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304部分

淘宝人生-第304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他们这个所谓的由机器人牵引链接钢网,估计就是和我们的网兜那样,从底子上吧东西兜住了,然后再一次性全部提起来,这样看来倒是一个很安全的方法了。
  按照这份计划上边列出来的时间,整个打捞过程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因为堆积在沉船周围的淤泥之类的比较多一些,这一部分的情况不太乐观,完全清理出来大概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清理船载文物大约要四天左右的时间,船体的提升需要时间最短,有几个小时就够了。
  这些步奏都完成之后,还要多周边再进行一次周边的清理,检查有没有漏网之鱼的文物留下,这个也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比起之前打捞局他们联合给出的计划,时间上的差别完全没有可比性。以前是在担心怎么打捞出来,多久才能打捞出来;现在则是要发愁打捞出来放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来存放和保养,真是天差地别啊。
  总理,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唐韵的三艘打捞船已经开始初步的工作了,您这边还有什么要改动和交代的,我记下来一并给他们发过去。”
  隔一天的军机处里,种汉民手里拿着张辰发来的传真件,正在给军机一号汇报工作,说话的时候嘴角都不忘了咧出一道笑来,可见他心里的确是真高兴。
  刚刚接到传真的时候他都不大敢相信,没想到“南海一号”这么快就能打捞出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多次跟张辰确定没问题之后,才赶过来给军机一号汇报情况。
  军机一号看起来也很高兴,这在文物界可是一件大事,对历史的研究考证有着极大的作用,毡衬这小子还真是争气啊,刚刚过去一两天,他就已经拿出绝对强势,和雄厚的实力,把打捞工作搞的井井有条。
  拿起手边的笔,就像往常一样,把这件事记到最重要的那份工作记录上去,才笑着开口道:“你给他回个话,让他放开手脚好好干,这个计划不用做改动,也不添加意见,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操作就可以了。”
  就在种汉民给军机一号汇报的同时,张辰已经把当天的清理工作安排好,带着人来到了他要亲自打捞的目的地五十米外的海面上。
  跟着张辰两年多时间下来,六大金刚或者其他的护卫队员,都对他有了一种特别的崇拜,总认为他能够做到一切的事情,这种崇拜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一份盲目的信任。
  正如此时此刻一样,张辰说他要下水里去看看,他总感觉这次打捞不止这么简单,也许从这里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跟着它的几个人马上就相信了,而且也很放心地让张辰不带护具就潜入水底二十多米,连他们都不用护具,张辰自然就更加的不用了。
  只是分出几个人带着渔叉鱼枪,在不远处跟着张辰,以备有什么不时之需。虽然很可能永远都用不到,但是该做的还得做,上次张沐被绑架的事至今都历历在目,那可是这些大头兵的耻辱,以他们的骄傲,绝对不允许危险的事情再发生。
  张辰本想直接拒绝掉,但是回头想想,这都是他们的一片心意,一点都不接受也不合适,也就任由他们跟着了。他们是如愿地跟上来了,张辰就不得不分出一份意念力来覆盖在他们的周围,这也是有鲨鱼出没的,偶尔中奖也会遇到鳄鱼,张辰也得照顾到他们的安全。
  张辰不能直接就往那间船舱的地方去,目的性那么明显很不好说清楚的,反正这里的海水也不是特别深,氧气又是足够用,总要来来回回的转上一小会儿,才能像是恰好发现一样找到那里。
  


 第四一三章 崖山遗物

  第四一三章崖山遗物
  张辰穿着泳裤背上氧气瓶从琳琅甜心号的船尾跳了下去,一阵急沉来到接近海底的位置,意念力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船尾部以丁志强和崔正男为首的六名护卫队员也已经整装待发,不过装备就要比他丰富多了。
  海底世界也分好多种类的,两百米以内的深度是完全可以见光的植物生长区,两百米以下就很难见到有植物了;有完全不见光的千米以下深海区,也有只存在微弱蓝光的八百米区域,还有三四百米的弱光区。
  而全球各大洋之间,也因为各种自然现象的不同,而成就了不同的海底风貌,有的是一片荒芜光秃秃的,有的是珊瑚和水草密布看起来枝繁叶茂的,也有只是水草或者其他海底生物的地方,总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美妙。
  “南海一号”沉没的这片海域,海底的景色并没有多漂亮,各种不同的鱼类穿梭其间,既没有丰茂的水草和海藻,也没有遍布的珊瑚或者珊瑚礁,最多的就是密布于海底数不尽的贝类,海藻只是间落其中,看不出这片海底的美丽在哪里。
  张辰也不会去管这片海底为什么没有丰茂的海藻和珊瑚,他的专业是文物和收藏,这个还不在他需要研究的范围之内,这次下水的目的也只是捞出那几件珍宝,扫去一层后顾之忧,其它的可以一律不管了。
  进入海底之后,张辰就来回地四处闲逛着,这边捡起一只海螺看看,那边又拿过一只海蚌敲打一下,就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晃了半个钟头多,才开始向着反方向的船舱所在地游去。
  这一路上,张辰就表现的认真起来了,用随身携带的金属探测棒不停对海底上偶尔凸出来的部位,或者是看起来有些可疑的部位戳戳点点,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后边跟着的护卫队员们只是负责应变突发状况,对于张辰要做的事情几乎是完全不懂,在他们的概念里,只要保证张辰本人的安全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张辰才会同意他们跟着。如果换做是弗雷德里克那样的资深专业人士,东西捞出来以后或许会因为兴奋而忽略了其它问题,但是在海底的行为,是肯定会引起他们疑惑的。
  真正在海底搜索沉船和文物,并不是只靠着一根金属探测棒就能够做到,张辰即使装的再像,在专业人士的眼里,也不是没有破绽的。
  所以张辰才会在下水之后往反方向搜索了一小段距离,然后再着过头来向着正路过去,沿途的不断动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掩饰,这样才能通过护卫队员不大清晰的叙述迷惑到所有人。
  一路上张辰左戳右点的搜索着,还这就给他找出了几十枚散落在海底的铜钱,和几只跟“南海一号”上前期打捞出来的铜环一样的东西。这也证明南海一号上的货物在沉没的时候,或者是沉没以后,曾经散落到周边很远的范围内,对“南海一号”上散落文物的后续打捞提供了更大的搜索范围。
  又是半个小时左右过去之后,张辰才来到了那间船舱真正所在的地点,拿起探测棒在泥丘表面戳了几下,尾部红绿相间的指示灯就亮了起来。
  船上有一部和这只探测棒相连的仪器,上边也有七个红绿相间的小灯,当探测棒探测到有金属存在的时候,会发出一样的闪烁,能够通过探测棒发出的信息做出判断,探测的地点是否会有金属物体的存在。
  七盏小灯分别是四红三绿,没多亮起一盏,就代表探测对象内部金属的属性更高一级,七盏全亮则是代表有黄金或者铂金的存在,闪烁的频率则是代表金属物体的数量。
  这样的事情张辰是不会给别人功劳的,同来的几个负责仪器操作和文物收录的专家都是张辰的师兄,而且涉及到师门的关系,也只有他们才会在最大程度上为张辰保密。
  看着显示器一侧七盏灯全部亮起,闪烁的频率也超过了每分钟一百五十次,董老的一个弟子兴奋道:“小辰这家伙的预感果然厉害,真就让他找到东西了,而且最低也是黄金的,估计重量不在一百公斤以下,这小子还真是有一套。”
  顿了一顿,才有拿起对讲机呼叫安镇忠,道:“安队长,东西已经找到了,现在你安排人,让他们带上信号检索器放快艇过去吧,看看小辰有什么要交待的,需要什么样的运输工具。”
  琳琅甜心号上也没有多少人,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对于张辰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奇迹,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这时候的欢呼只是因为再次找到宝贝,并不会因为张辰的发现而兴奋,可见习惯对于人类思维和接受能力的影响之大。
  韩奎亲自驾驶快艇来到张辰所在位置上方的海面,等到张辰浮上来以后,把他拉上快艇把对讲机给他,和船上的专家们安排具体的打捞事宜。
  那间船舱被埋在两米多厚的淤泥下面,只是人力挖掘的话,估计最少也要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挖到,要加快速度就必须使用机器人了。
  张辰并没有回游艇上去,等下会有一艘打捞船过来,这下面的文物要比“南海一号”上的重要很多,他必须要在打捞船上现场指挥。
  这个额外的小型打捞任务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张辰在“南海一号”清理工作开展的初期,就以“给唐韵的人留出一个自己的空间”的理由,为这个任务单另留出一艘船来。不论事后的宣传会怎么说,在这次打捞的本身上,这个荣誉只属于唐韵的团队,旁的人不可能真是享受到这种兴奋和成就感。
  工作组的打捞人员对于他们只被允许登上两艘打捞船一直就很不解,但是接到的指令就是本次打捞工作中一切都要听从张辰的指挥,出于一贯以来形成的听话乖宝宝心态,也没有多问为什么。
  反正只要能让他们参与打捞就可以了,这么先进的打捞船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现在要做的就是跟着唐韵的工作人员学习,别的事还顾不上去考虑呢。
  现在看到刚刚开始清理工作,就有一艘打捞船要离开,心想也许是人家本来就预计投入两艘船吧,毕竟是私人企业,不能像公家单位那样只围着一件事转。
  要说让打捞船从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挪过来,远没有直接放机器人过来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件脱了裤子放屁的事。
  以打捞船普普通通二十多节的速度,过来一下也就不到两分钟的路程,但是轮船的起锚、发动、行进、停泊等等程序下来,就要把这个时间增加到差不多一个钟头。
  可张辰不愿意这个事和“南海一号”扯上太多的关系,就必须要这么放一次屁,搞出这么一个多此一举的怪异行为来。
  五十多分钟后,唐风号停泊在了张辰指定位置,船上的操作人员全都是907退下来的护卫队员,船停下的位置正好适合机器人进行水下作业,吊臂等设备也在最合适的工作范围。
  不得不说907的训练科目之全面,所有的成员对各种交通工具都极为熟悉,操纵技术也是一流的,真是想不通当初为什么就要裁汰掉这么多的精英成员,只能说这种决策太畸形了。
  这间船舱在海底的存在类似于陆地上的墓穴,周围全部是密度比较大的海底淤泥,船舱呈倒扣状盖在海床上,里边形成一个不是太大的空间,里边的海水早已经被地下的淤泥吸收,现在差不多等于是真空状态了。
  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把舱里的东西捞出来,要比打捞“南海一号”上边的文物困难好多,首先要保证淤泥下的空间不会因为突然被破开而垮塌,从而进入大量的海水破坏掉内部的环境,或者被夹杂在淤泥中的石块进入到舱体内,这就是一个很困难的事。
  一旦有海水和石块进入舱体,里边的一部分文物就很可能被破坏掉,虽然还是能够抢出一两件,并且捞出不会被损坏的文物,但是在要求完美的张辰看来,这次打捞就相当于是失败了。
  如果是陆地上的墓穴,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即使有很多的水和淤泥,也不会成为困难,只要从没有水的地方打一个洞下去,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保证舱室内的空气环境,就可以进入到内部去把文物取出来。
  但是在大量淤泥堆积的海底,这种问题处理起来就很麻烦了,那个很容易就能进去的通道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淤泥的密度再大也是淤泥,只要有空隙就会被填充进去,除非把一定深度的淤泥全部挖掉。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又面临着已经腐朽了的舱体被海水的压力破坏这个难题,那样给舱内文物带来的损害更大,很有可能会被海水一下子冲到别的地方去,这个过程中的损失就是无法估计的了。
  张辰是有办法,他可以用意念力将一定的海水变成类似于墙壁的存在,阻止大量的海水进入舱体内;也可以使用意念力把淤泥的形状固定,不至于进入的通道被淤泥填充。
  但是这些都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去做,现在有一百多人都在唐风号上,两台机器人和十几个深水探头都需要传回海底打捞现场的画面,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会通过探头传回到显示器上,所有会引起别人猜测和怀疑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摆在张辰面前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个,而是他怎样他才能够解释清楚他知道舱体内的半真空状态,这个一样会引起所有人的怀疑。
  舱体内的十几件文物中有两件是金属的,所以才能通过使用金属探测棒来圆怎么找到这些文物的谎;但是打捞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超出人类所知范围的“异象”,这个可就不是能够轻易解释通的了。
  思来想去,张辰觉得也只有冒险一试了。先让机器人去把堆积的淤泥挖去一部分,把舱体最坚固的部位露出来,通过意念力保证舱体不会被海水的压力破坏。
  这时候再提出下面可能会是真空的说法,就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让他们都进入到如何避免海水对舱体内的文物造成损坏的思考中,接着才好在打捞上做手脚。
  在露出来的舱体处放置一根大直径的钢管,并且在掩盖舱体的小泥丘上找一个比较平衡的高度挖出一个环形的内凹壕圈,覆盖三层泡沫压缩包,每两层压缩包之间用塑料进行隔绝,再配合一定量的压缩空气罐。
  而张辰则是携带必要的真空袋子和弱光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压缩包之间,靠近露出来的舱体附近等待。
  所有的一切都布置好后,先引爆最外一层的压缩包,将泥丘和海水做最初步的隔离;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