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13部分

淘宝人生-第13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学书画鉴赏,个人的书画功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张辰和宁琳琅都有坚持练书法的习惯。一进琉璃厂大街,张辰就直奔宝晋斋给自己和宁琳琅打了几刀好南纸,而给董老的则是上品宣纸,他们的书**力还没有到用上品宣纸的份上。宁琳琅又拉着张辰到一得阁买了墨汁,才又去其他店铺闲逛。
  其实张辰到琉璃厂还真是来闲逛的,这里虽然有不少的古玩店,但那些店里边掌眼的都是眼力毒辣的老家伙,极少有什么宝贝能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按着张辰非漏不出手的惯例,想在这里捡漏,可不是一般的难。
  带着宁琳琅进了槐荫山房,槐荫山房里边东西的种类比较全,可以作为一个袖珍型的博物馆了。这也是为了让宁琳琅多看看真东西,这人的眼力都是养出来的,你见多了真东西,再见假玩意儿的时候就很容易分辨出来,等你假玩意儿也见够了,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打眼的机会了。
  宁琳琅在英国见识的肯定是真东西,但是宁爷的收藏也是有限的,所以宁琳琅对于真东西的见识还差一点。
  从槐荫山房出来,又到了荣宝斋。荣宝斋在琉璃厂西街,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三层仿古建筑,三百多年的历史,真正驰名中外的百年老店。
  荣宝斋始于清康熙年间,最初的时候只是一间经营南纸的小店。经过几百年的沉沉浮浮,现在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古玩店了,店中不乏大师作品和珍奇宝贝。
  宁琳琅显然是很喜欢这里,拉着张辰一件一件的看着,还不时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疑问的地方就会让张辰给她讲解。张辰对于宁琳琅所具备的天赋和所学的知识也很是感叹,张辰自己是因为有着意念力开发过的超强大脑,才能够达到别人不可能的程度。而宁琳琅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学来的。如果自己没有这超强大脑的话,还真不会比宁琳琅强太多。
  而宁琳琅的求知欲,也不是一般人的强烈,简直可以说是疯狂的。从在槐荫山房开始,每看到一件看不懂的,就要张辰给她细细的讲述,差不多得有二三十件了,别说张辰这个讲述者,就连问话的宁琳琅也有点嗓子发干。
  两人从荣宝斋出来,已经快要幕时了。就在荣宝斋的大门口,走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怀里抱着一个红布包裹,往荣宝斋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还在嘴里念念叨叨的说着:“这些买卖人真黑,这么多东西就只给五千块钱,这不是哄我吗,没有五万块我宁愿放着发霉都不卖。”
  这位只顾着抱怨,也没看见要出门的张辰两人,直接就撞了个满怀。张辰的身板可不是一般的结实,这位又比较单薄一些,给张辰撞的倒退了两三步才停下来,怀里的包裹也掉在了地上。
  “唉呦,这力气可够大的啊。”他也知道是自己没看路撞在别人身上了,并不抱怨,弯身去捡掉在地上的包裹。
  张辰见撞到了人,也连忙说对不起,弯下腰也帮着捡那包裹。眼睛落在包裹上的时候,看见从包裹里边掉出半截来的一幅横轴上,这横轴看起来有很些年代了,还略微有些破损,带着一股子陈年老灰的味道,应该是一直在床底下或者什么角落里放着的原因。
  张辰一边去捡,一边把意念力释放到包裹里的东西上面,这一看可就把张辰镇住了。包裹里边是两幅横轴,都散发着由浅到深的八层红色光芒,确切的说是其中一幅横轴上的五个字把张辰镇住了。
  按照红色光层所代表的年代来看,这东西八成以上是原件,还是那个道理,没有当代仿当代而且是同一时期的字画作品,那另一件没有名字的也是同一人所作吗?
  张辰大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同时捡起包裹交给物主,说道:“大叔,实在对不起,没有撞伤到您吧。”
  那人见张辰如此客气,还主动给自己道歉,也笑着回道:“没事没事,小伙子你这身体可够壮实的啊,牛犊子一样,好身体啊。”
  说完那人就要进荣宝斋,张辰看他不像是古玩行里的人,应该是来卖东西的,心想可不能让他进去,一进这门,他手上的东西自己可就不一定能拿到手了。
  想到这里,张辰赶紧伸手拽住那人,笑呵呵的问道:“大叔,您等一下,我问您,您这是要出手还是怎么地啊?”说着指了指那人手上的包裹。
  那人还以为张辰拽他要干什么呢,原来是问他手里的东西,反正是要卖,谁买不都一样吗,看着年轻人的穿着像是个有钱的,说不来他就能给个高价呢。
  “你说这个啊,是要卖啊。这是我叔留下来的东西,以前一直没发现,这不是要拆迁了吗,才从房里刨出来的,我就试着拿到这边来看看能不能值点钱。不过我先说好了,我这可是要卖五万块的,刚刚有几家说我这是什么近代仿品,只给三五千块钱,你要是出不了那么多钱,你就别看了。”
  又指了指荣宝斋,接着道:“你要是不要我就进去看看,听说这家买卖全京城最大,应该不会给的便宜了。”
  张辰心里就笑啊,感情这位还不知道手里的是什么物件呢,就凭那一千多年的两张纸,也不止十万块了吧。看了好几家都给三五千块,这都是谁家的缺德玩意儿啊,不过也是,古玩商人干的就是低买高卖的营生,谁也不可能按着市价收东西啊,要不还哪来的捡漏这一说啊。
  “大叔,你这东西我要,但您能让我先看看东西吗,不看东西就谈价钱,可不合规矩啊。只要合适,咱马上就交易。”
  那人想了想,说道:“行,你说得也对,哪有不看货就说价钱的买卖。我这也是着急啊,给前边哪几家气着了。就给你看看,可你要是给不了五万块钱,那我可是不卖。”
  这人怎么就咬着五万块钱不放呢,要是这东西不值五万,有人花五万买了,那不是棒槌吗。这人应该是有什么着急用钱的地方,可自己又不知道这玩意儿的价值,就冒估了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价钱来碰运气的。
  张辰接过包裹,抽出那幅上边写着“兰亭宴集序”的横轴,小心的一点一点展开着,刚刚展开不到一半,张辰就停下来了,仔细看了看,接着就把横轴卷了起来放进包裹里。
  脸上没有任何变化,一如常时般的平静,心里却早已经开锅了,那个翻腾啊:真迹!果然是真迹,难道我的运气真的如此之好吗?怎么我和姓王的就这么投缘吗?老天啊,你是想要用运气馅饼砸死我吗?
  那人见张辰只看了一件就把东西收进包裹,一脸的平静,没有任何表示,还以为张辰看不上他的东西,说道:“小伙子,你到底要不要,倒是说个话啊,你不要的话我还进这家店去呢。”
  张辰连忙道:“要,怎么不要呢,我再看看你另外这幅,刚刚那幅还不值五万,加上这幅兴许就差不多了吧。”
  装模作样的打开另外一幅,张辰的内心再次被强烈的震撼着,这还真是同一个人的作品啊,只不过这幅是一篇简单的自传。简直就是国之重器啊,绝对可以震惊世界收藏界的好东西。
  张辰一边卷着横轴,一边说道:“大叔,你这两件东西我要了,虽然两件加一起还是不值五万块钱,但这些个字我还是挺喜欢的,兴许我买回去放上几年还能值个七八万呢。”
  这就开始忽悠上了,“大叔,您说这是您叔叔留下来的,您叔叔以前是个文人吧,您家里还有这样的物件吗?”
  虽然张辰基本确定这是真迹,但古玩这东西还是要有个出处的好,再说了这人不懂古玩,家里要是还有东西的话,估计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包圆了,便宜谁不是便宜啊。
  那人听张辰说花五万买他的东西,也有些高兴,就给张辰讲起他的叔叔来了。
  原来这人的叔叔是浙江嵊州人,当年破四旧的时候在红卫兵里边很有名头,抄家挖墓的事没少干,因此很得红卫兵头头的赏识。后来当地的红卫兵头头投靠了一个大人物,就把他叔叔也带了去,接着那大人物要到京城,就把几个忠心的下属也带到了京城。
  后来,他叔叔在一次武斗的时候,不小心从台子上摔下来受了重伤,从此无法人道。因为没有老婆也没有子嗣,就从老家农村把远房侄子接过来伺侯他,等到他死了,就让这侄子继承他的家业。


 第十八章 兰亭序(下)

  可没想到这家伙在瘫痪之后,性情大变,整日里就是喝的醉醺醺的,导致病情恶化,在七十年代末就突然挂了。可怜他本想跟着他叔叔奔个前程,到最后只是混了一个京城户口,连工作都没有。
  又因为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出去打些短工养活自己,到了四十多岁也没有个老婆。最后只能是从农村老家给找了个独居的寡妇,这才算是有了个家。
  到现在,住的房子要拆迁了,就准备收拾东西挪地方住,就在角落里发现了这两幅横轴,想着拆迁款子还没有下来,也不准备回迁,不如把这玩意儿拿出来卖了添点钱,自己两口子先买个小户型住着。
  两口子都是农村来的,俩人加一起认识的字不超过二十个,也不知道这东西值钱不值钱,听说琉璃厂古玩店多,就来碰碰运气。
  张辰听他这么说完,真是庆幸啊,这首功还得是宁琳琅的,要不是小丫头拉着他来琉璃厂,怎么可能捡到这样一个惊天大漏。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这位红卫兵的侄子了,得亏他不识字啊,只要他能上完小学三年级,这东西就不会成为一个漏,今天可算是感受到不识字的好处了,当然是别人不识字。
  按照这位物主的讲述,结合那幅《兰亭宴集序》上面的说法,张辰差不多就明白这两幅字的来由了。
  先说说这两幅字,一幅就是大名鼎鼎,冠绝宇内的“书圣”王羲之手书《兰亭宴集序》,另一幅是王羲之对自己生平的一个概括,权当是自传吧。
  世人都知道,当初李世民派遣监察御史萧翼,从辩才和尚那里篇走了王家的传家之宝《兰亭序》,等到他死的时候,又霸道的把《兰亭序》作为了他的陪葬品。也有传说《兰亭序》被李治截留下来,给自己陪葬了的说法。
  时到今日,这幅由红卫兵家里流出来的《兰亭序》才揭开了当年的事情真相,这也就是张辰断定这幅是真迹手书《兰亭序》的原因。
  张辰展开这幅字首先看到的是兰亭宴集序五字引首,接着是王羲之的自述,说是王羲之在写就这篇兰亭宴集序之后自己也是非常的喜爱,因为当时是即兴之作,难免有些修正的地方,不是很美。所以后来自己又照稿子重新写了无数遍,才写出这么一篇完美的来,装裱起来自己慢慢欣赏。当年兰亭修禊场面之壮观,也让王羲之十分的怀念,怕是以后再不会有那样的盛事了,就决定让这幅自己全力而为的最佳作品陪伴自己长眠于地下。而当时那份草稿,则留给了后人。
  另一幅也是王羲之的手书,作为王羲之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里边王羲之大致的讲述了自己从幼年开始的重重经历,作为琅琊王氏的后辈子孙,自幼勤于学业,直至官拜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来又辞官归隐会稽。也讲述了他和郗璇的爱情,从最初的反对,到婚后的恩爱。此外,还列出了一些他个人对道教义理的理解和看法等等。
  由此推断,这位红卫兵侄子的叔叔是浙江嵊州人,那里是王羲之墓的所在地,而他叔叔当年是红卫兵里的小头目,应该是参加了当年破毁王羲之墓的事情。想来这两幅字就是当初他叔叔私自截留下来的,或者是想用这两件宝贝谋个前程吧。没想到进了京城之后就瘫痪了,所以也没有送出去,而他叔叔死的又比较突然,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这是两件宝贝。
  他自己不识字,也就认不出这是什么宝贝,只能是到处找人卖,而那些古玩商也拿不准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因为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出现在他这样的人手里的。而且不知道当初王羲之用了什么方法,这两幅字埋藏于地下一千多年还保存的这么好,在到了他叔叔手里后,就那么搁置着,虽然落了很多灰,但并没收受潮发霉。
  就像当初张辰收的那幅王维真迹,不就是扔在一堆破烂里边的吗,因为没有人认为会有这样的东西留存于世,所以当这些东西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假的。古玩行里这类的事情也有不少,但凡发生,那就一定是一个天大的漏,而那些能捡到这种大漏的人,无一不是心细眼毒之辈。
  这么好品相的晋代书画出现在一个这样的人手里,九成九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即使东西再是老物件,也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真家伙,所以那些个看过的人,都是按照高仿品来收的,怎么可能给他五万呢。这才有了他拿着宝贝到处找人卖却没人肯收,在这里遇到张辰的事情。
  张辰得出了结论后,就招呼物主道:“大叔,我兜里没装这么多现金,我的车就在前边停着,咱一块儿过去吧,您放心,一分钱不会少给您的。”
  看见这物主还有点犹豫,张辰又接着说道:“您看,谁也不会拿着好几万现金来逛街不是吗,这大街上我也不可能黑了您的东西。要不这样吧,你自己拿着这东西,等我给了您钱,您再把这东西给我,行吗?”
  张辰说完这句就有点后悔了,他真是不愿意再把这宝贝交回到物主手上的,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就是大事情了。可不这样的话,这人又信不过自己。
  想来想去,张辰还真是想出一个办法来,拿出自己的车钥匙,说道:“大叔,要不这样吧,这是我的车钥匙,我那车是一奔驰,值三百多万,够得上您这俩玩意儿了吧,您拿着我这钥匙,等到了车跟前,我给了您钱你再还我,这样就算我想黑了您的东西,我也肯定是跑不了了。”
  “那成,这奔驰我知道,可是好车啊,听说是特别的贵,感情是真的,一个车就得好几百万。”物主马上就答应了,人家都把还几百万的奔驰车让你握在手里了,你这几万块钱都不值的东西人家会稀罕吗。
  他哪里知道,就算让张辰再开来十台一样的奔驰换他这两幅字,张辰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