不妙的感觉,脑筋也飞快转动起来。
    杜卡特同样看到了蒂姆西,却像是看风景一般,一扫而过。须臾,杜卡特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了苏城面前。
    他的腿有点跛,但配上一根文明棍,走路基本没有了起伏,倒是因此让他了一股中国人熟识的老绅士的派头。
    只见杜卡特慢悠悠的伸出手来,用带着口音的英语笑道:“请容我自我介绍,鄙人杜卡特,负责BP公司的技术购买、专利授权,以及科研设备的采购事宜,听闻大华实业做出了廉价碳纤维,将成本压的极低,我立刻前来,希望能考察一番,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我们已经谈完了。”苏城向蒂姆西点了点头,仿佛并没有意识到双方的竞争关系似的。
    杜卡特反应极快,接口就道:“既然这样,请苏董事长和我上车谈吧。我的腿脚不好,不能陪您散步聊天了。”
    上了他的车,蒂姆西自然就不方便跟着了。
    于是,在苏城的道别声中,蒂姆西眼巴巴的看着苏城上了杜卡特的车,突然有种到嘴的牛排被人扒走的郁闷。
    相对于批量购买廉价碳纤维,蒂姆西自然更想要得到这种碳纤维的技术。以目前的石油公司的发展节奏,使用碳纤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虽然数十美元一公斤的碳纤维仍显的昂贵,但这套技术涉及到一些基础专利,那价值就很难说了。这一点看看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就能了解一二。
    不过,预估的事儿,总会有种种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见到杜卡特以前,蒂姆西是想要慢慢来谈的,少说得仔细审查专利和技术要点,没想到出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