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4部分

淘宝人生-第4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量一阵之后,放下笔筒从那堆大轴里拿出来五六件,其中就有那唐代大轴,张辰不敢直接拿那一幅,那样就显得过于明显了。
  展开两幅看了看之后,都是现代印刷品,质量粗燥,毫无美感可言。再拿过那幅唐代大轴,慢慢的打开,越是往下看张辰就越是忍不住的想要惊呼出来,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一幅积雪图,整幅画作层次分明,干净利落。远山近树皆是一片银装素裹,山势威严,山腰处可见一处寺院,一片松林间穿出一条积雪覆盖的蜿蜒小道,小道折弯处三两户人家,画工可谓精绝。
  最让张辰惊喜的是上边的题字和落款:癸巳年腊日遇雪,嬉作,赠晋阳古人。王摩诘。跟着是篆体的款识方印。
  王摩诘是谁?山西老乡啊,唐开元九年的进士,官至尚书右丞的王维是也,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世人皆知王摩诘好诗书,却不知其更善画,只是因为王维的传世画作少的可怜,能被世人认可的也就是台北故宫的一幅《雪溪图》而已。而这幅大轴,绝对是王维在世那段时间的物件,在那个年代搞当代大家高仿的人不可能有,而且王维可是大官,仿他的作品,不是找死吗。就算仿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太高的价值。
  王维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开宗人物,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绘画不完全依赖色彩,一种以水、墨作为表现手段的“写意画”逐渐取代了浓艳富丽的重彩。
  苏轼曾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赞美王维的画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钱钟书也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王维的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诀》,更是被历代文人画派的选手们所追捧,堪称水墨画的顶级教材。
  而这幅画也正合了王维水墨山水画“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有路处则林木;林密处居舍。”等特点,当是一幅传世巨作精品。
  放下这幅王摩诘精品,张辰又装模作样的拿起另外几幅看了一遍,问道:“这些个大轴,怎么个价?”
  摊主知道他是从那一堆里拿出来的,那些都是用来糊弄外行人的,也就几十块钱一件,都是他从别处当破烂收来的赝品,或者直接就是从印刷厂进的货,那幅王维的腊八雪景图他压根就没看过。见张辰也年轻,随口应了一句:“那可都是古画,最便宜的也得千把块。”
  张辰一听就知道他没认出那幅王维的画,心下一阵狂喜,接着口说:“你这是古画?你当我是棒槌呢吧,就你这印刷品,别说一千,一百怕都没人要吧。说句难听的,擦屁股都嫌它太硬。”
  那摊主听张辰这么一说,原来也是行里人啊,笑道:“小伙子懂行啊,我想你不是看上这些轴子了,你想要这件笔筒吧?”
  张辰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那个高兴啊,这正瞌睡着呢,他就把枕头送过来了。嗯,这摊主不错,人很好嘛。
  看了看那幅王摩诘的位置是在几幅印刷品中间,随手推着边上的印刷品往旁边一拨,又拿起了那件民国笔筒,仔细的看了起来。好象那笔筒比王维的画还要精细,还要珍贵。看了一会儿后,张辰抬起头看看摊主,问道:“这笔筒多少钱卖啊?”
  摊主见张辰真有心思要买,也知道张辰听到了刚才他报的的价格,笑道:“小伙子,我看你也是懂行的人,这可是好东西啊,你要的话便宜点,一千八拿走。”
  这话说的可真是爽朗大方,不明白的人还真以为他给你便宜了。张辰看了看那笔筒,又看了摊主一眼,撇了撇嘴道:“有那么好么?这就是一件明国货,哪值得了那些个钱,我也是看着品相还算可以,准备拿回去摆着玩的,最多给你三百。”
  摊主也不恼,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没什么不合适的,正是这种谈价钱的人才是真正的买主,像刚才那位问了价钱摇头就走的,压根就是来找乐子的。
  这笔筒是他花一百块收来的,三百不是不能卖,只不过不甘心赚这么一点,而且按照这行当里的惯例来看,张辰这三百也不是最后的底线。
  摊主想了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又略微加高了一点,回价道:“小伙子,你看我这也是从别人手里收上来的,本钱不说,还有驴来马往的一些费用,我这还得养家糊口的,你多少让哥哥赚几个,一千二怎么样?”
  张辰跟着他老子张百川跑古玩市场十来年了,对于这摊主的话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像这样的物件最多也就值个几百块钱,就这样的货色,如果不是为了那幅王摩诘,他连看都懒得看。压死了不准备给多高价钱:“这样吧,你这东西市场价值是多少相信你也清楚,咱就不说那么多套话了,再给你加一百。”
  其实像这摊主这样练地摊儿的,都是图个短频快,不愿意把钱压在一件货上时间太久,利润差不多就能成交了,这件笔筒他收上来有一个多礼拜了,再有一个礼拜又是收货的时候,能早点卖了,多多少少到时候也能添点。就回了个一千的价格。
  张辰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假装着犹豫了一下,又开口还价:“一千还是有点多,虽然你这笔筒品相是不错,可再不错它也只是个民国的物件,我要不是看着好看,也不会买的,你也知道,这民国的物件它就不值钱啊。”
  摊主也是想多赚一点,奈何自己的物件不争气,卖了就卖了吧,留在手里还不知道哪天才能卖出去,咬了咬牙,说道:“得,小伙子你会砍价,我看你也是真喜欢这玩意儿,八百块给你吧,再低我就没法卖了。”
  其实多花个一两百也无所谓,这件笔筒也算是精致,放个几年价格也肯定会翻上去,但买卖就是买卖,你觉得买贵了无所谓,可你回头一走,背后就有人说你是棒槌,脊梁骨冷飕飕的,多难受啊。
  八百虽然还是有点贵,但不是不能接受,张辰也就不再搞价了,但是脸上还是得装出一副不太爽利的表情,说道:“其实老板你也挺会做生意的,八百就八百吧,我这可是买贵了。”说完还叹了一口气,颇有点不大情愿的味道。
  “嘿嘿,小伙子,多少这笔筒也是你喜欢的东西啊,咱行里也有一句话不是说,只要是喜欢的就不算贵嘛。要不你看我这古画你拿两幅当搭头!”看来这古画他是说惯了。
  摊主一看买卖做成了,心里高兴,反正这些画都不值钱,十几二十块的,自己赚了七百,就当给他打了个折。
  张辰心里也是高兴,这摊主实在是上路啊,他连着瞌睡,摊主就连着给他垫枕头。不过他高兴的原因要是给这摊主知道了,怕是会后悔的要自杀吧。王维的画啊,那可不是多少钱的问题,那玩意儿无价,无价之宝。台北故宫那幅都没有款,只不过是有赵佶题字“王维雪溪图”,就这也是只有那么一件传世的。这幅画,有款还有泠印,还有王维的题字。也不知道这摊主从哪里淘换来的,居然还保存的如此完好。
  张辰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可不是得给我搭头吗,两幅就算了,挑一幅图个吉利而已,你这些破玩意儿要那么多干嘛,我今天可是花了大价钱了。”
  张辰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把那幅王摩诘抄了起来,夹在腋下之后,才点了八百块钱给那摊主,拿起那笔筒说了一句再见,转身就走。
  摊主见张辰走的那么急,以为张辰是觉得钱出多了不高兴,还在那里为自己的精明沾沾自喜呢,殊不知张辰那八百不但卖了他的笔筒,还顺带着搭走了一件无价之宝。
  这古玩市场是没法逛了,带着这么一幅无价之宝,万一丢了或者弄坏了就得不偿失了,再说,他也是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家好好看看这幅画。这样的画,是很脆弱的,需要很好的保存。回去打个电话给师伯,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张辰第一次亲自上手,就得了这么一件宝贝,可算是旗开得胜了,这意念力真实好东西啊,要不是有这意念力,张辰是绝对不会去扒拉那堆破烂的。
  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给董老挂电话,这种好事要是没有一个人和自己分享,就像是锦衣夜行一般,不是个滋味,而董老也是他分享的最佳对象。
  董老听他说收了一件王维的画作,电话那头差点把下巴掉下来,很是惊讶了一阵子。又听张辰说八成是真迹,也忍不住想要见识一番,告诉张辰把画收好了别乱动,他明天就到龙城。


 第六章 得与失

  张辰把这幅王摩诘的积雪图放在书桌上展开,越看越是喜欢。王维不愧是南山之宗,画雪的一哥。就这么欣赏了一个钟头,张辰又想到自己那神奇的意念力有着恢复功能,连切破的手指都能愈合,这古画也应该能够修复吧。
  字画最难保存,最容易损坏,有很多字画类的文物,就是因为没能妥善保存,导致损毁的。这幅画虽然相对来说算是品相很好了,但也不是那么十分的完美,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小的破损之处,这么一幅传世巨作的精品,如果能够复原,那拿出去绝对就是举世震惊的大发现啊。
  想到这里,张辰展开意念力,把整幅古画包裹起来,再把意念力一点一点的注入到画身之内。张辰控制着意念力的注入量,不能太大了,万一因为注入量太大,把画恢复到原来的纸张,那可就哭都来不及了。随着意念力的注入,纸面上的一些陈年霉点慢慢消失了,一些凸起的毛刺也平复了下去,画纸的颜色也由本来的枯黄色转变为微微发黄的颜色,就连上面的墨色都带了一点淡淡的微光。一浓一淡两层红色的光芒也流动起来,仿佛流动的水幕,又像是云烟氤氲般在纸面上游走。张辰觉得差不多了,赶忙收回意念力,画卷已经是如刚刚装裱好一般的完美无瑕,带着一股浓浓的古朴气息,恍若一位妙丽的古装美女,娓娓讲述着一段历史,相信即使是不懂欣赏的人,也会被其吸引了目光。
  又再看了一会儿,张辰把画卷了起来收进书柜。明早还得去接师伯的飞机,可不能睡太晚了,要不会困得。经过这一个月左右的调整和适应,张辰已经从那场车祸中走出来了,再开车也不会有车祸的阴影。
  第二天早起,晨练之后又吸收了三棵松树的灵气,回家洗漱吃饭后,开车去机场接董老。这是一台奔驰E320轿车,是当年新车下线的时候,四师叔李天平买来送给张百川的。张百川是个学究,嫌这台车太过豪华,就一直停在停车场,家里人很少开出去。张辰出门一般也是不驾车的,他一贯秉承着低调,守着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这次是因为要去接董老,总不能让师伯搭出租车吧。
  到了机场停好车,航班还没有到,张辰就坐在长椅上等着。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广播通知京城飞往龙城的航班到达了,张辰起身走带接机口,看着远处的电梯。不一会儿,董老乘电梯下来,也看见了张辰,快走了两步来到接机口。董老只来一天,没带什么行李,和张辰拥抱了一下,叔侄两人并肩往停车场走去。
  刚走两步,就听见后面一个呱噪的男声,“呦,这不是张大才子吗?怎么不在家啃书本,跑到飞机场来了,提前步入社会吗?”张辰停下脚步转身看去,出声的人正是赵蕾的公子哥男友,正搂着赵蕾从接机口出来。
  张辰不想和他废话,象征性的点点头算是和赵蕾打了招呼,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张辰再次向外边走去,可没那个闲工夫和和这无聊的公子哥在这边打嘴仗。
  可是对方不这么想,那公子哥觉得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怎么也得踩踩张辰才能过瘾啊。抢了他的女朋友,他却连个屁都不敢放,这么窝囊的家伙,不踩他都对不起祖国和人民。拉着赵蕾紧走两步,赶上了张辰,大声的和赵蕾说:“蕾蕾,看见了吧,咱们张大才子以前多傲气啊,都不带正眼瞧人的。现在怎么样,还不是提前步入社会给别人打工吗。女孩子一定要找一个家里有靠的男人,这样才能有好日子过,你说要是嫁给一个穷鬼,这辈子不都完了吗。你得庆幸你把他甩了跟着我,我家开着几百万的公司,你跟着我吃香喝辣的,多爽啊。”
  董老听见这句话也转过身来,看了他们一眼。赵蕾他是见过的,原来是张辰的女朋友,听这个比较猖狂的小青年说,应该是在张辰父母去世之后又改和这个小伙子谈恋爱了。人老成精,转瞬就搞清楚了这里边的问题,感情是觉着我们家小辰无依无靠了,就成了落架凤凰啊?这样的女孩子不要也罢,现在分手了还算是好事呢。但是董老却见不得那公子哥这么言语上挤兑张辰,拍了拍张辰的肩膀,对那公子哥说道:“小伙子,小小年纪不要这么张狂嘛,这样很容易上火的,对你身体不好。”
  张辰被赵蕾伤的很严重,一刻也不愿意看到她,更不愿意和他们有什么交流,哪怕是打嘴仗。拉了董老一下,说道:“师伯,犯不着和他们多说,咱们先回家吧。”
  那公子哥哪能听得出董老刚才那句话是在骂他,还以为是老年人的唠叨呢。还不知好歹的讥讽张辰,对赵蕾说道:“看见了吧,连点脾气都没有,还算是男人吗。没有了他爸给他撑腰,迟早是个落魄的下场。”
  张辰也不理他,和这样的人计较还真是犯不上。赵蕾虽然也觉得男朋友有点过份,可毕竟是她的男朋友,总不能反驳他吧,那样会让他没有面子的。再说自己将来还要靠公子哥男朋友家里给找工作呢,不能惹他生气。只能是挽着他的胳膊,跟着往外走。
  公子哥一边走,一边还嘴里念念叨叨的嘟囔着,“他们也去停车场吗?能开个什么破车啊,别是拉达吧,一屁股黑烟。呵呵呵……”
  本来赵蕾他们是要搭出租车回市区的,公子哥家里公司只有他父亲咬着牙买下来的那台本田雅阁,是用来做生意撑门面的。可耐不住公子哥的软磨硬泡,说什么第一次和赵蕾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接一下能更加树立他在赵蕾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他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