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洪业 清朝开国史 >

第68部分

洪业 清朝开国史-第68部分

小说: 洪业 清朝开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他参加了唐王政权,任兵部侍郎。④
这时,因为浙江轻而易举地落入手中,清军主力开始进军南京。清军挺进的消息传到了南明首都。一本日记写道:
顺治乙酉五月初十日(1654年6月3日)连日警报叠至……夜分北风甚急。北兵渡江,由七里港进迫神京,时日将晡,弘光 计无所出,召内臣韩赞周问策,韩云:“此番势既汹涌,我兵单力弱,守和无一可者。不若御驾亲征,济则可以保社稷,不济亦可以全身。”①
弃城出逃的主张再次出现,像他的叔父在北京时一样。弘光皇帝得知,他的臣民已经做鸟兽散。不过,和崇祯不同,弘光皇帝发现他要走的小路并没有被封锁。一本匿名的日记记述了弘光皇帝的出逃:
时将二鼓(6月3日),从通济门出。携带惟太后、一妃及内相多人,文武绝少。或云往武林,或云往云贵,或云往太平,纷传不一。是举,旬日间,啧有人言,未尝不叱其伪。②
不论是在史书里还是在戏剧里,在历史中还是历史外,这位逃跑中的福王都哀叹着他的失败——实际上正是他放弃了这个首都。在《桃花扇》里他唱道:
堪伤,寂寞鱼龙,
潜泣江头,
乞食村庄。
在道白中,他又说到:“寡人逃出南京,昼夜奔走,宫监嫔妃,渐渐失散,只有太监韩赞周,跟俺前来。”③
根据一些记载,弘光皇帝最初逃到南京东南的太平地区,但是刘孔昭闭门不纳。遭到拒绝以后,他接着去了长江在安徽的港口芜湖。在那里,他可能死在百川桥。一些人说,有一个忠臣,眼看他就要被清军抓住,于是就用手把弘光皇帝按进水里,以防被俘。另外的材料记载了他的自杀,而且还像崇祯一样,在桥上留下了绝望的 遗嘱:我家养士300年,现在众官何以如此绝情弃我而去?①不过由于这些记载可能反映了一些官吏们的负罪感或者充满了弘光同时代人对传奇的偏爱,因此,它们不是完全真实的。弘光皇帝确实在逃出首都后跑到了太平,而且城门也确实向他关闭了;但是后来在6月5日,他于安徽中部长江南岸铜陵的黄得功营地找到了避难所。
当弘光帝被领进指挥部时,黄得功禁不住失声痛哭。起初他想推卸掉现在已落到他身上的历史责任。“陛下死守京师”,黄得功对他说:“臣等犹可尽力,奈何听奸人言,仓卒至此,且臣方对敌,安能扈驾!”弘光帝凄厉地说,黄得功不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将军,黄得功深受刺激,以至终于同意承担起保卫弘光的任务。黄得功说:“愿效死”。②
6月15日,叛徒刘良佐到达了黄得功在芜湖的营地。他带着多铎的一支旗军,同时还有前瓜洲驻军将领张天禄及其队伍。他们要求南明皇帝投降。黄得功拒绝了。但是在刘良佐身后,张天禄突然施放冷箭,正中黄得功喉部,这位忠君的指挥官一会儿就死了。他的主要助手们没有犹豫,两个支队指挥官马得功和田雄马上就把弘光皇帝交给了刘良佐将军,并且投降了清朝。③
此时,弘光皇帝出逃的消息传回南京,引起了一场大混乱。
十一日(6月4日),昧爽,哄传上已出城,京中文武一时隐遁,有不去者,将门首封示尽行洗去,男女蜂拥出门,扶老携幼者,不可胜数。间有妩媚少艾,金莲踯躅,跬步难行,见者心恻,既出而复,十有八九,以路多兵也。已而闭门,欲返不得者,十居二三,莫竟其终矣。①
一部分人——在史书中径称“百姓”——更想所做的却不是冲出城去。他们决定任命那个冒名的太子做皇帝。带着做为人质的大学士王铎,他们打进了城里的监狱,要求狱长指太子给他们看。因为害怕,监狱很快就屈服了,尽管他一个劲地发誓说,把这个年轻人投进监狱的不是他而是马士英,但还是差点儿被这些暴民杀死。由于太子的说情,王铎的性命得以幸免。人们把这个假太子扶到马上,穿过新华门,拥入武英殿。暴民们没有时间为这个冒牌者的登基进行准备,但是在发现一个箱子里存有戏剧服装之后,便挑选了一件戏剧中皇帝穿的龙袍给这个年轻人穿上。他穿着这件漂亮的龙袍,坐在弘光皇帝旧日的皇位上,众人便围在阶下高呼万岁。此前连着几天,天气都是阴云笼罩,而那天天空却放晴了。旁观的人们认为,灿烂的阳光是一种好兆头。②
让假太子在武英殿坐上皇位,是城市百姓的一种自发行为。王之明(如果这确实是他的名字的话)与其说是学士和高官的君主,还不如说是庶民和小吏们的头领。几个小时后,几乎南京各部门的小官吏都来向这个人鞠躬效忠,他们相信他会成为这个政权的皇 帝。不过,高级官员中只有几个人来了。实际上,这位假太子的登基,在那些曾经建议福王把这个年轻人关进监狱去的人当中引起了一片恐慌。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张捷在一座庙里悬梁自尽,而杨维垣则投井自杀了。①曾最早建议福王登基的官员李沾命令轿夫火速将他送至赵之龙的家,在那儿,他请求赵的帮助,并且得到了赵之龙使他安全出城的令节。②
反对这位假太子登基最为坚决的自然是马士英。不过,就在王之明身着戏服、被一群暴民加冕之时,马士英正平安地来到了城外,有400名贵州籍精兵保护他前往南方。③马士英在6月4日逃离南京的表面原因是为了保护弘光皇帝的母亲邹氏的安全。不过,有些人认为,那天随他离开南京的老妇人其实是他自己的老母,但打扮成了皇太后的模样。可是那人当时的身份是皇太后,则几乎是没有疑问的。④尽管她后来死于事变,但是声称皇太后的人在马士英的车中,就为马士英提供了一个借口——尽管只是一种花言巧语的借口——以推卸他在首都所负的责任。⑤然而,马士英不光彩的名声仍然留在了城里。尽管他不论走到哪里几乎都遭到反对,他仍在不断地努力以再次加入到南明的事业中去,即使是在福建,他 还是站在复明分子一边继续奋斗。①不过,到他最后被俘并在浙江一个集市上被砍头示众为止,他的名声还是没有能够挽回。②就像人们习惯上认为明北京城失守的责任应由奸臣周延儒承担一样,马士英也是一个要为南京政权的败亡承担责任的败类。实际上,在公众眼里,马士英与周延儒是一丘之貉,因为当时一首流行的歌谣说得很清楚:
周延儒,字玉绳,
先赐玉,
后赐绳,
绳系延儒颈,
一同狐狗之毙;
马士英,号瑶草,
家藏瑶,
腹藏草,
草贯士英皮,
遂作犬羊之鞟。③
作为一个南京陷落时不光彩地怯懦出逃的大臣,马士英一直是弘光政权所有弊端的象征。思想家刘宗周后来评论道:“士英亡国之罪,不必言矣。焉有身为宰相,弃天子,挟母后而逃者”。①不妨说,马士英的行为是如此地不光彩,以至其后那些决定投降的人,倒像是合情合理的——他的行为既然如此卑劣,那么相比之下,他们投降简直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② 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70页;文秉:《甲乙事案》,第47页。
① 《明史》,第3115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895—896页。
② 作为一个戏剧人物,杨文也是一个十分■藉的媒人。《桃花扇》中他在闺房里安排了侯方域与“香姐”李香君的见面:“珠翠辉煌,■绮飘荡,件件助新妆,悬出风流榜”。孔尚任:《桃花扇》,第57页。
③ 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9页。
④ 《世祖实录》第十六卷,第193页;盖拉德:《南京》,第225页;斯特鲁弗:《南明》,第30—31页;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71页;邓尔麟:《达官贵人》,第254—255页。
① 《江南闻见录》,第317页。没有一个文官或武官知道他要逃跑了,计六奇:《明季南略》,第231页。
② 《江南闻见录》,第317页;又见《明史》,第1543页;《世祖实录》第十六卷,第193页。他的随从有四五十人。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4页;谈迁:《国榷》,第6208页。
③ 孔尚任:《桃花扇》,第268页。
① 陆圻:《纤言》,第24页。
② 《明史》,第3022页;又见徐鼒:《小腆纪传》,第231—232页。
③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79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5页;谈迁:《国榷》,第6213页;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第2391页(第二一0卷,第10页);邓尔麟:《达官贵人》,第259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196页。这两个将领在以后为满人效劳时十分得力。马得功成为汉镶黄旗成员,1647年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去福建任职。他占领了该省北部建宁地区。在17世纪50年代,他在福建指挥部队与李率泰合作共同对付郑成功,在1663年远离厦门的一次海战中被杀死。《贰臣传》第一卷,第17—20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59页(李率泰对福建的征服,见赵尔巽:《清史稿》第二七九卷,第1—2页)。田雄在杭州担任旗将军,1646年受任指挥浙江诸军,指挥了进攻定海(舟山)的胜利。但1658年,他把整个南方海岸控制权都丢给了郑成功,为此他受到了弹劾;但是顺治皇帝在1659年赦免了他。随后田雄又为清朝收复了宁波。《贰臣传》第六卷,第22—24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18—719页。
① 《江南闻见录》,第317页。
② 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4、181页;文秉:《甲乙事案》,第177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29页;谈迁:《国榷》,第6209—6210页;《明史》,第4112页。
①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218—219页。
② 计六奇:《明季南略》,第183页。
③ 文秉:《甲乙事案》,第176页。
④ 马士英母亲装扮成皇太后的故事,可能是因为马士英一伙到浙江后邹夫人对之保持沉默而得以流传的。在那里,一些旧官僚问她南京的事情,她转过脸去,无言以对。马士英便替她回答了。这就引起了官贝们的怀疑。温睿临:《南疆绎史》,第437—438页。不过,马士英早先已经表明了他对皇太后的关心,1644年秋天他派了一个特使去河南接她,并在1644年9月13日把她带回南京。计六奇:《明季南略》,第152—153页;《明史》,第4110页。
⑤ 她后来参加了鲁王的政权,在其朝廷降清后,她投淮河自尽。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124页。
① 离开南京之后,马士英及其一伙人来到安徽广德。那里的地方官员拒绝他们的避难。于是马士英的部下进攻并且掠夺了这座城镇以示报复。转到杭州之后,马士英和阮大铖(这时他们已在一起)又去方国安处觅地栖身。在杭州失陷后,他们汇集至兖州。马士英为鲁王所拒,因为鲁王的官员们威胁要杀死马士英。在1645年12月底或是次年1月,方国安率部企图进攻扬州,马士英加入了他的人马。但他们在与清军交战中失败了,退到了南方。但是唐王政权不许马士英进入福建。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下,第4—5页;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47、73页;刘献廷:《广阳杂记》,第48页;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第14—15页。记录了清军与马士英冲突的急件在1646年1月5日到达了北京。见《世祖实录》第二十一卷,第257页。要求鲁王处死马士英的文献记载,见计六奇:《明季南略》,第291—292页。
② 有些人说,他偷偷地跑掉了,在天台山做了一个和尚,他很可能在1646年10月初在延平被杀死。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74—75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323页。
③ 计六奇:《明季南略》,第323页。
① 黄宗羲:《弘光实录钞》,第89页。

 
南京的投降
钱谦益是最早知道马士英出逃的高级官员。在路过马士英的住宅时,他看到大门洞开,守门的卫兵已无影无踪。②于是,钱谦益、赵之龙和王铎组成了一个残缺不全的政府,他们在6月6日正式集会以讨论这个政权的命运。③看来在人们心目中,他们会把这个城市交给清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了。④唯一有争论的主要问题涉及到假太子。有一些官员想让他正式登基,做他们的皇帝。赵之龙(他曾从城外招进卫戍部队,估计一旦需要的话,就用以清除暴民的势力)直截了当地反对这个主张。他指出,如果在这个时候加冕一个新君,那么以后关于他们投降的外交谈判就要受到牵连。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这个假太子应允许留在宫中,每一 个大臣应发表声明以安抚百姓,而真正的政府——由现在正在开会的官僚们组成的内阁——将继续致力于城中百姓的投降事宜。他们已经一致同意投降了。①
奇怪的是,竟然很少有人对这个决定表示异议。但可以肯定,当清军日益逼进、赵之龙正在安排欢迎多铎的正式准备时,还是有几个人被深深地激怒了。当赵之龙准备封检户部库房时,户部侍郎刘成治奋拳痛揍了他一顿。②不过,在6月8日多铎来到南京郊外的时候,实际上整个南明政府都在那里迎接他。两个御史首先欢迎他,随后,在一阵突如其来的、把人淋得透湿的暴风雨中,由赵之龙率领下的其他149名南明文官,在首府门外列队迎接那位径直扎营于城市主门前的清王。③
多铎受到的欢迎和多尔衮在北京受到的欢迎一模一样。双方的交谈仍是那一类话语,满人同样表示了对明帝皇陵的担心和对这个政府的关切。把账册交给多铎的赵之龙被封作“兴国公”,其他降员也被授予礼品和官阶。④比如王铎进入清廷,后来他成为礼部郎中,司掌弘文院的工作,编写清太宗时代的《实录》,并主持1647 年的殿试。①就在多铎在军营里宴请南明高级官僚时,南京的小吏和平民正在聆听公告。公告谈到福王的盛宴狂饮,谈到他的内阁成员的贪赃枉法和仗势欺人,并说这些弊端现在将得到整肃,一个新的政权将保护百姓们的正当利益。②
就像在北方一样,满人军队给那些目睹他们接管城市的南明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满军入城之前,赵之龙已经命令家家户户准备好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