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淘宝人生 >

第581部分

淘宝人生-第581部分

小说: 淘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倒台;而她本人也因为这件事彻底失去了参与俄罗斯帝国政治斗争的资本”
  说着;张辰又想起了姜圣懿曾经去冬宫参观游览过;又道:“如果你去俄罗斯的时候到过‘特列恰克夫美术馆’;你就会看到一幅和这幅画有些类似的油画;内容也有部分相似的地方和我们今天收到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一样;这幅画也是被当作样板模仿过的;并且也一样是名家大师特列恰克夫美术馆的那幅;就是俄罗斯一位绘画大师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参考了众多修道院之后;按照这幅画的内容;重创作的一幅作品”
  “那这两幅画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吗;能够被两位大师级别画家模仿;那得是多厉害的人啊”姜圣懿毕竟不是内行人;不可能从画风等方面看出什么不同之处;直观地认为两幅画同时出现;又都是备大使级的画家模仿过的;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位作者了
  宁琳琅也已经知道;姜圣懿有了在收藏方面发展一下的意思;作为闺蜜的她;当然不会看姜圣懿的笑话;或者吝于指点;笑着道:“圣懿你这回可就猜错了;从绘画风格上来看;这两幅画应该不是一个人的作品那幅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应该是作者达到成熟期之后的作品;而这幅索菲亚公主的画则是中早期的作品中早期走这种路线的画家;在成熟期之后不可能会表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风;而且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影子最重要的就是;这幅索菲亚公主的画;应该是在久之前的作品;俄罗斯皇室历史上的宫廷画家中;没有一位有那么长时间生命的”
  宁琳琅说得很正确;这两幅画的确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张辰倒是指导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可画框上的红漆还没有去掉;他当然不会说出这幅画作者的名字;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想着办法揭自己的老底吗
  只能是接着宁琳琅对于年代上的判断去说明;道:“嗯;琳琅的判断很正确;这两幅画的创作年代相差很远;至少应该在八十年左右目前虽然还不能断定这两幅画的作者;但是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中;还没有任何一位画家;能够在中早期之后;还能够活过八十年的;这幅索菲亚公主的画;应该是十七世纪的作品了”


 第七四零章 新春大漏(三)

      感谢:心之龙同学茶馆期以来的打赏!
  感谢:jy2046、long880229、随yù逐流、对酒当歌68、zh8104100017同学的月票支持!
  这本将在一天之内完本了,感谢诸位长期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张辰没有说出作者的名字,是因为会让人产生怀疑,虽然另外的三人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姐姐,还有一个是红颜知己,但是对于这种惊天大秘密来说,一样是不能够说出口的,哪怕只是知道了这个秘密的人,也一样会面临巨大的危险,这种风险就不一定是人力能够控制的了。
  虽然张辰不说,但这幅画的作者身份却不难猜测。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俄罗斯著名画家中,能够被列为宫廷画师,并且达到如此高超技艺的可谓少之又少,屈指可数都算是多的了。仔细算起来一共也就斯特罗加诺夫、乌萨科夫和尼基京三个人,而米阿列菲耶夫、哈伊尔和别尔乌萨等人虽然名气很大,画技也很不不错,但是却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表现不出这种顶级油画宗师才能够偶尔创作的绝对传神的内容来。
  而斯特罗加诺夫、乌萨科夫和尼基京三人中,斯特罗加诺夫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人物,那时候还没有索菲亚公主的存在;乌萨科夫也在苏菲亚公主被关押之前的三年就已经去世了,这两位都没有机会创作这幅油画。
  唯独有尼基京。作为当时的宫廷画师,能够有机会见到关押在新圣母修道院的索菲亚公主。并且能够有机会得知当时还属于皇室秘闻的部分资料,并且根据资料创作出这样一幅得意之作来。
  宁琳琅毕竟是有着深厚家学的,跟随着宁爷和弗雷德里克学习了不少年头,又在张辰身边待了好几年,可以说是集中西文化jīng粹于一身,否则即便是有陈氏门下弟子和张辰妻子的身份,也不可能以外籍身份成为藏协第二年轻的理事。
  张辰基本断定这幅画是十七世纪作品的时候,宁琳琅很快就有了正确的答案。睁大了眼睛,道:“天呐,师兄,这幅画居然是尼基京的作品吗,这简直太厉害了。尼基京可是俄罗斯肖像画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这应该是他年轻时候的作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幅画的价值可要比那幅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高多了,要知道尼基京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可都是世俗肖像画,这种带有强烈背景的作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了,研究价值其高无比啊。”
  说到一半的时候,兴奋度忽然有些降低了,道:“可是。师兄,尼基京不是在一七一一年才到达彼得堡的吗,那时候索菲亚公主都已经死去很多年了。这幅画如果是十七世纪末的作品,那也就是说尼基京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创作了这幅画,这好像和历史记载有些不相符。而这个尼基京也有些太妖孽了吧。”
  这幅画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尼基京的作品,只是在年份上和历史记载有些出入。但这个并不是鉴定一件艺术品年代的最重要依据,还有很多其它方面可以做为佐证和依据的。
  宁琳琅也只不过是一时间有些激动,因为得到这样一幅画而有些惊讶,短暂的疑惑后,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道:“哦,是我太兴奋了,有些过于紧张,而忽略了其它的方面,有时候历史的记载的确是会存在很大差异的。资料上说尼基京一七一一年到彼得堡,只是说明了他跟随约翰。鲍尔坦恩学习,并没有提到他是第一次到彼得堡,而且对于尼基京的历史记录也不是特别详细。总之,我能够想到的,十七世纪末的俄罗斯油画大师中,也只有你己经能够做到这幅画了,师兄你认为呢。”
  张辰的断定是建立在意念力观察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眼力和经验,或者什么一气检验之类的能够相比,如果张辰愿意公开这一秘密的话,他的鉴定结果必将成为全世界文物年代鉴定的唯一标准。
  其实他也在第一时间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或者说意念力是不是出问题了,只是对于各种历史有了深入研究之后,张辰已经不再完全相信所谓的“历史记载”了,更大程度上却是在依靠着自己的知识积累来进行判断的。即使拿历史记载来说事,也不过是公开场合的一种表现而已。
  和宁琳琅一样,在简单而短暂的疑惑或之后,张辰再次通过意念力对这幅画进行观察,不论是油画所采用的颜料和其它材料,还是画框、背板等方面,都完全符合十七世纪末这个判断,尼基京的刻画签名也和本人的签名完全一致,包括一些绘画技巧的细节也都和尼基京的风格完全相符。这就已经能后断定,这幅画的确是尼基京的作品无疑,这幅画创作年代也的确是在十七世纪末,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那就需要在后来进行一些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了。
  宁琳琅能够看出这些问题,也证明她在相对应的鉴定上很有实力了,张辰做为丈夫和师兄,当然要为她进行解惑。
  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就这么确定作者的身份,笑着道:“这幅画的作者很可能就是尼基京,在同时期的其他画家中,我也找不出能够创作出这样作品的人来。但是想要最终确定,仅仅靠个人的断定还有些不足,还需要经过其它的鉴定方式来做为鉴定的补充和佐证。但是我可以确定,这幅画绝对是十七世纪末的作品,俄国的绘画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转变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而这幅画的很多表现都完全符合前一个时期的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完后。我们可以通过碳十四的鉴定,和其它的一些画风、手法、材质等方面的鉴定,来判断这幅画的最终资料,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出入的。好了,马上就要到酒店了,咱们还是先吃饭,然后我再仔细研究一下这两幅画,或许还会有一个小小的惊喜也不一定呢。”
  张辰的话让其他三人有些不知所以。但是结合张辰一贯以来的妖孽表现,他说会有惊喜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会有惊喜了,至于到底是怎样的惊喜,反正饭后就会知道,前后不过就是一两个小时而已,倒也不之余现在就急着知道。
  这个惊喜应该就是在这两幅画里边藏着了,或者是油画里边藏了东西。或者是这油画还有其它更高的价值,总之这份惊喜绝对会让这两幅油画的价值,或者说是今天捡漏的投入产出比有一个巨大的提升,这种事在张辰的身上并不稀罕。
  虽说是不着急,可宁琳琅三人还是带着一些小小的希望心态,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一顿午餐。张辰也只好时随着她们的速度。快速用餐之后,去到了酒店专门的院子,准备打开也许是钱币收藏历史上的一个小小新时代,为钱币收藏的顶级藏品排位做个改变。
  汉府大酒店一座三进的客房院子,这是酒店专门为张辰和家人准备的院子之一。用来接待一些远来的客人和亲朋。这会儿,张辰正带着宁琳琅三人。在二进院的偏厅里,等待着工作人员把他交待的工具拿来。
  几分钟之后,一名酒店的工作人员送来了一只全新的电熨斗和一把电工用的烙铁,还有一些其它的小工具。
  工作人员离开后,张辰把电熨斗和电烙铁都通了电,把六七件小工具也都在桌子上摆放整齐了,又把那幅索菲亚公主的油画拿来放在桌子上。
  准备好了之后,才指着油画框上的一处细微裂痕,对三人道:“你们看这个地方,出现了一道很细微的裂痕,这和一般的油漆裂痕并不一样。油漆的表面会因为干燥和碰撞会产生裂痕或者脱落,但是油漆的裂痕应该是不规则的波纹状,而且可以通过裂痕看到漆面下的腻子或者画框材质,而不是这种相对平整并且延伸进去的样子。
  这种非正常的现象出现在一只画框上,很显然,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裂痕就能够说明的。这种样子的裂痕,往往会出现在漆面下两块不同材质的连接处,也就是说,这裂痕下面的画框并不是整块材料制作的。而且这画框上边的油漆,应该也是几十年以前加上去的,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伴随着画框同时产生。
  那么我们就可以接着猜测下去,好好的一只画框,很可能还是一只经历了两百年以上历史的画框,为什么会在几十年前被人用油漆遮盖了。这到底是因为上油漆的人想要掩藏什么秘密,还是因为换了画框想要搞一个自己喜欢的颜sè。如果只是因为换了画框想要搞一个自己喜欢的颜sè,那为什么这画框会出现本来并不属于它本身的裂痕,用了一只明显不是整体的画框呢。
  那么我们就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必定是想要掩藏什么秘密。而这个秘密,就藏在了这画框里边。在那个并不是很注意历史文化延续和传承,甚至还有些排斥的前苏联时期,能够让人用心去掩藏的东西,想来一定不会是什么小秘密。虽然不太可能是什么国家的军事秘密,但也绝对不会是存单之类的东西,并且用这样一幅画来作为掩饰体的,至少也应该是具有相当价值的东西了。”
  这时候电熨斗已经烧热了,张辰在宁琳琅三人差异的木管关注下,把画框里起来,拿着电熨斗在画框的侧面来回滑动着。
  本来还对张辰找来电熨斗干什么比较奇怪的三人,这时候是彻底傻眼了,就连宁琳琅这个收藏世家出身的高手,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方法,更别说只是入行还不到十年的张沐和还没有入行的姜圣懿了。
  真要严格说起来,张辰现在的做法古玩行还真是没有出现过。当然这种掩藏东西的手法也不是古玩行惯用的。不论是美国人也好,还是欧洲人也罢。他们的大脑很难在jīng巧手艺上有什么长进,所以也就没有华夏人那种千奇百怪的掩饰和掩藏手法,能做的就是刷几层油器。
  可偏偏是这种笨办法,瞒过了所有见到这幅画的人,让藏在这幅画里边的宝贝顺利交接到了张辰手里,否则还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呢。
  张辰正在做的事情,边上的三个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这种方法却完全不了解。尤其是已经在古玩行的宁琳琅和张沐,对这种完全陌生的方法很是感兴趣。
  张沐看着张辰手里的电熨斗,琢磨了半晌之后,还是确定自己的确没听说过,问道:“小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掩藏手法啊,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该不会是欧美人创造的一种手法吧,看起来好像很麻烦的样子?”
  张辰差点给张沐一本正经的表情给逗笑了,她还真是一门心思钻进收藏里边了,不过这种好学的态度还是很重要,很积极向上的。
  拿起已经有些降温的电熨斗,脸上挂着“被你打败了”的表情。道:“小沐姐,哪有那么多的掩藏手法啊,欧美人的掩藏手法就更少了。这只画框不但不是什么掩藏手法,而且还是一种最简单的拆装游戏,完全就是收藏者个人想出来的一个办法而已。也这个是因为这个办法太朴实了。以至于那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人能够看明白,我如果不是检查这幅画的时候看到了这侧面的痕迹。也一样是看不出来的。”
  “那师兄你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要用什么工具呢,就连电熨斗和电烙铁都知道,难道你以前也见过类似的吗?”虽然张辰有了自己的解释,但是对于他直接就能够对症下药,还是让宁琳琅很不解。
  看看张沐和姜圣懿也是一脸不明白的表情,和“求解密”的眼神,张辰认为很有必要给他们补一下最基本的物理常识。
  指了指已经几处皱的油漆表面,道:“油漆本身也含有一定的胶xìng,所以才能够牢牢粘连在物体的表面上;而木材因为表面的粗糙和纹路,就更好地达到了粘连的效果。但是木材却有一点和其它的例如金属一类的物质不同,那就是内部有很多的细小空间,所以一般来说木材的涨缩也要更大一些。
  当木材内部的空间因为受热而膨胀,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