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143部分

淘宝人生-第143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张辰第一次狐假虎威了,仗着自己的深厚背景,给那位王夫人和她丈夫下了个绊子。往后的事情他就不管了,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说穿了他就是一个老百姓,屁权利没有。
  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也是不小,尤其是对张辰的影响颇大,圈子里不少的人都伞这个事开过他的玩笑。卢俊义几个更是不给面子,只要张辰打电话问“哪儿呢”那边的回答肯定是“圆明园呢”接着就是一顿爆笑,着实让张辰被笑话了一阵子。
  经过积极的筹备,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博古藏谈终于在七月下旬进入摄制阶段了。
  整个节目以宣传古文化为宗旨,由节目鉴定嘉宾对参加节目的藏品进行鉴定和点评,并且出具几位嘉宾共同签名的鉴定证书。节目每逢周末在京城、河北、山西、山东、辽宁、天津等六家省台播出”次日以及隔一周的周五重播。每期节目限定的鉴定数量为八件藏品,每位藏家每次可携带的藏品数量为一件(套),不得连续参加两期节目。
  原以为会成为困难的藏品问题也没有对节目造成任何的影响,节目组收集各种藏品免费鉴定还能上电视的消息放出去之后,不出一周的时间,就有三百多人报名来自几个古玩市场的藏家就报名了一百多人,有的更是报了三四件藏品。
  节目组面对如此数量,却又良莠不齐的藏品,也只能是先进行一轮筛选,把一些从名字上看就没有意义的东西剔除掉。例如刘某有两块袁大头需要鉴定,赵某有一张民国六年的报纸想让给看看:什么张三***裹脚布,李四爷爷年轻时候掉下来的虎牙,统统不予接待这是文玩鉴定节目,不是茶话会,更不是废品收购站。
  到节目正式摄制前确定下来参加第一批摄制的藏品一共有四十件,预计分两天录制完成。这四十件藏品的分类也很规整,按照古玩收藏的四大类,分别入选十件。
  除张辰负责瓷器类鉴定之外,第一次参与节目录制的三位鉴定嘉宾分别是陈老负责金铜佛像类,石老负责字画类,田乃男负责玉器杂项类,这是最开始就计划好的老带新阵容。
  七月二十三号张辰订婚一个月整,今天是博古藏谈期开拍的日子。张辰吃过早饭就和宁琳琅去接陈老了,田乃男是年轻人自己驾车就去了,石老则是有孙子石磊陪同。
  其实张辰对《博古藏谈》这个节目名称并不是很满意,那天张沐提出来的时候张辰不想打击她的信心,当时也就没说什么。后来再想想,不就一个节目名称嘛,只要内容能吸引人,名称叫什么倒是其次了,做出好东西来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
  张辰到达汉府酒店知远堂的时候(前糖酒公司等驻地四合院,改建后的四合院全部以某某堂为名),已经快要九点了正好赶上现场观众入场。现场工作人员见张辰和宁琳琅扶着陈老走来,赶忙拦下进场的观众先让老爷子进去休息准备一下。
  观众们听说是节目的鉴定嘉宾,又是如此一位老人,也都很礼貌地让开了道路,还有人很客气地跟陈老问好。再一看后边的银天使,这位老爷子坐这车啊,那得有多少钱,怪不得能经来做嘉宾呢,就冲人家这实力,没有点能耐的,坐得上这么好的车吗。
  有不少的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外在来判断内里,不过也不能说这样就完全不对,毕竟一个人的外在还是能够表现出一部分内涵的。
  只不过这一点被有心人给利用了而已,就像有不少的商人,每天吃很简单的饭菜,也要把钱省出来买一台好车撑门面:又或者那些天天嚼方便面,也要买一只路易,威登的姑娘们,面子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为了配合节目的录制,知远堂的hua园也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音响和灯光设施,又添了六十把鸡翅木的圈椅和六张鸡翅木的条案作为观众场地的摆设:嘉宾们的鉴定场地则依旧是那张巨大的黑酸枝木条案,条案旁又设了一张鸡翅木方桌,用来临时摆放藏品,以供观众鉴赏。
  那些现场的观众一进到hua园里,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古朴之气,虽然摆设和装饰全都是新造的,但依然头1ù出一股古sè古香的韵味。各人依次坐好之后,有些懂行的观众已经现了,这里座椅、条案,以及不远处摆着的茶台、躺椅这些东西全都是真家伙,最次的也是鸡翅木,看来这节目真有点意思。
  尤其是有几位眼力还行的观众,已经看出来还虚席以待的嘉宾席上,那张巨大的条案,居然是黑酸枝木整板的,天呐,这可是难得的好物件儿啊,是这酒店的呢,还是节目组的啊,不管是谁的那都了不起啊。
  九点半,现场观众全部入场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主持人正是那位孔雀台的一哥粱斌,此刻正带着耳麦面对摄像机,伴随着欢畅轻灵的开场音乐,做着他的工作:“博古藏谈,谈古论今,欢迎大家走近综合类古玩鉴定赏评节目《博古藏谈》。大家好,我是粱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明,薪火相传浩如烟海。从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就有了各葬各样的文明传诸于世,人类几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璀璨光辉的文明……,而这些人类文明的载体得以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载体来谈一谈。”
  现场观众热烈鼓掌之后,粱斌继续道:“接下来,我们有请这期节目的嘉宾入场。他们分别是,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第一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席鉴定专家,著名历史学、文学教授,陈志远老先生。陈老不但是一个收藏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和师者,先后培养出了无数的学科专业人才:也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爱国学者,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表态,要把自己毕生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在已经捐献了一千多件。”
  观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老人是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每一声鼓掌都经得起考验。
  陈老出场坐在条案后左手第二把圈椅上,国人以左为上,又是长者居中,这个位置非陈老莫属。
  粱斌接着介绍:“著名收藏家、书法家,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京城博物馆席鉴定专家,石住山老先生。”
  观众鼓掌,石老坐在了陈老的下位子上。
  “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理事,故宫博物院玉器杂项鉴定专家,田乃男先生。”
  掌声比之前稍弱,国人对于专家之称,还是比较看好年高者,田乃男坐在陈老身边。
  “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理事,珠宝玉石协会理卒、唐韵古文化研中心董事长,张辰先生。我们欢迎他们。”
  掌声再弱一些,毕竟张辰太年轻了,完全没有专家该有的年龄,而且也没有介绍他是什么专家。可有些观众还是看出来了,这个最后出场的年轻人,就是那个刚才在门口扶着陈老进来的,估计是陈老的晚辈,带出来历练一下的吧。
  四人坐稳之后,粱斌就要尽到他的责任了,这个节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宣传唐韵。职业性的规范式微笑1ù出来,道:“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唐韵古文化研中心这个机构。唐韵是国内最大的,也是家个人出资建立的古文化研机构,致力于研究人类古文化精髓,将其扬光大。张辰先生作为一名收藏家,斥巨资三十多亿,致力打造最好的古文化研究机构,这种为传扬古代文明的付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这回观众的掌声热烈起来了。
  粱斌待观掌声稍平之后,接着道:“另外,我们还要感谢本节目的最大支持者之一,汉府大酒店,我们的摄制现场以及所有的道具,都由汉府大酒店提供。”
  张辰心里就开始念叨了:快停吧,再说下去广告就太明显了。
  也许是粱斌听到了张辰的心声,也许是节目组就是这么策划的,总之,粱斌是感谢完了。
  “好了,该感谢的我们都已经表达了心意。闲话少絮,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鉴宝、赏宝的,接下来就有请第一位藏友带着他的藏品登场。”a。


 第一九七章 十足的赝品

  第一位藏友从hua园的入口处进来,手上抱着一个长条形的盒子,装的应该是画轴一类的东西。
  等这位藏友走近了,粱斌上前问道:,“这位藏友您好,先恭喜成为参与博古藏谈的第一位藏友,今天带来的是什么藏品呢?”
  这些程序在之前应该已经有工作人员讲解过了,藏友对粱斌的问题并不陌生,答道:,“我今天带来的是一幅古画,这东西在我们家搁了有好几十年了,之前有过收古玩的上家里边去看过,给了个价钱六万块,当时家里也不急着用钱,又觉得这是个老人留下来的东西,就没张口答应。这两年不是收藏热了吗,我也想学习学习,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可也没真懂了多少,听到这节目之后,我就想拿来让专家给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这位还真话多啊,连别人给他的开价都要说说,估计对这幅立轴的期望不小。粱斌也很顺着他的心意,道:,“看来这收藏热已经到了一个温度了,那就预祝您这收藏的第一步旗开得胜吧。”
  藏友说句,“谢谢”继续向着凉棚下的鉴定嘉宾处走去。
  人来到张辰等人所在的条案前,恭敬地鞠了一躬,道一句,“各位鉴定专家好”把那盒子放在条案上打开来,拿出里边的画轴,说道:,“请专家给看看,这是不是真东西。”
  立仙展开,绢本设sè,宽五十多公分,纵近九十公分,hua梨木画轴配缠枝莲纹青hua轴头。画面的内容是一个老人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烟袋子装烟丝,脸上是满足的笑意:一边的小童正抓着老人的辫子,用辫尾在自己脸上来回刷着。画面右上有,“山南老人含怕像,乙丑年六月,山yīn任颐”等字样。
  四人今天虽然专司不同,但对于字画也都不是生手,看过之后相互对视点点头,以做肯定。
  石老是今天的字画类鉴定嘉宾,对于这方面的藏品,都是以他为主的,笑着对带来这幅画的藏友问道:,“你这画画是有些年头了,你说的开价六万,那应该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吧?”
  ,“是啊,您怎么知道?”这位藏友对石老能够说出准确的时间很不解。
  ,“呵呵,这个咱们待会儿再说,先请现场的观众来鉴赏一下吧。”
  现场观众都是自愿报名的古玩爱好者,来参加节目的目的就是想多接触一些玩意儿,多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这些对自己的收藏都很有帮助。
  观众一一看过之后,主持人随机采访了其中的几位,问他们对这幅画的看法,这些都是要作为节目内容剪辑播放的。观众毕竟不是专家,而专家也不大可能混在观众里边来参加节目,观众的回答自然也就是有真有假。
  对观众的采访结束之后,粱斌再次面对镜头”“我们的节目不只是鉴定,还要在鉴定的同时做出点评,普及一些古玩的知识,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下面就请今天的鉴定嘉宾石老先生对这位藏友的藏品做点评。”
  石老看着这位藏友,笑眯眯地道:,“你刚才问我怎么知道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是因为你这昏画是任颐的真迹,而任颐的真迹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差不多都是给那么一个价钱。当然,对方的开价略低了一些,十万左右还是能接受的。
  任颐是清朝末年的画家,是清末“海上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在人物、hua鸟等传统绘画方面前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他的人物画,以写真肖像画别具一格,也让他成为了“四任,之一,没有他,这“四任,在书画历史上的名头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响亮。画家中以人物画擅长的很少,能够有成就的就更少了,这也是任颐能够受后世追捧的原因。
  ,“你这昏画啊,sè墨交溶,风格明快,画面内容温馨活泼,极富创造性,是任颐画作中的精品,很有收藏价值,好好留着吧。”
  ,“那您的意思是,这幅画最好别卖吧,那您能不能给我说说,这幅画到底值多少钱呢?”这位心里还有不甘啊。
  石老也笑了,道:,“我呢,只能负责帮你鉴定一下真伪,价钱我没法给你估算,如果这幅画是我的,我一定不会卖。”
  ,“我理解您的意思,这画是我爷爷那时候分家分给我父亲的,我但凡有三分奈何,肯定不会卖的,我就是想知道一下这东西的价格,以后我入行也好有个参考。”条案后的四人都笑了,这还没能入行呢,就想着捣鼓这个级别的玩意儿,这样的心态是要吃大亏的。
  田乃男也不等石老说什么了,对这个藏友道:,“收藏呢,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了璀璨的历史文化,一件藏品对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喜欢的hua两倍三倍的价钱也有可能,不喜欢的打对折也不一定有人要。你非要有个估价的话,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说,就在九十年代初的价格上加个零吧,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了。”
  这位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忙鞠了个躬,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出去了。
  第二位藏友出场,这位是抱着一个一尺多高的大盒子来的,看他的样子,里边的东西份量还不轻呢。
  与主持人的交谈中已经知道,这位带来的是一尊观音菩萨像,来到案前一样是问各位鉴宝喜宾好,接着就把盒子放在条案上,
  取出里边的菩萨像。
  看着这位就要把东西放在案上,田乃男忙出声把他拦住,道:,“慢,这东西不能这么放,这条案可是难得的精品,刮一下就可惜了,放在这边的垫子上吧。”
  这位拿出来的是一尊近四十厘米高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立像,这东西份量很不轻,而且底座上难免有一些不平整,是会损坏桌面的。
  这么重的东西,陈老和石老都不适合拿起来观看,四人只好是起身围着这尊菩萨像进行鉴定。
  这是一尊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的六观音之一的十一面观世音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