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难道那些柔情蜜意都是谎言?或者他仅仅是一时糊涂?——不,他让她独守空房,对她搪塞敷衍,把她的心爱之物赠予其他的女人——她看不出丈夫哪里还爱她。这个地方从来就不是她的家,没有温暖,象个冰窟。 这件事之后,剑青不再过问丈夫的行踪,白天静静地在房里看书,晚上独自安枕。在剑青看来,这桩本来就非她所愿的婚姻已经从此被打上了失败的标记,迟早都会走到穷途末路,只是“时机”还不成熟罢了。而张桂卿是不想轻易放弃这样一个体面的“妻子”的,然而一时又不知如何跟她相处,所以只好想个办法让两个人告别冷战。 最终,张桂卿决定带着妻子离开天寒地冻的东北,回上海。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确实改善了夫妻间的关系,因为对于剑青来说这实在是件再好不过的事,只要可以回家,她是可以暂时原谅或者说假装原谅丈夫的。 不久,当她再一次独自伫立窗前的时候,滚滚的黄浦江和络绎的车水马龙,又在她的眼前了。也许是因为觉得有愧于她,也许是因为这里是上海,现在丈夫对她关怀备至,但不管怎样,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平静祥和而不失甜蜜,这段日子看起来甚至会让人联想到新婚时光。然而,剑青却深知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是那个新嫁娘,因为心中抗拒的屏障已然竖了起来。她是不会再为一个深情款款的微笑而迷惑,不会再对这个欺骗过她的男人死心塌地的了。大家还在一起,不过是因为还没有一个契机让他们分开罢了。 事实上,张桂卿离开煤矿,来到上海,也真的不是为了妻子,而是为了自己开创一份更大的“事业”——他进了上海大昌洋行做买办——大昌所在的虹口曾是英美两国的公共租界,后来又叫日本人占了去,那里的地皮有1/4属于大昌,大昌的东家也就是日本人,而张桂卿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地皮卖给外国人。 张桂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拿着自己的“锦绣前程”跟妻子炫耀。剑青听罢,像被重锤砸了一般,一种前所未有的灾难感打得她头脑发蒙。她一直认为虽然丈夫在奉天也与日本人合作,但至少还是在正大光明地做生意,可现如今他却要干起卖国求荣的勾当,难道要当汉奸卖国贼不成?但为了劝说张桂卿回心转意,她还是语重心长地劝丈夫千万不可干这种事。然而,她的苦口婆心对一意孤行的丈夫根本不起作用,张桂卿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被人坑骗,他看准了眼前的这块肥肉,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剑青的一番话正戳到他的痛处,他像头被刺伤的猛兽,暴跳如雷。两人最初的争执变成了争吵,而争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战争”——张桂卿怒不可遏地打了妻子——彭剑青提出了离婚。 离婚的请求一经提出便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哥哥本是她的至亲,却始终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的——其实这也只是假象,他之所以帮助张桂卿劝服妹妹归顺,不过是别有用心罢了——他觊觎父母留给剑青的那套价值连城的红木家具。那是搬不走的财富,如果剑青不嫁出去,这笔财富怎么能被他据为己有呢?正是因为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才从一开始就告诫张桂卿一定抓住这段婚姻。而嫂子则在一旁极力劝说剑青不要意气用事,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将来。这样的劝说对其他的女子也许有用,但剑青并非是那种见异思迁的女人,她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没人能够改变。当一切虚情假意都被揭穿之后,她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看法,那种对婚姻抱着“试试看”态度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有些人可以通过别人的安排获得幸福,但她注定只能靠自己。 与张桂卿离了婚,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自己的那间屋。屋里陈设的全套红木家具还像几个月前一样静穆,然而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她疯狂地擦拭桌椅,寻找被灰尘覆盖掉父母的痕迹和气息。之后如见双亲般伏身饮泣。如今,她真的孑然一身了,虽然身边有兄嫂,但他们生硬冰冷的面孔已经全然失去了家人的意义。只有这间屋才是最后的避风港,让她疗伤,并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仿佛父母近在身旁。 她将视线移开,转向了开阔的窗外,她迫不及待地想冲出去。她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她必须自食其力了,否则,迟早会像远嫁奉天一样,再度被兄嫂“处理”掉。于是在办理离婚手续后不久,她就出去找事做。一个圣玛丽亚女校的学生在上海找份工作当然不难,很快她就在虹口小学当起了英文教员。每天,她都穿着朴素的青布旗袍上班,日落按时回家,过着忙碌而有规律的生活,然而菲薄的收入使她最终放弃了这份工作。她需要一份足以担负自己衣食住行的收入,于是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英文打字,勤奋的付出让她顺利地进入了四明洋行做打字员,这份工作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对于剑青而言轻而易举,上班之余她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她终于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自给自足的自由生活,一切都由自己做主。性情恬淡的剑青经常独来独往,与人见面时她会很礼貌地向人行礼问好,但工作的时候她几乎不跟他人交谈,中午她经常自己出去吃饭,周末独自或跟朋友去看电影,虽然每天照例回家,但到家直接上楼,跟哥哥不说什么话。每一天平淡无奇地来了又去,她原本可以一如既往地平静下去,然而一个人出现了。
中国第一女星——王汉伦她叫王汉伦(图)
《孤儿救姐记》使她一炮走红
一个周末,剑青像往常一样跟隔壁的密友约好去看电影。来到邻家,剑青发现朋友家来了客人,经朋友介绍才知道这个人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股东任矜苹。任先生是这家主人的朋友,经常到他家做客,但却从来没见过这位邻家姑娘,今日一见,不禁为之一震——面前的这位女子衣着讲究,秀外慧中,虽然年纪轻轻,但眉宇间却透露着成熟女人的气韵。这不禁让他想到自己所在的“明星”公司最近正在筹拍一部电影,需要一位少妇扮演女主角。就当时的条件,找个敢演戏的女子就很不简单,还要符合要求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剑青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她的外形气质跟剧中的角色十分契合。于是任矜苹婉转地询问了剑青的情况,得知她喜欢电影时更加喜上眉梢。三个人交谈了片刻,剑青和女友便匆匆告别,看电影去了。那时的她还不曾想到刚刚结束的这场简短的会面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第二天,她照例上班打字,不料意外接到了任矜苹的电话。电话中,任先生约她下班之后到明星公司去。剑青有些诧异,不知道去做什么,因为话筒中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拍照。”听了这话,剑青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跟任先生只有一面之缘,他怎么会要专程接她到“明星”拍照呢?不想任先生果然如约而至,于是剑青也就随任矜苹来到了“明星”。这时接待她的是“明星”公司的经理兼导演张石川,她被安排到摄影机前,然后按照要求做了一些喜怒哀乐的表情。起初这让剑青有些紧张,但在张石川的安抚下她渐渐进入了状态,顺利地拍好了一组照片。张石川看着照片赞不绝口,坐在一旁的剧作家郑正秋也频频点头,剑青却迷惑不解。终于,张石川开口了,性情直来直去的张石川开门见山——“明星”要拍摄一部电影,是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中少奶奶的悲剧故事,我们想邀请你担任女主角,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加盟“明星”,成为第一个正式签约的女演员——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剑青始料未及,她确实喜欢电影,喜欢看电影,但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演电影。而此刻一种全新的生活就摆在面前,它有些“离经叛道”,但却充满挑战和诱惑,从小生活在樊笼之中,她渴望着一次“冒险”,以此来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但与此同时,她也有些顾虑,担心自己现在的工作,担心如何跟哥哥交待。 张石川看出了剑青的一脸难色,于是就宽慰她,让她先不要辞掉洋行的工作,拍戏的时候她可以请假来片场,不仅每天发给她补助,电影拍摄完毕后还会给她600元的酬金。至于家里则完全看她,如果实在为难,也不要勉强。这些话着实让剑青感动,她意识到,为了拍电影她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但她下定决心要把它们一一克服。就这样,她在拍片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天以后,她一如从前地早出晚归,默默工作,午休出去吃饭,晚上乘哥哥指定的专车回家,谁也没有看出她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只有她自己明了,静默如常的外表掩藏的是一颗就要沸腾的心。又过了几天,她终于接到了片场拍戏的通知,一时兴奋不已,她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提早请了假,匆匆赶回家。回到自己的屋里,她坐在梳妆台前仔细地端详自己,从各个侧面观察自己的脸,生怕看到丝毫瑕疵,一边看还一边做出各种表情动作,反复斟酌。她想像着第二天的场面,想像着自己的第一次出镜,想像着银幕上彭剑青的身影。 第二天一早,她像往常一样出门,瞒过了兄嫂,坐车来到“明星”公司。摄制组的人正在准备,她进入化妆间开始上妆。由于人员匮乏,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化妆也不例外。剑青从小生长在大户人家,看惯了那些太太小姐的装束,打扮起来自然毫不费力,没多久,从上到下,已经准备就绪,从化妆间走出来的剑青俨然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奶奶。张石川对她的扮相十分满意,连声称赞,好像这部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时郑正秋开始向演员们介绍角色和情节。《孤儿救祖记》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富翁的儿子骑马游玩不幸身亡,儿媳余氏此后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却遭富翁的侄子道培诬陷,被逐出家门。十年的含辛茹苦,余氏终于把儿子余璞拉扯长大,母子相依为命。然而恶侄道培顽劣成性,企图谋害富翁以求家财,正当行凶之际,余璞挺身相救,富翁才平安无事。道培临死前说出了十年前的阴谋,于是一家人终得团聚。 剑青听完剧本的讲解异常感动,虽然自己从未当过母亲,但从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中,她能够想象母亲的辛劳,她亦能体会那份深厚的母爱。然而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拍戏,心里实在有说不出的紧张,她担心自己出状况,辜负了众望。再看跟她配戏的这些演员,各个经验丰富,驾轻就熟,自己就更加提心吊胆。 果然,当真正站在炭精灯下时,她才知道什么叫不知所措。第一场戏一开场,她就演砸了,一个端茶倒水的镜头竟然反反复复地拍了好几遍。好在有郑正秋在一旁安慰鼓励,剑青才稳定了些。张石川本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但面对第一次演戏的大家闺秀也不好发火,所以也耐着性子帮她纠正。就这样,她慌慌张张地拍完了第一场戏。场间休息时,剑青坐在一旁有些沮丧,郑正秋走过来开导她说第一次拍戏都会这样,不用失落。还给她讲了演戏的要领,告诉她尤其记住要“假戏真做”——起初剑青不明白,郑老夫子就告诉她要忘掉自己,融入角色,真正做到感同身受——这一番循循善诱剑青听得似懂非懂,但凭着天生敏锐的领悟力,她仿佛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第二场戏开拍了,这场戏里,富翁儿子的死讯传到家中,听到噩耗的儿媳立即号啕大哭,泣不成声。大家都为剑青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这个初来乍到的女子能不能演好这个对她来说颇有难度的场面。刚刚缓过神来的剑青再次站在了镜头前。她先稳定了一下情绪,仔细体会着郑正秋跟自己说的“感同身受”。为了酝酿情绪,她想到了英年早逝的父亲,那个家中最理解自己的人,那个自己精神的依靠。想到这里,一股无法抑制的悲痛奔涌而出,顿时泪如雨下。这场滂沱的泪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感动,虽然明知是在演戏,可大家还是被她的哭所打动。这时她才似乎恍然大悟,原来这就叫“假戏真做”。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在郑正秋和张石川的辅导下,她一场接一场地拍了下去,一个受苦受难的母亲形象就这样一日日丰满、一天天生动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她的家庭关系却越来越紧张,哥哥通过洋行的熟人了解到剑青经常请假外出,不知去向。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妹妹是在外给人拍戏,顿时火冒三丈。他不理解剑青为什么要抛弃丰厚的收入和督办太太的荣耀,更不能容忍彭氏子孙从事这种“低贱”的工作。而剑青演戏的决心已定,也没有人可以撼动——最终,她不堪忍受哥哥的咒骂,终于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话——她宁愿跟家族决裂,不再做彭氏子孙,也一定要演戏。 这句话从她的口中飞出,竟把她自己也吓了一跳,她没有想到她会为了拍电影而放弃自己的姓氏,这也许是她一时的气话,但她仍旧惊叹于自己那不假思索的执著。然而,一种剧烈的疼痛感也油然而生——她毕竟如此轻易地抛弃了父亲、祖父,还有很多人。看着眼前的这个被她称之为哥哥的人,剑青简直想用愤恨来形容,这个男人用长兄为父的独断专行,一次次剥夺了她的幸福和前途。然而这一次无疑是最为严重的,也最无可挽回。最终,剑青流着泪离开了这座老屋,那间明亮的闺房和里面的所有物品。她是不情愿的,但为了寻找自由,她必须放弃这一切。 此后的剑青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演戏了。她辞掉了洋行的工作,把整个自己一心一意地交给了电影。《孤儿救祖记》后期的拍摄十分顺利,剑青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有一件事也迫在眉睫——“彭剑青”已经在她的一气之下被废除了,现在她必须为自己立新名——不知是谁给她取姓为“王”,百兽之王的老虎额头上的那个“王”,再加上她的英文名字吗——Hellen,译成中文就是“汉伦”,这样她的新名字应运而生,中国电影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王汉伦”。
中国第一女星——王汉伦银海浮沉(图)
《一个小工人》(1926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