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8-原子弹演义-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没有预警,没有事先的推理和逻辑思索,他立刻拿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蜡,把它放在应该放铅的位置上。
放入石蜡,而不是放入铅,产生了出乎意料的结果:放射性强度戏剧性地增大了。
中午,每个人都被召来看了这个由石蜡过滤而产生的奇迹般的效果。起初,学生们以为是计数器出了毛病,但是,怀疑很快被消除,大家坚信,这种强烈的放射性活动,确实是由于产生放射性的辐射为石蜡所过滤而造成的。
物理楼的走廊里响起了一阵阵响亮的惊叹声:“奇妙极了!不可思议!简直是魔术!”
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费米独自思考着。下午他从家中回来,提出了一个答案:是中子同石蜡和木头中的氢核发生了碰撞。中子穿越石蜡和木头时,速度减慢下来。
费米的推理是合乎实际的。三分钟半衰期铝的同位素问题解决了:在不同的桌子上的实验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木桌子和大理石桌子之谜也解开了。木桌子和石蜡一样,是含氢物体,它减缓了中子的速度。
费米在这里发现的,正是所谓“慢中子效应”。这种效应的发现,对核研究进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我们在后面就会清楚地看到。
后来,到了美国的汉斯·贝蒂在总结这一现象时风趣地说:“如果意大利不是一个富于产大理石的国家,慢中子的效应恐怕永远也不会被发现。大理石桌面给出了与木桌面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又给出了正确的结论。如果实验在美国进行,我们也许至今也不会与这个慢中子谋面。”
讲到这里,我们需要停下原子的问题,来讲一下犹太人的问题了。
第二部分:裂变希特勒的狂吠(1)
二次大战中,希特勒的反犹活动,用心之恶毒,手段之残忍,都是令人发指的。希伯来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人们大多数知道这一点,记住了这一层,而与此紧密关联的另一个侧面却被忽略了。
我们放一放原子而谈一下犹太人的问题,原因是:第一,本书的不少主人公都是犹太人,他们在一个特定时期面临着灾难,我们不能不作为一个方面,单独地来加以叙述。第二,这些人与另外的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命运如何,不能不直接影响到那些人。第三,袭击他们的那场巨大灾难,从另外的一面却成就了,至少是帮助了美国人,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帮助整个人类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核事业。而制造这场战争灾难的人,不但失去了道义,而且也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可能正是这种失却,他们才失去了战争,走向了覆灭。
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先来看一篇奇文。这篇奇文的题目是世人皆知的,名叫《我的奋斗》。
1919年12月的慕尼黑的一个小小的旧酒吧里,寒冷而又黑暗。一个脸色苍白、消瘦的中年人正在一张摇摇晃晃的破桌子前起草一份文件。此人一会儿停一下,把笔尖含在嘴里思考一番,一会儿奋笔疾书。很快,文件拟就。起草人淡蓝色的眼睛闪闪发光,光芒一会儿停在文件上,一会儿从文件上移开,射向远方。“就这样了!”在此人干脆利落的断言声中,一份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文件定了稿。
这份文稿的起草人就是鲁道夫·希特勒。
第二年的2月,还是在这个旧啤酒店里,面对着大约2000人,这个文件被宣读了,它就是作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前身的德国工人党的党纲。
党纲一共25条,其中有六条,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是针对犹太人的:犹太人不是“德国血统”的同胞,因此不能成为公民;只有公民才能出任公职或有权出版德文报纸;非德国人不能移入德国,自大战开始以来进入德国的所有非德国人应当被驱逐出境。如此等等。
这是希特勒发出的头一篇反犹宣言。
1923年11月8日德国工人党发动啤酒馆暴动,此后希特勒被送进了监狱,在那里,他向鲁道夫·赫斯口授了他个人的政治宣言,《我的奋斗》出笼。全文近700页。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犹太人是书中提到的最多的内容。
希特勒在书中说,犹太人“不喜欢喝水”,他们的衣服“不干净”,外表“通常是不体面的”。从此,人们“常常由于闻不惯这些人的气味而感到胃中不适”。
这还没有牵涉根本问题。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头。希特勒接着讲:“作为外国人”这些人具有“一定的种族特性”:他们是“劣等的”,长着“毒牙”,是令人讨厌的“吸血鬼”。
讲完这番话后,希特勒有了一个小结:“所有一切邪恶象征的魔鬼的化身,便是犹太人的活生生的形象。”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讨人厌的特征不计其数。他写道:犹太人是“拣垃圾的”,他们总是把污秽溅在人类的面孔上。他们是“一堆粗制滥造的家伙”,“就像最坏的带菌体”,“毒害着人类的灵魂”。也可以说他们是“大城市最底层中可憎的罪恶交易里面残酷、无耻而又精明的指挥者”。
希特勒又有了一个小结:“难道世界上有什么肮脏、荒淫的事情……没有至少一个犹太人卷入其中吗?”“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只要你小心地切开这样一块脓包,就会有一道凶光射出,突然使你目眩。而像腐烂尸体中看到蛆一样,在这个脓包中你总会看到一个犹太鬼!”
希特勒进一步发挥,说:希伯来族是一个“诡辩的说谎者的种族”,他们不顾来生,“只管今世”,是“最大的说谎专家”;是“叛徒、奸商、高利贷者”;是一种“世界瘟疫”。
第二部分:裂变希特勒的狂吠(2)
希特勒断言,这些人“单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时,定然窒息在污秽和垃圾之中”。
犹太人是“其他人民身体内的寄生虫”,“自己没有任何真正的文化”。他们也“缺乏任何形式的理想主义”。
犹太人“嘲弄自然感情,抛弃一切美、崇高、尊严和好的概念,而把人拖进他自己卑鄙性格的领域中去”。
他们“凶残”地“吸血”,“毒害别人的血而保存他自己的血”,“丝毫不顾及道德”。他们还“有预谋地糟蹋妇女和孩子”。作者形容说:“黑头发的犹太青年人,脸上挂着邪恶的欢乐之情,偷偷等待着无知的女孩儿,然后用他的血玷污她,从而从她的人民中窃走她。”
犹太人是“杂种”,“过去和现在,都是他们把黑人带进莱茵,想法是机密的,目的却昭然若揭——生产杂种来毁灭他们所仇恨的白种人”。
希特勒恶毒地咒骂:梅毒是一种“犹太病”,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犹太化,使我们择偶的天性金钱化,这样任其发展下去,迟早会毁灭我们整个后代”。
希特勒断言:“一件黑袍和一鬈黑发这种怪影”,它所造成的“精神毒害远比古代的黑死病要坏”。
希特勒逐渐把问题引向政治,他道:犹太人“不是德国人”。
当时,德国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谁也没有看重这篇稀奇古怪的作品和那个近似发疯一样的中年人,尽管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假如在战争之初和战争中间有12000个或15000个这些毒害人民的希伯来人曾经被毒气所阻止……那么,我们在前线丢了性命的几百万同胞就算得到了报偿。
这里所讲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战争刚刚结束,离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十几年,而且没有什么人看得起德国工人党——它毕竟只是一支由两千人组成的队伍,政坛上没有它的位置。
猫头鹰想唱歌,就让它唱好了。
可是,《我的奋斗》的作者却在渐渐得势。
1931年,阿道夫·希特勒接受一名德国记者采访,记者问他,假使他获得了德国,他到哪里去寻找智囊来管理这个国家。
对此,希特勒回答得很是干脆,他说,他自己就是智囊,他道:
你是不是认为,按照我的党的路线行事取得革命胜利之后,我们不会继承一群群的智能囊?你是不是认为作为知识阶级花朵的德国的中产阶级会拒绝为我们服务、拒绝把他们的才智交给我们支配?你放心,到头来,德国中产阶级将站在既成事实的显要的立场上,对待这个阶级,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这涉及犹太人。记者提出了问题:“犹太人呢?那些有才干的人民,他们之中有战争英雄,有爱因斯坦……”
对此,希特勒回答:“他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从我们这里偷去的。”稍加思索,希特勒道:“他们会用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来反对我们。他们只会在其他人民中挑拨动乱。”最后,他说:“我们不需要他们。”
这是个不祥之兆。
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的总理。
如果往日人们,特别是德国的犹太人对灾难的来临还持怀疑态度的话,那么,时至今日,他们肯定要认真思考一下将要发生什么事了。
第二部分:裂变希特勒掷宝从爱因斯坦掷起
记者在向希特勒提问中提到了爱因斯坦,那么,事情我们就从爱因斯坦讲起。
反犹、护犹几乎与爱因斯坦声望的提高与日俱进。
1919午12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从柏林给他的一位外地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道:“这里反犹太主义的势头很是强烈,政治反应很是粗暴。”
这时,各国新闻界已经发现了爱因斯坦,他开始成为国际著名人物。
当年12月出版的《柏林画报》封面上出现了爱因斯坦的照片,上面还附有这样的文字:“世界历史上一位新人物……他的观察意味着我们对自然概念的彻底改变,可以同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的洞察相提并论。”
这里所说的“他的观察”,指的是他提出的相对论。
自1910年以来,除两年外爱因斯坦年年都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有人说,如果相对论不是那样难以理解的话,爱因斯坦肯定较早地获得这一奖项——迟至1921年他才获得。
相对论的被重视,多亏了当时的一次日蚀。一项理论只有当它得到证实时才产生力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如此。星光经过像太阳这样巨大的物体时会被偏移。一部分天文学家按照牛顿的理论计算出了偏移的角度。爱因斯坦按照相对论也计算出了偏移角度——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孰对孰错?天文学界、物理学界都在关注着。一次日蚀将在1919年5月29日发生。这是观察、计算星光被太阳偏移的最理想的时刻。这之前,英国人动员了起来。剑桥的一支远征队预先到达西非海岸外的普林西比岛,格林尼治天文台派出另一支远征队预先到了巴西北部的索布拉尔。
观察结果出来了。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在伦敦的伯林顿大厦召开联席会议,J·J·汤姆生在牛顿的一幅画像下宣布:是爱因斯坦的数值而不是牛顿数值才是对的。J·J·汤姆生充满激情地说:“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发现的,不是天之一方的一个岛屿,而是新科学思想的整个一个大陆。”
这当然是新闻。《泰晤士报》报道了这次会议所宣布的结果,大标题是:《科学中的革命》。
消息传开了。从那一天起,爱因斯坦成为世界级显赫人物。可他也成了出头鸟。反犹太主义者和法西斯分子马上准备对他下手了。
爱因斯坦则不顾反犹主义者发出的一次次警告和面临的实际危险,不但坚持自己的科学事业,而且坚持自己的护犹事业。他曾目睹一群群东方犹太人随着战争和革命的到来而涌入柏林的情景,当然也目睹了他们在德国反犹主义者煽动下被德国人驱赶无以为家到处躲避、流浪的惨状。从那时起,他便决定参加他们的行列。
1922年6月21日,魏玛共和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被杀害了。拉特瑙是一位物理化学家和实业家,是爱因斯坦的朋友,自然也是一名犹太人。右翼极端分子直言不讳,枪杀是他们干的。
看来,爱因斯坦可能是下一个……
之后的许多细节我们在此不赘述了,而且为了叙述方便,我们要暂时放下爱因斯坦而介绍一下别的人的情况。
第二部分:裂变大批宝贝随后被掷了出去
希特勒接受任命时是兴高采烈的。他真的要为所欲为了。国会纵火案发生了,宪法规定的自由中止了。随后,3月23日,希特勒实际上接管了国会的权力,纳粹开始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反犹太主义合法化了,希特勒废除了德国犹太人的公民权。4月1日,全国开始对犹太商家开展抵制活动。报纸公布了犹太商店的地址,纳粹冲锋队出现在店前,对暴徒们的行动负责指挥。在街上,犹太人遭到殴打,警察则在袖手旁观。
一个月之前,许许多多的犹太人,其中包括不少的犹太知名人士,还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国会大厦被烧后的那天晚上,沃尔夫冈·泡利去哥廷根参加一个小组活动。爱德华·特勒同是小组的一员。小组讨论了德国的政治局势。泡利认为,所传的“德国独裁”不过是一句“蠢话”。平日,泡利喜欢用“废话”、“无稽之谈”、“胡说八道”一类的字眼儿。这次,为形容那种“蠢话”,这些字眼儿他差不多全都用上了。他告诉小组成员说:“我看到过俄国的独裁,在德国——那种事是无稽之谈。”
在汉堡,奥托·弗里希的乐观情绪与这里的泡利相似。他对人讲,他并未认真看待希特勒。他的感觉是:反正都是总理,他们上台,也下台——希特勒未必比别人坏多少。
上面提到的泡利、特勒和弗里希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德国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他们的认识表明,他们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