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

第4部分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第4部分

小说: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虽然英子是个特例,但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自杀先兆,却颇具典型性。所以,要切实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自杀,除做好其他一些工作外,能及时抓住呈现在他们身上的自杀性先兆,并深入分析之,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山雨欲来风满楼,自然界如此,人的感情也是这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以上调查可知,青少年自杀有着自身性格、家庭影响、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集中在一起时,才最终导致了自杀。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发生,使青春的花朵即便在暴风雨中,也能傲立枝头呢?    
    河南大学的叶平芝老师认为要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可以从加强青春期教育、设立心理援助电话和机构、重视理想教育和成功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同时,她还指出,教育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应使人幸福而不是痛苦。她说:“缺乏理想会成为心理问题滋生的土壤。因为没有理想的人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挫折承受力差,容易悲观厌世。我发现不少中学生缺乏理想,对自己奋斗的意义感到困惑。他们说,父母要我们考大学,可这就是最终目标吗?我们觉得这没意思。为此,理想教育应吸收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理论和经验,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生动的方法进行。”    
    


第一章 直击2 难以承受生命之重——面对校园自杀沉思(2)

    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学军认为,预防青少年自杀,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家庭、学校、社会应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家长不要一味地把他们束缚在学习上,应鼓励其全面发展,并为其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土壤。第二,要对青少年进行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只要拥有了健全的心理,则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坦然面对。这里,学校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采访中,我遇到了这样两件事。    
    父母过高的期望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还给孩子的心理增加了巨大负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使孩子心理崩溃,以致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寻求解脱。当我就这一问题采访某初中生家长,想听听她的看法时,这位本身就是班主任的家长竟这样回答,有时她刚刚在办公室里劝导过学生的家长不要逼孩子太甚,以免他们走极端,离家出走或自杀;但一回到家却又马上告诫儿子,只有努力学习,吃得了苦上苦,才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否则,永远没有好出路。    
    再就是一位如今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的学生告诉我,数年前,他在中考中失利,进了一所普通高中,那时,一贯是学习尖子的他“连死的心都有了”,而且真的偷偷准备了几十片安眠药。当时,父母非但没责备他,父亲还对他说“努力了就好”;母亲则劝他“人生并非都如意,跌倒了再站起来,才是真正的好男儿”。在父母的抚慰下,他很快稳定了情绪,从此加倍努力,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随后留校读了硕士,最终又被保送攻读博士。他说,父母当年的告诫,不仅使他顺利走出了低谷,而且足以受益一生,所以,他现在最欣赏的话就是“最贵平常心”和“得失寸心知”。    
    从这两件事不难看出,很多父母之所以不能及时驱散孩子身边的阴云,关键只在于他们对待孩子得失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可以使孩子正确看待得失,从而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而不太科学的态度往往非但不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还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欲速则不达。    
    据我了解,国外的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和生命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文化传统,使死亡教育很难得到国人认同,以致至今依然是一片空白。据《半岛都市报》近日报道,某学校一语文老师在讲完课文《生命生命》后,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老师的初衷是让学生以此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可此举立即引起了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国内不少媒体也借机炒作,认为有违社会风俗。    
    但一些目光敏锐的有识之士却指出:我们的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以便让其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并体会死亡给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日前,由知名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专家等各方专家组成的预防自杀讲习班已经在北京成立,并起草了《中国国家自杀预防策略草案》,他们呼吁社会各方,尤其是教育界积极参与预防自杀工作,降低青少年自杀率。    
    假如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走进了课堂,它应包括哪些内容,又将侧重在哪些方面呢?    
    前不久,我就此采访了河南财经学院副教授周正。周正告诉我:“预防自杀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死亡教育,而开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期是青春期萌动前。它的内容应该是:介绍死亡知识,让青少年亲自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爱生活。”    
    同时,我还电话采访了江苏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守旗。他认为,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除介绍死亡知识及心理指导等常识外,侧重点应落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上,并由此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    
    的确,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把智育作为压倒一切的教育活动,结果在许多青少年身上出现了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情感发育严重不足。但在采访中我却发现,能认识到情感教育重要性的家长并不多,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还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情感方面无所谓。    
    人格培养,是建立在情感教育基础上的,因为心理和性格是构成人格的重要方面。然而,据我调查,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人格常常被忽略,因为它既难以把握,又与学习成绩无明显利害关系,而且目前的学校教育是大一统模式,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无暇顾及。由此,在学校强大而片面的竞争压力下,青少年在人格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便在所难免。    
    人性的培养,则是建立在人格基础上的,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真正把孩子当“人”看,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感和建立起在此基础上的人格。要知道,只有首先培养青少年做一个健康的人,然后才能谈论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功利性因素被无限扩大的结果,很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青少年做“人”的权利。    
    看来,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并在不自觉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关专家才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死亡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能走进我们的课堂,并且受到我们热情而又坦然的欢迎,就像欢迎生命美丽的诞生!    
    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风中匆匆而逝,来不及让爱他们的人和他们所爱的人对他们道一声“珍重”,说走就走了,只给曾留下他们青春风采的世界一个令人思之泪下、念之悲悯的背影。这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因为他们这种对珍贵生命主动放弃的自杀行为,非但不能证明自身抉择的崇高价值,反而成了示世界以懦弱的黯然告白。这无论如何不是自杀者所渴望得到的回应,毕竟,他们是在用整个生命,满怀希望地去撞击无情的命运之钟。    
    几年前,我曾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每次听到,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上,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孤儿院后,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在黄金市场,有人出比前一天高10倍的价钱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让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说什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而是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就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因为有了男孩的珍惜,而提升到“稀世珍宝”的价值,这其中包含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的确,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拥有者本身的态度:如果你热爱它、珍惜它,那么,即便它只是不起眼的石头,也能闪耀出宝石的光辉;如果你将它视为随意就可以放弃的苇草,那么,即便它是一棵珍贵的仙花,也会因你的放弃而形同野苗。所以,扼住命运咽喉,绽放生命之花,关键还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热爱美好生命、珍惜幸福生活的心。    
    最后,我愿以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题为《礁石》的小诗,献给所有的青少年:“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第一章 直击3 害群之马——不得不言的教师性犯罪

    教师性犯罪案层出不穷,这类新闻也好像变成了一版再版的旧故事。这恰恰是最让我深感不安甚至恐惧的地方。感觉的麻木正日益使公众对这类事件放弃关注,放弃思考。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不但是必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深受其害,还将严重影响教师职业的整体形象。    
    对教师,中国人一向十分敬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虽然已经开始淡化,但教师的形象依然很高大。“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对教师的赞美。    
    然而,在教育乱收费的阴影下,教师神圣的形象之塔也随之慢慢倾斜。不但如此,最近几年,一起起教师性犯罪案又暴露出惊人内幕:许多有犯罪记录的人竟摇身变成人民教师,而学生家长却几乎对此一无所知。猥亵、强奸女生案件的屡屡发生,不仅给被害人幼小的心灵和其家庭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也使教师神圣的形象之塔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教师性犯罪,给今天的教育观念、教师队伍管理、青少年性保护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清除害群之马,制定防治制度,强化监督落实,还校园一片蓝天已成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2003年6月16日,新华社刊发了一起典型的教师性犯罪案。    
    在重庆市大足县回龙镇,小学语文教师杨云仲从2002年开始至案发时,先后对自己所教的10名未成年女学生实施猥亵;十年前他教过的一名女生甚至成了他的“二奶”。2003年5月29日,当地公安机关已将杨云仲刑事拘留。据此案的办案民警罗强称,杨云仲的同事何老师最先获悉此事。5月27日,五年级的一群女生悄悄告诉何老师,她们的班主任杨老师欺负她们,希望何老师能够为她们做主……何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讲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据受害学生小慧称,杨云仲对她们班上的女生很特别,经常给她们“补课”。他要“辅导”哪个女生时,一般都是用铅笔写在该女生的作业本上,并在发作业本时提醒女生看后擦掉。3月5日,杨云仲将作业本发给她时,故意将作业本翻到最后一页提醒她看。作业本上写着:“明晚10时30分后,我在大门等你。”次日晚上10时50分,小慧想起了老师的“约会”邀请,她不愿意赴约,因为老师有摸同学私处的嗜好,全班女生都知道。想到杨老师可能对自己乱摸,她顿时不寒而栗。但她又想到杨云仲曾对她说过:“你听我的话,我会让你读‘尖子班’,不然……”于是,她从寝室外的铁门缝隙钻了出去,向学校大门走去。    
    据警方调查,杨云仲经常以辅导作业的名义,将女生叫到自己的寝室进行猥亵。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他先后对自己班上的10名女学生实施过猥亵行为,每人1—3次。    
    对杨云仲的恶行,多数学生采取了忍辱负重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同学坚强地站出来保护自己。这也是杨“翻船”的主要原因。镇长黄良才说,有个叫小芳的女孩,在收到老师的“约会”邀请后,立即想去借一部录音机,将老师的话录下来,并请班上的同学潜伏在“约会”的花园旁边。这样,既能保护自己,也取得了一定的证据。有了证据,她们就能指证老师了。但遗憾的是,她们没借到录音机。    
    颇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芳在苦于没有证据时,收到了杨云仲写给她的“求爱信”。这封“求爱信”字迹工整,如果只是看信的内容,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一位班主任老师写给一位刚满12岁的女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