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251部分

淘宝人生-第251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圈里的长辈和朋友们谈到我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夸奖和谬赞,天才、大家、顶峰等等的都有,我也是受之有愧的,虽然我的表现的确不错,但是我做的还不够。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只不过是赶上了,让很多的好事都落在我的身上,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自己永远都没有到达顶峰的那一天。”
  “好的,我们今天和张先生的对话也即将结束,现场的观众有什么还想了解或者知道的,可以提出你的问题。”主持人开动了节目完成的倒计时。
  一个和张辰年龄差不多大,也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接过工作人员手里的麦克风,问道:“张先生您好,你在唐韵的投资已经达到了近百亿,而且未来还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我想问的是,你的资金是如何得来的,是你自己的收入,还是募集的资金,你是否在国际金融市场出现?”
  这个问题问的并不好,个人经济方面的问题一向都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也许这个女孩是学金融的吧,她认为一个年轻人如非是通过募资和金融市场两种渠道,可以说基本不可能有这么大量的资金可供投入。
  张辰倒是不以为然,道:“唐韵的项目没有进行过募资,我也没有进行金融操作,我所有的投资都是个人所得。我在欧洲有一些比较赚钱的产业,而且刚刚节目中也提到过,我是琳琅?艾莉娜的控股方,这间珠宝公司的盈利相当可观,这些产业的盈利足以支撑我的整个计划。”
  另一个提问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有点像学院教师的人,“张先生你好。你在年初的时候给了人一个大大的难堪,还宣布要对天皇家族的历史做研究和揭lù,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让我们很解气的事。
  但是现在有一些人这对这件事做了批评,指责你对人的做法有违人道主义,说你这样打人的脸只不过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你这样的行为不配做一个收藏家。对于这一类的批评,你有什么看法,持何种态度?”
  这些事张辰早就听说很多遍了,还有一些亲日分子在网络上攻击过他,张辰对这些事可以说是毫无感觉,最多有一点因为极个别国人的愚蠢而失望。
  笑着道:“这件事我是了解的,但是我并不觉得会怎样,大家都知道,这些人只不过是极少数的极端分子而已。这只能证明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没能让所有的国人都正视自己民族的历史,正视过往的苦难,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而且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是一个民族情结很重的人,我除了要搞收藏、做古文化研究之外,我首先要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深知过去历史的年轻中国人,偶尔发泄一下对罪恶的怨气,这个应该是很正常的吧。”
  张辰回答完第二个观众的问题,主持人就开始他的结束语:“今天和张先生的对话,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也让我们对唐韵的计划有了更多的期待。
  今天的访谈节目就要结束了,感谢现场的各位观众,感谢张先生您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节目。也祝愿张先生的事业能够风火连天,成就收藏界和文化传播界的一个神话,让正确收藏,健康收藏,理性收藏的概念遮天盖日地席卷收藏界的每一个角落。
  张先生会作为我们和星光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新推出的一档收藏类电视节目《又是一年春来到》的主要嘉宾长期参与节目,这档节目将以与众不同的的模式,重量级的阵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对收藏市场的现状做最新鲜和直接的展示。相信现场和电视机前都有很多收藏爱好者和喜欢张先生的观众,届时请锁定中枢经济频道,关注全新的知识讲座类收藏鉴定节目《又是一年春来到》。
  再见!”RO!。


 第三四六章 高仿之危(上)

  中枢台的很多事情做的都很不地道,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炒作能力还是很强的,通过一系列节目的宣传,《又是一年春来到》已经成为电视节目观众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在新一期的《访谈》播出之后,更是把这股风推向了**,很多观众把电话打到了中枢台,询问节目录制相关消息,报名参加节目录制。
  连带着唐韵也出现了火爆的场面,每天五千人的限额被参观游客冲击的很厉害,常常会有当天排队购买一周后参观门票的现象发生,大有雄关失守的趋势。
  原本属于各大旅行社的每天三千张门票份额,也出现了抢票的现象,一些高端的旅行团为了抢到门票,也开始利用在他们眼里看来是营销漏洞的汉府酒店入住优惠,把住宿地点安排在汉府酒店,以便得到优先参观的权利。
  捡漏联盟也跟着火了,每天都有大量的藏友和收藏爱好者报名加入。虽然联盟已经定制了入会标准,前期吸收的会员必须在收藏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才能够成为会员,而且五万一年的会费也定的不低。
  但是每天仍然会有大量的藏友和收藏爱好者咨询或者报名入会,几百人中总有一些是合格够条件的,本来很轻松的联盟工作人员也都开始大叹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看来没有哪一份工作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好在联盟给的工资和待遇都很高,否则员工们怕是因为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工作量而跳槽或者离开了。
  在这次的炒作行为中,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张辰的古文化传播事业,有越多的人被吸引,他的理想就离成功越近一步,取得的成就也就会越高。
  其次的受益方就是唐韵和汉府这两处张辰名下的买卖了,人满为患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哪怕是占地三百多亩的仿古园林,也都热闹非凡了。本来仿古园林也是有游客人数限制的,但是无奈游客们一早就排队等候入园,进园之后只要不到你关门的时候,人家就不出去。
  解说员们累的口干舌燥,这边补充了大量的水分,等一会儿又要去卫生间解手,完后又得赶紧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为新一拨的游客讲解,每月六千的工资不好拿啊。
  这件事情里唯一有损失的就是张辰,中枢台的各类炒作节目播出以后,他出门被认出来的几率就更大了,这让本来就已经因为市场火爆而不再容易的捡漏,在张辰身上变得更加有难度。
  这一天,张辰一进潘家园,认识不认识的都过来打招呼,有问好的,有打听消息的,还有请他到自己摊子上看看的,张辰的心态一时之间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还就真不好意思顶着这么大个名声再去捡人家的漏。
  无奈之下只能是先去马三立店里坐一坐,等到人流量多起来再出去转悠,那时候大家都忙着做生意,能顾得上打招呼的人就少了,捡不捡漏先不说,最起码出去的时候别那么热闹。虽然大家都是好意和善意,混脸熟也好,沾运气也罢,总是愿意和大藏家多接触接触,可张辰受不了啊,这样捡起漏来心理压力很大的。
  一进马三立店里,就看到卢俊义正在里边坐着喝茶呢,两人看见张辰就笑,卢俊义更是很不仗义地开始打趣张辰:“怎么样,压力是不是很大啊,你还没进门我们就知道你来了,你就听外边那声音吧。张先生来啦,进来坐坐吧,给我们讲讲课呗;张先生,您能帮我看看这件玩意儿吗,我有点拿不准啊。你小子这下可是有的瞧了,哈哈。”
  马三立也笑着道:“张辰啊,你这下可是出大名气了,咱们古玩行这么多年以来,就没出过一个像你这么大手笔,这么大能耐的。世界最顶级的文化圣地,你这个计划实在宏伟啊,我老马打从心眼儿里佩服你。”
  “马前辈您这不是客气吗,就凭咱们的交情,您犯得着说这样的话吗,我再怎么样也是晚辈,哪能当得起前辈的佩服,我师伯听见非揍我不可。”张辰也和两人开始说笑上了。
  能拿张辰逗乐机会很少,卢俊义今天可是抄上了,绝对要过足瘾才行:“这就是名人的烦恼啊,你没见那些明星出门倒垃圾都得戴墨镜吗,你小子还差人家一大截呢。要我说啊,就应该给潘家园提个建议,把你的照片放大了贴在大门口,下边再加上两行大字‘此人最喜捡漏,务须严防死守’,你身边再跟着琳琅这么个大美女,到时候你进潘家园可就真得戴墨镜了。”
  这下连马三立店里的服务员都被逗乐了,可是当着张辰的面又不好意思笑出来,两个女孩只好是拉着手躲到几排格架后边偷笑去了。
  张辰也去到休息区坐下,抓起茶壶来给自己和宁琳琅倒上茶,几个人就着目前的收藏市场和唐韵的计划聊了起来。
  不多时,一个园区内的商户进到马三立店里,一进门就喊上了:“老马,我听说张先生进你店里了,我这儿正好有件玩意儿,想……”
  话说到一半,就看见坐在里边的张辰,快走两步过去,伸出手来向张辰道:“哎呀,张先生果然是在老马店里。张先生你好,我是老马的朋友,我叫甄能,就在隔三家过去开门市,倒腾点小买卖养家糊口。你的每一期节目我都是雷打不动的看,说的是真好啊,这次的访谈我也看了,咱们古玩行就是得有你这样的人……”
  这位是个自来熟,第一次见面还没打过交道呢,就弄得好像多年的朋友似的。这种性格在社交方面很有优势,容易让别人感受到他的热情,从而也回报以热情,想必这位的朋友应该不少。
  张辰的朋友可是不多,每一个都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共事,才确定成为朋友的,到现在为止,他在古玩行里也就只有田乃昘、卢俊义、石磊和闻阔海这四个朋友。
  以张辰的性格来说,对于这种主动套近乎的人并不是很愿意亲近,他更喜欢自身有一点小骄傲的人。这种人虽然骄傲,但是并没有那种狂妄和尾巴翘上天的自命不俗,又会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不屑于去做下三滥的勾当,一旦真心相交,就很可能是永远的朋友。
  不过这里好歹还有马三立的面子,而他自己在古玩行也大有名头,不能让别人因为一件小事就在背后说什么,对待这位贸然闯进来的自来熟,倒也还算客气。
  和对方握了握手,谦虚道:“您太客气了,我还得谢谢您长期以来的支持呢,没有观众的支持,我们的节目也不可能有进步。”
  相处的久了,马三立对张辰的性格也多少有些了解,不大喜欢咋咋呼呼的人。听他刚你进门时候的那半句话,这个甄能找过来肯定是有事相求,甄能在市场里也是个热心人,可别因为说话不讲究惹了张辰,到时候可就不好帮他说话了。
  站起来拉着甄能坐下,给他倒上茶,道:“瞧你这急三火四的样儿,有什么不能坐定了再说啊,快五十的人了,咋咋呼呼的也不怕人笑话。”
  “唉,我这不是听说张先生进你店里了吗,心里高兴又兴奋的,就怕张先生走了,赶过来想见一见张先生,请他帮我看件东西。”
  一般来说,古玩行的人不会随便给别人看东西,这个甄能找上门来,也是因为听说马三立和张辰的关系不错,想趁机会让马三立帮着说说话,请张辰给他看上一眼。
  以张辰现在的名声,想请他帮着看东西的人多了去了,只是苦于能和张辰说上话的人太少,他自己也不指着给人鉴定赚钱,基本上只有在唐韵的免费鉴定日和博古藏谈的节目现场,才能见到张辰做鉴定。
  “张辰啊,甄能和我也是十来年的交情了,在市场里也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个什么困难,他都是冲在前面帮忙的,人的确不错,要不你就在我这儿帮他看看吧。”
  马三立说话了,张辰肯定是不会薄了他的面子,而且这的确也就是一件小事,道:“好啊。我就这么点能耐,别的地方人家也用不到我,大家都是同行,相互帮助一下很正常的。”
  只要是张辰鉴定过的东西,一般来说在京城的古玩行里,就不会再有人提出反对,这就是眼力的证明啊。甄能见张辰答应了,赶紧返回自己店里去把东西拿过来,放在桌上让张辰给他鉴定。
  张辰看着桌上的青花笔筒,先是莫名奇妙的一笑,接着又皱起眉来,把笔筒反过来看了看,底款是“道光年制”,和前些日子给何向东鉴定过的那支笔筒如出一辙。
  拿起笔筒交给卢俊义,道:“卢哥,你也来看看这只笔筒。”
  卢俊义眼力没有张辰高明,但也不是一般的藏家,年青一代中算是排得上号的了。笔筒刚放在桌子上,他就看过了,只是人家是请张辰给鉴定,他也就不好意思主动拿过来看,但是就那看了几眼,也觉得这只笔筒有些熟悉。
  这时候拿在手里仔细看过,还真就发现问题了,放下笔筒道:“小辰,这笔筒看起来很像咱们前段时间开会看过的那批瓷器啊。”
  “琳琅。你觉得呢?”问完了卢俊义,张辰又让宁琳琅也看一看。
  宁琳琅的眼力要比卢俊义高上不少,而且她也见过同样纹饰的另一只了,简单看了看,道:“师兄,这件和上次何向东的那件是一样的,唯独底款的颜sè要微微深一些。”
  “你们说的没错,这就是那批瓷器。”
  张辰肯定了卢俊义的猜测,有转而对另一边的甄能问道:“甄老板,这东西你是在哪收的啊,花了不少钱吗?”
  甄能也是老古玩行了,还能不明白这话里边的意思吗,心里暗暗庆幸,亏得自己还没有交易,也幸好今天赶上张辰来潘家园,要不还真就吃大亏了。
  连着两天了,都处于个位数的增幅,成绩确实十几名甚至几十名的后退,上一更发了三九九九字,今天又是超七千,这个难道还换不来票票吗,诸友于心何忍啊,帮帮俺吧,浪拍云了!RO!。


 第三四七章 高仿之危(下)

  “呃,这个还没交易呢,对方开价三十万,我老婆已经去银行取钱了。张先生今天多亏你了啊,要不我这可就坐蜡了。”
  甄能带着庆幸的语气接着道:“这年头,连聋哑人都学坏了,想拿着赝品来骗钱,我当他是家里没办法了才出来变卖东西,还可怜他呢,都没怎么讲价。”
  古玩行里充斥着无数的赝品,可以说九成九以上的古玩商都会卖一些假货,尤其是地摊上的人,假货率高的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