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248部分

淘宝人生-第248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辰并没有拿出一大堆的行话来,只是用最通俗的语句和直白的表达,说出了自己对收藏的一点理解和看法,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掌声落下去之后,主持人才接着道:“嗯,张先生的话很直白,也很容易懂,正确、健康、理xìng,这三点在收藏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我听说张先生自从出师之后,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藏品,一次都没有打过眼,这一点在古玩收藏中是极难做到的。今天我们也找来了几件东西,请张先生给我们看一看,班门弄斧一下考考他的眼力。”
  两个工作人员从后台上来,搬着一张桌子,后边的人推着一辆小推车,上边还盖着红布,应该是用来考张辰眼力的道具了。
  工作人员把东西都摆好之后,主持人请张辰起身来到桌旁,把盖在推车上的红布掀掉,下面是一块古玉、一只青铜爵、两件瓷器和一幅大轴等五件古玩。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节目组临时找来的,有我们台里同事的收藏,也有从古玩商店里借来的,还有从地摊上买来的。这五件东西的来历,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小短片,等张先生鉴定结束之后,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这五件东西很容易分辨,张辰只略略看过一眼后,就已经得出〖答〗案了。只是为了配合节目的录制,不要给观众造成提前串通的嫌疑,张辰过了一分钟左右才给出了〖答〗案:“这五件东西有三件真品、两件质品。”
  即使是这样,他的速度也够让人惊讶的了,现场观众席上也传来了几声惊呼。
  这一块在之前是没有交流过的,主持人这会儿也是有些难以置信,道:“这个速度太快了,我还没有想好待会儿该问哪个问题,结果就已经出来了。我对这些东西也是一窍不通,还是请张先生来给我们讲解一下吧。”
  张辰依次拿起推车上的五件古玩,说一件往桌上放一件,道:“这块古玉是仿汉代工艺雕刻的,具体的出现年代应该在南宋的孝宗、光宗、宁宗这三朝我也不知道它的收藏者是怎么定义的,权当是真的算吧。
  这只青铜爵是标准的西汉青铜器,出现的年代应该在汉武帝到宣帝年间:这一件是明代弘治民窑的青huā婴戏图执壶,这个没问题是真的。
  最后的这件清乾隆年间的仿哥窑浅足洗和这幅山水大轴,就都是十足的质品了。这件仿哥窑的瓷器应该是在建国以后烧制的,而这幅山水的年代更短,最长不超过十年的时间。”
  张辰全部讲解完毕,主持人接过话,道:“张先生是收藏界的大家,据说只要是过他眼的东西,就肯定不会有问题。俺么张先生会不会出错呢我们来看短片。”
  小短片只有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分别拍摄了从中枢台某主持人和一位古玩商那里借藏品的场面,以及节目组的记者在古玩市场里随便挑选的镜头对五件东西的来历给出了〖答〗案。
  五件东西的鉴定结果全部正确,观众席上的掌声也再次响起,只是这次的掌声有一部分属于烘托节目气氛的行为,并不完全是为张辰鼓掌。
  这个环节过后,工作人员上台把桌子和推车撤下去,换上了一张小
  题板。
  上面有四条用不干胶粘起来的地方,每一条不干胶又分成了1:3的两块,这又是节目组准备的一件道具。
  主持人来到题板前把上边的四块小不干胶扯掉,下面是“风火连天”四个字“这原来应该是一个成语,叫做烽火连天,我们这里稍微改动了一下把烽火台的烽改成了风雨的风。
  这四个字下边都会连着一个所相对应的词语或者成语,我们现在就请张先生来猜一下,他们分别都是什么。
  第一个字是风,这个应该是最难猜的,所以我们放在了第一个。
  我做一个小提示吧,这个字和张先生的另一项技能有关而在这项技能的领域,张先生也是一个真正的高手。”
  这都是节目里为了增加和观众以及嘉宾的互动设置的,为了不让嘉宾出丑主持人会给出一些适当的提醒,实在不行的话还会有导播从耳机里直接把〖答〗案告诉嘉宾。
  张辰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尴尬了,只要释放出意念力,他连整座中枢台大楼的每一个角楼都可以看清楚,怎么可能被这样一张薄薄的不干胶难住呢。
  一次xìng把四条不干胶后边的内容全部看过,省得一会儿还得看,这四个词还真是概括的很全面,基本把张辰的作为和成就都划拉进去了。
  主持人的提示观众是不明白的,但是张辰却很清楚,这就是在说他于武学方面的成就了。简单想了一下待会儿要怎么开口,道:“现在媒体挖消息的渠道太多了,什么都瞒不过你们,这句应该是“风雨无阻,吧。”
  主持人把不干胶撕下来,下面的正是“雨无阻”三个字,道:“大家一定不明白,风雨无阻和收藏有什么关系,这个好像完全不搭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
  走回去落座后继续道:“但是我们今天的节目不只是要谈收藏,还要由此引申到张先生一直都在坚持研究和传播的古文化上边去,这四个字就是张先生能够在这一领域成为顶级高手的一个重要基础。
  张先生在收藏方面是一个顶级的高手,同时他在武学方面也是一个顶级高手,也可以说是武术大师,他得传自师门的太极武学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又向张辰问道:“据说您的太极功夫相当厉害,能够徒手捏碎石头,我个人想来这真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您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
  不得不佩服中枢台的炒作能力,这就是在造神啊,推出新节目之前,把节目中最主要的嘉宾先无限炒热,成为整个节目最大的卖点。
  就像几年前的主持人大赛一样,通过长期的炒作,把参加大赛的获奖选手炒起来,让他们在没有正式上岗之前就已经名声大噪,然后再由他们去出任主持人,节目的被关注度和收视率在最初期就已经有了保障。
  中枢台的策划…团队对于人类心理的把控的确很到位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解读方法,让观众对他们要表达的人、事、物等等产生崇拜心理,继而持续关注,只要被宣传者在后期不会出现严重的失误或者丑闻这种崇拜就会被延续下去。
  一般情况下的炒作,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尤其是对于一些明星的炒作,里边的水分就更大了,严重的可以达到水里兑酒的程度。
  针对张辰的炒作,中枢台原本也是要兑水的,不过在和张辰商量过之后,就觉得没必要了他的宴力其实都不用炒作,只要把〖真〗实的张辰展现出来就足以了,他本身就已经是收藏圈的偶像并不需要过分的炒作。
  不过这里边还是有水分的,这个水分并不是兑进去的,而是张辰把最精华的原酿抽出去一大部分,留下了比较简单的成分而已。
  就好像现在需要他展示一下本身的功力,如果他全力施为的话,可以把整座中枢台大楼在火属意念力下化成粉末,但是这个明显不能够。
  他自身的〖真〗实力量是不好向旁人展lù的,就连最亲密的家人都只是知道一点点何况是毫不相干的观众呢:而且他也不能表现的太强大,那样造成的影响并不会很好,甚至可能会引起民间一部分人的尚武风,年轻人学了几手功夫就出去逞凶斗狠的太多了,那个可不是什么好事。
  本着不要教坏青少年的心思张辰再度把实力做了保留,道:“是有这么回事,但也得是硬度在七以下的正常石头,像电气石、铛石这些超过七个以上硬度的,就很难做到了:而且我的手就这么大,小一点的话还是可以的太大了也拿不住。“现场观众中,有的已经被张辰的小幽默逗笑了,主持人也略为莞尔道:“我们今天还给张先生准备了两块石头,请他在现场给大家演示一下以前听说有人可以xiōng口碎大石,或者单手劈砖什么的,据说都是有技巧在里边,那么这毫无技巧可用的捏碎石头是什么样的,我们拭目以待吧。”
  主持人接过工作人员送上来的两块石头,来到观众席上,请观众现场检验,澄清自己给张辰当托儿的嫌疑“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这两块石头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把两块石头相互敲击一下检查检查,或者自己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捏碎或者捏动。“十几位观众检测过后,主持人收回石头,走向舞台,道:“现在这两块石头已经经过大家的检验,我也摆脱了给张先生当托儿的嫌疑,下面就要看张先生的表演了。我看这两块石头应该是属于huā岗岩或者鹅卵石一类的,这个应该很硬了吧,张先生看看还行吗。”
  张辰接过两块石头看了看,道:“这是两块鹅卵石,硬度在六到七之间,这样的石头还是可以的。”
  说罢,左右手各拿一块石头,相互敲击一下,握在手心里微微用力。片刻之间,两块鹅卵石已经化作细小的碎粒,掉在了茶几上事先准备好的托盘中。
  后边的观众们离得比较远,只能通过大屏幕看到这个过程,但也足够让他们感到震惊了。鹅卵石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大多数人对这种东西还是有些了解的,能够徒手捏碎鹅卵石,这得有多大手劲儿啊。
  这两块石头可是经过十几个观众检查的,而且敲击的声音大家也都听到了,绝对是两块石头,直接从主持人手里交过去的,完全没有弄虚作假的机会。有的人想不通为什么,就在那死命地琢磨:也有一些好动的年轻人,这事却是想着能不能拜张辰为师。
  主持人想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待张辰用湿巾擦过手,问道:“我们以前见到那些表演气功和武术什么的人,在发功之前都要大喊一声,或者运一下功准备准备,怎么在您这儿就变得如此简单呢,这是因为您功力比较高吗?”
  张辰笑了笑,答道:“表演用的功夫和真正的实用功夫是不一样的,而且表演的时候需要烘托气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些声音和动作就是必要的道具了。还有一部分表演硬气功的人,和所谓的武术高手,则是用一些小技巧欺骗观众,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他们的喊声或者运功动作,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只要你仔细观察,这种伎俩并没有多么神秘。”
  主持人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张先生您能够在武学上去的如此的成就,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呢,除了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在你的学习过程之中,是不是有过什么奇遇呢?还是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武学的真谛?”
  张辰对于武学自有一套说法,道:“我的武学是承袭于师门陈氏,但这个陈氏可不是太极拳那个陈氏,我们修习的也不是太极拳,而是一种相传自道家传统的太极功法,注重的是人体自身的内修,不拘泥于招式的变化。
  不只是武学,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的时候,都要有一种风雨无阻的坚持,否则不足以成器。我能够在武学上取得一点成绩,坚持不懈的修习肯定是一个因素,其它的也算是机缘巧合吧。
  很多年以前我在一本我父亲收藏的古籍中,看到过一些增强人〖体〗内修的方法,就偶尔照着上面的方法去练,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了收获。只是那时候父亲管教很严,不允许我采取别派的方法修习,那本古籍被我藏起来,再过一些年就找不到了,现在想起来也常常觉得可惜。
  其实武学也是古代文化的一种,它代表着古代人类在强身健体,和借用大自然之力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有很多医学方面的贡献就是武人在修习的过程中发现并整理出来的。
  我们要研究和开发古文化的精髓,并且把这些璀璨的文明继承和延续下去,就不能缺少了武学这一类。
  儒家先贤孔夫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六艺,这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说的就是武功了。
  《论语》中也曾提到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当别人置疑孔子专擅的技艺时,孔子最先想到的是驾御和武术这两类的技艺,可见一个强健的身体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旧社会常有一句话,叫做“穷文富武”这就是说啊,想要练武术首先得有家底,丰富的营养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一个武人来说,肉食就是最大的营养来源。旧社会的肉可不像现在一样,那时候的肉很不便宜的,每天一斤肉的供应消耗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的。
  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吧,且不提练武术需要有营养,有的还需要大量的中草药做配合,huā销决不在少数。就说练健美,也不是天天锻炼器械就能够成功的,还得辅助大量的蛋白质摄入,另外还得配合按摩等方法,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很难出成绩的。
  人们往往会在理解上出现错误,认为武人都是粗鄙不堪的,属于下等的行列,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了。纵观历史几千年,但凡在武学上有突出成就的人,极少有不通文墨的,其中还有很多人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
  人们对武者的片面xìng认识,是一千多年的政治斗争所造成的,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不适合在节目里做交流。总之武学也是古代文明的一个分支,大多数的高深武学都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述,没有文学功底,只靠着言传身授,是万万不成的。”
  “好,今天我们也了解了,武学之中还有这么深的内涵,为人类科学的进步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来接受两位现场观众的提问,大家有哪些想要了解和知道的,可以提出来,请张先生给我们做解答。”
  首先被选中提问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主持人好,嘉宾好。
  我想问一下,xué位之说是否科学,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如果想要延年益寿、预防衰老,有没有什么好的xué位疗法?”
  姑娘要huā枝俏,老人想长寿药,这话说的可是一点不假,这位大妈就是最〖真〗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