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7-名医大讲堂-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启平:戒烟数月就算戒烟成功吗?
支修益:复吸率是按照两年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再吸烟,才能说明戒烟成功。因此戒烟者要做好长期准备,对烟草的危害和戒烟困难的认识越充分,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才越大。
李启平:您对大家有什么忠告?
支修益:肺癌的发病率已逐渐出现年轻化、城市化、女性化趋势。与吸烟有关的主要疾病,除了肺癌,还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烟有百弊而无一利,吸烟使人致贫、返贫。戒烟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专家简介
刘忠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矫形外科》等杂志编委。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让颈椎保持“年轻态”
你长期伏案工作吗?你经常感到颈肩部不适吗?颈椎病原本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如今却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谈了他对此病的看法。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临床症状不一 病情逐步发展
李启平:颈椎在整个身体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刘忠军: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是脊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颈椎有7节,可以在颈部摸到第6和第7节颈椎后方的突起(称棘突)。脊柱就是人们俗称的“脊梁骨”。颈椎运动灵活,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因平日过多的微小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李启平:我们如何对颈椎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颈椎病有什么表现?
刘忠军: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俗称“老化”,常伴随颈椎骨质增生现象)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经多年来的深入研究,我们已在很大程度上对其逐渐认识。此病的表现多样,起病缓慢,开始时并不引起注意,仅为颈部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呈现加重趋势。由于颈椎病可累及到颈部的不同组织结构,表现出不同临床症状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我们一般将颈椎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神经根型最多见,约占颈椎病的60%以上,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僵硬不适,肩背部及上肢或手麻木、疼痛等;脊髓型颈椎病以胸腹部束带感、上肢或手的无力、不灵活、 行走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为特点,严重者可瘫痪;交感型颈椎病多表现为头疼、头晕、心慌、恶心、眼部酸胀、视力模糊、出汗异常等症状;椎动脉型则可出现转头或运动过程中突然性头晕、猝倒等症状。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脖子嘎嘣作响 未必颈椎有病
李启平:哪些人在哪种情况下容易得颈椎病?得了颈椎病之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刘忠军: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较容易患颈椎病,颈椎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占80%,年龄较轻者相对少见。但现在颈椎病似有年轻化趋势,我在门诊遇到症状较重的病人最小年龄有的还不足30岁。
除了年龄,颈椎病与职业特点有很大关系,15~20年前,社会上患病者以体力劳动者为主,而现代社会中脑力劳动者得颈椎病的越来越多。
主要有以下几类人比较容易得颈椎病:计算机操作人员、财会人员、牙医和司机等。
得了颈椎病以后,轻者颈部不适,肢体疼痛、麻木。重者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最严重者可以导致完全性瘫痪。
李启平:长期伏案工作者,有人脖子经常嘎嘣嘎嘣响,是不是颈椎病的一个迹象?
刘忠军:脖子经常嘎嘣嘎嘣响,不一定有颈椎病,有可能是颈部肌肉和韧带等其他原因引起。
李启平:年轻患者症状是不是“循序渐进”的?
刘忠军:除遭遇外伤等因素,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一般都是逐渐发展的,因此平时就要注意。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颈椎病致瘫痪 有别中风致瘫
李启平:颈椎病与缺钙有没有关系?老年人突发腿疼、麻木,走路有踩棉花感是颈椎病所致,还是脑血管疾病?
刘忠军:目前研究未显示颈椎病与缺钙有什么关系。如果老年人突发下肢疼、麻等症状,由颈椎病、腰椎病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可能性都存在,应及时就医。
“踩棉花感”是颈椎病一个比较有特征的症状。老年人突发腿疼、麻,还要看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有踩棉花感,就要注意颈椎病,如果血压波动,身体偏瘫,就要注意脑血管疾病。
李启平:诊断时,X光片检查是否就足够了,CT、核磁检查是否必要?
刘忠军:单纯的骨质增生,X光片检查就足够。但部分颈椎病,做CT、核磁检查(MR)是必要的,如颈椎的韧带骨化,CT能显示得很清楚,而神经根、脊髓受压等情况通过核磁共振(MR)才能一目了然。因此,需要做何种检查,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定。
《名医大讲堂》 第二部分一般都能根治 重在卧床休息
李启平:颈椎病患者有没有必要明确自己患的颈椎病类型?
刘忠军:颈椎病患者非常有必要明确自己患的颈椎病类型,因为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策略。譬如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早期手术,而不要等到脊髓因受压出现变形等严重损害以后才做,这样会延误治疗。
李启平:有没有混合型,比例大吗?各类型之间会互相转变吗?
刘忠军:颈椎病除了上述几类外,也有混合型的,但各类型之间互相转变的情况并不多见。
李启平:颈椎病能根治吗?必须动手术吗?
刘忠军:颈椎病不是不治之症,一般都能根治。对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为非手术疗法。但少数严重者,特别是存在脊髓压迫症者应进行手术。
李启平:关于颈椎病的治疗,社会上流行针灸、理疗、按摩、推拿和牵引等,哪些可采取?
刘忠军:颈椎病症状严重时,应卧床休息,这是最重要的。同时可利用一些止痛消炎药物来减轻颈部炎症反应。至于社会上提倡的按摩、推拿,建议慎重采用,因为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多不稳定,在按摩,尤其推拿过程中较容易造成损伤,反而加重病情。根据临床经验,可采用理疗来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至于针灸,本人认为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牵引是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是各种颈椎病都需要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程度不重时可以尝试,如果有效,经1~2次就能减轻症状。牵引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鲁莽行事。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头部保持“中立” 枕头不宜太高
李启平: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脖子上戴着颈套,穿梭于人流中,平时戴颈套有用吗?
刘忠军:颈椎病患者,当症状比较重时,可以借助颈部围领使颈椎得到制动,从而减轻症状。但颈围领不宜长期佩戴,那样会使颈部肌肉产生依赖性,甚至造成肌肉萎缩。
李启平:现代生活中如何预防颈椎病?
刘忠军:生活中尽量维持头颈正常位置,即中立位,“中立”位是指颈部既不过度前屈,也不过度后伸的体位。
预防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改变生活方式,如伏案工作,半小时至一小时就要休息片刻,活动、放松一下颈部。二是加强锻炼,主要是项背肌的锻炼。“燕子飞”及游泳就是较好的锻炼方式。“燕子飞”即俯卧在床,以腹部为支撑点,抬头、挺胸,同时抬起大腿、小腿与足,让身体头部和尾部翘起,形似燕子飞一样。每次翘起5秒钟,休息片刻,再翘起5秒钟,反复20~30次为一组锻炼。
李启平: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开始预防?
刘忠军:一个合适的枕头。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又不太高的枕头比较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相反,如果枕头过高,会使颈椎过度前屈。
一张合适的床。床铺不宜太软。席梦思床垫中以偏硬型较好。过软的床垫容易造成颈部或腰部的塌陷,对颈椎和腰椎都不太有利。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感到舒适,方可达到全身肌肉松弛、消除疲劳的作用。侧卧或仰卧均可,但最好不要让身体过于卷曲。
李启平:您对现代人还有什么健康忠告?
刘忠军:(一)加强项背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之余,多参加像游泳这样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二)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蜕变的可能。
(三)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四)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五)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六)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专家简介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1985~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为推动我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担任《中国医药导刊》等刊物主编。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保护自己 从“心”做起
“五一”前夕,一位29岁的同事突发心脏病猝死,震惊了我们。他既没有任何先兆,也来不及抢救,却已英年早逝。带着对心脏猝死问题的疑惑,笔者走访了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不健康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英年早逝
李启平:英年早逝是什么概念?请介绍一下它在我国的发病情况?
胡大一: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中关村白领阶层的平均寿命是53岁。据同仁医院、人民医院资料显示,45岁之前患心肌梗死的占11%,50岁之前患心肌梗死的占17%。因心肌梗死而致残致死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50岁之前因冠心病病因猝死、心肌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
英年早逝是一种社会现象。目前导致英年早逝的疾病主要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肺栓塞和恶性肿瘤等。英年猝死是其主要表现之一,而心脏猝死是最主要因素。英年早逝是社会的一大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启平:什么导致英年早逝?
胡大一:英年早逝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病”,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吃得多了,运动少了,这是最基本的病根。如现代楼房盖得越来越高,路修得越来越宽,但是出门打的、上楼找电梯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知道健康之路就在脚下。
这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追根到底从青少年就开始了,如不分日夜地上网、玩游戏、大量食用麦当劳等垃圾食品等。目前中国每10个人中有一个体重超重,每100个人中有一个肥胖症患者。据统计,在过去的15年,北京人的胆固醇水平平均上升了40mg%,而血脂升高的人群中,以35~40岁为最多。血脂异常,加重了冠心病的年轻化趋势,是心脏猝死、心肌梗死最无形的杀手之一。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心脏猝死是英年早逝的主要病因
李启平:心源性因素是不是英年早逝的主要病因?
胡大一:是的。从大量临床病例中不难发现,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所引起的,故又称“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致心律失常性的右心室发育不良等心脏疾病也常以猝死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青年。一些需要急救处理的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都是造成猝死的直接原因。因时间较短,患者一般得不到及时的抢救,最后导致死亡。
李启平:心脏猝死是怎么回事?
胡大一:心脏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1小时,有的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心跳停止,猝然死去)。
心脏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在死神来临之前,很多患者根本不相信自己会突然离开人世。据统计,美国每年出现的心脏猝死大约40万,每一分钟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其中青壮年占20%~40%。约75%的死者生前没有心脏病症状。
据心脏猝死资料表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多发生于中青年,70%发生于40岁以下的健康男性。究其原因,考虑主要是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和早发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诱发了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的结果。
《名医大讲堂》 第三部分防患于未然,降低猝死几率
李启平:没有心脏病史的中青年人,在什么情况下应提高警惕?
胡大一:猝死尽管来势迅猛,但据统计,大约有1/4的猝死患者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感或呼吸困难。患者往往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这些常常是猝死的预兆。但当事人却忽视了这些警号,最终丧失性命。因此,只要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