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47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47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旦结束,哈利伯顿的生产线就运抵中国了。
    不用苏城出面,在家的李厂长等人,就出面将手续办稳妥了。
    胜利油田的牌子在东|营是再好用不过的,不管多繁琐的手续,只要挂在油田的名下,东|营市的工作人员直接就盖了章子,连问一句都懒得问。对他们来说,油田就像是个继母,不说话会被忘掉,说了话就穿小鞋。等到油田领导不再兼任市领导之后,这种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在国外生产了1000台采油机的生产线,又重新扎根在了国内,负责生产的林厂长笑的嘴都合不拢,打电话给苏城保证道:“两条生产线开动起来,每年正常都能产1万台抽油机,要是继续三班倒,精细化管理,1万4千台都能做出来。”
    1万4千台太多了,两年就能做完全部订单,或者将胜利油田的抽油机换一轮,完全没有必要。
    苏城人在北京,只在电话里道:“第二条生产线暂时不着急满负荷运转,你把三班倒的工人,腾出来一轮,把他们打散了,和济南动力机厂的工人混合起来,用在新生产线上。”
    “那济南动力机厂的工人算是咱们的工人,还是人家的,我担心不好管理。”
    “你不管他们的身份,谁要是不好好干,你直接发配回济南就行了,具体工人,我到时候给你一个名单。”苏城有信心,只要先到了大华实业,拿到两三倍于以前的工资,这些人自然会死心塌地下来。
    林厂长答应了,很快也拿到了名单,里面全都是陈祖年挑选出来的技术工人,三四级的钳工车工,都不一定能排的进去。除此之外,动力机厂的技术人员,也借此移师东营。双方距离200多公里,用大轿车往返,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情。每周或者每两周回一次家,对停工一年有余的工人来说,根本不算事儿。
    如此一来,动力机厂的骨干就被掏了个七七八八。他们以前拿20块钱的生活补贴,现在能拿100块钱,根本没有不愿意的人。
    苏城不想用秦筠的方式进行收购,但穆司长迟迟不愿松口,他若是不使点手段,这件事就会无限期的拖下去,直到徐福友的新厂建成。
    就像苏城当日说的那样,他希望得到一个有嚼劲的丸子,但若是条件不具备,也不能放弃这颗没嚼劲的丸子。
    如果说,苏城还在玩理想和现实的游戏,徐福友就要急疯了。
    他只是石油部下面的一个小处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成了穆司长的嫡系。好容易看稳国内柴油机行业的空档,想建一个新厂,跳出来做企业干部,反正,等到石油部撤销,他们都是企业干部,到时候却可以靠着厂子的规模效益,弄一个更高的职位。
    如果他的计划实现,将有很大的可能,从处级干部一跃成为厅级干部。当然,那个时候,也就不讲究级别了——效益为王。
    对徐福友而言,苏城就是半路里跳出的程咬金。
    但是,说起战斗水平,他觉得自己更像是程咬金。他亲自出面,失败了;请出穆司长也没用,用奖项来卡大华实业又被人家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这三板斧用完,徐福友只能借酒消愁,希望能再拖一年半载,等新厂建成,有了编制,再与苏城打擂台。
    哪里想得到,春节都没过,苏城就把济南动力机厂的好手给拉走了。
    剩下1000多普工的厂子,只能说是一个大大的负担。
    徐福友活吞了苏城的心都有,只好匆匆去找穆司长。
    将事情说了之后,穆司长久久没有言语。
    徐福友等不住了,急道:“司长,咱们不能让他把济南动力机厂给掏空啊。”
    自从上次见面以后,穆司长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下苏城的社会关系,维护徐福友的心思就淡了许多。他在济南动力机厂的事情上,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时候瞥了徐福友一眼,心想:是只许你掏空,不许别人掏空吧。
    不过,他也不能让手下寒了心,于是含糊道:“我去过问一下。”
    徐福友怏怏的出来,倒存着一点最后的希望。
    结果,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没过,就听说了消息,1988年度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出炉,石油部拿到12个重点项目,其中一个是大华实业的《190L多用途柴油机攻关项目》。
    徐福友当时就想把办公室的桌子给掀了——太重,没成功。
    他第一时间去了4楼,走到穆司长的办公室前面,突然想:这件事情,穆司长肯定再清楚不过了,我去了能问什么?大华实业根本没有柴油机生产经验,在把济柴买下来就能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还是重点项目,关系太到位了,这个消息,估计会让穆司长更退缩。
    于是,他又从四楼下来,回到办公室里,像一只困兽似的,转啊转,不时的去掀一下办公桌,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大华实业的牢笼。
    为了在石油部撤销前跳出升天,他几乎动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力量。大华实业步步为营,更是让他苦不堪言。徐福友想来想去,也找不出翻盘的希望,暗忖:总不能让我两年的努力浪费了。
    想到就做,他下午便乘车去了国际饭店。
    见到苏城的时候,一群人正在庆祝。
    只听陈祖年用回忆的声音说:“我们济柴是有60年历史的厂子了,也曾申请过《国家技术攻关计划》,但从来都是面上项目,下重点项目的边,都没有摸过。只这一项,苏厂长就该该当这个厂长。苏厂长!”
    他一口气把杯中的酒喝了,老泪纵横。
    苏城连忙抓住陈祖年,劝道:“老陈还是济南动力机厂的厂长,我会尽力保住这家厂子的,这一点,请你放心。”
    霍昌也在旁劝道:“陈厂长,我们李厂长,现在还是大华实业的厂长,苏厂长不是夺权的人。”
    陈祖年长长的叹息一声,说:“要是能再早一年遇到苏厂长,那就好了。”
    徐福友站在跟前,又觉得不安,又不想离开。
    秦筠看见了,充满讽刺的道:“呦,徐先生来了,您是想买济南动力机厂的吧,我们有个好消息,动力机厂现有职工减少到了1200人,人工压力减少了。”
    徐福友讪讪的笑两声,低声道:“苏厂长,我想和你说两句话,私下。”
    “好,到里面说吧。”苏城住的是行政套房,这是中国人的含蓄叫法,放在国外酒店,肯定要说“总统套房”的。虽然比不上国外的顶级酒店,但以80年代的中国人眼光来看,这个附带会议室的套房,已经豪华的无可复加。
    徐福友甚至看着墙壁上的油画失神了。他是去过国外的人,最羡慕的就是法国人,能去罗浮宫看油画和雕塑,能去左岸喝咖啡……这是他第一次到国际饭店的23层,才恍然:我们国家都这么先进了。
    “徐处长,坐吧。”苏城不骄不躁的坐在椅子上。他没有胜利者的趾高气昂,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将徐福友当作对手。
    但徐福友是将自己当作失败者的,颓然坐下,便道:“苏厂长,我在青岛弄了一个柴油机厂,您可能知道了。”
    “新厂,听说了。”
    “设备我都买好了,一部分是一拖的设备,一部分是国外进口的设备,部里投资3000万,银行贷款1500万,总共4500万。这个厂子盖好了,还是中国第一流的厂子。”徐福友说到这里,停了一下,道:“我可以和部里说,让你入股。”
    苏城直接摇头道:“不要。”
    “你也不问一下价钱?”徐福友红了脸,道:“4500万还没算银行的利息,你现在入股,还能省下2年的时间。2000万,就算你49%的股份,而且不要你现在付出来。我知道你有这个钱……”
    苏城起身送客。
    徐福友咬牙道:“51%,厂子是你的了,还是2000万……”
    “我是真的不要。”苏城态度诚恳了一些,道:“这个厂子我了解过,正是在设备最高价的时候买的,一些机械也落后了,我们以后准备产全新的柴油机,要是有能用得上的机器,再说。”
    他说的委婉,实际上,徐福友从这个厂子里没少吃回扣。
    若是厂子顺利生产了,自然没有问题,但若是不能立即投入生产,部委就要进行审计,这是徐福友最害怕的。因此,他想牵线将苏城带进来……见苏城转身要走,徐福友忍不住喊道:“厂子给你,你出多少钱?”
    苏城无奈的道:“徐处长,这件事情上,我真的帮不了你。再者说,我们也真的不熟。”
    徐福友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套间。
    陈祖年此时心情轻松,说了一句公道话:“他们进的设备贵是贵,东西是挺不错的。”
    苏城点头,道:“等部里搞清楚了,我们再买散件,柴油机厂的设备也不用全换,那太花钱了。”
    霍昌这次翘起了拇指,说:“对头,能省一点是一点,狗啃的徐福友,昧良心黑钱,不能我们给他填窟窿。”
    (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启动
    戴着《国家技术攻关计划》的光环,大华实业兼并济南动力机厂再没有障碍。
    由于它已经是资不抵债的状态,苏城只需要同意承担债务,就可以将之收入囊中。
    石油部派了专员来负责此事,是位不认识的王姓副司长,大约是穆司长的副手。四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矮,鼻子大,见到2000多名职工和数百名退休职工的名单,顿时觉得麻爪。
    工业大部里,副职多如牛毛,副司长不见得比济南动力机厂的厂长值钱,苏城也就平等处之,主动道:“济南动力机厂的职工欠薪,我建议由部里解决一部分,我们解决一部分,银行的贷款可以由我们来偿还,但利息太多了,希望部里能协调一下,将数额免去一部分。另外,退休职工要交还给部里,这个担子太重,我们担不起来。”
    退休人员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是主流,王司长没什么意见,焦点还是集中在欠薪和利息上。
    谈了两天,最后定由部委承担30%的欠薪,银行利息免掉60%,算是打了个平手。
    最后的签字仪式定在济南动力机厂的厂区内,有本地的记者过来拍照,气氛比较随意。
    落笔交换合同协议后,王副司长摆着姿势让记者照了相,就揉着手腕笑道:“苏厂长家大业大,还是挺好说话的。”
    “王司长办事利落,我也不好纠缠不休。”
    苏城的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声。
    两人奇怪的看看,都到窗口上看,只见外面竟是职工放的鞭炮,而且人数很不少,怕有千多人两千的规模,很多都是职工家属。
    王司长看了苏城一眼,表情怪异的道:“人很多嘛。”
    他心想:把人家的老厂收购了,再组织职工到厂区放鞭炮,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苏城却微微摇头,道:“我们一共5个人过来,没有准备庆祝。杨主任,你去问一下。”
    杨主任“嗯”了一声,跑了下去,一会儿回来,道:“是动力机厂的职工,自发放的鞭炮。”
    王司长多少有点好奇,听他这么说,穿上厚重的外套,就向下面走去。
    到了人群中,问了几个人,果然是自发的庆祝仪式。
    人家竟然是真把这个年轻厂长当回事!王司长这下惊讶起来,道:“我做了这么多年,弄过关停并转,也弄过股份制改造和整体出售,职工这么支持的,还是第一次见。”
    苏城笑笑,没说话。
    但是,他走进人群,立刻就被围了起来,像是一滴水掉进了油里,四周全是啪啪啦的人声。
    “苏厂长,我们以后就是您的人了吧。”
    “苏厂长,开工吧。”
    喊“开工”的声音明显大多了。
    工人是依靠工作吃饭的,没有工作,吃饭也吃不香。即使官员们无数次的向他们保证,收购完成后就开工,机器不响,还是不能让人放心。
    又一串鞭炮响了起来,举鞭炮的人慢慢向车间移动。
    苏城看看王司长,后者点头笑道:“我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了,不用管我。”
    于是,一群人拥着他们,直接往机加工车间去了。
    这里,正是苏城与舒兰第一次来见到的车间。
    推开陈旧的车间大门,就见60多台机器前,过百名工人穿着洗的发白的工作服,整整齐齐的站在操作台处,像是工厂辉煌时期,接受领导检阅一样。
    看着这些已经工作奋斗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工人,苏城知道,他们并非在等待检阅。他们是在检阅自己,检阅自己的人生,检阅工厂的一生。
    后面来的工人,悄悄的站在车间一角,以免干扰到机器。
    短暂的沉默,苏城轻声道:“开机吧。”
    手持鞭炮的工人,将一面小红旗“唰”的挥了下来。
    变电间嗡嗡的响了起来。工人俯身打开了机器,一台,两台,三台……所有的机器都启动了起来,发出欢快的鸣叫。
    一块小小的工件被安上车床,老师傅仔细对刀后,将它慢慢靠近车刀。
    “呲”的一声,刮掉的铁屑疯狂卷曲,老师傅眼前蒙上了白白的雾气。
    一根拳头大的联接件,被快捷无伦的削了出来。
    “老二,到你了。”老师傅将工件卸下来。
    他的徒弟少说有30岁了,小心翼翼的捧着工件,将之交给操作钻孔车床的工人。
    几分钟后。
    工件再次交给下一位师傅。
    刘秋站在后面,小声道:“这些机器,都是师傅们一代代用过来的,有感情了。90升柴油机,就是用这些机器生产的,以后还会生产出190升柴油机的。”
    苏城看着传递中的工件,和那些落后的老机器,也说不出话来。
    就像每一个中国式老厂一样,50年代的苏联机器,60年代的东北机器,总会在工厂的一角悄然生存。说是用了一代人,实在谦虚,许多机器,师父开过了徒弟开,徒弟开过了徒孙还在开,几代人把一台机器琢磨的像是玻璃罐一样透明,连螺丝的垫片变化都了如指掌,硬是凭着技术,将机器的更新换代时间拖了又拖。
    中国是一个落后国家,要是像美国人,德国人一样用机器,别说工业化了,养活自己的钱都别想赚到。
    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