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 >

第35部分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第35部分

小说: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罗荣渠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吴宓与陈寅恪; 吴学昭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中西文化异同论; 郁龙余编; 三联书店; 1992。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郑师渠著; 北师大出版社; 1993。    
    清代文学批评史; 王镇远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著; 华师大出版社; 1995。    
    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王瑶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中国学术史讲话; 杨东莼著; 东方出版社; 1996。    
    求索真文明: 晚清学术史论; 朱维铮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诗言志辨; 朱自清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6。    
    国学概论; 钱穆著; 商务印书馆; 1997。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叶嘉莹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西潮; 蒋梦麟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杜维明著; 三联书店; 1997。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 王永兴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刘小枫著;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诗论; 朱光潜著; 三联书店; 1998。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傅璇琮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文艺学百年; 陈传才主编; 北京出版社; 1999。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李欧梵;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存在与时间; 【德】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等译; 三联书店; 1987。    
    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法】保罗․;利科尔著; 陶远华等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解释的有效性;【美】赫施著; 王才勇译; 三联书店; 1991。    
    诗•;语言•;思; 【德】海德格尔著; 彭富春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美】却尔著; 吴后之等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现象学的方法;【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从现象学到解释学;【荷】布尔著; 李河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哲学解释学;【德】伽达默尔著; 夏镇平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新现象学; 【德】施密茨著; 庞学铨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逻辑哲学论;【奥】维特根斯坦著; 郭英译; 商务印书馆; 1962。    
    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美】库恩著; 纪树立等译;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形式逻辑概要; 田宏第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新科学;【意】维柯著; 朱光潜译; 商务出版社; 1989。    
    逻辑规律论; 彭漪涟著; 上海三联店; 1994。    
    哲学研究;【奥】维特根斯坦著;成维杭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哲学史教程;【德】文德尔班著; 罗达仁译; 商务印书馆;1996。    
    开放社会科学; 华勒斯坦等著; 刘锋译; 三联书店; 1997。    
    思想方式;【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著; 韩东晖等译; 华夏出版社; 1999。    
    中国科学技术史纲; 汪建平著; 台湾: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1999。    
    科学推理的逻辑;【英】詹尼弗․;特拉斯特著; 刘钢等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科学与启蒙运动;【美】托马斯•;L•;汉金斯著; 任定成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古代科学;【英】李约瑟著;李彦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Being and Time; Martin Heidegger; trans。 By M。John & R。 Edward; SCM Press Ltd。; 1962。    
    Adventures of Ideas; Alfred North Whitehea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Objective Knowled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Karl Popp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Truth and Method; Hans…Georg Gadamer; edited by Garrett Barden and John Cumming;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NY; 1975。    
    The Liberation of Theology; Juan Louis Segundo;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76。    
    The Critical Circl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D。C。Hoy; Berkeley; Calif。; 1978。    
    Critical Understanding; Wayne C。Boot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Thomas S。 Kuh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ichel Foucault; Edited by Colin Gordon; trans。 By Colin Gordon etc。;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0。    
    A Glossary of Literature Terms; M。H。 Abram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1。     
    Margins of Philosophy;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llen Bas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1982。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erry Eagleton; Terry Eaesota Pre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The Princeton Handbook of Poetic Terms; Alex Preminge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Americ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Volume II; Edited by David A。Hollinger et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Umberto Eco (with Richard Rorty; e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P。Sno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Left; John Patrick Diggins;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and London; 1992。    
    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Umberto Eco;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Charles Reitz;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跋与附录附录一:钱钟书英文著述简目

    清华周刊    
    1、Pragmatism and Potterism(《实用主义与逍遥派》),第三十五卷,第二期。    
    2、A Book Note: Selections of English Prose from Chaucer to Hardy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书评:《英国散文选:从乔叟到哈代》),第三十五卷,第八九期合刊。    
    3、A Book Note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s of Su Tung…P’o(书评:《苏东坡选集》),第三十六卷,第一一期。    
    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    
    1、To the Editor…in…Chief of T’ien Hsia (致《天下月刊》总编:评中华书局版《吴宓诗集》) ,1937年4月。    
    2、Tragedy in Old Chinese Drama(《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1937年8月。    
    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图书季刊》)    
    1、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7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    
    2、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上)》),1941年6月。    
    3、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I)(《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下)》),1941年12月。    
    Philobiblon(《书林季刊》)    
    1、Critical Notice:Le Pere Matthieu Ricci et la Societe Chinoise de son temps(1551…1610)(书评:《利玛窦与1551…1610年间的中国社会》),1946年6月。    
    2、Critical Notice:The Chines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书评:《中国人:历史和文化》),1946年9月。    
    3、Critical Notice:The Rapier of Lu; Patriot Poet of China(书评:《爱国诗人陆游》),1946年12月。    
    4、The Return of the Native(《还乡隐喻与哲性乡愁》),1947年 3月。    
    5、Correspondence(通信:《〈还乡隐喻与哲性乡愁〉一文的批评与回应); 1947 年9月。    
    6、An Early Chinese Version of Longfellow’s “Psalm of Life” (《郎费罗〈人生颂〉的早期汉译版》),1948年3月    
    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     
    1、On “Old Chinese Poetry”(《谈中国古诗》),1933年12月14日。    
    2、Apropos of The “Shanghai Man”(《谈“上海男人”》),1934年11月1日。    
    3、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中国翻译史的新篇章》),1934年11月8日。    
    4、Book Review: Great European Novels and Novelists(《西洋小说史略》)。    
    5、Book Review: Myth ;Nature and Individual(《神话、自然和个人》),1934年2月8日。    
    6、Book Review: A critical study of Modern Aesthetics(《现代美学批评》),1934年4月5日


跋与附录附录二:钱钟书英文论文选译(1)

    1、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    
    批评界的视线再度回摆。有迹象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正重新成为关注点。据多闻之士相告,国外正掀起中国古代文学热,而在西方世界,中国古代戏曲引起的反响尤为巨大。身为中国人对此自然深感自豪。至于中国古代戏曲引领中国古代文学热倒并不出奇。因为中国戏曲有充分理由吸引那些不仅仅热衷于再现与引人入胜的表演的西方读者,尽管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指出,戏剧的魅力无法脱离再现及情节这两个要素。此外,兰姆对讽刺喜剧的评语“虚幻性”也完全可以移来评价中国戏曲。在西方读者餍足于单调乏味的现实主义和令人生厌的问题剧之际,中国戏曲使他们在没完没了的道德质询的重压获得了喘息之机,正如读了过多的Pinero和Jones后,需要以Barrie式的轻快幻想与忧怨放松身心。但中国古代戏曲无论在舞台艺术或诗艺上有多大价值,仍然无法和伟大的西方戏剧等量齐观。虽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戏曲家怀有至高的敬意,但还是会不由地想起柯勒律治对于Beaumont和Fletcher的期望:他们应该去写诗,而不是写剧本。从广义上说,诗歌也应包括中国的词和曲。我的上述看法中没有搀杂丝毫偏见,因为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情不输于任何人,在中国可能面临的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中,我也将坚定地站在古典与天使这一边。    
    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中国戏曲家恰恰在悲剧创作上是失败者。且不论喜剧和闹剧,中国严肃戏曲就其级别和类别而言只适合称之为浪漫戏剧(the romantic drama)。它们没有表现单一的主导性激情,而是把一系列突发的激情松散地串在一起。在这些作品中,诗性正义总会得到体现,悲哀与幽默场景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借用Oliver Twist中的比喻来说,这有如五花腌肉的红白相间。但悲剧性要素,如崇高的悲情,“哦,在我的胸间栖居着两个灵魂”的意识,关于片面之善导致普遍之恶的认知,则基本阙如。虽说大量中国古代戏曲在悲凉的氛围中结束,但敏感的读者仍然很容易体会到它们与真正的悲剧的差别:当他看完这些作品后,并没有获得投入地付出激情或像斯宾诺莎所谓体认到永恒的命运后的平静,而是被个人的刻骨而无助的失落之痛所萦绕,以致难以自拔。只要比较一下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德莱顿的《爱是一切》和白仁甫《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差别。这两部中国戏曲表现的都是唐玄宗和他的情人杨贵妃的故事,正如上述两部英国戏剧表现的都是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的故事,而且它们都是关于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两部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的类同之处更多,它们均未遵循时间与地点相一致的原则;在这几部作品的前半部分,悲剧场景与事件也均付诸阙如。它们都有田园诗般的开端,但它们的结局又何其不同!在阅读这两部中国戏曲的过程中,读者的个人化的同情感并未升华到更高的经验层次。 《梧桐雨》所具有的强烈的抒情性和«;长生殿»;的奢华美感与情韵都是其自身的长处,但不能和悲剧的力量相混淆。它们没有给读者带来和解与得偿所愿的感受,而是使读者的意志最终因代罪者的苦难而被削弱,并在内心的刺痛中吁求慰藉或援助,以及一个更接近内心愿望的世界秩序。这样的戏剧情境显然与充分的悲剧体验相距甚远,而按照理查兹在《文学批评的原则》一书中的精彩描述,悲剧体验应当是“无胁迫感,无安慰感,独对众生且无待他求”的一种精神状态。当然,不同的体验可能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